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不完美,要用法律制度來防止它走向墮落。
制度的不透明,會是腐敗貪污犯罪,最佳的溫床。

許一份承諾,背負一世枷鎖,以悲歌落幕,這是英雄。
扯一個彌天大謊,讓整個世界隨之起舞,自己卻冷眼旁觀,這就是梟雄。
(一世梟雄之烽火戲諸侯)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被稱為英雄。
在金融市場混亂之際,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又撈又騙,這樣的人被稱為大師。
(金融物語總幹事黃國華)

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書籍:帝國的終結

http://book.sina.com.cn/nzt/history/his/diguozhjie/index.shtml
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 作者:易中天

帝國的終結》深刻探究了中國帝國制度形成和滅亡的原因,是易中天迄今為止最為用力也最為看重的一部著作。如該書副題「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批判」所昭示的,作者意在揭露和批判中國古代帝制的乖舛和荒謬。透過若干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細節,作者對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帝國體制, 給予抽絲剝繭式的剖析。該書承續了易氏著作生動、風趣、見解獨到的一貫風格,討論的是帝國體制命運這樣的問題。
                         
中國的帝國制度由秦始皇開創,直到1911年的武昌起義,帝國制度隨著大清王朝的一起倒下。問題是,帝國制度為什麼會亡?帝國制度果真就一無是處嗎?如果當真一無是處,它為什麼會被創造出來,會被我們民族認可,會延續了那麼長的時間?

我們要反省的不僅是大秦王朝或大清王朝,而是整個帝國制度,是帝國的邏輯命運。

----------------------

引言 轟然倒塌的帝國

  於是我想起了大秦王朝,想起了帝國制度的這個締造者。的確,兩個王朝的覆滅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即都是起始於偶發事件,都是首先由下級軍官和士兵發難。他們「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結果「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影)從」,最後各種政治力量一哄而起將那王朝顛覆。也就是說,賈誼《過秦論》的描述,是可以借用於大清之亡的,只不過不是「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而是「黨人與軍閥遂並起而亡大清矣」。秦是帝國時代的第一個王朝,清則是最後一個。兩個王朝的滅亡都是一觸即潰,都是「一夫作難而七廟隳(毀)」,此天意耶?民意耶?

第一章 天下一統

  楚也有資格,至少自認為有資格。楚的資格原本較差,西周封建時只封了個子爵,正統的史書都管楚王叫楚子。於是楚人「不服周」(不臣服於周王室)。上下君臣,都自稱蠻夷,專一和華夏諸侯作對。五年不出兵,就算是奇恥大辱,死後不得見祖先,至今湖北方言仍把「不服氣」叫做「不服周」,可見這口氣憋了多久。春秋前後,楚吞併的諸侯國,大大小小四五十個,終於異軍突起,成為南方之強。戰國時,楚的疆域,東至海濱,北至中原,西有黔中,南有蒼梧,差不多佔了當時天下的半壁江山。所以,秦滅六國,楚最不服,以至於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說法。

作者簡介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長沙人,198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長期從事文學、藝術、美學、 心 理學、人類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和跨學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龍〉美學思想論稿》、《藝術人類學》、《黃與藍的交響——中西美學比較論》(與鄧曉芒合作)等著作。近年撰寫出版了「易中天隨筆體學術著作?中國文化系列」四種:《閒話中國人》、《中國的男人和女人》、《讀城記》和《品人錄》

----------------------
可看性頗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