人性的不完美,要用法律制度來防止它走向墮落。
制度的不透明,會是腐敗貪污犯罪,最佳的溫床。

許一份承諾,背負一世枷鎖,以悲歌落幕,這是英雄。
扯一個彌天大謊,讓整個世界隨之起舞,自己卻冷眼旁觀,這就是梟雄。
(一世梟雄之烽火戲諸侯)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被稱為英雄。
在金融市場混亂之際,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又撈又騙,這樣的人被稱為大師。
(金融物語總幹事黃國華)

2009年3月8日 星期日

簽訂ECFA的唯一好處(趙文衡)

2009年03月09日蘋果日報
論壇

目前對於與大陸簽訂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辯論皆太政治化,讓人產生ECFA是政治協定而非經濟協定的錯覺。兩岸需不需要進行經貿協定的洽簽?筆者初步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此一肯定是基於簽訂的目的是為突破台灣經濟上邊緣化困境,而非為兩岸政治整合。


根據研究機構估計,與大陸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或類似經貿協定,台灣GDP僅增加0.5%,顯示單純與中國簽訂ECFA實無太大利益。不但如此,若兩岸簽訂ECFA將鞏固中國在世界貿易體系中的核心地位,並加速台灣產業外移。中國在與東協國家、台灣及其他國家陸續簽訂FTA後,至中國投資設廠一方面可免除自東南亞進口原物料及自台灣進口關鍵零組件的關稅,另一方面亦可享有出口至各貿易夥伴國零關稅的優惠,因而具有極大競爭優勢。

促使中國放棄打壓

反觀在台灣設廠的企業,不論進口原物料或出口產品至非中國地區皆要被課予關稅,十分不利廠商的生產與銷售。在此情形下,台灣廠商將紛紛出走至大陸,而外商投資也將棄守台灣投奔大陸。不簽ECFA也會有相似的結果,只不過簽訂會造成台設廠企業加速出走。此一由FTA引發的出走潮將相當嚴重,連當初在「投資帶動出口」下的出口廠商也會放棄在台出口事業而投資大陸,連帶抵銷ECFA帶來的貿易促進效果。

有人認為與大陸簽訂ECFA是理所當然,並對持反對意見的人感到憤怒。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產業型態與台灣類似的韓國,尚一再拒絕大陸簽訂FTA的要求。既然大陸市場那麼誘人,為什麼韓國還會對與大陸簽訂FTA表示遲疑?理由是這將對韓國國內產業產生相當大的負面影響。台灣若與大陸簽訂ECFA,勢將開放所有大陸貨品零關稅進口,對國內產業的衝擊可以想見。

僅與大陸簽訂ECFA亦不能減緩東協加一的衝擊。東協加一對台灣的主要威脅不是貨品出口至大陸,而是東協大陸的FTA生效後,東亞地區將形成兩個經貿軸心,大陸與新加坡,東協國家的廠商將至兩國投資以獲取更大競爭力,這才是台灣廠商的主要壓力來源。簽訂ECFA會為台灣廠商開啟一道紓解壓力的方便之門,勢必加速廠商外移。

簽訂ECFA的唯一理由是藉ECFA的簽署,促使大陸放棄打壓台灣與其他各國簽訂FTA。若能如此,上述在投資上的負面效果將不存在,台灣不但可以免除邊緣化的危機,同時與大陸一樣皆有可能成為國際貿易體系的核心。但是,若大陸在簽訂之後仍然維持一貫打壓立場,則與大陸簽訂ECFA的經濟利益將不復存在,簽訂ECFA對台灣而言不但不具意義,結果可能還比不簽要糟。

純以經濟面向思考

如此說來,台灣是否就必需要仰賴大陸的善意才能達到目的?難道沒有方法可讓台灣在此過程中獲得一些主控權?筆者願意提出一項建議以解決此一問題:兩岸經貿協定可先以3年為期,期滿3年將重新檢討,雙方可同意續約,或在任一方的反對下終止協約。在此條款保障下,台灣可檢視大陸是否繼續打壓,據此決定是否繼續協定的效力。

上述的建議要能實現需要政府純粹以經濟面向考量ECFA。筆者擔心不論這次在與大陸簽訂ECFA或將來與其他國家經濟整合的過程中,政治因素皆會介入,使經濟協定遭扭曲。以目前政治生態而言,FTA易被錯誤的運用在兩方面:一是成為達成與大陸政治整合的工具,二為作為突破台灣外交困境、提升主權地位的工具。兩者均是錯用,這些都是領導人或政權犧牲台灣人民經濟福祉的作法,在經濟政策上不具正當性的。


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美國馬里蘭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
趙文衡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