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不完美,要用法律制度來防止它走向墮落。
制度的不透明,會是腐敗貪污犯罪,最佳的溫床。

許一份承諾,背負一世枷鎖,以悲歌落幕,這是英雄。
扯一個彌天大謊,讓整個世界隨之起舞,自己卻冷眼旁觀,這就是梟雄。
(一世梟雄之烽火戲諸侯)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被稱為英雄。
在金融市場混亂之際,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又撈又騙,這樣的人被稱為大師。
(金融物語總幹事黃國華)

2008年10月11日 星期六

羅智強接中央社副社長

馬英九不是孫悟空 (羅智強)

2008年09月10日蘋果日報 論壇

羅智強接中央社副社長 藍委:適才適所
中廣新聞網 (2008-10-02 16:10)

馬總統競選期間的發言人羅智強即將接任中央通訊社副社長,但是外界卻質疑他太過年輕,酬庸色彩濃厚。不過國民黨立委吳育昇表示,以羅智強的才華、能力和媒體經驗,應該是適合人選。他說羅智強的專長既然是新聞媒體,接任中央社的主管就是適才適所,不能算是酬庸。(李人岳報導)

馬總統競選期間擔任發言人之一的羅智強即將接任中央通訊社副社長,不過外界不免質疑羅智強年僅35歲,這樣的任命酬庸色彩太過濃厚。對此,國民黨立委吳育昇表示用人應該看能力,他認為政壇正在世代交替,以羅智強的媒體歷練和才華,應該是適合的人選。

對於外界的質疑,吳育昇認為,羅智強如果是擔任某個國營事業的董事長,那也許可以討論。但既然是他專長所在的媒體,就不應該是酬庸。吳育昇強調,年輕不是罪惡,反而是國家的機會和希望,他反而認為各方面的世代交替已經太慢了一點。他強調不要否定年輕人,只要是年輕的人才他都都樂見為國所用。

---------------------------------
在一片叫罵數落中替老闆說好話後沒隔多久
羅智強就被以前的老闆封官犒賞了

而且還是掌管媒體新聞的大官


2008年10月10日 星期五

有病的是媒體不是我

自由時報2008-10-9

有病的是媒體不是我
◎ 陳幸妤

比 起其他更吐血的名嘴,陳立宏在其中我想還可稱之為「清流」,但是他一直以來主張要我休息,不要理會媒體的主張,我卻無法認同,有病的是台灣的媒體,不是我 個人,為了躲避一群已經瘋狂,不論是非,每天編故事的新聞媒體,而要一個認真上班的老百姓「休息」就好了,這豈不是是非顛倒、黑白不分,若此論述合理,豈 不是可要求所有善良百姓都該休息在家中,以防遇到強盜或是強姦犯?

以往有記者假扮病人的朋友,來我診所用針孔偷拍以得到獨家,也曾多次闖入 屬於私人領域的診所、地下停車場只為圍堵我,而因為我的診所位於一樓,媒體的攝影機隔著診所透明的落地窗,在我上班時間八個小時,十幾台攝影機貼著玻璃, 無視裡面上班的其他醫生、診所小姐、等候的病人的抗議,連我們進出洗手間的畫面都絲毫不放過,我相信沒有人可以忍受如此的對待吧!如果我該為媒體的失控行 徑休息,那更該去好好上課,學習如何做個公正客觀、有涵養的媒體人的該是天天守候在我門外的記者吧?

更別提連我帶小孩去超市買菜都可成大獨 家,那是否我連超市都不該去了呢?更別提那天蘋果的記者口口聲聲說會把小孩打馬賽克,結果呢?我的三個兒子去幼稚園也都被跟拍,那是否我也該讓他們休息一 陣子,以防媒體看到扁家的人又「抓狂」起來,以往我也曾試過出國躲媒體,結果我發現只有馬唯中在美國,記者會找不到,不論我去東京,記者就在飯店大廳天天 堵我,我去洛杉磯,記者在我親戚家門口,整日對著屋內拍,把我兒子嚇到晚上睡不著覺,紐約那次更是瘋狂,記者在高速公路上飛車追逐…。如果我真該休息一陣 子,那我才真是會被關在家中直到發瘋,因為這不會是半年一年的問題,而是只要有一天我還活著,就算不上班,只要我出門就是會被跟拍,否則郭台銘的老婆為何 多次被記者追到哭?她有做錯什麼?她有上班嗎?

作為一個政治人物的兒女是可悲,尤其是綠營的政治人物,我九歲時我媽媽政治車禍才出院半年, 我爸爸就被抓去關了,當時我每天牽著六歲的弟弟去羅媽媽家吃飯,再端一個盤子把我媽媽的飯拿回家,當時雖然有老師、有同學罵我,不跟我玩,我還是可以名列 前茅,我可以有今天的成績,不是任何政治黑牢、政治車禍可以阻撓我的,過去如此,未來也是如此,我不需要陳立宏你的同情,如果你看不慣我的言行,你大可在 政論節目上批評,那是你的工作,但是當一個牙醫師也是我的工作。

和我爸同是蓬萊島案的黃天福的女兒在幾年前自殺死了,我至今想到她的遺言「我不能再快樂了」都感到心痛不已,我只在這誠摯的希望,即使日子再不快樂,都要勇敢、tough的活下去。

(作者為牙醫師)

2008年10月9日 星期四

司馬觀點:親信政治的活教材(江春男)

2008年10月09日蘋果日報
司馬觀點

阿扁與葉盛茂對質時,東拉西扯,發揮烏賊戰術,轉移焦點,這次他把一名大老扯進來,將來必定成為特偵組的座上客。跟阿扁有金錢糾葛的,除了親信家人之外,早晚都會毀在他身上。

數目龐大的「建國基金」,扁全部以他兒女家人為受益者,但問到金錢流向,他一問三不知,一推三千里,吳淑珍是他的終極防火牆。身體極度病弱的吳淑珍,隨時可能發生意外。阿扁的災難如果因她而起,將來也要靠她才能結束。如果這是一個連續劇,完結篇早已寫好了。

權力核心旁陷阱多

陳鎮慧和林德訓兩人的處境令人同情,他們奉命行事,沒有貪過一毛錢,落得這種下場,實在不值得,但這是做為親信所要承擔的風險。越接近權力核心,所有誘惑都是陷阱,他們以忠誠為護身符,以鞏固領導中心為最高道德標準,很快就失去是非判斷能力,這是西方學者所說的「親信政治」(Cronyism)。

阿扁說他被政治追殺,並像古代一樣株連九族,其實,專制體制都是家族政治(Nepotism),古代的抄家滅族不一定冤枉,因為家族親友都得到好處,因此也會受到處罰。阿扁一家透過兄弟國舅同學當人頭,這些人共同承擔法律責任,並不冤枉。

客卿負責粉刷門面

在親信政治中,職位高低與權力無關,親信不一定要有正式職位,但他們才有實權,其他人都是客卿,客卿來來去去,可以粉刷門面,對外負責政策,但永遠是圈外人。

權力讓人孤獨,權力越大就越孤獨,最後剩下太太和兒女最可靠,獨夫的下場莫不如此。他們看到權力的虛幻和人性的不可靠,看到同志的忘恩負義和眾叛親離,家人變成最後的堡壘。阿扁把「建國基金」全部放在兒女身上,一點都不意外,他們一家大禍臨頭,無一倖免,就是親信政治的活教材。

江春男

大法官竟不敢消滅貪腐(黃維幸)

2008年10月09日蘋果日報
論壇

在立法院大法官審查會中,三位大法官對立法院審議之中的「財產來源不明罪」,表示疑慮,呼籲慎重。疑慮何來?據說是有違「法治國」的「無罪推定」假設,故多為西方「先進」民主所不取。大法官是對立委及公民示範了一堂糟糕的法治課。


其實「財產來源不明罪」與「無罪推定」或廣義的「罪刑法定主義」無涉,根本沒有牴觸這些原則,也不是例外。觀點錯誤的來源是不知分辨舉證責任、定罪標準與證言證物的多寡,和「無罪推定」的觀念層次不同。「財產不明罪」既非推翻「無罪推定」,也不「轉換」舉證責任,最多只是與想像中應有一成不變的僵硬定罪標準及有巨量的證言證物存在不同。

定罪困難出自法律界

「財產不明罪」並不允許任意以「莫須有」的方式進行「政治鬥爭」,要公務員自證無罪;而是一定要在控方做出相當的舉證(例如展示無法解釋的巨額財產)之後,轉由嫌犯提出說明反證,這與訴訟程序中一般的舉證原則沒有差別(例如被告「不在場證明」)。

而英美刑法的「超越合理懷疑」,以及我們的「心證」,並不是得以「量化」的絕對標準,而只是不違反常識的經驗法則。面對絕對秘密,盡在不言中的貪腐,認為提出大量的證言證物(收據?)才能與想像中的「無罪推定」相符,和特殊的「舉證責任」與「認罪標準」相當,只是自我挑戰常識和經驗。

「財產不明罪」更與「法治國」觀念風馬牛不相及。「法治國」是一種受歷史及政治脈絡制約的觀念,自古希臘以降,內涵代代不同,內容迭變,不是什麼確定的固定原則,無從由「法治國」推出法學家想像中的特定舉證責任與定罪標準。法界人士常常受制於先入為主的意識牢結,以抽象的觀念試圖將事實(尤其是新事物),削足適履地擠入既定觀念的框架,難怪研究「聯合國反腐公約」的學者感嘆:「財產來源不明罪」落實的困難原來出自法律界。一些法律人士將衍生自其他不同脈絡的傳統刑法及其他法律觀念,生搬硬套到情景迥然不同的貪污腐化問題來,焉有不生大人包尿布的挫折感。

台欠缺清廉文官體系

台灣不是西方世界,而是民主轉型的「後進」國家,很大程度上是所謂的「軟國家」。軟國家欠缺清廉的文官體系,社會缺乏公益思想的「公民文化」,貪婪無罪,洗錢萬歲。「硬」國家不是沒有貪腐,只是問題的環境與程度大大不同,其現行法制對反貪之雷厲風行,也是一般後進國家望塵莫及。大陸人士在美國總以為律師應該而且可能幫助他們「走後門」,可是美國絕大多數公職人員對即使只可能產生貪腐的形象都絕對避免。在這樣非常不同的法律文化下,對「財產不明罪」落實的急迫感當然不同,不能用來解釋或搪塞台灣不可制定該罪的正當與必然。
民主轉型不是觀念分析,更不是抱殘守缺。既要轉型,就要立足現在,面向未來。緊抱「原則」想像中的「純度」,而不思解決面對的實際困難,勾勒前瞻的願景,帶給小民一絲希望,是後退的落伍思維。轉型民主面臨的最大困難之一是如何防堵貪腐,大法官不加思索、先入為主的「大」原則,是對已然嚴峻的形勢,大大地雪上加霜!


作者為世新大學法學教授、美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
黃維幸

非典型論述:中國夢 夢難圓(林濁水)

2008年10月09日蘋果日報
非典型論述

財政部公布九月份我國的貿易統計表,比起去年同期少了3.6億美元,降幅1.6%,是六年來的第一次衰退,大家都很心驚,其中對中國香港出口大降15.9億,降幅高達16.3%,鐵定更令馬蕭劉團隊膽寒。

整個國民黨團隊十多年來的信仰是美國靠不住了,台灣經濟就靠中國了,蕭萬長在他今年出的書《專業治國》中這樣講:「台灣與所有亞洲國家一樣,都無法再依賴美國為成長動力,尋求新出路將目光轉向中國大陸……為解決這一波經濟衰退的新思路」。

這理念為目前財經閣員如尹啟銘所共同信奉,他在上台前寫了《斷鍊》等好幾本書,宣揚的也無非類似的理念,上台後更雷厲風行地把這理念加速貫徹在政策中。如最近開的對外召商會議,他向外商強調的重中之重就是台灣可以做外商進入中國的平台,要在外國搶食中國這個取代美國的大餅時讓台灣搭個便車,做個掮客,好好地賺些佣金。

半年來,經濟儘管低迷,卻總信心滿滿,不料如今看到對中國出口數字竟然如此,大受打擊。
如果進一步看數字內容,令馬蕭劉團隊擔心還要更多。

出口額讓政府錯判

首先,如果扣除對中國減少的15.9億,儘管在全球金融風暴襲擊下,台灣對其他地區的出口還是增加12.3億!至於馬蕭劉團隊最看衰的美國,台灣的出口都還增加了12.4億,卻真是蠻捧台灣的場,蠻不捧馬蕭的場的。

無論如何,他們認為一旦世界尤其是美國經濟成長下滑,台灣靠對中國出口仍可高速成長,到底是錯了。

這些數字中,有些是可以令團隊稍可放心的,那就是對中國和香港的出口仍佔台灣最大的額度,82億美元,比率高達37.5%。比起美國金額27.5億高得多。然而這個令馬蕭劉團隊看來順眼,表面上可以證明他們台灣靠中國不靠美國論點的數字,正是造成他們錯誤判斷的根源。

國貿局長出身的蕭萬長,我們怎麼想都想不通的是明明台灣對中國出口是台商在中國設廠向台灣買機器設備、半成品、上游原料所帶動的,在中國組裝後,留下來在中國賣的不到兩成,其餘七成以上賣到歐美日,所以台灣對中國的出超基本上是由歐美市場帶動,而不是中國市場帶動。

這是經濟全球化之後,一個常識性的觀點,所以談台灣對美中的經濟依賴一定要從台商「業內貿易」的美中台三角貿易的角度來看,可是馬蕭劉團隊偏偏就不這樣想,非要從簡單的台中、台美間的雙邊貿易帳上做比較,然後欣然下個台灣對中國依賴遠大於對美國的結論。

美為台灣經濟引擎

由於美國經濟才是台灣出口和經濟成長的主要引擎,美國一熄火,台灣對中國的出口一定首當其衝。這次對中國出口減少最大的項目是電機產品3億,顯然就是中國對歐美出口減少,以致中國對台灣的機械設備進口需求減少的效應。

其實美國經濟下滑,影響到台灣對中國出口下滑的徵兆早在幾個月前就出現了,七月台灣來自中國的定單年成長率首度降到個位數,八月更衰退8.86%。

警兆不斷出現,剛上台的馬蕭劉團隊卻一手努力放寬對中國投資限制,另一手大力宣傳一開放,廠商一定踴躍登陸,兩岸經貿一定熱,台灣經濟很快好,美國經濟下滑不怕因為有中國,一點都不知警覺,反應實在遲鈍。

如馬蕭劉對台灣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定位再不釐清而只知一味靠中國,不只將誤導了國家的經濟政策,而且為了經濟靠中國,於是在政治上處處討好,在外交、主權上又處處讓步,根本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但迄今馬蕭劉卻把經濟靠中國、政治傾中國當做宗教信仰一樣,任現實世界怎樣轉,兩岸經貿數字、內容怎麼變,民意怎麼反彈,都衣帶寬了又寬還不悔,若不是心痴得無救,便是腦僵得無醫。


作者為民進黨前立法委員
林濁水

【壹】壹觀點 天佑台灣


【壹】壹觀點 天佑台灣
2008年10月09日壹週刊

馬英九有人民的授權,他有機會運用所有的資源與人才,來把國家搞好,但是看到他祭孔大典的神情,就知道人民必須自求多福,有這種虛有其表的法統,我們只能禱告,天佑台灣。

前幾天,台北孔廟舉行祭孔大典,打開大門,以帝王之禮迎接穿著長袍馬掛的馬英九,儀式隆重,但狀極滑稽。許多學生因體力不支,倒成一堆,連主祭官員文化局長李永萍也昏倒。但是,馬英九對此毫無察覺,這件政壇小插曲,反映出馬英九的執政心態。

馬英九是台灣首位親自主持祭孔大典的總統,貫徹他是繼承文武周公孔子孫中山蔣介石一脈相傳的道統和法統。如果這只是他個人幻想,雖然可笑,倒也無傷大雅,可惜,他是現任總統,他把這種道德法統的價值觀轉變為治國理念,就會變成台灣的災難。
在這種儒家傳統中,長幼尊卑各安其位,官職各司其守,太子只要正衣冠,誠意修身,就可南面為王矣。馬英九的總統府就是這樣子,表面空空蕩蕩,大家都在忙著行政業務,沒有喧嘩,沒有辯論,儘管外面城門失火,宮內仍然一片悠閒。有人形容馬英九在裡面很寂寞,幾乎坐困愁城,但這一切都是他自己找的七百萬選民對他的付託,是要他替人民謀福利,不是要他當神桌給人膜拜。

和白宮與青瓦台一樣,總統府是政策的發動機,也是權力資源的分配者。阿扁把它當作山寨,但是馬英九把它當作一座廟。阿扁是山大王,但馬英九好像深山古廟的住持,等著信徒來進香。馬英九不要重蹈阿扁的覆轍,但卻走向另一個極端。


如今的總統府祕書長詹春柏是一位累積數十年功力的老黨工,副祕書長高朗是毫無實務經驗的學者。馬英九辦公室都是台北市政府帶過來的公務員,而且他刻意精簡人事,只用一半名額,不論用人或做事,他都要節能減碳,能省則省。

總統府的國安會,也屬於同一個儒家文化園區,祕書長蘇起以降,均為學者本色,每人都有專案研究,國安會本來是提供建議,協調各部會和緊急應變的智囊,如今卻淪為學術單位,馬英九有得天下幹才而用之的最好機會,但他卻找不到可用之人,知人用人是領導者的第一要件,馬英九這方面的能力低得簡直難以置信。

劉兆玄的內閣人事,也是一團醬糊。國民黨以為擁有最多的財經人才,剛好碰到金融風暴,財經首長的能力令人哭泣。如果不是行政院祕書長薛香川半夜四點半睡不著覺,起來打開電視,行政院根本不知道美國眾院沒有通過疏困案。股災席捲全球,財政部和金管會不知所措。有經濟總設計師之稱的副總統蕭萬長,提出的主權基金和遺產稅減到一○%的主張,一拿出來就被其他機關打回票。這個內閣根本不是執政團隊,而是各自為政的雜牌軍。劉兆玄一人疲於奔命,但他欠缺財經知識,又無有力幫手。內閣沒有改組,劉兆玄很快會報銷。

馬英九有人民的授權,他有機會運用所有的資源與人才,來把這個國家搞好,但是看到他祭孔大典的神情,就知道人民必須自求多福,有這種虛有其表的法統,我們只能禱告,天佑台灣。

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

專家是訓練有素的狗(方儉)

專家是訓練有素的狗(方儉)
2008年10月08日蘋果日報

隨著中國產製含有三聚氰胺乳製品問題的延燒,衛生署前署長林芳郁下台時,很感慨的說,台灣要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絕對不是要多蓋幾座101和船堅砲利,而必須要靠的是人民的知識和品格,他仍要求國人相信「專業」。天佑台灣,這位迷信「專業」的閣員下台,而內閣主政者仍相信「專家永遠是對的」,台灣人民與國家,還要繼續被這批「專家」帶到哪裡去?其實他們根本不配被稱為專家,頂多是一群訓練有素的狗。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讓學生獲得對各種價值的理解和感受是很重要的,他必須能真切地感受到美麗與道德的良善,否則他的專業知識只是使他更像一隻受過良好訓練的狗,而不是一個和諧發展的人。」這句話被陳之藩引用為「專家不過是一隻訓練有素的狗」,旨在提醒專業必須對各種價值的理解和感受,如果衛生署的官家只了解生理的「專業」,三聚氰胺的容許量,可以訂到100ppm,也不會吃死人,也不用訂在2.5ppm(引用根據是香港訂在2.5ppm);更令人訝異的是衛生署副署長宋晏仁竟說,2.5不是他建議的,他建議的是2.0。衛生署的專家引用網路資料:歐盟的容許量訂在2.5ppm,紐西蘭訂在5ppm,言下之意,訂在2.5是非常明智的。

忽略商譽道德層面

這批專家,只有專,全部只看一件事:「三聚氰胺的人體安全量」,沉溺於幾點幾的數字中,卻忘了還有更多要考慮的事項。如果依照這些專家的邏輯,奶粉中有死老鼠、死蟑螂,也是容許的,因為經過完整的消毒後,這些異物都是達到「食用安全」的程度。他們連最簡單的「不該有的東西,就不應存在」的普通常識都沒有。是不是還有其他不該有的東西、三聚氰胺有沒有其他方面的危害,都不被他們納入考量範圍。

若論專業,在食品安全管理中被奉為法典的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七項原則(不是安全標準),著重於需要多方論證「危害分析」,集思廣益建立「關鍵控制點」,在危害包括:安全、健康、商譽、社會、道德規範、潛在風險等方面,若對政府官員,更有大眾心理、市場反應、經濟影響,以及政治效應等方面。

若是衛生署能請來一位真正的HACCP專家列席他們的討論,就不會有這麼狼狽的結果,也不必犧牲一位署長。因為很明顯的,這些專家只考慮到「生物性」的危害,而未多層次考慮到商譽、道德等方面的層次。

劉兆玄閣員頂著博士的光環大有其人,令小民望之生畏,但這些「專家」只對自己的「專業」了解,或許是一隻「訓練有素的狗」,而對一般生活常識卻十分欠缺,竟成了「不學有術」,以此治國、任事,越做越錯。

只問專業欠缺常識

在這100多天馬政府上任的日子,人民看到太多只問專業,而無常識的問題,各部會紛紛出事,從油電價格、物價、風災、斷橋、勘災,連在野黨都來不及找到適當的形容詞來罵,就連「專業」、「專家」都被這群「訓練有素的狗」給「污名化」了。


作者為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美國食品藥物檢驗局AFDO HACCP培訓結業
方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