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不完美,要用法律制度來防止它走向墮落。
制度的不透明,會是腐敗貪污犯罪,最佳的溫床。

許一份承諾,背負一世枷鎖,以悲歌落幕,這是英雄。
扯一個彌天大謊,讓整個世界隨之起舞,自己卻冷眼旁觀,這就是梟雄。
(一世梟雄之烽火戲諸侯)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被稱為英雄。
在金融市場混亂之際,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又撈又騙,這樣的人被稱為大師。
(金融物語總幹事黃國華)

2009年3月11日 星期三

(轉)職涯規劃DIY

http://blog.roodo.com/lakatos/archives/8445777.html
March 7,2009
意識型態咖啡

職涯規劃DIY(I):導言

【劉館長按】去年我在張清溪教授辦的「看雜誌」上面,寫了一系列叫做「職涯規劃六步驟」的文章。這個系列主要是根據加拿大Waterloo大學提供的「職涯規劃線上手冊」(Career Development eManual)加以改寫,希望能提供有需要的年輕人,一個有系統的職涯規劃方法。系列文章甚長,雖然有些段落現在看來不甚滿意,我目前也沒有力氣大幅改寫,因此在稍微重新編排後,改用「職涯規劃DIY」這個標題,在咖啡館登出,以供各位館友參考。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
副教授 劉孟奇


根據我的觀察,許多台灣的年輕人一直要到二十歲前後,才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不少年輕人,即使已經到了升大學、填志願的關頭,如果問他們將來 要做什麼,得到的大概都是當工程師、當老師、當記者、考公務員、繼續唸研究所這樣的「標準答案」;而如果我們問100個年輕人畢業後要做什麼,大概會發現他們所給的答案加起來不超過十個,其中還會有很多人回答:「我現在還不知道!」

兩組職涯規劃的大哉問

我們可以進一步追問這些年輕人兩組問題。第一組問題是:

「你為什麼會選擇這個職業做為志向?是不是因為這個職業會讓你的哪些擅長能力得以發揮?如果是,是哪些能 力?是不是因為這個職業符合你的興趣?如果是,這個職業會帶給你怎樣的滿足感?是不是因為這個職業符合你的價值觀?如果是,在你的價值觀當中,你最重視哪 些價值?為什麼從事這個職業會符合這些價值?」

第二組問題則是:

「「這個職業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在典型的一個工作天當中,你通常需要做些什麼?你要跟怎樣特質的人共事?你為什麼喜歡跟這些特質的人共事?你會在怎樣的工作環境中工作?你確定你喜歡這樣的工作環境嗎?在這個職業中,你的生活方式會是怎樣?你真的希望這樣的生活方式嗎?」

我的經驗是,一般而言,很少有校園中的年輕人能夠針對上面兩組問題,自信而詳細地說明自己的選擇理由。

職涯晚熟、職涯未熟

我自己把這種情形叫做台灣年輕人的「職涯晚熟」現象。這種晚熟現象其實相當弔詭,因為我們的制度要求一個年輕人,在18歲的時候就要選系填志願,但是年輕 人一方面知道自己選填的科系志願對於自己將來的職涯發展方向可能影響甚鉅,一方面卻對於「自己將來想做什麼」只有相當模糊或人云亦云的想像。也難怪到了畢 業的時候,會有高達四成的學生會感嘆自己「選錯了系」。甚至有不少人可能直到大學畢業的時候,還是處於「職涯未熟」的情形,而把同樣的問題繼續帶進研究所 去。

這種情形對於年輕人的將來發展可能產生很不利的影響。最明顯的不利影響是因為缺乏目標,不知道自己為何而學,而可能使得大學四年就此渾渾噩噩的過去。另一 個不利的影響則是在畢業求職的時候,一個不清楚自己想做什麼工作,也說不出來自己為什麼想做某個工作的年輕人,就可能在找工作時比較辛苦。

為什麼?

首先,許多僱主非常重視年輕人的工作熱情與成就動機,而一個說不出「我為什麼想做這個工作?我為什麼能做這個工作?」的年輕人,顯然在這兩者上面都顯得薄弱。其次,因為不知道自己職涯發展的長期目標,這樣的年輕人就可能難以看到一個工作的經驗學習與自己長期發展之間的關連,從而過度重視起薪或休假福利等短期利益。這不只可能讓自己「眼高手低」,難以找到可接受的工作,也可能因而陷入「一年換12個工作」的「滾石不長苔」困境。

面對這種「職涯晚熟」的情形,對治之道當然就是儘早對自己的生涯做過一次完整規劃,而不是到了二十幾歲,還是對自己、對職場都只有模糊的概念。

不幸的是,長期以來,我們要年輕人在十八歲時就做出選科系的重大決定,但是在高中以前,年輕人卻從來沒有上過正式課程,教導他們如何有系統的進行職涯規劃。年輕人對於職涯規劃的準備如此不足,也難怪歷次調查都顯現出約有四成左右的大學畢業生會感嘆自己「選錯了系」!

職涯規劃可以有完整流程

無論如何,要進行職涯規劃,不管是年輕人自己,或者是想要協助年輕人的家長或教師,都必須要瞭解什麼是「完整的生涯規劃」。否則的話,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年輕人在學校時只做過簡單的職涯性向測驗,但是他們卻誤以為這就是職涯規劃的全部,不知兩者差距甚遠。

什麼是一次完整的職涯規劃?我們在下面將借用加拿大Waterloo大學的職涯規劃模型,為讀者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加拿大Waterloo大學提供的「職涯規劃線上手冊」(Career Development eManual)相當有名。有些專家評比將這個手冊列為是線上最佳的免費職涯規劃資源之一。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到 http://www.cdm.uwaterloo.ca/index2.asp這個網址,觀看完整的手冊內容。

這本手冊開宗明義指出,職涯規劃所以對當今的年輕人格外重要,其原因包括:

1.我們身處於快速改變的工作世界之中。
2.僱主樂於僱用的,是能夠證明自己具備技術與能力的人。
3.你必須建立目標,以及如何達到目標的策略,才有可能讓自己的美夢成真。
4.你必須替自己的職涯負責。
5.你必須具有前瞻性。

Waterloo大學的線上手冊將職涯規劃分成六個主要步驟,分別是:

步驟一,自我評估,瞭解自我。在這個步驟當中,一個年輕人需要探索並瞭解自己的人格特質、價值觀、興趣、與擅長技能。一個年輕人也需要能夠評估自己擁有的知識,以及對自己而言,最有效果的學習方式為何。此外,一個年輕人也需要評估自己是否適合創業。

步驟二,研究職業,瞭解工作世界。一個年輕人不能光只是瞭解自己的特質,他還必須進一步瞭解,現實中有哪些適合自己特質發展的工作與職業。 在這個步驟當中,一個年輕人應當對於目前的職業發展趨勢有所瞭解,並且能夠主動蒐集相關資訊當一個年輕人有了基本方向以後,除了報章雜誌與網路資料之 外,他還可以積極蒐集更具體的資料,包括:向那些在自己有興趣的職業中工作的人請教;進行職場參訪;或者透過打工、見習等方式,來獲取相關工作經驗。

步驟三,決策與計畫。職涯規劃不能只停留於構築夢想,而必須進一步決策與計畫,如何才能夠將夢想變成真實。在這個步驟中,一個年輕人應當能夠設定自己的職涯發展目標,並釐清這些目標與自己更寬廣的個人生活目標以及終身學習之間的關連。針對自己的長遠目標,一個年輕人必須能夠設定短期與中長期 所要達成的子目標,以及最重要的,如何達成這些目標的行動計畫。

步驟四,求職與自我行銷。在這個步驟中,一個年輕人必須學會如何在現實的求職市場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機會。一個年輕人也必須能夠掌握履歷表、求職信、面談等重要求職技巧。

步驟五,進入職場與勝任工作。在這個步驟中,一個年輕人要學會如何評估就業市場中提供的工作機會。除此之外,一個年輕人也必須能夠理解,自己要具備哪些能力與條件,才能在職場中成功發展。

步驟六,評估與反思。在這個步驟中,一個年輕人要知道如何對自己職涯發展情形進行評估,並且在有必要的時候進行修正。

--------------

職涯規劃DIY(II):說故事,探索職涯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
副教授 劉孟奇

在職涯規劃中,瞭解自我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自我評估要從何著手?一個常見的做法是,找一些職涯性向測驗問卷,回答問卷題項,然後根據在各個題項上的得分,統計出自己的職涯性向是屬於哪一種類型。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如果你目前還是學生的話,可以跟學校職涯輔導機構詢問有沒有這樣的測驗,而在完成之後,也可以請職輔人員幫助你解釋及瞭解測驗結果。

無論如何,我從觀察學生的例子當中,發現這樣的做法有一個可能缺點,就是受測者會「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說,他雖然可以知道自己的職涯性向屬於那一種類型,但是他並不清楚「為什麼」自己的職涯性向屬於這一種類型。這會讓他不容易對於自己的職涯性向有更深入的認識。不只於此,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受測者還往往會「忘記」自己屬於哪一種職涯性向類型。

用自己的生命故事來探索職涯

我們接下來要介紹的自我評估方法並不使用問卷測驗,而是一種自我探索法,或者說,也就是「由想瞭解自己職涯性向的人,透過自己的生命經驗,來解讀自己的職涯性向」。

簡單的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命故事,特別是在完成一些事情之後,自己會感到高度的滿足與成就感。在這些「讓自己覺得相當有成就感」的生命故事當中,其實蘊藏了非常豐富的資訊,可以讓我們瞭解自己的人格特質、價值觀、與擅長的技能。瞭解這些資訊,就足以讓我們充分瞭解自己的職涯性向。

有興趣試試看這個方法的讀者,請準備好一本筆記本跟一隻筆。

好,現在讓我們開始進行。首先,請想出一個最讓你感到成就感與滿足感的親身經驗。這樣的經驗可以來自任何方面,包括學校、社團、家庭、交友、運動、打工、旅遊、參與競賽、休閒、嗜好等等。

注意,這樣的經驗不一定要有「得第一名」或「拿獎狀」的外界肯定,也不必然是「別人覺得重要與有意義的事情」。重點是,這樣的生命經驗是你親自完成的;在完成這件事情的過程中,你會全神貫注,甚至忘了時間與其他事情的存在。在完成這件事情後,你從中產生非常正面的感受,感到自豪與滿足。你會樂於跟別人分享這個生命經驗,而在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你常常會精神奕奕,神采飛揚。

舉例而言,這樣的故事可能是:

※為了好朋友的生日,親自製作精美的卡片,讓好朋友覺得非常感動。
※完成了非常難以製作的模型。
※成功養成一個漂亮的六尺水族箱。
※幫助親人或朋友成功處理人際、感情或財務糾紛。
※參加科展,完成一個費時的實驗,得到有趣的科學發現。
※負責一個班上或社團的活動,並成功予以完成。
※挑戰一個自己覺得棘手的科目或運動,最後得到很大的進步。
※獨自規劃自己的出國旅遊,並成功克服其中的種種問題。
※從小一直保持規律記帳的習慣,而且十幾二十年持之以恆。
※其他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故事。

想好你的「讓自己覺得很有成就感的生命故事」了嗎?好,現在請依照以下的格式,把它寫在筆記本上:

故事名稱:給你的生命故事下一個標題

我當時想達成什麼目標:在這個故事中,你當時試圖要完成什麼目標?你當時為什麼想要達成這些目標?

我當時遇到哪些挑戰:為了達成目標,你當時在過程中遇到哪些需要克服的阻礙、限制、與困難?

我如何克服挑戰:你當時如何克服所遇到的困難?你的做法是什麼?你在過程中運用跟發揮了哪些能力?

我的成就感與滿足感:描述你在回想這個故事時,所感受到的成就感與滿足感。這件事情的哪些部分,讓你特別覺得自豪?

我進一步學習了什麼:因為這個生命經驗,有沒有驅使你進一步去學習什麼?你如何學習?你學到哪些東西?

如果需要的話,你可以從這裡下載表格,來填寫跟記錄你的故事。

請繼續依據上面的方法,再寫下3到6個讓你覺得很有成就感的生命故事。(也就是說,全部寫出4到7個故事。)

分析你生命故事中的人格特質

請拿一個已經寫好的,讓你覺得很有成就感的生命故事出來。我們試著來分析在這個故事當中,揭露了哪些關於你職涯取向的訊息。

請先下載這個表格,表格的名稱叫做「在生命故事當中展現出來的人格特質」。

在「在生命故事當中展現出來的人格特質」的表格當中,我們列出六種人格特質類型,並分別稱為R類型、I類型、A類型、S類型、E類型、C類型。在每一種類型當中,我們各列出9個關鍵詞。

請檢視每一類型中的9個關鍵詞,看看是否符合你的生命故事。如果符合的話,就把這個關鍵詞前面的代號寫在你的故事旁邊。例如說,符合你的故事的關鍵詞可能有:R1、R7、R9、I4、A2、A3等等。

要特別提醒的是,這些關鍵詞都是正面語句。如果我們只用抽象與模糊的方式來想「我有沒有這樣的人格特質」,很可能會覺得自己「好像什麼都有一點」。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寫下一個具體的故事,因為這可以幫助我們比較客觀的檢視,哪些項目是自己的主要人格特質。

舉例而言,如果讓你最覺得有成就感的生命故事之一是,你曾經為了好朋友的生日,花了好幾天時間,親手製造一張很有創意的精美生日卡片送給他,那麼可能R類型與A類型的不少關鍵詞都適合用來描述你的故事。

或者說,如果讓你覺得很有滿足感的故事是,曾經為了參加科展,很有耐心的進行一個長期實驗,最後終於得到新發現,那麼你的故事可能就適合用I類型與C類型的不少關鍵詞來形容。

或者說,如果你覺得很光榮的故事是,曾經出來召集同學,組成團隊,參加某個班際競賽,而最後你能夠帶領同學,克服過程中的種種困難,解決其中的各種人際問題,進而得到勝利。你的故事可能就很適合用S類型與E類型的不少關鍵詞來形容。

分析生命故事中展現的能力與價值觀

接下來,我們繼續針對這六種類型,列出在你的故事當中,可能展現出的技能。

請下載這個表格,表格的名稱叫做「在故事當中展現出來的技能」。

根據「在故事當中展現出來的技能」表格,同樣依照前面的方法,檢視每一類型的6個關鍵詞,看看是否符合你的生命故事。如果符合的話,就把這個關鍵詞前面的代號寫在你的故事旁邊。

最後,我們針對這六種類型,列出在你的故事當中,可能展現出來的,你所重視的價值觀。

請下載這個表格,表格的名稱叫做「在生命故事當中展現出來的價值觀」。

同樣的,根據「在生命故事當中展現出來的價值觀」表格,檢視每一種類型的5個關鍵詞,看看是否符合你的生命故事。如果符合的話,就把這個關鍵詞前面的代號寫在你的故事旁邊。

找出符合你生命故事的類型

現在,請檢查在各個類型當中,有多少關鍵詞符合你的故事,並且加總小計,做為你這個故事在各類型上的得分。舉例而言,你的故事可能符合人格特質中R類型的R1、R4、R7,技能展現中的Ra、Rb、Rc、Rf,價值觀中的R乙、R丁,那麼你這個故事在R類型上的總分為9分。

請依照以上的步驟,逐一檢視你其它的生命故事,並一一計算各個故事在不同類型上的得分,然後加總你的所有故事在某個類型上的得分,做為你在這個類型上的總得分。舉例而言,如果你寫了5個讓你最有成就感的故事,這5個故事在R類型上的得分是:9分、7分、11分、4分、6分,那麼你在R類型上的總得分就是 37分。其他類型的計算依此類推。

看一看,根據你的4-7個生命故事,你在六種類型當中,得分最高的是哪一種類型?次高的是哪一種?得分第三高的又是哪一種?請把這三種類型依序紀錄下來。舉例而言,如果你在S類型上得分最高,E類型次之,而I類型得分第三高,就記錄為SEI。

-------------
職涯規劃DIY(III):RIASEC是什麼?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
副教授 劉孟奇

RIASEC這六個字母所代表的,就是有名的「Holland職業代碼」系統。這個系統由John Holland博士於1985年提出,其主要目的在於建立「興趣」、「性格」、「職業」之間的對應關係,並據以對職業進行分類。經過20多年的修正改善,這個系統可說是目前最被廣為接受的職涯探索工具與職業分類體系之一。

RIASEC六個字母分別代表:Realistic(實做型)、Investigative(研究型)、Artistic(藝術型)、Social(社交型)、Enterprising(企業型)、Conventional(常規型)。每一種類型都有其獨特的職業興趣與人格特質,各個類型也有其技能強項,而這些興趣、人格特質、技能強項,則與職業取向有很強的關連。說明如下:

實做型 (Realistic):

實做型的人喜歡直接處理事物。旁人經常會這樣形容一個有實做型特質的人:直接、實際、專注、手巧、有機械才能、堅持、強健、能吃苦耐勞。

實做型的人喜歡親自動手來探查、修理與製造事物,也喜歡透過實際動手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他們喜歡處理具體問題,而比較不喜歡處理抽象問題。他們通常是透過「實際動手做」來進行學習。

因為實做型的人在處理具體事物有很強的能力,他們通常相當獨立,也長於處理緊急狀況。當他們努力把一項事物做出來的時候,有時會相當聚精會神,甚至完全忘記其他事情的存在。

比較適合實做型特質的職業,通常需要在其工作中親自動手,以解決實際問題。這些工作一般需要處理實物材料,例如:動物、植物、工具、機械等。此類職業有許多需要在戶外工作,而且一般而言,不需要太多的書面工作,也不需要與許多人在同一個空間緊鄰工作。

典型的實做型職業包括:工匠、技師、警察、消防員、體育老師、廚師、麵包師傅等。

研究型 (Investigative):

研究型的人喜歡處理事物與觀念。旁人經常會這樣形容一個有研究型特質的人:喜好分析、知性、懷疑、獨立、學者個性。

研究型的人喜歡透過閱讀與討論來探索觀念,喜歡複雜與抽象性的心智挑戰,也習於透過思考與分析來解決問題。

研究型的特質是「在一段距離之外處理問題」。他們喜歡使用書本、圖表與其他資料。當需要處理與人有關的問題時,他們會先將焦點集中在相關觀念上,同時收集資料、分析情況,然後才做出決策。如果他們對於戶外活動有興趣,那通常是出於知識上的好奇心,而且想藉此進一步探索他們的觀念。

研究型的職業通常需要在工作中處理觀念,而且需要大量思考。這類型的工作通常需要針對問題進行研究,而且需要透過心智探索來找出問題的解決之道。

典型的研究型職業包括:生物學家、化學家、歷史學家、研究人員、數學家等。

藝術型 (Artistic):

藝術型的人通常喜歡處理觀念,以及與人們相處。旁人經常會這樣形容一個有藝術型特質的人:複雜的、原創的、衝動的、獨立的、表現的、創意的。

藝術型的人通常有敏銳的感性,直覺強,富想像力。他們喜歡用富有創意的方式來表達自我。在覺察顏色、形狀、聲音、情感上會比較靈敏,也比較喜歡獨自與獨立工作。

藝術型的人容易沈浸於美感、變化、不尋常的景色、聲音、文本、或人物。他們通常需要非制式化的工作環境,以提供表達創意的機會。

藝術性的工作需要發揮創意與表現自我,而且比較沒有清楚的規則指引。這些工作通常需要進行設計與處理型態。

典型的藝術型職業包括:音樂家、演員、設計師、作家、攝影師等。

社交型 (Social):

社交型的人通常喜歡與人們互動,處理人的問題。旁人經常會這樣形容一個有社交型特質的人:樂於助人、消息靈通、喜歡教導、激勵別人、可被諮詢、樂於服務。

社交型的人在生活中相當重視人際關係帶來的感覺,喜歡與別人有親近感、分享感覺、歸屬於群體之中。他們關注的焦點比較放在人們以及人們的需求上面,而比較不是在於事物與知識探究上面。

社交型的人對別人的情緒與感覺相當敏感,喜歡與人為伍,而且很會交朋友。他們的同理心技巧,以及辨認微妙情緒信號的能力,讓他們能夠辨認出別人是否身處危機之中。他們經常能夠營造及產生「正面能量」。

社交型的工作通常需要與別人一起工作、與別人溝通、或者教導他人。這些工作通常涉及對他人提供服務。

典型的社交型職業包括:護理人員、輔導人員、顧問、社工人員、神職人員等。

企業型 (Enterprising):

企業型的人喜歡處理資料,以及與人們互動。旁人經常會這樣形容一個有企業型特質的人:有個性、有說服力、精力充沛、善於交際、冒險犯難、企圖心強、敢承擔風險。

企業型的人通常是一個「專案導向」的人,會全心全力投入自己參與的部分。這種類型的人精力充沛、熱情積極、有自信、主導性格強、有政治手腕、善口語表達的、敢下斷言、而且決斷明快。

他們通常是強烈自我鞭策的領導者,善於組織、說服與管理。企業型的人經常是個發動並動員別人以完成專案的領導者。與其進行研究,他們經常依靠自己對於「怎麼做才行得通」的直覺。他們與人的關係經常是任務導向的。

企業型的工作通常涉及發動與推動專案。這些職業通常涉及領導別人,以及需要做出許多決策。有時候他們需要承擔風險,而且通常需要處理商業事務。

典型的企業型職業包括:經理人員、律師、業務行銷、創業家等。

常規型 (Conventional):

常規型的人通常喜歡處理資料與事物。旁人經常會這樣形容一個有常規型特質的人:謹慎、遵守規章、保守、一絲不苟、自制、有條理。

一般而言,常規型的人在生活中相當井然有序。他們通常是沈靜、謹慎、注重精確、負責、有條理的。常規型對於安全感與確定性有強烈需求。他們做事有始有終,注重細節,而且遵循慣例。

這種類型的人比較喜歡為別人做事,而比較不喜歡自己擁有權力與地位。他們也比較習慣藉由請求別人與遵循規則來解決問題。他們會任務導向,但是比較偏好完成別人所發動的事情。他們喜歡提前做好準備、遵循規則、注意細節,而且重視資料是否井然有序。

常規型的工作通常涉及遵循既有的一套規則與慣例。這些職業可能比較在於處理資料與細節,而比較不是在於處理觀念。通常在這些職位上,會有一個清楚的權威秩序可以依循。

典型的常規型職業包括:會計、銀行從業者、編輯、辦公室主任、圖書館員、公務人員等。

------------------------------------------------------------

我們在上面粗略介紹了RIASEC六種類型的意義。看一下你自己得分最高的類型,跟你對自己的瞭解是否一致?你心目中的理想職業是否與這種類型的典型職業有相符之處?

你可以做一個有趣的練習。想一想你所知道或認識的,在某一個工作或職業上表現傑出的人,他們的人格特質屬於這六種類型的哪一種?他們所勝任的職業,是不是就是符合他們人格特質與擅長能力的工作?

Holland職業代碼系統的運用方法不只是單純看六種類型的其中一種。典型的運用方式是:看你得分最高的前三碼,然後從這裡出發,搜尋可能適合你的職業。在這一點上面,我們可以利用美國的O*NET資料庫。

-----------
職涯規劃DIY(IV):來玩O*NET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
副教授 劉孟奇

「職涯規劃六步驟」的第二個步驟是「研究職業」。前面曾經提過,這個步驟有很多方法可以進行,例如:搜尋報章雜誌與網路資料、請教他人、參訪職場、打工、實習等。不過,我們接下來要介紹的方法,主要是根據個人的Holland職業代碼,並利用美國勞工局提供的知名職業分類網站O*NET,來找看看有哪些可能適合自己的職業。

O*NET操作簡介

要進入O*NET,利用Holland職業代碼來找尋適合自己的職業,請登入以下的網址:

http://online.onetcenter.org/find/descriptor/browse/Interests/#cur

使用O*NET系統很簡單。舉例而言,假設你的Holland代碼前三碼分別是AES,就先根據第一碼A,朝網頁中的Artistic點一下,進入跟「藝術型」有關的搜尋網頁。在這個網頁中,你會看到上方有三個欄位。在三個欄位分別填入A、E、S,最後點Go…恭喜你,你有當模特兒或演員的潛力!

請注意:你的Holland三位代碼的順序不一定是固定不變的—特別是當你的三位代碼得分很接近的時候。你可以變化一下前兩位或後兩位的順序,然後重新進行一下搜尋。你也可以只填入第一位或前兩位代碼來進行搜尋。

另一個使用這個系統的方法是在右上角的Occupation Quick Research中填入你想瞭解的職業。舉例而言,很多人想當老師,可以試看看在Occupation Quick Research中打入teacher,然後就會看到網頁出現許多跟老師相關的職業。(順便提一下,大部分老師類職業的Holland代碼是SAI。)或者你可能很好奇,麵包師傅的職業性向是什麼,你可以打入bread,就會出現一堆相關的職業。(如果你想知道的話,烘焙師傅的Holland代碼是R,主廚則是ER。)

進一步瞭解適合你的職業

如果你因為使用「Holland職業代碼+O*NET」系統,一下子就對適合你的職業豁然開朗,那當然很好。無論如何,使用這個系統,比較重要的意義應該是在於「啟發性」的(提醒一點,還有許多職業沒有被O*NET系統涵蓋)。也就是說,用O*NET的主要目的在於讓你瞭解適合自己人格特質的職業,大致上是什麼樣子;讓你對於自己的人格、興趣與現實職業之間的對應,有一個基礎的認識;也讓你在開始探尋自己的理想職業發展時,有一個比較清楚的出發點與大致方向。

可以多看看幾種符合你人格特質的職業。O*NET對於每一種職業都有相當詳細的描述。首先可以先看看一下這種職業的一般描述,以及Sample of reported job titles(每一種職業可能有許多職稱)。然後看一下這種職業的主要工作內容 (Tasks),需要使用的工具與科技 (Tools & Technology),需要具備哪些知識 (Knowledge)、技能 (Skills)、能力 (Abilities)。

還有許多其他資訊,例如說,不要忘了看一下入門條件(到Job Zone這一欄當中找),當然還要看一下薪水(雖然是美國的中位數資料,不過如果把數字乘以台幣匯率,再把所得到的數字除以2,基本上對於我們在台灣的就業還是有參考價值)還有這一行的成長展望。順便也可看一下相關的職業(在Related Occupations裡面)。

舉例而言,如果你的Holland三位代碼是ECS,你可以發現符合這三位代碼的有24種職業,例如業務經理、採購經理、行銷經理等。

跟著你可以檢查一下不同職業的資訊,例如說業務經理。你可以發現,這個工作的前三項主要工作內容分別是:「解決顧客對於銷售與服務的抱怨」、「監視消費者的偏好,以決定將銷售的努力重點放在哪裡」、「指揮及協調各種產品的銷售」。(從這三項主要工作內容,能不能理解為什麼符合的Holland代碼是 ECS?)

跟業務經理相關的工具及科技,主要是電腦、PDA,以及規劃用或資料庫軟體。所需要的知識包括數學、市場行銷、電腦軟體、語言、消費者服務、行政管理等;所需要的技能包括積極聆聽、時間管理、溝通說服、服務導向等;所應具備的能力則有口頭表達、問題敏感性、資訊排序等。我們也可以發現這在美國是一個年薪9 萬多美金(中位數),報酬不錯的行業。而且在未來十年,美國市場對於此一職位的需求預計將會成長7%-13%,算是有不錯的發展性。

你可以多瞭解的職業資訊

O*NET提供一個相當不錯的職業資料庫,它不只可以幫助我們將自己的職業性向與可能職業配對,更讓我們瞭解不同職業的關鍵資訊。瞭解這些資訊很重要,因為這些資訊可以幫助我們做決策—所謂的職涯決策,不只是要決定自己到底該往那個職涯方向發展,更需要替自己進行規劃,以讓自己能往自己的理想職涯方向發展。

當然,O*NET不是職業資訊的唯一來源,從許多書報雜誌,或者從政府機關(如勞委會)的網站中,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各種職業的相關資訊。不過,這些資訊需要系統性的加以整理。在下面我們提供一個架構,當下次你看到某個你感到興趣的職業時,可以依照這個架構,把相關的重要資訊記錄下來。

1.職業名稱
2.Holland職業代碼(如果利用O*NET找得到的話)
3.勝任此一工作者的重要人格特質
4.勝任此一工作者的重要價值觀
5.要進入這個職業的所需技能
6.學歷或資格要求
7.主要工作內容
8.職責與責任
9.工作條件(工時、工作環境、生理需求、壓力程度等等)
10.薪資水準/津貼報酬
11.陞遷情形
12.未來發展展望
13.相關職業

你可能會問:「除了靠O*NET這種網站以外,我上哪裡找這麼多資訊?」這裡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找一個已經在這個職業工作一陣子的人,把上面的3-13項當成問題問他。(對於許多年輕學生而言,其實他們的學長學姐就可以提供相當不錯的資訊來源。)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介紹了職涯規劃六步驟當中的前兩個步驟。(我們在前面說過,職涯規劃本來就不是一件可以速成的事情。)接下來我們要繼續介紹職涯規劃的下一個關鍵步驟:進行決策—我們不只要瞭解自己、發現自己的理想發展方向,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知道如何將理想一步一步化為現實。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