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不完美,要用法律制度來防止它走向墮落。
制度的不透明,會是腐敗貪污犯罪,最佳的溫床。

許一份承諾,背負一世枷鎖,以悲歌落幕,這是英雄。
扯一個彌天大謊,讓整個世界隨之起舞,自己卻冷眼旁觀,這就是梟雄。
(一世梟雄之烽火戲諸侯)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被稱為英雄。
在金融市場混亂之際,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又撈又騙,這樣的人被稱為大師。
(金融物語總幹事黃國華)

2009年2月27日 星期五

最高指導原則

最高指導原則

作者:水月清風

日前在蘋果日報論壇中熊教授發表<熊出沒注意:台灣的消防車是Made in …>一文寫到:「如果連操盤的人都辭窮,不能三言兩語說出國防的核心精神,台灣顯然沒有國防的最高指導原則!

從那時候,我就靜待國防部相關單位能夠登稿見報作出澄清,說明台灣的國防否是還有最高指導原則!至今過了十餘日,仍未見任何動作,身為被國軍保護下的平民百姓,深感憤慨不平。你們的薪水軍餉是來自於在這土地上人民的稅收,現在卻連捍衛自身存在價值的勇氣都沒有;全國從事軍職的人也毫無所動,白白放棄證明自己為何作戰的機會。讓外人對你們指頭論腳,卻直中要害、一針見血?

請見諒筆者才疏學淺,但尚有義勇之心,姑且讓愚代為回覆熊教授的國防評論,以解人民之惑。軍事國防乃政治外交的延續及手段,是國家生存的最後憑依,最有效嚇阻侵犯的武力,亦為實現憲法價值的外在保護。然而現今國防的癥結點在於政治上的不確定,也影響到最高指導原則的方向。

若是兩岸走向統一,連國家都可拋棄丟捨,國防又有何存在的必要?又何需有最高指導原則。而上將已經看出這點所在,才會回答出讓熊教授作出不知所云的結論。故沒有最高指導原則就是現今國防的最高指導原則。

若是維持現狀和平,呼應馬總統的「不統、不獨、不武」政策及實現競選國防政見中國防目標:『建構「固若磐石(Hard ROC)」的國防力量,以守勢戰略為指導,建立「嚇不了(戰志高昂)」、「咬不住(封鎖不住)」、「吞不下(佔領不了)」、「打不碎(能持久抗敵)」的整體防衛軍力。當戰爭不可避免時,將充分利用力、空、時之有利條件。快速用兵,以贏得序戰勝利,擾亂敵用兵節奏,爭取轉圜時間。』-這又談何容易?

因為,上述談的是武力侵犯的應對。然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中國當局的意圖十分明顯就是將台灣納為其版圖的領土。(中共憲法中有提到。)台海之間不是沒有戰爭,而是已經轉為更高層次範圍更大的超限戰-沒有煙硝的戰爭。運用謀略和外交的影響取代軍事上的行動,更能獲得佔領台灣的正當性、合法性以及民心意願。此外,中國忌諱的不是台灣,而是背後的美日同盟,及攻佔後的問題處理。

況且要達到維持現狀的目標,勢必要有足夠的軍事裝備防衛,然而到底需要多少武器人力才能夠抗衡日益強大的中國軍隊?敵長我消,似乎看不到能有平衡發展的局面。而單就這層面來看,台灣國防應有的最高指導原則:有效嚇阻,境外作戰,等待美日援助。亦同於《九十七年國防報告書》所提到「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為國軍防衛作戰的戰略構想,基本理念是國家的生存、發展一旦遭受威脅,我們有能力,也有決心,運用一切手段,使敵人付出慘痛代價,以保護國人生命、財產的安全,使國家得以永續發展。

若是台灣走向實質獨立,亦即能獲得中國當局的承認,並能和世界各國建立邦交加入聯合國。請容我悲觀的說,這是不可能會實現的,除非上帝顯靈媽祖下凡觀音發功。因為中國的國力強大到連日本都深感忌憚,要牽制台灣為輕而易舉之事。

此外,筆者針對熊教授文中一些意見,提供不同的看法。文中提到:「台灣一小撮唯恐天下不亂的深綠死硬派。」然而,根據天下雜誌:「二○○九年國情調查顯示,民眾期待台灣獨立的比率為歷年最高,高達百分之二十三點五,而期待統一的比率僅百分之六點五,創下歷年最低紀錄,至於維持現狀的仍佔大多數,為百分之五十七點八。

百分之二十三點五可以稱為台灣一小撮唯恐天下不亂的深綠死硬派嗎?為何用如此負面的語詞來說明期待獨立的人?(唯恐天下不亂,死硬。)為何它不能成為一個選項?起碼人民有表達想法的自由吧?台灣也可以跟美國統一,不然跟日本也是可以,為何限定中國?(根據憲法,人民有言論思想的自由。)

修改文中接著提到一段:「除了大陸軍方的鷹派、及為了追求獨立理想不惜一戰的台灣人民,沒有人希望台海有軍事衝突!」但實際上,在中國人民的選項裡,武力犯台是具有高度人氣指標的。熊教授可以親自走訪大陸民間,問一句:「同志,你支持攻打台灣嗎?」想必會讓教授你得到滿意的答案。而非空想做出的結論。

文中跟著提到:「可是,一定要向美國買保險嗎?為什麼不向德國、英國、法國、甚至是中國大陸買保險呢?」這又顯示出跨領域評論的不足之處。總而言之,若想維持中華民國的國號,則美國是少數有能力及意願提供保險給台灣的公司之一。而熊教授提到跟中國買保險的可能,在兩岸走向實質統一後便會實現,可到時候保費會不會往上調整,這就有待見證。

最後,筆者用陳冠賢上校發表在NOWnews的文章<不是同志就是敵人>來說明,比拚裝消防車買保險更為嚴重的是,開消防車的人能否執行消防任務?-「在階級服從的軍事教育下,階級被用來掩飾自己無能的事實,於是官大學問大的文化便形成,在上位者,位高得意之際,多易目空一切,自是為天縱英明,只管政治正確,很少會尊重專業,屈就下級向之請益。

嗚呼哀哉,悲從中來。


馬總統選舉時政策白皮書中國防安全部分


不是同志就是敵人
陳冠賢

筆者服務軍旅廿餘載,於今(98)年初甫自國防部辦理退休,退休前因單位承辦人員疏失,延宕筆者健保轉出作業時程,衍生筆者諸多困擾,筆者為維護個人權益遂向國防部反映,不料國防部表面安撫筆者,背地裡卻批評筆者「太過分」、「找麻煩」,隨後來函也未就筆者權益問題提出處理說明,僅要筆者「見諒見幸」;2月13日筆者再次去電國防部「1985諮詢專線」請求協處竟遭質問「那要怎麼做你才滿意」還說「你是來發洩不滿情緒的嗎?」

此一事件讓筆者想起「不是同志,就是敵人」這句話,這句話出於何處,筆者並無考究,不過依稀記得「中華民國五十一年國慶紀念告全國軍民同胞書」中曾有這樣一段話「…共匪的口號『不是同志,就是敵人』,而我們反攻復國的信條,卻是『不是敵人,就是同志』…」,顯然是國共鬥爭時期的用語,以此映照筆者境遇,實為貼切。

國軍組織文化一向為人所詬病,例如:以軍種、期別、兵科等形成之派系林立,為爭奪資源,排除異己,無不將官校所學對敵鬥爭技巧發揮淋漓盡致,「不是同志,就是敵人」為其一。其二在階級服從的軍事教育下,階級被用來掩飾自己無能的事實,於是官大學問大的文化便形成,在上位者,位高得意之際,多易目空一切,自是為天縱英明,只管政治正確,很少會尊重專業,屈就下級向之請益。

近年來,國軍推動募兵制,開放招募志願士兵,然國軍每年流失(離退)人數均高於徵募人數,且離退人員對軍中工作環境不滿意者竟高達七成,此均為軍中不良組織文化所致。馬總統競選期間提出「全募兵制」之國防政策方針,當時國防部有哪位官員認為可行,現因政黨再次輪替大家為保官位,立即見風轉舵,大力吹捧「全募兵制」政策,卻不知「全募兵制」推動成敗關鍵之ㄧ在留住人才,而人才要能常留久用,卻得從改變軍中文化開始。

筆者一生奉獻軍旅,想不到退休不到百日竟從「同志」輪為「敵人」,想想實屬荒謬,也真可悲,國防部若不虛心檢討,去除惡質文化,汰劣留優,那麼豈止「全募兵制」無法落實推動,台灣國防安全也將岌岌可危。


關於軍購的思惟

轉載:【2004.06.28/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作者:李介

克勞塞維茨曾說:「在戰爭發生前數十年的國家政策,早已決定戰爭的勝負。」基本上,一個常態的國家應當先決定國家的戰略,再由戰略決定它軍事上的建軍原則,然後再由建軍原則決定它應當有哪種兵力制度及配置哪種裝備,從而決定購買何種武器。因此,軍購應只是整個國防體系的下層問題,國防戰略才更是攸關國家存亡的關鍵。

但是,台灣的情形完全不是這樣。過去在虛幻的反攻大陸體制下,台灣長期被迫維持錯誤的國防思惟,一直是以台灣與中國對等的心態來思考軍備,再加上因為台灣外交困難而常常無法買到應有的武器,因此,台灣是根據能在國際上買得到的武器來決定建軍原則,然後,再由此點往上推想自身應該有的戰略,這是完全因果錯亂的關係。此點目前已經非常嚴重地危害到台灣的國家安全。

另一方面,國防長久以來屬於「專業」領域,不容一般國人置喙,更容易造成「閉門造車」或「黑箱作業」,從而導致軍購在我國幾乎即意味著弊案的存在。 前法國總理莫多(J.Motto)曾說:「戰爭是一項十分嚴肅的事,所以不能任由軍人獨自主掌」。因此,除了真正事關國家機密的部分之外,所有國防議題都應被攤在公眾之前進行檢視。然而,台灣雖是一個新興民主國家,但這個國家仍然和中共處於「準內戰」的狀態,再加上意識形態等問題,使得應在國防辯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大眾傳播媒體,至今,仍不太能就國防需要做詳實報導,只能盡其能事地發掘國防醜聞,導致台灣社會還沒能進化到可以接受國防計畫以及國防戰略的辯論。因此,台灣要真正討論國防政策以及國防戰略,傳播媒體必須加強對國防專業的瞭解。

當然,這種國防上的權威知識,還需要許多人長期努力共同建立。除傳播媒體必須加強對國防的專業之外,關心國防問題的國會議員與學者專家也須大量增加。例如,在美國參議院國防事務委員會中,一些參議員的經歷就超過十個以上的國防部長和參謀總長任期。同時,美國國會還有多達五千名的專職人員,包括像總務稽核室(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等專業調查單位,經常可以從<國防部>取得機密文件,並從情報部門得到最詳盡的資料。因此,美國國會對國家現階段的國防需求可以像總統一樣瞭解。美國還有很多退職官員以及軍事人員,經常在超過一百個以上的雜誌和媒體上發表文章,討論關於國防以及國家安全的問題。因此,美國社會能夠對國防問題作成熟的辯論。

由於台灣面對海峽對岸的軍事威脅,使得軍購一向象徵著台灣安全的保障,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思考如何適當調整國防體制,以建立符合台灣的戰略觀。在資訊化時代的台灣,政府不能再以保護機密或穩定民心為藉口,而將國家安全建立在矇蔽百姓的基礎上,媒體與國會議員也必須改變不懂裝懂誤導民眾的作法。在能夠對國防問題作成熟的辯論之前,台灣的民主化就不能說已經大功告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