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不完美,要用法律制度來防止它走向墮落。
制度的不透明,會是腐敗貪污犯罪,最佳的溫床。

許一份承諾,背負一世枷鎖,以悲歌落幕,這是英雄。
扯一個彌天大謊,讓整個世界隨之起舞,自己卻冷眼旁觀,這就是梟雄。
(一世梟雄之烽火戲諸侯)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被稱為英雄。
在金融市場混亂之際,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又撈又騙,這樣的人被稱為大師。
(金融物語總幹事黃國華)

2009年3月16日 星期一

范蘭欽與郭冠英的文章爭議(續五)REVISED

范蘭欽的朋友王豐出來替他說話了,
他寫了篇文章來捍衛他的言論自由。


----------------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397389.html
王豐的蔣學博客

確保台灣言論自由!面對困難,迎向未來!
發表於 2009-03-16 11:27:53

確保台灣言論自由!面對困難,迎向未來!

范蘭欽文章上用的那些詞彙確有商榷之餘地,因為他沒有必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更何況,那些詞彙都不是范蘭欽的「原創」但他(?)卻成了眾矢之的、概括承受的罪人,他的本意應不是人們現在議論的那些事,然而,他卻因套用了這些詞彙遭來物議與誤解,同時也扭曲了他的原意,殊屬不值!殊屬不值!

但我深信范蘭欽跟大家一樣,是愛台灣這塊土地的,是愛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的(大家的家都在台灣,不愛這裡的人是傻瓜)。而且,這種愛,也不影響人們關愛大陸上的人民與土地,因為,兩岸人民同是炎黃子孫!這兩種「愛」彼此毫不相斥!也沒有等差與分別!兩邊老百姓使用同樣的語言文字,血管裡流淌著同樣的血液,今天海峽兩邊容或有各種誤解和仇怨,那是十分複雜的歷史因素造成的,但這種誤解和仇怨並非完全無解,得靠彼此花些時間和耐心來做些根本的事情,兩邊的人民終將取得互信互諒。

我們在台灣生長、壯大,但大陸是我們文化的根、血緣的根,愛兩邊,有什麼罪?有什麼錯?

眼下,台灣有很多孩子,他們的媽媽是大陸新移民,爸爸是台灣土生土長的人,難道,我們要叫這些孩子只愛爸爸、不愛媽媽嗎?這種「族群隔離式的愛」行的通嗎?

范蘭欽的某些用語,恐怕是被斷章取義誇大了!也希望大家在瞭解其本意之後,能讓類似「台巴子」、「老芋仔」這種彼此傷害的語彙,從台灣島上消失,人們今後以講這種語彙為恥。不然備受泛綠人士和媒體爭議的范蘭欽,明天何嘗不會有另一個「某蘭欽」,因為使用類似讓人不開心的語彙,而再度引來新的爭議。

很多外省第二代、第三代,父親、母親分別是台灣和外省籍,難不成要讓這些朋友回到家裡開口叫父母就叫「台巴子」、「老芋仔」?這像話嗎?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泛綠的朋友說馬英九上台後,台灣的人權大倒退。真的嗎?好,如果台灣的人權紀錄真的大倒退,那麼今天逼迫新聞局追查「范蘭欽是誰」的社會行為,是不是也成了讓台灣人權大倒退的元兇呢?

公務員也是人,也是合法公民,他們的基本人權也應受到憲法保障。外交部訓令外館人員不得發表政論文章,這種屈從民粹的行政命令是嚴重違憲的,是無效的命令!公務員言論自由得不到保障,這還是一個什麼「主權獨立的國家」?

在台灣,不論主張統,主張獨,只要是公民,只要基於理性討論的精神,就事論事,彼此尊重,大家都有講話的權利!而任何試圖剝奪人民言論自由及著作自由的言行舉止,必定難逃國際社會的關注與恥笑!

經歷了「范蘭欽事件」,人們應該以更開闊的心胸面對當下的難題(比如說台灣的經濟危局),走出口水之爭,迎向未來之挑戰。當人們聽見年輕的周杰倫和大陸的宋祖英聯手演唱,你還會去想什麼「台巴子」、「老芋仔」嗎?再說一遍,我們應該要走出口水之爭,向無聊紛擾話題告別,面對當下難題,迎向未來挑戰!


--------------------
接下來看一篇范蘭欽寫的文章
(這也是為何郭冠英事件會在近期爆開走紅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為這篇文章實在太震撼了。還有討論228的文章也推波助瀾。)

這是 Google 對 http://blog.ifeng.com/index.php?action=article&itemid=2139975&flag=1 的快取。 這是該網頁於 2009年2月7日 17:43:31 GMT 顯示時的快照。 在此期間,目前網頁可能已經變更。 瞭解更多資訊

范蘭欽

雜文作家,專長是:歷史研究(主要野史),新聞(主要是舊聞),政治評論(主要是罵人),文化(主要是批判),以及所有雜學。沒有一件正經,但都很正點。

台巴子要專政
發表於 2009-02-08 00:14:00


我談歹丸之惡,有些對政府苦大仇深的人常來洩憤,說什麼大陸不敢打歹丸啦,歹丸透明啦,大陸內鬥啦,歹丸哪會回歸啦,歹富陸窮啦,我對此類憤人回答如下:

──────

你話不對,大陸30年前或如此,這30年鬥爭基本沒了,經濟好了,台巴子現在反羨大陸的錢,尤其是沿海的2億人,生活比台巴子不差,台巴子也有百多萬在沿海。台北只等於大陸中等城市之規模。台巴子想大陸觀光客來,就是看錢,看香港受益,眼紅。但又不改那貶中怕窮親戚的心理,又把大陸人當賊防,來歹丸仍麻煩,故大陸人少來,少來這鬼島。本來大陸人當之寶島(其時沒什麼寶,倒是「很寶、很渾」),現知其那麼恨中,當然也厭台了,但台巴子看人來少了,又怪馬英九開門政策沒效,賺不到賊的錢。這就是台巴子最可惡、最爛的地方,不但佔了便宜就賣乖,沒佔便宜還喊冤,偷不到東西還怪客人不上門,皮包鎖太緊。賊喊捉賊,歹丸向來如此。(編按台巴子上海本地商販是最先開始使用台巴子這種針對特定地域族群貶稱的。而對台灣人部分陋習(譬如好色、嗜酒)的刻板映像在人際傳播過程中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加之滬台間的貧富差距、語言差異,台巴子一詞在上海民間迅速流傳,成為對台灣人較常用的歧視性稱呼

對,大陸是求台灣不要獨立,因為不想動武,現在不要與美國打,現在。打歹丸?浙江一省力量就夠了。但不想動武,想求和平,並不是就是歹丸有理,什麼歹丸政治多透明等屁話。歹丸不管好或壞,善或凶,這是中國之土,若不離婚,你們過著可以,若要離要獨,那你就得捲鋪蓋走人,把房子留下來。你不離婚,可以做個最牛的釘子戶,拖著不合家,但要離就得搬。還要牛,就要用武。歹丸是要獨,但她最不敢動武,最膽小。這不像蔣介石時代,蔣是日夜想打回家鄉,不管他是否幻想,至少他是認真的。他敢生死以之,當時的蔣軍也有士氣,他們敢戰,願為求統一死。現在的爛獨,則是一點沒勇氣,故才每次吹他多透明、民主,說什麼大家應尊重「台灣主權」啦,歹丸前途要兩千萬魚丸決定啦。台灣只是中國叛離的一省,哪來「主權」?其實根本沒台灣這個東西,她不是省,自廢了,她不是縣,更不是國,只是個鬼島,如李敖所言。

要逼攤牌,那只有逼著用槍桿子,逼著大陸「止辱求全」,照「反分裂法」辦。。

台灣透明?怎會有李、扁貪成那樣?壞到那樣還有那麼多獨貉挺他?說什麼台灣不能走回頭路?算了吧,走回頭到蔣家統治反而好,經濟發展都是那時代打的基礎。當時有國家認同,歹丸二十年前的生活比現在好得多,這二十年倒是在走文革,想革中國的命,又難革,故焦擾不堪。(編按獨貉「一丘之貂」 這成語在應用時,都是用來形容反面的事物,即使是形容否定的事物;含有不屑一談和譏誚的口吻。例如說有一群人專門造謠生事,無事生非,故意與人為難,他們中間沒有一個是好人,就可說:這批東西都是「一丘之貉」,那有一個是好人呢!

歹丸現在走的是死路,根本沒資格回歸,只有武力解放後實行專政。歹丸鬧的從不是民主,而是民族問題。故不是什麼五毛黨的起鬨,反是五毛黨真在憂國。看歹丸之惡,就知主國改革開放一定要慢,西方惡勢惡識一定要先排除,武力保台後也不能談任何政治開放,一定要鎮反肅反很多年,做好思想改造,徹底根除癌細胞。陳儀就是在台行仁政,結果給了倭寇造反之機,起了228。記取此教訓,不能放鬆槍桿子。就算乖乖回歸還要鎮防,若流了我中國人的血,那對這批倭寇必要嚴打無赦。編按倭寇,一般是指13至16世紀期間活躍於朝鮮半島及中國大陸沿岸的海盜。倭寇的組成並非僅限於日本海盜,只是由於這批海盜最初都來自日本(當時稱為倭國),所以被統稱為「倭寇」。隨著時間的推演,倭寇一詞所指的,不一定都是來自日本的海盜,明史『日本傳』記載「大抵真倭十之三」,即真正的日本海盜大概只佔三成;而朝鮮正史『世宗實錄』(二十八年十月壬戌)亦記載「然其間倭人不過一二而本國民假著倭服成黨作亂」,可見所謂的倭寇,大多數不是真正的日本人,而是朝鮮人或中國人等冒名或混雜其間作亂。

大陸是要堅決走改革的道路,但若腳上一直有根芒刺,必要時還是要停下來拔刺剔肉。脫下鞋子,難免有點臭氣。

----------------
到目前為止2009/3/17
郭冠英聲明,范蘭欽不是他的筆名,
只是文章會被
轉貼過去。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316/8/1g5g3.html
道歉!郭冠英照稿唸 新聞局一旁盯


郭冠英在上級長官陪同,下樓面對媒體,照稿逐字宣讀道歉聲明。

新聞局秘書郭冠英:「由於一些現在范蘭欽部落格的一些文章,被指為內容不妥,引起族群的對立,也對我們民主運作上產生一些爭議,這會給我們社會帶來一定的紛擾,由於部分文章涉及本人,作為一個公務員,我要向社會表達我最深懇的歉意。」

儘管道歉,但心裡的忿忿不平,他還是不吐不快。記者:「那些文章都是你寫的嗎?還是只有那幾篇?」郭冠英:「不是我寫的。」記者:「那台巴子那一篇呢?」郭冠英:「不是。」

記者:「你和范蘭欽有關係嗎?」郭冠英:「我和范蘭欽有關係。」記者:「你和他有什麼關係?」郭冠英:「就是他有一個部落格,有時候我們文章會被轉貼過去不,我沒有對文章表示歉意,我是對社會的紛擾我表示歉意。」記者:「那你認為高級外省人,這樣的言論是沒有歉意的嗎?」郭冠英:「沒有歉意的。」

----------------

范蘭欽,根據郭冠英的說法
只是一個轉貼他文章的人(更早的說法是多人共用的筆名。)
那麼他有爭議的地方就只有在前年以真名發表在
中國時報的<繞不出的圓環>

http://www.nownews.com/2009/03/15/91-2422577.htm
就是辱台范蘭欽?郭冠英:我刮完鬍子再說
(2009/03/15 13:32)

但上網搜尋《繞不出的圓環》一文,最早出現的紀錄在2006年7月25日,署名是「范蘭欽」,第二筆資料時間是在2006年8月2日,就是郭冠英說有「自嘲意味」的中時投書。根據郭冠英的說法,此文是被「轉載」到范蘭欽的部落格上,從紀錄來看,卻不是這麼一回事。

如果郭冠英不是范蘭欽,那他就是涉嫌抄襲范蘭欽的文章。

網友指出,郭冠英13日受訪時表示「我不是范蘭欽,也不認識這個人」,還煞有其事地向媒體解釋,因為《繞不出的圓環》一文被這位范先生轉載到自己的部落格上,所以才會被大家誤解,而「高級的外省人」則只是帶有自嘲意味。

---------------------

繞不出來的圓環 /郭冠英/中國時報 (2006/08/02)

我工作的地方離圓環走路就到,但中午,我從來沒去那裡吃飯。台北市政府也搬走了,台北像一盤沙子,重新抖過,圓環抖不見了。

玻璃帷幕的圓環歇業,許多懷念圓環的文章出來了。我看了七月七日「人間副刊」雷驤之文,我知道了它的死因,應該說,我這才知它還曾活著。

問圓環如何死的,要問你多久沒吃蚵仔煎了?10年?20年?

我記得小時候從新竹上來,我們是高級的外省人哦,不知那次怎會是一個本省伯伯帶我來台北。我來台北就想來圓環,那時東區還是稻田,101是敲敲打打、做槍炮反攻大陸的兵工廠,根本是野外。到台北來不是去西門町就是去圓環吃。那位長輩給我叫了蚵仔煎,加了蛋,人間美味,那時。他看我吃得樂,很滿意。

那時的蛋糕還是厚奶油做的,比凍機油還硬。後來大三,五十八年左右,我去中央酒店跳舞,吃到泡沫奶油(cream cake)蛋糕。人間美味,那時。現在?什麼蛋糕也不稀奇了。

那時,經新生戲院,看到Hershey's滴狀巧克力,一個一元。大驚,這麼奢侈,克難運動何在?光復大陸何時?後來上成功嶺,一被寵獨子有 Hershey's,分大家。戰鬥行軍,放在撐起的背包中(做假,怕我們預官累死)。大太陽下由烏日走到到東海大學,拿出來吃,全化了。我們連著錫箔紙吸,再打開舔,一滴不浪費。現在,Hershey's看也不看(打死才會吃),都是吃歐洲百分之七十以上可可的巧克力。美國?唉,你有沒有程度啊?

以前不喝紅酒,現在必喝,唯一沒變的是,那種好喝那種不好?還是不懂,只好附合:「嗯,不錯。」

圓環是不能喝紅酒的。

後來上大學,搬來台北,多是去西門町,那高級,很少去圓環。再後來,紫氣東移,中華商場拆了,鐵路不見了,西門町也不去了,有了東區。

看了雷驤文,記起來,對呀,台北是一條火車道分開的二個區塊,尤其是淡水線靠河那邊的後站,與鐵路以北的前站,文化截然不同。用現在最喜歡談的228史觀,不就是從鐵路這邊打到這邊嘛。庶民陷城(暴民也好,義民也罷),國軍收復(鎮壓也好,平亂也罷)。但後來呢?庶民已跨過鐵路,入駐王府,去東區 sogo拿禮券,再也沒去後站的今日百貨,遑論看看圓環了。

現在吃牛排、大閘蟹、帝王蟹,還可買回家。圓環不賣這些東西,沒人吃蚵仔煎了。

沒有前站後站,後站的殷商也想住「帝寶」。後站賣的鍋碗瓢盆也沒了,到大賣場去了。只有我老了,頭禿了,冬天戴帽,還會去後站的帽店買幾頂帽子。

我工作的地方離圓環走路就到,但中午,我從來沒去那裡吃飯。台北市政府也搬走了,台北像一盤沙子,重新抖過,圓環抖不見了。

十多年前,過年我還去迪化街買點花生、瓜子、鹽潰鮭魚。現在,冷燻鮭魚都吃膩了,迪化街也不去了。

還有,最重要的,生活型態變了,氣候變了。以前,圓環是日本町人文化的產物,腳登木屐,穿著浴袍衫褲,喀喀達達的走到這裡。不只圓環,旁邊還有許多食店。坐在這裡,車子不多,人聲還可以蓋過車聲。空氣尚好,氣溫不高,過街尚不難。但後來呢,車潮不斷,城熱如焚,有人能夠坐在馬路中心吃東西嗎?沒冷氣能生存嗎?露店難活。當你有了車,當你丟掉了木屐,你不會再去圓環,去了兩者都痛苦。

以前圓環像隻八瓜章魚,鬚臂伸的好遠,後來它全縮回了身體,也沒水了,不再活了。

好啦,怕吵,怕熱,又要保存文化古蹟、愛護本土,那這個代表物必須救活,怎麼辦?搞個玻璃頂啊,徵求比圖,發包設計。做好了,人還是沒有。以前只有個圓環,現在到處有食街,百貨公司樓下或樓上,都有food court。誰在冷氣房中買完了東西,跑到馬路中央一個溫室來吃東西?好吃的東西太多,老實說,蚵仔煎排很後面了。

幾年前我經南京西路,看到那大圓頂,還想是什麼東西啊?要問人,再一想,就是圓環嘛。我仍沒進去。

雷驤文指出,八十五年他去圓環,就已經蕭條不堪了。不是建了玻璃房才把人嚇跑的,早沒人來了。

英國有個小火車站,沒多少人上下,要廢,附近居反對,懷舊。地方在車站開公聽會。主持人問,與會者有哪位坐火車來的?沒幾個,都是開汽車來的。廢議乃決。

圓環,就像高鐵通車後,台北到台中航線必停一樣,早死了。

此文我請一二十歲的工讀生打字,我字難看,讀一遍,問她:「你知圓環嗎?」她怯生生的說:「知道,在仁愛路?」

台北市把圓環死馬當活馬醫或許不對,但在當時卻是譁眾讚好的決定,尤其在頂個觀光本土的大帽子之下。台灣民主了,但沒有了思考,不知道要走向哪去。大家心煩氣躁,都在瞎折騰,就像過馬路變燈前快閃的走路小人一樣,早失掉了從容,早沒了圓環。


----------------
其實,從王豐那篇辯護文就可以知道
王豐也是台灣新聞界人物,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他知道范蘭欽的真實身份,也跟他有一定交情
更知道他是名公務員也在外交相關體系下的部門工作。
更嚴重的是,當今天郭冠英本人極力否認他不是范蘭欽。
但知情的朋友卻跳出來先替他辯護:
"對,范蘭欽是我朋友,他有言論自由,他現在遭受到與論的攻擊。"(XD)

不過看來王豐對於公務員不應該有歧視性的言論不太清楚,
在西方國家,甚至日本這樣的文章是會引發高度爭議的。

公務人員發表歧視性言論,甚至主張中國佔領台灣後強力鎮壓人民,以及台灣只是中國叛離的一省,哪來「主權」?其實根本沒台灣這個東西,她不是省,自廢了,她不是縣,更不是國,只是個鬼島,如李敖所言。這樣的文字。可不是憲法下公務人員的言論自由可以允許的範圍。這樣算是有刑法上的內亂外患罪的嫌疑了,但還看政府高層有無決心查辦此案,杜絕此風。我猜大概無疾而終吧。馬氏作風阿,就是等待風波平息。

范蘭欽與郭冠英的文章,若細心比較
可以看出兩人都喜歡用短句來作敘述
語法上比較不那麼重視跟嚴謹。
有時候會一下子看不懂句子的涵義,得要再次細看。

郭冠英:圓環,就像高鐵通車後,台北到台中航線必停一樣,早死了。
范蘭欽:對,大陸是求台灣不要獨立,因為不想動武,現在不要與美國打,現在。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