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不完美,要用法律制度來防止它走向墮落。
制度的不透明,會是腐敗貪污犯罪,最佳的溫床。

許一份承諾,背負一世枷鎖,以悲歌落幕,這是英雄。
扯一個彌天大謊,讓整個世界隨之起舞,自己卻冷眼旁觀,這就是梟雄。
(一世梟雄之烽火戲諸侯)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被稱為英雄。
在金融市場混亂之際,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又撈又騙,這樣的人被稱為大師。
(金融物語總幹事黃國華)

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人生:日本政經人才的菁英教育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may/12/today-int2.htm
2009-5-12
松下政經塾 日政壇新搖籃

編譯鄭曉蘭/特譯

日本近年來首相更迭頻繁,如今就連最大在野黨黨魁,也因違法政治獻金醜聞黯然下台,不僅選民對政治倒盡胃口,日本也猶如在暴風雨中失去舵手的迷航船隻。不過,由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一手創立的「松下政經塾」,數十年來仍持續不懈地培育政經領袖,為日本政壇注入活水,成為傳統世襲政治以外,引介優秀人才進入政壇的獨特管道之一。

世襲議員外 從政新管道

知名電器品牌Panasonic(前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在一九七九年成立的「松下政經塾」,已成為日本政經精英的搖籃。該機構每年僅招考五至六名學員,三年研習期間採集體住宿制,學員只須支付住宿及餐費等基本開銷,每個月還能獲得約台幣六萬七千元的研修補助費用。

松下政經塾的學員每天早上六點起床,首先進行晨間清掃及散步,接下來是一連串的專業課程,課程教師都是政經界鼎鼎大名的人物。除各種外語研修、產業或自衛隊研習體驗外,學員還須接受書道、劍道、儒教等日本文化或精神教養,課程設計就是為了培養內外兼修的全方位領導人物。

結業生遍佈日本財、政界層

松下政經塾成立至今,結業生共兩百三十七人,其中四十二.六%邁入政壇,二十九.五%進入財經界,還有十六.五%從事研究或傳播業。放眼日本政壇,共有五十八名國會及地方議員、兩名知事及九名市長或區長,都是松下政經塾結業生,以單一組織所培育出的政治人物比例而言,高居全球之冠。

日本在金融海嘯爆發後,日本景氣陷入嚴重衰退,民眾無不希望出現一位強有力的舵手,帶領日本突破困境。但是,前首相安倍晉三或福田康夫,都是上任約一年便閃電請辭的「落跑首相」,現任首相麻生太郎則因失言飽受批評,這些出身政治豪門的政治領袖,表現似乎與顯赫家世不成比例。分析家認為,在日本傳統「世襲政治」影響下,政治人物素質堪慮,政壇困境就在於缺乏眾望所歸的領袖人物。

然而,真正的改變是無法仰賴某位領袖,或是像「松下政經塾」這類機構,而是民眾本身能對多關心政治。日早稻田大學公共經營學客座教授岡田邦彥表示:「日本的困境沒有解決之道,除非人們學會將政治掌握於自己手中。」(取材自路透)

--------------
2004.07.31 中國時報
◎張佑如
作者為旅日文化工作者,曾任松下政經塾研究員

繼去年凱達格蘭學校、李登輝學校之後,日前又出現了由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創辦的臺灣民主學校。雖然這三個「學校」的性質有明顯的差異,但共通的是,這些「政治學校」的興起,顯示了今天臺灣政界對於培育政治人才問題的關注。筆者有幸曾在日本的一所「政治學校」-松下政經塾學習,畢業後又擔任研究員多年,認為日本培育政治人才的經驗,對臺灣有些參考借鑑的價值。

松下政經塾是日本松下電器創辦人,被譽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於一九七九年創辦的。
長年作為日本最高額納稅者的松下,對稅金的濫用十分不滿,認為「國家和企業一樣需要經營」,必須計算成本,才不會造成資源的浪費,而經營國家必須要靠優秀的人才。有鑑於此,當時年已八十五歲的松下捐出個人財產一百億日元,創辦了政經塾,也就是學習政
治經營的學校。

至今二十五年過去了,松下政經塾的二百餘名畢業生當中,有近半數投身政界,其中包括了現任的神奈川縣縣長、橫濱市市長等許多地方首長和近六十名的國會議員與地方議員。一九九三年日本出現戰後第一次政權交替時,政經塾的畢業生們即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今天,無論是在執政的自民黨還是在野的民主黨中,松下政經塾畢業生都已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勢力。現在最大在野黨民主黨的影子內閣中多名成員是政經塾的畢業生,下次日本再度出現政權交替的時候,可想見他們必然是推動變革的主力。

事實上,在松下政經塾成立之後,日本也曾陸續出現過一些政經人才的培育機構,但不是很快就消失,就是影響力十分有限。近年來有幾個帶有政治性的「學校」出現,例如,未來學專家大前研一博士於一九九四年成立的「一新塾」,主要在於培養社會各界人士的政策提案能力及創辦非營利組織等社會機構之能力。另外,還有二○○一年前自由黨黨魁小澤一郎成立的「小澤一郎政治塾」,此「學校」具有強烈的小澤色彩,其性質類似黨員幹部訓練班,招來有志從政的社會各界人士。

然而,在日本所有的「政治學校」之中,只有松下政經塾,歷經長年的考驗,不斷壯大。一方面固然是由於一九七○年代末期,日本的民主制度在戰後經過了三十多年的發展,國會席次基本上都是由世襲的二世議員和工會代表等把持,政治資源被既得利益者壟斷,造成嚴重的政治腐敗,有理想但沒有背景的年輕人從政無門,政經塾的出現恰好提供了有志從政的年輕人一個管道。

另一方面,創辦者松下幸之助是政治立場中立的財界領袖,也是政經塾成功的一大要因。松下幸之助花費了大量的精神和金錢,但從未要求塾生畢業後要對松下的企業有任何饋,松下政經塾最大的特點是,它沒有任何特定的政治立場,完全超越黨派與個人。對從政的畢業生參與任何政黨,都抱持樂見其成的態度,沒有任何干涉。其成立也不是為了宣傳或教授松下幸之助的思想。

臺灣陸續成立的政治學校,提供有志者一個從政的管道,喚起年輕人對政治的關心,其用心是值得鼓勵的。但是,由於國情不同,在藍綠兩陣營壁壘分明、政局緊繃、政治關心度超高的臺灣,政治學校的中立性很難維持。這些「學校」很難不成為宣揚特定政治理念的場所。因此,如何獲得政治立場中立的財界的支持,培養出能超越現時政局對立,考慮臺灣百年大計、高瞻遠矚的政治家,應該是今後臺灣的政治學校的重大挑戰。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