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不完美,要用法律制度來防止它走向墮落。
制度的不透明,會是腐敗貪污犯罪,最佳的溫床。

許一份承諾,背負一世枷鎖,以悲歌落幕,這是英雄。
扯一個彌天大謊,讓整個世界隨之起舞,自己卻冷眼旁觀,這就是梟雄。
(一世梟雄之烽火戲諸侯)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被稱為英雄。
在金融市場混亂之際,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又撈又騙,這樣的人被稱為大師。
(金融物語總幹事黃國華)

2010年1月2日 星期六

蘋果日報:祖宗領導學(郭峰淵)

2010年01月02日蘋果日報

企業家曹興誠刊登廣告,指出馬總統既無立場,又無目標,並以「順從民意」來託辭卸責,是個不敢也不願領導的領導人。評論家南方朔更為文說明在目前的選舉文化下,「政治人物凡事閃躲,個個皆討好……不領導的領導人,遂告出現」。

這種「不領導的領導」不只出現國民黨,民進黨也緊跟其後。評論家曹長青就指出「民進黨並沒有什麼清晰的路線」,「選戰走向愈來愈綜藝化」。

對處於全球金融風暴中的台灣而言,有這種「不領導的領導人」真是悲哀。但從歷史角度看,這種「不領導的領導人」正是中國儒家文化下的真命天子。在黃仁宇所著的《萬曆十五年》中,即稱萬曆皇帝為「活著的祖宗」。他指出最好的皇帝是「毫無主見,因此更足以代表天命」,除「敬天法祖,也就是敬重天道,效法祖宗」外,什麼都不能做,「與日常生活隔絕」。

成不沾鍋「天子」

所以我們可稱這種「不領導的領導」為「祖宗領導學」。它是封建文化及農業社會的產物,所依靠的是「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最重要的功能則是在維持政權的穩定,使得領導人可以成為一個不沾鍋的「天子」。問題是,儒家粗淺的道德原則卻成為不斷政治鬥爭的藉口。例如在萬曆皇帝期間,很多文官喜歡標榜自己為高尚道德教養的君子,又將非我族類歸為近似於禽獸的小人。他們「把正直當作商品,甚至不惜利用誹謗議人君的方法做本錢,然後招搖販賣他正直的聲望」結果文官菁英們「口誦經典中的詞句……在道德的掩蓋下奪利爭權,……導致文官集團的渙散,……帝國無法治理」。

這段描述,不也是今天中華民國的寫照嗎?今天的台灣政壇,國民黨內鬥,民進黨也內鬥,國民黨鬥民進黨,兩黨再加起來鬥台灣人民,幾乎與萬曆十五年毫無兩樣。結果呢?「萬曆十五年……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它發展的盡頭。」難道今天的台灣也如此?

台灣政治最大問題莫過於,21世紀是個建立在科學、技術上的知識社會,然而政治卻仍擁抱一個極度過時的封建思想,使得社會沉浸在精神分裂的狀態。西方也直到啟蒙之後才建立以科學理性及多元包容為基礎的現代文化;而今天無遠弗屆的資訊科技,更使得「祖宗領導學」無藏身處。所以台灣社會改革根本,在於落實科學精神於政治上,當政治人物能誠實面對自己,包容自身及他人缺陷,台灣也就能啟動創新動能,向上提升。

作者為中山大學資管系教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