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不完美,要用法律制度來防止它走向墮落。
制度的不透明,會是腐敗貪污犯罪,最佳的溫床。

許一份承諾,背負一世枷鎖,以悲歌落幕,這是英雄。
扯一個彌天大謊,讓整個世界隨之起舞,自己卻冷眼旁觀,這就是梟雄。
(一世梟雄之烽火戲諸侯)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被稱為英雄。
在金融市場混亂之際,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又撈又騙,這樣的人被稱為大師。
(金融物語總幹事黃國華)

2008年12月7日 星期日

商業周刊/經濟學者對談—消費券是毒藥或快樂丸?

(2008/12/01 02:14) 整理/陳鳳英、楊紹宏

行政院十一月二十四日通過消費券發放條例草案,確保民眾明年一月春節前可領到每人三千六百元、總額約八百三十五億元的消費券。消費固然令人愉悅,但你可知道,發放消費券的後遺症有多大?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當政府舉債發紅包過年時,卻也「羊毛出在羊身上」。

有人批評,消費券是包裹糖衣的毒藥,也有人覺得這是刺激消費的快樂丸,政府只開出「特效藥」,卻不提「副作用」。有人直言,這種討好人民的民粹政策若再持續下去,台灣的財政五年內一定出問題!

在經濟學者專家眼中,消費券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政策?《商業周刊》特請中研院財經院士管中閔,以及台大經濟系所專任教授林向愷,對談剖析。以下是他們精彩對話的內容摘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請問兩位,贊不贊成發消費券?

管中閔答(以下簡稱管):我贊成。早在去年八月底、九月初(次貸風暴之後),經建會問有什麼刺激消費的做法,當時我就說消費券是一種可能的方式。

以台灣GDP(國內生產毛額)的組成來講,過去幾年來,帶動GDP增長的主要是出口,民間投資基本上都是衰退,或者不夠。我擔心一旦經濟連鎖反應,發生向下螺旋效果,大家減少消費,零售業支撐不了,接著關店,影響就業,又再影響消費,我們必須做些什麼減緩衝擊。

經濟前景不明,大家會傾向於「推遲消費」,尤其是大宗消費、耐久財。所以我希望用消費券,或某種抵用方式,等於給一個大折扣,把壓在那裡、推遲了的消費能夠「催」出來。

林向愷答(以下簡稱林):這個消費券,基本上我認為是政府在「印鈔票」,發年終獎金。我反對退稅,也反對消費券,因為現在財政沒有剩餘,就不要想討好人民,問題的根源是,為什麼大家不消費?

你要知道,台灣過去七年,四○%的家庭可支配所得是負成長。所得最低二○%的家庭,他們的消費傾向是一百元已經用掉九十九元;然後所得次低四○% 的家庭,一百元裡面,大概用掉九十五元,也只剩五元,所以現在發消費券,你不要寄望這四○%的家庭會去買耐久財,在他們身上絕對有「替代性消費」,把錢儲蓄起來,應付未來的不確定。

馬政府最嚴重的問題,到現在還有「經濟成長的目標就是經濟成長率」的迷思。透過特別立法,來規避預算法和公債上限的問題,我認為他破壞「財政紀律」,這個紀律一破壞,給金融市場送出一個非常明顯的訊息,就是政府債務不斷累積,又無意遵守財政紀律,所以未來的利率沒辦法再下降,一定上升。

如果經濟不好就發消費券,這是步上拉丁美洲國家後塵的做法。一場歡喜以後「債留子孫」,這種討好人民的民粹政策再繼續下去,台灣的財政五年一定出問題。

問:你如何推論台灣再五年就會出現財政危機?

林:如果你每年都編特別預算,假如明年台灣經濟還是沒辦法起來,那馬英九到二○一一年一定還要下更重的藥,因為二○一二年是他的政權保衛戰,這樣下去不是不可能破產,應急「特效藥」吃太多,只好不斷加重劑量,最後產生抗體,就無藥可醫了。

管:林向愷有些point(觀點)我其實並不反對,民進黨執政這八年,到二○○八年,雖然全世界及亞洲經濟一片大好,但是我們實質薪資所得並沒有增加,你的薪資不提高,等於實質購買力已經被減損,大家都會推遲消費。現在,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時期,所以消費券絕對是一個短期性的、一次性的措施。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網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