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不完美,要用法律制度來防止它走向墮落。
制度的不透明,會是腐敗貪污犯罪,最佳的溫床。

許一份承諾,背負一世枷鎖,以悲歌落幕,這是英雄。
扯一個彌天大謊,讓整個世界隨之起舞,自己卻冷眼旁觀,這就是梟雄。
(一世梟雄之烽火戲諸侯)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被稱為英雄。
在金融市場混亂之際,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又撈又騙,這樣的人被稱為大師。
(金融物語總幹事黃國華)

2009年5月1日 星期五

蘋論:培訓談判人才是當務之急

蘋論:培訓談判人才是當務之急
2009年05月02日蘋果日報

江丙坤昨天到立法院,向王金平報告江陳會的談判經過;王金平期許政府未來能多培訓談判人才。王的看法很重要,談判人才是以後與中國打交道不可或缺的利器。

談判人才的培訓,需要很長的時間。那種天才型的談判人才可遇而不可求,一般的談判人才需要國家大力的訓練、見習、參與,才可能逐漸成熟。

與人性有關的藝術

談判之困難在於它是門藝術,而且與人性有關的藝術,需要經過學習,經驗形成直覺,才能掌握談判的靈魂。談判人才的培訓,先要從談判理論開始,像是博弈理論,談判心理,文化影響等等,並且研究對手歷次談判的經過與策略,找出共通點與特徵。台灣有利的部分是文化相通,比較容易瞭解對方的心理;但同時對方也瞭解我方的心理。如果是互惠型談判,彼此心有靈犀,可以很快達成協議;若是霸凌型(例如逼降)談判,也可由相同的文化和心理,較易得知對方的底線所在。

根據美國學者研究中國人的談判術,發現幾項特徵:1,中國人不完全相信國際法,而是根據對國內法的認知與習慣,延展到國際談判上。2,中國在談判之前的階段,最具彈性;因為那時還沒公開立場,也還沒有採取官僚立場。這段「靜默外交」階段最適於和中國人打交道。3,中國人喜歡透過第三方傳話,像是共同的朋友等。4,中國都宣稱原則不能讓步,事實上在它取得較多的利益時通常會讓步。中國宣稱不惜玉石俱焚,但實際上很少真的如此,只是作態希望取得更多利益。易言之,中國喜歡一步一步的方式。

冷靜追求最大利益

美國學者根據對中談判的經驗,總結出9項經驗:冷靜掌握實質議題;熟悉以往的談判紀錄;從大架構表達我方立場;清楚自己的底線;要有耐性,不要被時限套牢;官員紀律和政治紀律;縮小媒體的壓力;分析中國內部政情與官方代表的談判風格;開發自己的談判戰略,以反制中國的談判戰略。

台灣與中國談判,現在逐漸走出受到國共內戰失敗制約的陰影,是好現象。希望政府能培訓出一批傑出的談判人才,以不帶愛恨的前提,冷靜地追求台灣最大的利益。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