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不透明,會是腐敗貪污犯罪,最佳的溫床。
許一份承諾,背負一世枷鎖,以悲歌落幕,這是英雄。
扯一個彌天大謊,讓整個世界隨之起舞,自己卻冷眼旁觀,這就是梟雄。
(一世梟雄之烽火戲諸侯)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被稱為英雄。
在金融市場混亂之際,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又撈又騙,這樣的人被稱為大師。
(金融物語總幹事黃國華)
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轉)給我們一個政治家 龍應台
政治家和政客一樣,也要懂得民主的精算和權力的技術,但是我想政治家和政客之間有一個根本的不同:政客祇看見眼前在廣場上搖旗吶喊的成人,政治家的心中,卻一定有一個六歲的孩子,孩子的未來,他真心在乎。
第一他有基本的品格。
選擇這樣的總統,我不必擔心六歲的孩子會以凌弱為神氣,以粗暴為威風,以鬥爭為成就。
第二他有無限大的包容力。
我希望將來的總統有那個胸襟說,真的沒有藍跟綠了,讓我們為受傷的手塗上舒緩的藥膏,讓我們彌補隙縫,以無限的包容尊重彼此。
第三他有寬闊的全球視野。
我希望我們選出的總統會說,台灣太小,自我封鎖是致命的,讓我們打開所有的窗吧。
第四他有悲憫心。
我希望將來的總統,是個有悲憫心的人,能夠將心比心體會弱者的痛苦,因為體會弱者的痛苦,他會把保護弱者看做施政的重點。
台灣需要什麼樣的總統?
二○○六年六月二十七日,國會進行罷免總統的投票,我曾經針對陳水扁總統寫了「今天這一課:品格」,說,一個國家的元首,在我的理解,有四個核心的責任:
第一,不管國家處境多麼艱困,他要有能耐使人民以自己的國家為榮,使國民有一種健康的自豪感。
第二,不管在野勢力如何強悍,他要有能耐凝聚人民的認同感,對國家認同,對社會認同,尤其是對彼此認同。 (按 : 中華民國已經出現認同危機很久了)
第三,他要有能耐提得出國家的長遠願景。人民認同這個願景,心甘情願為這個願景共同努力。
第四,他不必是聖人,但他必須有一定的道德高度,去對外代表全體人民,對內象徵社會的價值共識。小學生在寫「我的志願」時,還可能以他為人生立志的效法對象。 (按 : 蔣中正總統也常常出現在小學生的人生勵志的效法對象 , 甚至到大學聯考亦是如此 )
今天是二○○八年三月十八日,距離總統選舉還有三天。兩千三百萬人在思索:台灣,需要什麼樣的總統?
初到歐洲時,一個完全沒人在意的街頭小細節被我看在眼裡。
過十字路口時,人們不耐煩地等候紅燈轉綠,總有一半的人,兩邊張望一下,腳步不停,一個箭步就搶著穿過了紅燈街口。但是,如果在等候過街的一群人裡,有一個父親或母親手裡牽著一個幼兒,站在路口,我發現,那一整群急躁的人就忍著,忍著,忍到綠燈真的亮起,才開始快快走動。
那牽著手的父親或母親,可能在滾動的人群裡低頭跟孩子說話,「你看,紅燈不能走,要等綠燈。」
我很驚訝:這是什麼樣的社會默契啊。不需要開口,一群不相干的人都知道,而且接受,而且切身實踐一件事:
你怎麼做,孩子就怎麼學,所以,不要給孩子錯的示範。 (按 : 同意 , 關掉電視)
同樣的默契,也有別的表達方式。開車經過美國的鄉野,經過一片一片漫無邊際的玉米田,突然出現一個小村。進村的第一個牌子,寫的不是什麼偉大的標語,而是,這麼一句話:
我們村子有五十三個孩子。所以請慢慢地開。
這是村民和過客的默契:為了孩子的幸福,請以身作則。
二○○六年百萬台灣人穿上紅衫到凱達格蘭大道去抗議時,我曾經在午夜時穿越廣場。疲憊的人們彼此交談,認識的與不認識的。穿越整個廣場,最常聽見的一句話,起起落落在廣場的夜空裡,就是:
你教我們怎麼教孩子?
○八年三月十六日,身為教育部官員的莊國榮面對群眾,用正常的父母禁止孩子說出口的穢語侮辱對手過世的父親。他當晚就被迫辭職,並且道歉。我可以想像,當時在現場的父母們,錯愕之餘,心裡想的,多半也是這麼一句話:
你教我們怎麼教孩子?
有一種東西,是不管歐洲美洲,都緊緊抓著不放的;有一種東西,是不管藍營綠營,都真正在乎的,那個東西,叫做核心價值。
核心價值,可以因階級、因族群、因利益之所導、因意識型態之所在而有所分歧,但是,給孩子一個最好的未來,卻是最大的公約數,它絕對超越政治,無關立場。
所以,台灣需要什麼樣的總統?一個清晰的衡量標準應該是,誰可以給我們六歲的孩子最好的環境長大,誰就是最好的總統。
六歲的孩子正要脫離父母的懷抱,進入小學,開始他社會化的過程。國家,透過政府的運作,正要開始塑造他的人格、培養他的眼光、訓練他的智能、決定他的未來。我們把孩子交給學校,也同時把他交給了這個國家裡頭所有的機構」」教育部決定了他將如何學習、學習什麼,文化部將影響他的品味,國防部決定了他離戰爭或和平有多近,經濟政策會影響到他十八歲時有多大能力去面對競爭,環境政策會影響他的健康,媒體政策會影響他的判斷力和見解,外交政策會影響到他做為一個國民的自尊或自卑。
這些國家機構所制訂的規矩、政策、法律,都可能形塑社會的風氣。為政者不廉,社會就貪;為政者不公,社會就爭;為政者亂法犯禁,社會就上下交征利;為政者挾私好鬥,社會就黨同伐異。
總統是什麼?他就是我們將這所有機構託付的人,我們同時將自己六歲孩子的未來也託給了他。
當我們為六歲的台灣孩子著想時,我們的思索就不再侷限於四年或八年這一個小方格裡了。我們會深思:「這四年或八年會直接造成怎樣的十二年和十六年?十六年後,六歲的孩子才剛剛大學畢業」他會變成一個什麼素質的人?他會有什麼樣的教育準備去面對全世界?
以這樣稍長的線來思索,我們可能就會發現眼前吵翻天的許多問題,譬如市場是中還是台,譬如開放幾個港口來三通、每年賺幾個觀光客,都顯得「短」,而比賽誰更愛台灣,就更是等而下之了。......
---------------------
"當我們為六歲的台灣孩子著想時,我們的思索就不再侷限於四年或八年這一個小方格裡了。我們會深思:「這四年或八年會直接造成怎樣的十二年和十六年?十六年後,六歲的孩子才剛剛大學畢業」他會變成一個什麼素質的人?他會有什麼樣的教育準備去面對全世界?"
所以龍應台的小孩是在外國求學長大的... ...
而你叫我們怎麼跟孩子說??
我們沒辦法送孩子出國唸書
這樣你以後怎麼面對全世界...........
你以後素質會比送出國唸書的差.....
是這樣嗎??
不是這樣的 我想
感覺這篇文章寫起來有點像是偶像崇拜
請作者去分析目前世界各國領袖的實際性格跟能力
我想她應該會發現個人的理想跟真正的現實適有落差的
總統領袖他們強的地方在於能夠交朋友跟知人善用(運用資源)
能夠打擊對手不留情面
能夠爭權奪利狠下心腸
(請參考中國歷代皇帝的繼任者間的權謀)
什麼品格, 包容力, 慈悲心, 全球視野.........
你知道誰最符合龍應台的描述嗎???
答案就是
"慈濟的證嚴上人"
"美國大概就是歐普拉吧"
所以ㄚ
理想跟現實的差距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
與其去選一個"人"來作為意淫幻想的對象
不如去建立一套"制度"來制衡人的變換無常
--------------------------
我早先看龍應台女士的文章的時候都會感到莫名的悸動
傻呼呼地認為世界就應該是如她所說的那樣
但是出了社會之後
發現這一切都是編織好的謊言
只有走過的人才知道路的艱辛
哀
有夢最美 希望相隨
(轉)今天這一課:品格
⊙ 龍應台
今天,是一個光榮的日子。將來的歷史會寫到,在二○○六年六月二十七日這一天,台灣人行使罷免權,督促一個總統下台。
不論今天的罷免結果如何,台灣人民又在華文世界的民主進程和憲政史上,豎立了一個全新的里程碑。
表 面上,台灣一片動盪;人們每天看見、聽見,被舖天蓋地包圍的,是電子媒體的誇張和聳動、街頭巷尾的挑釁和喧囂、醜聞弊案的揭發或遮蓋、領導人物的尊嚴掃 地、意見菁英的各說各話。民主似乎墮落成只剩下政治操作的爾虞我詐;價值的混淆,是非的顛倒,社會互信的嚴重腐蝕,使人開始懷疑,這一切是否值得。
但是,你不能不看見,在這喧囂混亂的同時,人民在集體補課,補修在威權時代裡不准你修的公民課。
每 一件貪腐弊案的揭露,都使政府的權力運作增加一分透明。每一篇對金融勾結的報導,都使人民對公共政策多一份警惕。每一次政治人物的演出,都使人民更熟悉他 的伎倆,看穿他的破綻,認清他的品質。不要小看了台灣人民,台灣人民在弊案中累積他對權力本質的認識,在喧囂中磨利他對政治人物的判斷,在紛紜中加深他對 公共政策的理解,在混淆中培養他對真偽價值的辨識。
他掙脫了權威的束縛,實踐過選舉,實驗過公投,現在,他再跨出一步,敢於嘗試罷免。罷免可以不成功,但是人民已經給政治人物一個清清楚楚的警告:我可以選你,就可以罷免你。
世界上沒有人能否認:台灣有的,是整個華人世界裡政治敏感度、成熟度、自主性最高的公民群體。
補課的代價可能很高,可是成熟的過程沒有不痛苦的;今天,我以身為台灣公民為榮。
足球不只是足球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負擔。昨天,收到一封電郵,作者是一個十七歲的德國少年:
「麥茵河中央搭起一個大得不能再大的電視銀幕,兩邊都可以看到球賽現場轉播。河兩岸擠滿了人,新聞說,起碼有三十萬人聚到河邊來,隔著中間的河水,兩岸對看。
「馬路上、河岸邊、廣場上、酒館裡,擠滿了人,各色人種……最奇怪的是,每個人都在微笑,都在擁抱,都在唱歌。我從來沒見過德國人對彼此那麼友善,對陌生人那麼熱情,我從來沒見過德國人那麼喜悅,那麼開懷。
「我 也從來沒見過這麼多德國國旗同時出現──幾千幾萬幅國旗在人們的手裡揮舞飄動。我從來沒見過德國人那麼以自己的國家『自豪』,其實,我從來沒見過德國人以 自己的國家『自豪』過──這真是第一次。大家在揮舞國旗為德國隊加油的時候,好像納粹的陰影真的消失了,好像人們突然發現──我們是德國人,是一體的。
「我這才發現,這次主辦足球世界盃,對德國人的『認同』是多麼、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我很吃驚。」
這 個十七歲的德國青年以一種最天真的方式認識了政治領袖們非常明白的一種規則:成功地主辦國際體育競賽可以給國民帶來自豪感以及向心力。在全世界的注目之 下,把盛會辦得風光,人民會以他所屬的國家為榮;國際競技所帶來的「同舟共濟」和「同仇敵慨」的情感,又能加深人民的國家認同和社會凝聚。每一個有能力的 國家都卯足了勁在競爭重大國際競技或博覽的主辦權,除了經濟考量之外,這「凝聚認同」、給國人光榮感的政治考量,是一個核心因素。
元首不只是經理
一個國家的元首,在我的理解,有四個核心的責任:
第一,不管國家處境多麼艱困,他要有能耐使人民以自己的國家為榮,使國民有一種健康的自豪感。
第二,不管在野勢力如何強悍,他要有能耐凝聚人民的認同感,對國家認同,對社會認同,尤其是對彼此認同。
第三,他要有能耐提得出國家的長遠願景。人民認同這個願景,心甘情願為這個願景共同努力。
第四,他不必是聖人,但他必須有一定的道德高度,去對外代表全體人民,對內象徵社會的價值共識。小學生在寫「我的志願」時,還可能以他為人生立志的效法對象。
以這個標準來衡量帶領我們進入二十一世紀的這位元首,是的,他近乎災難性地不及格。
當 他在空中做外交「迷航」的時候,當他讓霸氣的美國政府直接或間接羞辱他的時候,台灣人沒有自豪感可言,只有沉默的屈辱。當他用充滿暴力暗示和誘引衝突的語 言對人民說,「我願意犧牲,扣扳機吧」的時候,台灣的社會是被精心設計地撕開割裂,而不是和解和凝聚。當他對一件又一件的弊案無法澄清,前後矛盾,而同時 又拒絕反省的時候,他不是一個道德典範,他是一個典範的顛覆與嘲弄。
至於可憧憬的願景──誰說得出什麼是台灣的願景?這個社會,已經有好幾年,沒有人在談願景了。舉國的力氣,投擲在對一個人的爭執上。一個應該是解決問題的樞紐,變成問題的來源。
我們賦予元首的任務,是讓他以超出我們的道德力量去做教育孩子的人格典範。是讓他以高於我們的眼光,為我們找到方向,指出夢想之所在。是讓他以遠比我們開闊的胸襟去把那撕裂的,縫合;使那怨恨的,回頭;將那敵對的,和解;把那劍拔弩張的,春風化雨。
他回報我們的,卻正好是一切的反面。
這個是非,在我眼中,是分明的。元首不是一個公司的總經理,只需談執行績效和法律責任。對於元首,法律責任只是最低要求、最末端的一件事;他第一要擔起的是政治責任和道德責任。政治責任和道德責任都不是依靠法律條文來規範的。
規範政治和道德責任的,是一個社會的整體文明和教養。
誰教過他「品格」?
當一個元首成為「千夫所指」時,一個深層問題必須追究的是,這樣的元首和他的裙帶集團,究竟是怎麼產生的?
他們的家庭和小學教育,有沒有教過他們,一介不取是基本操行,誠實是第一原則?他們的中學教育,有沒有教過他們,公和私的界線要嚴格分明,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元 首的大學法律系教育,有沒有教過他:最大的權力必須以最大的謙卑來承擔?有沒有教過他韓愈在一千兩百年前說過的話:「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有沒有教 過他薩穆爾.斯邁爾斯在一百三十年前說過的話:「一個偉大的國家領袖在他身後留給國家的財富是,一個毫無瑕疵的生活楷模,是所有後人在形成自己品格時仿效 的榜樣」?
他所一路成長的社會環境──父母、長輩、老師、社區、媒體、整個教育系統,有沒有給過他一種薰陶,一種教訓,告訴他:沒有品格,權力可能就是災難?
培養了他的政黨,在台灣民主進程上曾經做過偉大貢獻的這個黨,有沒有認識到,人民當初是因為對這個政黨的品格有所信任才將權力交給了它,而將來人民還迫切地需要它,重建清新的品格力量,去監督和對抗下一輪可能腐敗的新的執政者?
今天拚命為他辯護的人,是為了什麼而為他辯護?品格和道德,在民主政治裡,究竟還算不算數?今天反對他的人,又是為了什麼而反對?是真正原則的堅持,還是黨派權力的便宜計算?
如 果我們的家庭、學校、社會、政黨,從來就不曾把品格和教養看做教育的關鍵內容,如果我們的政府,從來就沒把公民素養看做國家的教育大計,如果有了民主制 度,但是制度裡的人民本身是一個對於品格根本不在乎的群體,那麼選出一個無能、無識又嚴重缺乏恥感的總統,我們為什麼驚異呢?
任何一個政治人物,都是社會的整體文明與教養的產物。檢討他、批判他的同時,這個社會本身的公民教育和品格培養,恐怕更值得我們深深、深深地思索。
一點也不差
所 以,罷免通過不通過,哪裡是真正的意義所在呢?罷免的真正歷史意義其實在於,透過罷免的提出,台灣人民用無比清晰的聲音做出宣示:民主不是民粹,自由不是 放任,容忍不是拋棄原則,人民長大,不代表不需要典範。透過罷免的提出,人民在考驗自己對大是大非有多少堅持,對社會進步的力量有多少信心,對不該忍受的 行為他如何決斷,對值得奮鬥的目標他如何執著。
一課一課地上,一關一關地過;一路走來,台灣人,你一點也不差。
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昔日神童今何在:張亞勤與寧鉑的故事
那些敢于去嘗試的人一定是聰明人,他們不會輸。因為他們即使不成功,也能從中學到教訓。所以,只有那些不去嘗試的人,才是絕對的失敗者。——張亞勤
中國科大少年班被人們叫做“神童集中營”,但是如果有誰要到那裏去尋找所謂“神童”的證據,十有八九是要失望的。
“我的那些同學們,到今天,有些很棒,有些很平常,還有的不怎麼好。”亞勤這樣評價當年中國科大少年班的學生們:“所以要說這少年班究竟怎麼樣?我覺得 現在評價還早。其他大學的少年班也是一樣。什麼叫成功、什麼叫失敗?大家的標準不一樣。我們這些人才三十多歲。這個年齡的人很難講是成功還是失敗。”
在過去25年裏,中國產生了數以千計的“少年大學生”,最引人注目的並不是亞勤,在他之前,有一個孩子已捷足先登。
他叫寧鉑,是中國大學少年班的“第一人”,非常聰明伶俐,又很聽話。中國人心中一個完美兒童的種種要素,他都有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成了第一個少年大學生,也成了記者們追逐的對象。他們讓這孩子出名,讓這孩子成為“神童”,讓這孩子放射出一種既神秘又熾烈的光彩,讓這孩子成為全國兒童學習的榜樣, 也成為父母們教育子女的新模式。寧鉑和亞勤同在一個學校讀書,但那時候他的名聲遠在亞勤之上。“當時我們只知有寧鉑,不知有亞勤。”三年後進入中國科大少年班的李世鵬這樣說,“可是很奇怪,20年以後,這兩個人竟顛倒過來了。”寧鉑成了人們心中的那種平凡的人,默默無聞,只有中國科技大學的人才知道他是這 所學校裏的一個老師,而亞勤的名字風靡全世界。
亞勤有一次談到這件事,仍然覺得寧鉑比自己更聰明。“至少,”他說,“我不比寧鉑更聰明。”
寧鉑的不幸在于,人們加諸在他身上的榮耀和期望過于沉重。他那時候畢竟還是個孩子,無法負荷那麼重的東西。他開始擔心自己的能力,害怕失敗。他覺得自己無法承受失敗,因為沒有人會接受一個“神童”的失敗。他由此失去了“神童”身上最神奇的一個東西——自信,甚至對自己渴望得到的東西,也畏首畏尾,不敢伸 手去拿。
我們已經敘述過亞勤在高考中的那種主動的、全身心的投入,也敘述了那次研究生考試給予沈向洋的重大影響。現在我們想要說,寧鉑也曾面對差不多同樣的事情,只不過,他的決定完全相反,結果也完全相反。
他總是想:“萬一失敗了呢?”
大學畢業之後,寧鉑在內心裏強烈地希望報考研究生,但是他一再放棄自己的希望。第一次是在報名之後,他放棄了;第二次是在體檢之後,他又放棄了;第三 次,他甚至領取了準考證,但是在走進考場的前一刻,他又放棄了。他後來再也沒有為自己爭取類似的機會。亞勤後來談到自己的同學,異常惋惜:
我相信寧鉑就是在考研究生這件事情上走錯了一步。他如果向前邁一步,走進考場,是一定能夠通過考試的,因為他的智商比所有人都高。可惜他沒有進考場。這不是一個聰明不聰明的問題,他也許是怕考不好就丟了面子,所以我說他做錯了判斷。
這都是一念之差的事情。我就用我的例子來講,那一年高考,我病在醫院裏,其實完全可以不去參加高考,可是我就少了一些顧慮,多了一點自信,所以做了一個很簡單的選擇。而寧鉑就是多了一些顧慮,少了一點自信,作了一個錯誤的判斷,結果智慧不能發揮,真是很可惜,到後來,很多機會他都不敢去嘗試。那些敢于去嘗試的人一定是聰明人,他們不會輸。因為他們會想,“即使不成功,我也能從中學到教訓。”所以,只有那些不去嘗試的人,才是絕對的失敗者。
有時候我們回過頭去看看過去,對比周圍形形色色的人,就會發現:有些人比你更聰明、更傑出,那不是因為他們得天獨厚,事實上你和他們一樣好。如果你今天 的處境與他們不一樣,只是因為你的精神狀態和他們不一樣。在同樣一件事情面前,你的想法和反應和他們不一樣。他們比你更加自信,更有勇氣。僅僅是這一點, 就決定了事情的成敗,以及完全不同的成長之路。
(摘自光明書架圖書《成長——微軟小子的故事》 作者:淩志軍)
寧鉑尋找寧泊 中國第一神童出家
他曾是全大陸矚目的神童。即便今天,大陸民眾談到神童教育,都會提到「中國第一神童」、「中國第一天才少年」寧鉑。
出人意外地,寧鉑放棄神童光環,○三年皈依佛門,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去年秋天,「江南都市報」記者到江西南昌一座寺廟採訪,無意中得知寧鉑在此出家;為了不干擾寧鉑的修行,這位記者最近才披露此事,寧鉑又從人們的記憶中復活。
寧鉑幼時即顯露驚人記憶力。寧鉑父親的朋友倪霖推薦給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方毅,方毅將推薦信轉給中國科技大學,十三歲的寧鉑成為中科大少年班第一人。
此後,大陸的報紙、雜誌、電視不斷報導這位少年天才,這個戴眼鏡的神奇少年,被全大陸民眾熟知,激勵民眾對孩子的教育,蔚為「寧鉑現象」。
寧鉑十九歲時成為大陸最年輕的講師;但在中科大任教期間,他不再鑽研物理,開始對宗教、氣功下功夫;九三年,他開始研習佛法。
寧鉑回憶說,他長期接受的教育是順從、克己復禮,內心充滿痛苦,「神童」剝奪他許多應該享有的生活和娛樂的權利。
二○○二年,寧鉑離開中科大往五台山出家,被校方找回;○三年再次出家,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寧鉑在南昌出家,擔任這座寺廟佛學院講師;「江南都市報」記者徵得寺院住持同意,到佛學院聽寧鉑講課。
住持帶領下,記者進入課堂,坐在最後一排。幾分鐘後,一個圓臉、微胖的僧人捧著一大疊經書走進教室,他就是寧鉑。記者描述,寧鉑講課速度很快,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從不翻教材,卻能說出哪個內容在教材的哪一章、哪一頁。昔日神童,今朝高僧,寧鉑需要的,是寧靜的生活。
---------------------神童寧鉑出家 被安排的命運造成他終生缺陷
2005年07月21日 16:56:58 來源:南方週末
寧鉑、謝彥波、干政等這些當年最為耀眼的神童今歸何處
本報記者 李海鵬 7月1日上午,那些穿著短褲和球鞋的中年男人站在母校寬闊的草坪邊互相拍照。這是中國科技大學1978級少年班成員分別26年之後的首次班級聚會。在合肥 的烈日下,昔日「神童」們溫和有禮,神態自信。他們中有一半以上來自國外,卻仍對這所學校頗感自豪,渴望著能為它做點兒什麼。那些要做的事情包括:為校友 基金會捐上幾筆款項,開辦幾場講座,以及為自己的班級樹立一塊價值10萬元的紀念雕塑。雕塑將刻有每個成員的名字,包括張亞勤,也包括寧鉑、謝彥波和干 政。
不過,在他們身後的校史館裡,關於這個班級的陳列卻沒有這麼一視同仁。作為微軟亞洲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張亞勤的名字在陳列櫃中非常醒目。與此不同的是,在幾張有寧鉑、謝彥波和干政出現的圖片下面,他們僅僅被寫作了「少年班同學 」。
這3位當年家喻戶曉的「神童」的命運,發人深思。
「那是寧鉑和謝彥波的時代」
從舉薦信發出的那一刻起,這命運就注定無法逆轉。
「那是寧鉑和謝彥波的時代。」中科大校友、盛元國際投資公司董事長張樹新回憶說,「那時他們在整個國家都是絕對的明星。」
1978年,整個中國的報紙、雜誌、電視都在報導寧鉑。
據當時的報導,寧鉑2歲半時已經能夠背誦30多首毛澤東詩詞,3歲時能數100個數,4歲學會400多個漢字,5歲上學,6歲開始學習《中醫學概論》和使用中草藥,8歲能下圍棋並熟讀《水滸傳》。幾乎一夜之間,這個戴眼鏡的神奇少年為整個國家所熟知。
他被稱為「神童」
受寧鉑影響最深的是當時的孩子們。這個超乎尋常的「神童」刺激瞭望子成龍的家長們,促使他們向自己的孩子施加壓力。相當多的孩子因此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多麼平凡無奇。一些受到激勵的孩子效仿寧鉑,開始超前學習並跳級,另一些孩子則倍感壓力。
「當時父親拿著報紙,對我說,『看看人家寧鉑,再看看你!』我立刻覺得,如果寧鉑願意做他的兒子的話,父親一定會把我像垃圾一樣丟掉。」多年以後,畢業於北大物理系的習路平回憶說,「那種痛苦、傷心的感覺我至今不能忘記。」
類似事例決非個案。寧鉑在1980年代早期的影響力是如此之高,以至20多年後,有人把他與張華、朱伯儒並列為當年的「時代人物」。
一切都源自一封信。1977年,寧鉑父親的好友、江西冶金學院教師倪霖,致信當時 兼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國務院副總理方毅,舉薦這位江西贛州八中高二級的少年天才。其時,中國百廢待興,舉賢正是要務。當年11月3日,方毅副總理批示當時 為中科院下屬單位的中國科技大學:「如屬實,應破格收入大學學習。」
中國科技大學派人到贛州考察寧鉑,準備進行「破格」的教育,接著又為此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大學少年班。
當時聰慧的孩子並非只有寧鉑一個。「在贛州八中,當時就有許晉、潘辛菱和陳英3人與他不相上下。」當時的班主任余深貴回憶說。在中科大特別組織的考試中,排名第一的是許晉,寧鉑只考了第二名。
不過,這並沒有阻止寧鉑被公眾看成是「神童中的神童」。從舉薦信發出的那一刻起,這命運就注定無法逆轉。1978 年3月,寧鉑和謝彥波由此來到了中國科技大學。而其後25年中寧鉑不斷想要離開,卻始終沒有成功。
1978年3月18日,全國科學大會召開。後來它被認為是一次歷史性的會議。「現 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現代化 」、「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等觀點在會議上重新提出。閉幕式上,中科院院長郭沫若發表了書面講話《科學的春天》。這一時期 後來即被稱為「科學的春天」時代。
整個國家對科學的熱忱,使得對寧鉑的各種讚美也達到了最高峰。
1978年春天的一個早上,後來成為微軟亞洲研究院首席科學家的張亞勤在《光明日報》上讀到一篇報告文學。看完之後他激動了整整一天,然後又整晚沒有睡覺。這是他第一次知道「神童」寧鉑的事蹟。幾天之後,張亞勤跳了級。6個月後,他也考入了中科大少年班。
這一年最吸引讀者的新聞是,13歲的寧鉑與方毅副總理下了兩盤圍棋並獲全勝。報刊 上發表了寧鉑在中科大校園葡萄架下讀書的照片,這個葡萄架很快就成了新生和外來客必須參觀的地方。在紀錄片裡,寧鉑率少年班同學仰望夜空、為同伴們指點星 象的鏡頭留在了很多人的記憶中。
人們對寧鉑的興趣之濃厚,已使報紙的傳播能力不能匹配,他的故事甚至成為了手抄本的題材。
在這一年,就讀於安徽省廬江中學的干政看到了這些手抄本中的一份。在考入少年班之後,干政告訴老師,他是受寧鉑的影響才來到這裡的。他記得那份手抄本被太多的人傳閱,紙張又破又舊,邊緣捲了起來。
同樣,謝彥波也被「選中」了。「宣傳寧鉑是因為他最有名,」一位當年的少年班校友說,「宣傳謝彥波則是因為他年齡最小。」
很快,謝彥波天真的微笑、算術板書的背影,也出現在了媒體刊登的照片上。其後幾年中,中國科技大學的招生廣告上都有他的身影。儘管他還繫著紅領巾,又是一個畏懼與人交往的孩子,還是被安排經常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
相比之下,干政當時受到的宣傳並不多,不過這只是與寧鉑和謝彥波相比而已。在當時 一本名為《神童的故事》的暢銷書中,就寫有「干政切瓜」的故事:當時少年班的招生老師提問干政,對一隻西瓜橫豎各切多少刀,那麼會留下多少塊西瓜 ——數字不斷上升,12歲的干政卻始終對答如流,直到招生老師驚其為天才。
許久之後接受媒體採訪時,寧鉑曾經說,自己是時代需要的產物。如今,謝彥波也持相似的觀點。
他們都曾表示,如果青春可以重來,他們決不會再讀少年班。
個中原因,正是多年以來甚少公開過的事實:在那寧鉑與謝彥波的時代,兩個主人公自己卻忍受著苦悶的煎熬。
寧鉑的「逃亡」
25年中寧鉑不斷想要離開,卻始終沒有成功。
直到畢業之後很久,寧鉑還在不斷地回憶自己赴中科大報到前一天的那個上午。那天他被倪霖叫到了家裡——一切因倪霖的舉薦信而起。倪霖說,自己對他有兩點擔心。這兩點是:
1.寧鉑被捧得太高,如在天上,希望他自己能夠清醒認識;2.跟別的孩子不同,寧鉑早熟,早戀傾向嚴重,儘管他的父母都還沒覺察到這一點。倪霖警告說,如果寧鉑去招惹女孩子的話,那麼最終受害的將是他自己。
寧鉑在1994年說:「遺憾的是,那些年我幾乎把這些話給忘了。」
在寧鉑自己看來,青春期是把雙刃劍。比當時大多數孩子早得多,寧鉑11歲就進入了青春期。這使得他相對成熟,在學習時擁有比同齡人更強的自控能力。不過發育與年齡之間的落差,似乎又讓他備嘗苦悶的滋味。
他多才多藝,興趣廣泛,不僅擅長圍棋、中醫,還是張樹新組織的「星期天」詩社的成 員。儘管如此,以當時中科大 11︰1的男女生比例,以及他的比別人更小的年紀,實現浪漫憧憬的機會還是相當渺茫。另外一個不能迴避的問題是,他身材矮小,在女生面前的魅力值並不高。
真正的苦惱大約出現在16歲左右。「當時明顯地看得出來,他對女孩子感興趣,」張樹新回憶說,「但是他就那樣 ——我是寧鉑啊——不說,繃著。」
她對寧鉑的印象是,極端自尊,又極端自卑。不過,她相當欣賞寧鉑的一點:儘管看上去似乎不通人情,實際上他卻相當紳士。
對於當時的少年班來說,類似的問題並不典型。入學時謝彥波11歲,干政12歲,他們的青春期焦慮還要在幾年之後才能出現。
大多數孩子是如此之小,以至班主任汪惠迪不得不在早上幫他們沖奶粉,有時還要為每人煮上一個雞蛋。除了白天的文化課之外,下午她還要給他們加上一節當時學校裡還沒有開展的體育課。晚上她要去查房,替他們關燈。
即便是在「神童雲集」的少年班裡,寧鉑的聰明程度也讓大家欽佩不已。不過,他在課業方面的表現並不出色,不及格的科目甚至多過了一般同學。然而外界的讚美仍在繼續,公眾意義上極具天賦的寧鉑形象從來就沒有被否定過。
「其實當時寧鉑就不行了。」27年後,當年的同學彭興說,「他的成績很一般,而且表現出來的性格很怪。」
儘管如此,一條通往聖殿的道路一直鋪到了寧鉑和謝彥波的面前。這座聖殿就是在當時中國科學界紅極一時的理論物理。
寧鉑、謝彥波和干政3人的專業都是理論物理。干政顯然適合這一領域,CUSPEA考試的優秀成績就是證明;謝彥波的天賦更為明顯,甚至在很多年裡被周圍的人半開玩笑地稱為「未來的諾貝爾獎得主」。相比之下,寧鉑與物理學的結緣卻是一個再明顯不過的錯誤。
在贛州八中時,寧鉑的物理成績就在各科目中較弱,更重要的是,他對它缺乏興趣。
入學一年後,少年班學生開始選系。寧鉑告訴汪惠迪老師,「科大的系沒有我喜歡的。」汪惠迪幫寧鉑打了一份報告,請求調到南京大學去學天文。這是他第一次試圖離開科大,也是失敗得最乾脆的一次。「因為科大不願意放走這個名人。」 如今汪惠迪說。
她把報告交給了教務處長,報告立刻就駁回了,原話是,「既來之,則安之。」
對天文學的愛好受阻之後,寧鉑把它轉向了對神秘主義「星象學」的研究。在中科大內部,寧鉑的「怪異」的名聲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此。彭興覺得,寧鉑後來對宗教和氣功的執著似乎與這一時期的愛好也有關係,「當時他就神神道道的。」
離開少年班16年後,寧鉑曾私下回憶說,自己當時的痛苦主要還是來自於輿論的過分渲染。
「在很多場合,人們要求我七步成詩。」他說,「那時我只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孩,長期接受的教育又是順從、克己復禮,因此痛苦充溢著我的內心。那些年我就是在壓抑自己的個性中度過的。『神童』剝奪了我許多應該享有的生活和娛樂的權利。」
本科畢業之後,他留校任教,並在19歲成為全國最年輕的講師。不過,這已經是他能創造的最後一個記錄了。
1982年他第一次報考研究生,但報名之後就放棄了考試。第二次,他前進了一步, 完成了體檢,然後放棄了。第 3次,他又進一步,已經領取了准考證,但是在走進考場的前一刻又退縮了。後來他對別人解釋說,他是想證明自己不考研究生也能成功,那樣才是真正的神童。不 過汪惠迪以及身邊的很多人卻認為,他只是過分地恐懼失敗。
在第3次退縮時,學校的一位老師抓住了他,逼他去考,他聲稱,再逼的話他就逃跑。
寧鉑一直想逃跑。他很少做物理學科的研究,卻把大量時間用於圍棋、哲學和宗教。 1980年代後期,在科大天體物理系的課堂上,他開始向學生詢問托福考試的情況。1989年、1990年、1991年,他連考3次托福,均未過關。 1988年結婚之後,他練習氣功,吃素,與常見的生活習慣漸行漸遠。1993年,因為與妻子的一次小口角,他跑出家門,四處遊蕩了半個多月。這之後兩年 間,他一度下海,最遠跑到了海南,最終卻不得不回到科大。
1998年,寧鉑參與了一次央視「實話實說」節目,探討「神童教育」。當年的 一則報導說:「節目錄製期間,寧鉑頻繁搶過話筒發言,語速很快,情緒激烈,猛烈抨擊『神童教育』。周圍觀眾不時發出笑聲,很多年輕人已經不知道他就是大名 鼎鼎的神童寧鉑。」「第一神童」的傾訴已經無人傾聽,屬於他的時代徹底煙消雲散了。
2002年,寧鉑前往五台山出家,很快就被中科大校方找了回去。他又一次失敗。
再一年後,他成功了。
終生的缺陷
在朋友們面前,謝彥波健談而放鬆,但他似乎不懂得如何與決定其命運的人相處。
彭興生於1963年1月,入學時16歲,是少數的幾個超過15歲年齡限制的學生之一。入學之後他接受的任務之一就是「看著」謝彥波。
謝彥波年齡小,自理能力差,自視甚高,尤其不懂如何與人交往。入學時他剛剛11歲,此前只有小學5年級的人生經驗。在中國科技大學流傳甚廣的一個傳說是,第一次走進校門時,他還在滾動一隻鐵環。
謝彥波受到困擾的時間要比寧鉑晚得多。他回憶說:「在少年班的最初階段我年齡還小,對外界的宣揚沒什麼太多的感覺。」第一個學年過去後,打牢了基礎的謝彥波選擇了物理系。從此,這個繫著紅領巾的大學生的潛在天資得到了充分表現,一路成績驕人,直到畢業。
不過,從入學時起,老師和同學們對謝彥波的擔憂就從沒消散過。
「人際關係這一課,心理健康這一課,整個班級的孩子都落下了,他的問題就尤其嚴 重。」汪惠迪老師說,「他們在上學時沒能養成好的心態,沒有平常心。這種缺陷不是一時的,而是終生的。」與此對應的是,一些當年的少年班成員承認,他們至 今仍缺少人際關係方面的能力。「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少年班同學秦祿昌說,「一旦過了那個年齡,這一課就永遠補不上了。」
在朋友們面前,謝彥波健談而放鬆,但他似乎不懂得如何與決定其命運的人相處。 1982年,謝彥波提前一年大學畢業,15歲在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跟隨於淥院士讀碩士,18歲又跟隨中科院副院長周光召院士讀博士,被看好在20歲前獲 得博士學位。不過,這段最為春風得意的時光,卻成為他人生轉折的開始。
「他沒能處理好和導師的關係,博士拿不下來,」汪惠迪說,「於是轉而去美國讀博士。」
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謝彥波可謂因禍得福,得以跟隨大名鼎鼎的菲利普·安德森教授學習,後者在1976年因為在凝聚態物理研究方面取得突破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在沃德羅普的著作《複雜》中,這位教授被描述為一個深邃而傲氣的人。
對安德森來說,謝彥波的性格中有著令人無法容忍之處,那就是比他本人還要傲氣。
「我的論文不討他的喜歡,」謝彥波說,「寫的是他的理論的不對。」
在普林斯頓的中國同學圈子裡,謝彥波與導師不睦,漸漸成為公開的秘密。
本來,事情並非毫無轉機,可是恰在這時,發生了轟動一時的北大留學生殺死美國教授 事件。當人們意識到應該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時,謝彥波被懷疑為潛在的危險。中國科技大學的一位副校長決定讓謝彥波回國,這意味著後者的留學生涯的結 束。這件事情後來在中科大內部爭議頗多。
此前有傳聞說,謝彥波曾用手槍或菜刀威脅過安德森。記者就此向謝彥波求證,他神情自然地予以否認說:「那我沒有,我沒有。」
同樣鎩羽而歸的還有干政。他與謝彥波的軌跡驚人的相似:都是在普林斯頓,都是學理論物理,都是與導師關係緊張。
回國後,物理系的一位主管老師找到了干政,表示他可以回科大讀博士。令大家驚訝的是,干政拒絕了。幾年之後,在家賦閒已久的干政又表示想到科大工作。這一次科大沒有同意,當時科大聘用教師已有新規定,博士文憑是必要條件。
就在4年前,汪惠迪老師還勸干政再去讀博士,干政表示不想讀了,他不信再花一年時間還找不到一份工作。
這一年的努力最後也化為了泡影。在此期間,他的精神疾病時好時壞。最終,干政被自己禁錮在了與母親共同居住的房間裡。
相比之下,謝彥波的「運氣」要好一些。他以碩士的身份接受了近代物理系教師的工作。很快他結了婚,沒有什麼積蓄,分到了一套樓下總是有人打牌的小房子。在持續不斷的煩惱中,用了將近10年的時間,「未來的諾貝爾獎得主」才結束了往日的夢想。
做不成普通人
寧鉑的夢想之一就是做個「普通人」。如今看上去,這一夢想已經難以實現。
多年以後,每當談及少年班,中科大校方必定提起張亞勤,以證明少年班教育的成功。少年班同學彭興認為,後者的成就恰恰得益於當年的默默無聞。
「其實他和謝彥波的情況差不多,剛來的時候年紀都小,基礎都不行,跟著課程都很吃力,但是天分比較好。」他說,「他們倆的差別,就在於謝彥波被宣傳得太多,心理壓力大,人也容易張狂。張亞勤受到的宣傳就很少。」
對於3位「神童」的人生路,當年的班主任汪惠迪感到難過,但是並不覺得意外。「當 時各個方面的因素,宣傳、壓力、體制、教育方式,都對這幾個特殊的孩子不利。」她說,「可是,我們眼看著一切發生卻無能為力。」當時她不希望這幾個最有名 的孩子受到太多的報導,也一再告誡他們一定要把自己當作普通人,但均收效甚微。
「那個年代需要一個寧鉑去喚醒人們對於教育和科學的重視,這種需要形成巨大的壓力,最終卻壓垮了寧鉑。」秦祿昌說。
當年的秦祿昌在那個著名班級裡不受矚目,如今則在美國北卡大學物理系和材料系擔任教授,因其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而被稱為「納米博士」。
在6月30日的同學聚會上,有些當年的少年班同學說,這也許是人生的宿命,因為3位面臨問題的昔日神童在童年時期都曾經表現得比較孤僻。不過,立刻有人反駁說這不是問題,「就本來的性格來說,少年班裡有幾個開朗外向的?」
當年的少年班同學,如今供職於舊金山議價金融機構的裴益川說,人生路上變量太多,很難說清楚什麼才是寧鉑等人的麻煩的真正製造者。
「也許我們看到的都是皮毛呢?」他說,「也許這是高智商群體中必然出現的宿命呢?」
程陸華的看法與此接近。她是寧鉑的前妻。她也相信,造成寧鉑等人的問題的因素是無 限複雜的。正因為這一原因,在前些年,她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反對矯枉過正,與前夫的思路一直存在分歧。她像別的家長一樣,要用約束的、規劃的方式培養孩 子。寧鉑則堅持,決不應該設計孩子的未來,應任其自由發展,哪怕孩子最終只能做個普通的人。他對孩子惟一的教化是,不以自我為中心,要真正地去愛人,關心 人。
實際上,在成年之後,寧鉑的夢想之一就是做個「普通人」。如今看上去,這一夢想已經難以實現。
張樹新說,寧鉑等人的麻煩,恰恰在於沒有人會把他們當做普通人看待。實際上,即便是在1996年前後,一些媒體報導寧鉑「只成為了一位講師」之時,眾人的嘆息仍然基於這位「少年天才」擁有著傑出稟賦這一前提。
9年之後,情況又大不相同。如今人們已經忘記了追問寧鉑、謝彥波和干政的去向。他們的名字幾乎不再出現在新聞之中。即便是寧鉑的父親寧恩漸,也已經放棄了過去的所有幻想。他現在的期望只是,兒子能夠重新回到科大工作。
「寧鉑還在學習,他還沒有完蛋。」這位父親倔強地說,「我相信他有一天會回來的。」
寧恩漸拒絕透露兒子的行蹤,因此記者最終也沒能找到寧鉑。在網絡上搜索他的相關信息,同樣沒有任何線索。
只是在一家網站上,記者找到了寧鉑建立的一處同學錄,成員只有孤零零的一個,就是他自己。網站記錄的建立時間表明當時他已出家為僧,不知身在何處。那是2004年元旦的晚上。
(轉)小咖來信
April 6,2007
小咖來信
我是上次發問過問題的小咖。最近綜合一些求職考試資訊,以及劉老師的書〈我七年級,我不草莓〉後,我有一種感觸,那就是憂喜參半。喜的是,讓我盡早針對現實社會職場有所認識,以讓自己做調整,知道什麼才是做為一個現代環境下在社會工作者應有的態度;但是讓我很憂心的是:為啥讓我這麼晚才知道?如果我大一的 時候就有老師能夠像這樣深入幫我剖析的話,我今天到了大三就不會走這麼多冤枉路了!
好啦,這是我觀察到目前所謂大學高等教育的狀況,算是我個人的一點小小的抱怨吧。但是自己已經大三下學期了,整天被時間壓著跑的滋味真的不好受,三不五時就有所謂的畢業恐慌出現。
言歸正傳。我前天翻到劉老師在這本書第33頁下面有提到一位畢業生說到:「騙到一份工作不是難事,但是騙到了以後呢?」這句話讓我越想越擔心起來。怎麼說 呢?大家如果翻開求職網,目前最紅的產業之一就是光電產業,這我想不會有人否認。而我目前唸的物理系,的確系上開的課都是偏電機和光電居多,幾乎是可以包 了。我現在大三下,深知自己學校老師的不足,所以我就報名了補習班,準備要考光電研究所和物理研究所。前天跟同學去了補習班,拿了最近考研究所科系錄取率 的資料,才知道我想考的光電所錄取率真的是好低啊!好的國立大學不到5%。
錄取率低還是要拼,這是不用懷疑的。但我的重點來了,為啥我心中一直在質疑我要考的光電所?不錯啊!它是很好啊!它是很紅啊!它可以讓我畢業就有工作做啊,它薪水很高啊,為啥我會如此質疑呢?
後來我就問問我自己,它真的是我的興趣嗎?老實說,其實似乎不是。但為了整體大環境,為了不要讓自己畢業後難找工作,我毅然決然投入這個目前當紅的產業之 一,為的就是要有口飯吃和有收入。除此之外,我也受到一些長輩和父親的影響,認為男生就必須學習技術、賺大錢,因為他們說,沒錢還真的是萬萬不能啊!
除此之外,我要先岔開一個話題。我在前面說到,我虛擲大二一整年,我把時間投注在一個我「原本」所喜愛的社團,甚至當到了社長。但是這一年期間發生許許多 多大大小小讓我心灰意冷的事,讓我好傷心!現在想想,似乎是一場失敗的投資,學到的只是一場教訓而已!讓我大二沒有花很多時間在我自己本身的專業科目上, 現在到了大三,還得花時間重修,想想還真是不值得!所以我承接上一段所說的,是不是自己在大二沒有做好專業科目的基礎,導致我會害怕在光電領域跟人競爭?
第三,不蠻您說,我還真是從小一路補習上來的小孩。我是否會害怕自己因為成績都是補出來,而不是平自身實力奮鬥出來而惶恐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每次, 真的,只要我補習再憑自己的努力,成績就能夠向前,不過就是無法說很頂尖就是了。(國中成績前十名,高中只落到台南第三志願;高中念理組全班前十名,大學 第一年只中像義守等私立學校;重考後,也只中國立後段。)那我這種情形,還要繼續跟大家搶熱門的光電所嗎?這就呼應到之前老師在書中寫的「騙到一份工作不 是難事,但是騙到了以後呢?」這就是我最想問老師的,算是做參考。到底該不該搶?還是老師你覺得,我似乎是想太多,根本沒必要擔心這問題,只要做就對了! 或是我要徹底改掉自己錯誤的態度(例如:信心、毅力、和勇氣)和做事方式,認真的打贏這場人生最重要的一場考試之一呢?總不能考好玩的,不憑實力跟其他人 一較長短吧?!(因為還是有人因為很努力讓他考上了啊!)
所以,以上是我舉我目前自身例,讓老師幫我把把脈,就現階段要畢業的大學生而言,「興趣、能力、和就業的現實面」三者真的好難好難抉擇,也真的困擾我許久。因此提出來和老師討論,期待老師給的建言,謝謝!!
(轉)社團,值得嗎?
http://blog.roodo.com/lakatos/archives/2962149.html
回覆小咖(一):社團,值得嗎?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 副教授 劉孟奇)
小咖,
謝謝你的來信。你的困擾在目前的大學生中應當具有一定代表性。針對你在信中提到的一些感想與問題,我在下面試著提出一些意見與建議,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你現在最急切的問題是關於考研究所的問題。不過,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在這一篇當中討論另一個在你信中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經驗:大二那一年的社團參與是不是「浪費了一年的時間」?因為這可能也是不少大學生在想要參與社團前或參與過社團以後,心中會產生的疑問。
無論如何,我的觀察是,的確有不少大學生可能跟你相似,在積極參與社團,投入極大熱情與極多時間之後,卻發現結果與自己的預期相差很大,甚至可能因為付出 學業的代價,而深深覺得「得不償失」。對於這種情形,我提出幾點看法,或許能有助你從比較不一樣的角度省視自己的社團參與經驗:
第一、大學社團參與的重點不只在於自己在其中完成什麼,更在於自己在其中學到什麼;在參與過程中「事情成功」很好,但是「做好事情」更重要:我 曾經訪談過一些目前就業的大學畢業生,他們當中有不少人,特別是大學時社團參與經驗比較缺乏的,都會希望自己當初在學校時可以再多一些社團參與,而且最好 是能擔任幹部,特別是能夠企畫、執行與領導一個完整活動。不過他們最主要的理由,可能跟一些大學生參與社團的理由不太一樣—不只是為了交朋友、燃燒青春、 揮灑理想熱情等等—而是為了把握大學時的寶貴時間與校園所能提供的機會,好好磨練自己「做人做事」的能力,特別是那些在目前課堂上可能很不容易練習與學習 到的能力,例如表達溝通能力、企畫執行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人際互動能力等等。
所以,我一向鼓勵學生參與社團;不只參與,更要實際「撩下去」做事,而且下決心把事做好,這樣才能真正從參與中學到有用的經驗與培養能力。什麼叫做「把事 做好」?舉個例子而言,許多社團會舉辦演講。演講來了很多聽眾,爆滿成功,這當然很好。但是我會更重視負責的學生在其中的表現。例如:有沒有提供完整的企 畫書,還是只是跟人家口頭講講,甚至臨到演講前還看不到rundown?知不知道到了演講前幾天要再做一次確認,還是一個月前打電話或口頭邀請後,就此無 聲無息?打電話聯絡別人時能不能應對得體,還是會畏畏縮縮?寫email能不能表現出適當的禮節,還是會不知道如何使用適當的語句語氣?會不會考慮到演講 者的各種需求,還是一切需要演講者自理?知不知道要如何接待演講者,還是演講者到了現場之後,就把他晾在一旁,而工作人員自己打成一片?演講結束之後,知 不知道如何送人離開,還是大家一哄而散?
我上面舉的例子,只是「辦好一場演講」中,需要重視與做好的一些細節而已,而裡面就會磨練許多重要的就業能力。事實上,就我所知,現在有一些雇主在面試年 輕人時,就從最基本的「會不會接電話與打電話」開始測試。你可能會吃驚,能夠通過這個測試的大學(還有研究所)畢業生的比例有多低。
回頭檢視自己大二這一年的社團參與經驗,從這個角度來看,你給自己怎樣的成績單?你有沒有從中發掘出自己可以進一步強化的長處?還是有沒有發現自己需要修正改進的弱點?這可能是你需要回答的重要問題。
第二、在社團參與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重點是自己有沒有從其中吸取教訓、學習成長:說實話,我們的教育制度在教導學生如何在實務中「做人做事」這一點上的確有所不足。所以如果一個大學生在參與社團、擔任幹部、辦理活動、或領導團隊時,一開始就表現得非常成熟,我會覺得有點驚訝。
但是這並不是說「因為我們年輕,我們需要學習成長的空間,所以我們做得怎樣都理所當然,沒有關係」。如果一開始就存著這種想法,那也就沒什麼學習成長的可 能。關鍵是,你要有做好事情的企圖,要在做事中知道自己的不足,要有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的能力,更要有經過學習後逐漸成長成熟的具體表現。
大學時社團參與的經驗所以可貴,正是因為一個年輕人在這當中犯的錯誤,幾乎也就是當他進入職場後,容易犯下的錯誤。如果他能從中學到教訓,改正錯誤,當然是學費越早付清、功課越早學會越好。
我自己的猜測是,有參與社團經驗的在校學生,在讀〈我七年級,我不草莓〉這一本書時,應該比較容易有所體會。舉例而言,大學生在社團參與中一個常犯的錯誤 就是「混淆工作夥伴與交朋友,所以常常把工作上遇到的問題,不是訴諸客觀的專業規矩或工作倫理予以解決,而是訴諸私人友誼,甚至把工作上的歧見,視為對於 友誼的考驗」。遇過這種問題的人,我相信在讀這本書的第二十一章時,會有很深刻的認識。另一個例子是,有些大學生曾在社團中企畫執行活動,但是因為沒有系 統化、結構化的處理問題,導致事情處理得疏漏凌亂。有過這種經驗,而且從中學到深刻教訓的人,讀到書裡面的第二十三章時,應當就容易瞭解其中的建議目的何 在。再舉一個例子而言,不少社團領導幹部所遭遇的主要挫折,其實就是不知道如何處理會議中的歧見。有過這種經驗的年輕人,應該會從書裡面的第十六章,學習 到許多會心的功課。
我相信,你在過去的社團經驗,現在就已經開始轉化成為你的學習資本。從這一點來看,「大二這一年」應當不能說是完全白費的。
第三、社團參與和學業成績必須兼顧:強調這一點,並不是因為我忽然想起了自己是大學老師,所以要學生用功唸書。而是因為一個大學生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很可能反映出他有沒有準備好一些將來在職場上非常重要的特質與能力。
舉例而言,當我們看到一個大學生能夠基本上兼顧社團參與和學業成績時(這不是要求在兩者都做到頂尖,他當然可以有所偏重,但關鍵是學業成績必須至少達到一 種可以交代的地步),這其實反映出他有相當不錯的時間管理能力;能夠依據事情的輕重緩急,井然有序的處理事情;具有相當的穩定度與抗壓性;能夠按捺下性 子,如期完成自己縱使不太喜歡,但仍然必須盡責完成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一些雇主會留意在學成績單的原因。說實話,很少有雇主會因為你的哪一科成績表現得特別好,就因此認定你會有不錯的工作表現。而是因為我們多少可以從一份成績記錄所提供的訊息中,判斷一個年輕人的態度與特質,例如:穩定、可靠、負責、自律等等。
重點是,不要走極端。不要因為覺得成績單重要,就完全「不問世事,埋頭唸書」,而錯失從實務經驗中學習一些重要做人做事技能的機會,這會讓自己將來在職場中遲早陷入某種劣勢;但也不要又因為社團參與所產生的實務感與成就感無比吸引人,就過度輕忽了學生被要求的「本業」。
記得,對很多雇主而言,他們相當喜歡的年輕人,就是「各方面能力平衡發展」的年輕人。
當然,你可能會問,現在對你說這一些,是不是為時已晚?不晚。你固然不必太為大二時光懊惱,但是你還是必須在最後讓自己的成績單看起來漂亮一點。你雖然可 能已經沒有一張表現穩定的成績單,但是你可以有(而且你顯然正在努力)一張越往後面表現越好的成績單。對於雇主而言,這代表你會在得到教訓後修正進步,這 也算是不錯的訊息。
第四、讓自己的「負面經驗」創造正面價值: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很想問:我為什麼還不趕快回答「該不該考研究所」的問題(我一定會回答的), 而要先討論這一些?原因是,我從你的信中,讀到一個令我有點不安的傾向,就是會用否定的態度面對比較挫折的負面經驗。最好避免這樣做。正如書裡面一再強調 的,在現在的職場中,你要能夠自我行銷。「自我行銷」當然不等於「自我吹噓自己過去有多厲害」,但也顯然不要落入「自己會嚴重自我否定自己過去經驗」的地 步。
我不敢保證,但將來很可能會有一位潛在雇主問你:你在擔任大學社團社長的時候,做過什麼?學到什麼?而這個問題的重點將會是「學到什麼」。就我自己而言, 如果一個年輕人完全說不出他自己在這個過程中遭受過怎樣的挑戰、有過怎樣的挫折與動搖,我會有點懷疑他的實務經驗可信度。但是如果一個年輕人會因為遭到嚴 重挫折,而高度否定自己的這一段經驗,我也會擔心他將來從工作挫折中奮勵成長的能力。對我而言,我會希望看到一個年輕人,有辦法從自己的負面經驗中創造出 正面價值,並且能有相對應的具體表現。因為這正表現出「樂觀與信心」以及「以建設性方式面對問題」這些在職場中極為可貴的態度。(待續)
(轉)讓生涯願景決定你要不要考研究所
http://blog.roodo.com/lakatos/archives/3057259.html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副教授 劉孟奇)
最後這個部分其實還可以下一個副標題,叫做:「而不要讓考研究所這件事情決定你的生涯願景」—或者用盤子的文謅謅的話來說:你在考研究所這件事情上要有「主體性」。
看過前面幾個部分以後,或許你對於要不要考研究所這件事情已經有了清楚的想法。所以最後這個部分,只是一些提醒。
你確實做過生涯規劃的功課了嗎?
如同我們在一開始的時候所強調的:要做出「我要不要考研究所」的決策,必須先釐清你所面對的問題本質,到底只是「對於要不要考研究所這件事情感到茫然」,還是「對自己的生涯發展缺乏願景與規劃」?
願景與規劃要到多遠?我想應該不用到二十、三十年以後(當然,如果你要做那麼遠的生涯規劃也未嘗不可)。不過對於一個二十出頭的大學生來說,我一定會問:你 在三十歲的時候,希望自己在做什麼性質的工作?在怎樣的生涯軌道上發展?你為什麼希望自己可以做這種性質的工作?是不是符合你的人格特質?興趣?你的能力 強項?這樣的工作能帶給你怎樣的成就感與滿足感?這與你自己認為最重要的價值相符嗎?
我同時也會問:你對這種性質的工作瞭解多少?現實中有哪些可能的工作選項?各種可能工作的真實內容、要求與待遇如何?這些可能選項能夠被如何結合、放置在 一張具有現實可行性的生涯進路地圖之中?為了在這張地圖中一步一步前進,你需要開始做哪些投資?完成哪些事項?你在一年、三年、五年後的檢查點是什麼?然 後,你的下一步是什麼?
這些問題當中的核心問題就是:你確實做過生涯規劃的功課了嗎?
我找到一份工作了—然後呢?
你在讀〈我七年級,我不草莓〉這本書時所產生的感想,其實很有意思。你在信裡面說,你讀到有位畢業生在書裡面說:「『騙』到一份工作不難,但是『騙』到以 後呢?」。讀到這一句話時,你忽然深有所感:是啊,我如果考上研究所的話,可以有助於我得到一份「大家」認為不錯的工作,可是,然後呢?
當初在焦點團體中,受訪者說出這句話的背景脈絡,是在解釋:為什麼他們會覺得「擁有保有工作及做好工作的能力」,遠比「煩惱能不能在畢業後順利獲得工作」 這件事情更為重要。無論如何,你所讀出來的意思,也是在我們在訪問已就業畢業生時,普遍發現的感想—找到一份工作並不太難(平均而言,第一次求職的大學畢 業生會在兩個月內搞定這件事情),而且只要按部就班,要在一定時日內學會如何應付這份工作也不會太難。但是:然後呢?你為什麼要做這一份工作?
令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在焦點團體中一位受訪者告訴我們的故事:
「我剛畢業時也沒找工作,就跟另外一個同學每天都混啊、上網啊。後來有個同學說他工作的貿易公司有缺,我就過去了,這就是我的第一份工作。那時候我 每天上班要搭公車,然後從下公車到公司這段路,我每天都在問自己說:我為什麼要上班?我到底是為了什麼?我真的要走進去嗎?每天早上我都會有這樣的想法。 如果遇到我的同學的話,我們兩個都有這樣的想法。然後中午吃完飯之後,可能天氣非常好,我們就說:等一下要去公園睡覺嗎?
我的同學做了十二個月,我做了十一個月之後,有一天我們兩個去唱歌,唱完以後已經很晚了,我們就去看海。然後我看著海,就問他:我們要這樣過一輩子嗎?我們要在這邊一直打訂單嗎?你覺得我們要過這樣的生活嗎?我們就決定說:好,我們明天不要去上班,有人問就說是生病。
不去上班後隔天我還是沒有去,他去上班了,跟老闆說我們的想法,然後老闆約談我們。老闆就問說,那你們做到什麼時候?我們就說,那做到今天好了。老闆就有點不爽,因為老闆對我們非常好。然後他就說,好,那你們就做到今天。這就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就這樣子結束了。
那時候真的很誇張,就是每天都不斷的問自己說:我為什麼要去那邊上班?可是那時候的薪水真的是比同時期的其他同學來得多很多……」
關於這個故事的意義,我要稍微詳細說明一下。這個故事的教訓並不是說「在貿易公司打訂單」(或者「在光電產業當工程師」)這個工作有什麼不好,而是:第 一,「適才適性發展」真的非常重要。對於這一位畢業生而言,他在經歷這一段痛苦經驗後才深刻瞭解,他的個性其實是喜歡不斷接觸人群、與人群互動。所以他後 來再尋找工作的時候,就朝這個方向努力,終於找到一個公司人資部門的徵募訓練工作。他從助理做起,薪水比前一個工作低,工作時間更長更累,而且因為不是本 科系(是的,他的本科系就是國貿系),所以很多功夫(譬如說,過去在學校時因為沒有預期以後的工作會需要經常對一群人簡報,所以非常忽視的「上台簡報」技 能)要硬著頭皮從頭學。但是至少他不會每天在上班的公車上不斷的想:我為什麼要做這一份工作?
如果你的父親也讀到這一篇文章,可能這時候會開始覺得不以為然:「你說要適性發展,可是社會現實呢?」這就是我要談的,關於這個故事的第二個教訓:就是因 為社會非常現實,所以盡量不要等到進入職場之後,才用「做一做、試看看」的方式,試圖用「負面消去法」(我不知道我要的是什麼,不過做了以後,我才知道我 要的不是這個。所以對不起,我不做了,我要再去試試看「下一個」!)來找到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
在上面的真實故事裡,故事主角可以在天天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做這個工作?」卻不得其解的情況下,還能撐了近一年,這其實算不容易。不少處於類似情形的年輕 人可能會開始在短期內不斷轉換工作,然後快速折損自己的「信用」(你要告訴你的下一個潛在雇主,你在一年內換了六個工作,全部都是因為「興趣不合」?還是 你以為你的上一個雇主會成為說你好話的推薦人?)與「自信」(你遲早會搞不清楚,這到底是工作不適合你,還是你不適合工作,或者是你根本缺乏能力工作), 甚至到最後由「沒有其他工作可選」來決定自己的日後發展。
基本上,只是不斷的消極認識「自己不想做什麼」,是不會在最後竟然能夠神奇的發現「自己想成就什麼」的。
另一種情形可能是「你雖然在做,但是心不在這裡」。那麼對不起,要嘛你所做的會一直是「反正不太重要,所以也不需要太用心」的工作,要嘛你的工作就遲早會被某個能體會這個工作的意義,所以肯拼、肯學、肯用心的人所取代。
這就是社會現實。
不要誤會,我並不是說,你一旦大學(或研究所)畢業後,就一定要做「大家都覺得重要而有面子」的工作。我所知道的是,有不少產業,特別是在一些服務業,你 要成為管理階層別無捷徑,就是必須先把所有「現場與基本的工作」都做過一次。在這些產業,不管你學歷多高,除非你對於具體細節有充分的認識與經驗,否則你 無法管理。許多大學與研究所畢業生,可能在畢業後幾年內,都是在磨練「基本功」,甚至在做一些「關心的親戚朋友們」覺得「這不是大學生應該做的工作」。
這也是社會現實。
但是,在你畢業後的幾年內,「你是不是在做一份大家覺得體面與收入不錯的工作」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不知道現在沒完沒了的磨練這些基本功,跟你希 望自己在十年後所從事的工作之間到底有什麼關連?舉例而言,對於一個有心沿著貿易這條路往前走,甚至自己創業的人來說,他可能就會覺得「在貿易公司打訂 單」是很有意義的工作,因為他知道他為什麼要學習,他知道自己學到了什麼,他會想學得更多;但是對於一個想在人資管理、教育訓練方面有所發展的人來說,這 個工作可能就會讓他度日如年。
所以,對於你在三十歲時的職涯願景而言,你努力在五年內成為「光電產業的工程師」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這只有你自己才能回答。
投入做生涯規劃所需要的足夠資源
我經常觀察到,一些年輕人也不是不知道生涯目標及生涯規劃的重要性,但是他們對於生涯規劃所願意投入的資源,卻總會讓我想到史記中齊威王與淳于髡的故事。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楚國發動大軍攻打齊國,齊威王給淳于髡黃金百斤、馬車十套,派他到趙國去搬救兵。淳于髡當場仰天大笑,笑得帽子都掉到了地上。齊威王問:先生嫌我給的東西少嗎?淳于髡說:我怎麼敢?齊威王問:那你為什麼發笑呢?
淳于髡說:今天我從東方來,見到路旁有個人在祭祀土地神,擺了一個豬蹄、一壺酒,祈禱說:『願荒坡地的收成能滿筐,低窪地的收成能滿車,五穀豐登,穰穰滿家。』我見他拿出的是那麼少,要求的卻那麼多,所以就笑了。」
對一個年輕人來說,他在三十歲之前的人力資本投資,以及與此相關的職涯路徑,將會深刻影響他往後二、三十年的生涯發展,而他的人力資本大概也會是他這一輩 子最重要的資產。但是就在這一項人生最重要的投資上面,我很懷疑有多少年輕人,曾經如同要購買一台心愛的筆記型電腦或數位相機一樣,花足夠多的時間與資源 蒐集與分析資訊,設法瞭解怎樣的投資適合自己、怎樣的投資最有利。
回到解決問題的結構化程序。在做出決策之前,除了釐清問題本質之外,還必須要做什麼?首先必須要蒐集資訊,其次發展與評估方案選項,最後才能進行決策。
你已經投入足夠的資源,完成決策之前應該做的準備事項嗎?
在資訊蒐集方面,你至少要做到兩件事,第一件事情是瞭解你自己,第二件是瞭解現實的工作世界。關於前者,如果你還有疑惑的話,我建議你可以找專業的職輔人員協助。或者我建議你可以試試以下的網路免費中文資源:
http://www.careerkey.org/chinese/textfiles/index.html
不過其實我更推薦的是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Career Development eManual,在網路的免費職輔資源中,這一個eManual受到非常高的評價。
http://www.cdm.uwaterloo.ca/step1.asp
現在要從網路訂國外的書並不困難。你有興趣的話,我強烈推薦你看下面這本2007新出版的著名職涯發展指南:What Color Is Your Parachute for Teens: Discovering Yourself, Defining Your Future.
http://www.amazon.com/What-Color-Your-Parachute-Teens/dp/1580087132
在瞭解現實的工作世界,以及可能的職涯發展選項方面,我相信你可以從網路上找到許多資源,同時坊間也有不少有用的雜誌與書籍。當然,不要忘了,人際網絡很重要,特別是已經就業兩年以上的學長姐,他們可以提供很多有用的資訊與建議。
在蒐集這方面的資訊時,你可以參考前面所說的Career Development eManual中的建議,或者你也可以參考以下的網頁:
http://career.berkeley.edu/Plan/Research.stm
假設你對於「物理/工程師」這一條路比較有興趣的話,不妨看一下以下的網頁:
http://career.berkeley.edu/Engineering/Engineering.stm
你也許會有興趣看一下,物理系畢業的學生去了哪裡。下面這個網頁中有一些有趣的資訊(其他科系或其他的可能出路也不妨看一看):
http://career.berkeley.edu/Major/Physics.stm
通往目標的路徑通常不只一條
只要目標明確,蒐集的資訊夠充分,你通常就會發現,可以到達目標的路徑不只一條。多規劃幾條可能的途徑(也就是「雨天備案」),然後在一段時間內,全力去 試其中一兩條路徑。萬一真的一條路走不通了,就換另一條路走。不用擔心,只要你是在一個明確的職涯發展方向上,走過這些路徑所花的心血與所累積的經驗都不 會白費。要擔心的是你根本就不知道這是不是你自己想要的職涯發展方向。如果是這樣子的話,你通常很難全力以赴,而大概也不用說要競爭得過那些全力以赴的 人。
坦白說,如果你真的確定「成為光電產業的工程師」是你有強烈興趣、符合你十年後職涯發展願景的短中期職涯目標,同時也蒐集了充分的相關資訊,我根本就認為 「要不要考國內研究所」、「要不要補習」都是次要的問題,你一定不難找到這些問題的解答。當然,要成功執行職涯規劃中的環節—譬如說:考研究所—需要盡心 盡力,也不免遭遇挫折—的確,低錄取率代表你去考任何一所國內研究所都有不小的風險。但是我不太相信,一個有強烈動機與驅力要成為工程師的物理系學生,在 蒐集足夠資訊以後,從大三開始努力,即使將來在「考上一流國內研究所」這件事上面一時受挫,竟然會在五年內還找不到、走不通可以達到工程師職涯目標的道 路。
不過,如果「成為光電產業的工程師」這件事情,會讓你即使坐在最好的補習班裡面,聽著最厲害的名師在上課,都還會不斷的自問「我會什麼要走這條路」,那麼這就完全會是另一回事。老實說,我覺得你會三心二意的去試,然後結果非常可能會令你失望。
所以,說完了我所有不負責任的建議之後,到頭來,這一切還是在你自己。
Good Luck and Good Journey.
意識型態咖啡 劉館長 敬上
(轉)不讀研究所不行嗎?
http://blog.roodo.com/lakatos/archives/2987501.html
回覆小咖(三):不讀研究所不行嗎?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副教授 劉孟奇)
我們在前面談過拿一個研究所學歷的好處,現在我們來談談「是否要念研究所?」的“On the Other Hand”。
決定自己的職涯前途固然要避免盲從與人云亦云—如果就是一直不假思索的跟著大家走同樣的路,不去思考自己的獨特利基在哪裡,小心最後把你引入職場中高度同質勞動力拼殺慘烈的「完全競爭紅海」之中。不過,也不要太聽信江湖術士的「學歷無用論」—美國前一百大企業的管理階層是以高中學歷為主嗎?在勞動市場訊息高度透明的情況下,你以為每年會有那麼多「ㄆㄢ仔」,只為了「追求知識的熱情」,借錢背債付高學費去念名校MBA嗎?
關鍵在於,念研究所的效益成本對每個人都不太一樣,這也就是為什麼最適決策會因人而異的原因。
讓我們回到經濟學原理:決策要考慮的成本是機會成本。一件事情的好處,就是如果你選擇不去做這件事情的機會成本—如果這件事情是你所有其他可能選項中的最佳選項的話。基本上,如果你畢業後選擇了讀研究所以外的道路的話,我們可以把「念研究所」視為是你放棄的選項中的最佳選項。而你不念研究所的成本有多高,當 然就是視你去讀研究所的話,可以產生的好處有多大而定。
不念研究所的成本可高可低
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前面所說的「研究所學歷的好處有哪些」,回過頭來檢視如果你不唸研究所的話,可能付出的成本是什麼。(「成本」這兩個字沒什麼好怕的,不管你的決策是什麼,基本上都會有成本,這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的意涵。)
不過,請先問你自己:你對自己職涯前途的想像是什麼?讓我們再具體一點。你可以先暫時忽視你現在的客觀條件,誠實的問自己:在30歲的時候(或者在十年以 後),你希望看到自己做什麼樣的工作?在考慮時,很重要的問題是:你會從這樣的工作得到高度的成就感與滿足感嗎?這當然跟你自己的價值觀有很深的關連,所 以你也要很清楚的知道:在你的價值觀中,你把哪些價值放在前面?(提醒一點,不要為了「別人都說好」,就因此扭曲自己的價值排序,免得你在30幾歲時,還 一天到晚為自己的職涯選擇怨天尤人,後悔不已;提醒另一點,「賺大錢」也是一種價值,雖然你不一定會把這個價值排在前面。)
因為必須從「你希望自己30歲的時候做什麼樣的工作,在怎樣的職涯發展軌道上」出發,才能回答「你不唸研究所的成本是什麼」這個問題。
首先是「訊號作用」以及相關的「重新洗牌」。這兩個效益對你重要嗎?一種可能是,對你在30歲時的理想工作來說,研究所學歷不會提供什麼有用的辨識訊息, 也不需要藉此洗牌。舉例而言,如果你想當一個優秀麵包師傅的話,情況就是如此。(這是實際例子。我聽過大學讀數學系出來後,決定去受職訓局的麵包師傅訓練 及開業輔導,後來回故鄉開店相當成功的例子。)另一種可能是,對你的理想職涯而言,你在畢業時已經可以擁有其他在市場上具有高度鑑別力的「訊號憑證」,這 可能是某些專業證照,也可能是實務工作成績。在這些情況中,你不唸研究所的成本就不高。
在「能力訓練」上面也是一樣。對你在30歲時的理想工作而言,你目前有哪些相關能力?你需不需要研究所這個階段的訓練?還是你需要的是其他的訓練與能力提 升途徑?舉一個例子:如果你打算創業做頭家的話,比較重要的可能不是再上研究所修課、寫論文,而是如何好好利用現在的時間,開始經營人脈與累積相關經驗, 同時想一想畢業時怎麼籌一筆資金來開始進行「創業學習」。(我記得好像看過黎智英的建議,年輕人一開始創業時先拿20幾萬來試就可以了,因為大部分的初次 創業都會失敗,然後學到的功課跟燒大錢學到的也差不了多少。)
然後是「較高薪資」。對你未來十年的職涯發展途徑而言,研究所學歷會對起薪與調薪有明顯幫助嗎?還是對你的理想工作而言,金錢報酬固然有一定重要性,但其對你的價值並不是在那麼優先的地位?
再來看「轉換跑道」。你可能不需要轉換跑道,因此唸研究所在這一方面就沒有效益。也有可能你想要轉換跑道,但是讀研究所並不是必須的途徑、最好的途徑、或 唯一的途徑。舉例而言,一個經濟系學生想要畢業後轉到資訊產業做系統工程師,有研究所之外的管道嗎?有,而且我看過成功的例子。(有興趣的話,你可以找一 找有哪些可能的路。)另一種可能是,你可能在學校時先修一些跨領域的相關課程、考一些相關證照、或累積一些相關工作經驗,然後畢業後先到相關產業工作,這 樣將來即使有需要回來唸研究所的在職班,轉換跑道也可能會比畢業後直接拼研究所有把握。
最後是「身份標誌」。想一想,如果你的夢想是成為一家咖啡店老闆的話(我要先提醒,餐飲業的創業很辛苦,所以絕對要確定你有高度的興趣及耐力),研究所學 歷大概就沒什麼「身份標誌」的作用。不過如果你的夢想是進政府機構擔任公務員的話,不要天真,「學歷無用論」在這裡是行不通的。
考研究所的成本
不唸研究所有成本,當然,考研究所也有成本。考研究所及完成研究所學業所花的時間及金錢是最明顯的成本,而且其中還有風險的成分;這裡面同樣也有機會成本,特別是如果你不唸研究所的話,本來可以利用這幾年時間所累積的人脈、經驗與發展的可能。舉例而言,如果你並沒有把「考研究所」這件事情與你的職涯想像 及發展規劃做清楚的連結,而只是因為大家考就跟著考、大家唸就跟著唸,沈浸在因為「跟著大家做同樣的事」而產生的虛幻安全感裡面,然後到了研究所階段才開 始思考自己的職涯前途選項。運氣不好的話,不只延續與擴大了「大學時的錯誤投資」,而且也浪費了可以及早轉變與準備的時間。
事實上,我雖然通常對於大學生考研究所抱持鼓勵的態度(但是如前面所分析的,「需不需要唸」本來就是因人而異的決策),我有時候也會擔心,對一些人而言, 「唸研究所」等於是取代「花時間好好思考自己的職涯理想、規劃自己職涯發展」這件事情的「便利萬靈藥」。果真如此,這帖「萬靈藥」就真的可能產生糟糕的副 作用。(待續)
(轉) 讀研究所有什麼好處?
回覆小咖(二): 讀研究所有什麼好處?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
副教授 劉孟奇
「我該考研究所嗎?」這大概是我在職涯演講中,聽眾提問時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我通常會答覆:「是」。不過這主要是基於經驗法則,也就是說,在我看過的,會因為這個問題而苦惱的大學應屆畢業生個案當中,絕大多數在畢業幾年內還是都會走上「考研究所或出國」這條路。
不過說實話,比較好的答案應該是「看你自己的情況,由你自己做決定」。簡單的說,考研究所不過是職涯發展途徑的可能選項之一,而這就跟你在未來職涯發展過 程中,還會不斷遇到的許多選擇題一樣,你必須在審慎衡量成本效益、利弊得失之後,及時做出決策,然後盡力去實現,並為結果負責。別人—不管是你的父親、長 輩、或者是我—的建議,都只是供你參考的資訊而已。因為這畢竟是你自己的人生,不是「他人」的人生,也沒有任何「他人」能為你的人生負責—這個認識非常重 要,也是我為什麼要特別在書裡面擺進「自救才是王道」這一章的原因。
所以,我在下面所提供的建議,比較不是直接回答你該不該考研究所、或該考哪一個研究所,而是提供一個參考架構,希望能有助於你進行相關的成本效益分析。這裡面牽涉到的不少問題及參數,必須由你自己回答,而最後也必須由你自己得出答案。
考研究所的效益
大部分的老師都會傾向於鼓勵學生考研究所—我也是如此—主要原因當然就是因為一張研究所文憑的確能產生一些明顯的效益。我知道有些原本覺得讀研究所沒有必要的大學畢業生,出去職場打滾一圈以後,又回來考研究所,也是因為他們在職場中體會到這些效益的重要性。這些效益包括:
一、訊號作用:不少人可能會說「有學歷並不代表有能力」。這句話並沒有什麼錯,問題是,當你剛畢業的時候,有成千上萬個年輕人跟你同時在寄 履歷表,任何一個工作職位都可能收到幾十到上百封的新鮮人應徵信,每一封信的履歷表可能都大同小異,雇主要如何從這當中區別出「有能力」的年輕人?難道一 個一個詳細面試?花時間深入瞭解每一個應徵者的興趣能力、人格特質、企圖雄心?別鬧了,時間是有成本的。怎麼辦?找一些可靠的客觀訊號吧。這裡面最簡單, 又最有公信力的訊號之一,就是你的學歷。
是的,考試成績或許不是個十全十美的訊號,會考試的年輕人不見得就會做事,但是如果你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篩選出一些應徵候選人,縮小範圍後再來逐一面試瞭解,「學歷」顯然是個成本低,有一定可靠性,雖然不完美但相當可以接受的訊號。
這就是學歷在就業市場的「訊號作用說」,而這裡面有兩個明顯意涵。首先,過去「大學畢業生」是個有用的訊號,但是現在大學就學率越來越高,「大學畢業」作 為篩選訊號的作用越來越弱,研究所就成為新的篩選訊號。其次,如果你不想追求研究所學歷的話,沒有關係,但是你還是必須思考,在你畢業時,你要如何在求職 市場中釋放關於你能力的客觀、具公信力的有利訊息(舉例而言,工作的實戰成績,還是不容易考取的證照)?
二、重新洗牌:這跟前面的「訊號作用」有關。明白的說,平平都是大學畢業,如果你就讀的學校或系科排名比較不利,而你又缺乏其他關於能力的 有用訊號,你在求職時就會處於不利地位。研究所等於是提供一個重新洗牌的機會。(名校學生也因此等於要多打一場「訊號保衛戰」,雖然他們還是贏面較大,但 是的確有不少「非名校學生」得以藉此讓自己的「訊號地位」提升。)當然,有些人的大學成績可能不盡理想,對於他們在職場中釋放訊號不利,研究所也提供這些 人重要的重新洗牌機會。
三、能力訓練:有些人主張研究所學歷主要起的作用就是提供篩選訊號,不過我自己是傾向於認為,在現有的教育制度下,研究所訓練的確能在一些 重要就業能力上起到提升的作用。其中之一就是「自我規劃學習的能力」。很多年輕人在考上大學之前的學習,基本上都是由他人規劃,照著別人安排好的規劃在走,而缺乏自我規劃學習目標、學習進度與學習方式的經驗。進了大學以後,應付期中考與期末考,一般大概也還不到需要全力以赴的地步。「非聯考式」的研究所考試方式其實提供了比較近於「自我規劃學習」的經驗。(不過我不知道目前在補習班大舉介入的情況下,這一點有沒有很大的改變。)
另外一個例子是「表達溝通的能力」。跟大學部以“Chalk & Board”為主要教學方式的課程比起來,許多研究所的課程(因為人數少了)會比較偏向專題討論的形式,以要求學生口頭報告及討論為主,這當然提供一些基礎但重要的正式報告訓練。「論文口試」是另一個重要的訓練場合。(我猜想有很多人一直到論文口試的時候,才知道20分鐘不可能報告30張投影片。)「畢業 論文」恐怕也提供許多人首次「企畫及完成一個完整專題」的實做經驗。除此以外,許多人在讀研究所時因為擔任教學或研究助理,而有了比較近於職場情境的實務 工作經驗。在我的看法裡,這些都能讓研究所學生在初入職場時,有較佳的就業能力。
四、較高薪資:有一句老話說「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這句話或許誇張了一點,但是有一定的道理在裡面。在職場中,金錢報酬雖然不 是衡量一份工作是否適合你的唯一標準或是最重要的標準,但顯然還是很重要的考量。沒有適當的金錢報酬,多少會打折工作所能帶來的成就感。是的,一般而言, 讀研究所會有利於你以後的薪水—從起薪水準到調薪速度。雖然對於「為什麼會如此」有不同解釋—有人認為這是因為研究所考試篩選出本來就比較有能力的年輕人 (訊號說),有人認為這是因為讀研究所提升了年輕人的能力(能力訓練說)—但是不管原因為何,這對於個人的決策意涵是相同的:平均而言,想在以後有較高薪資,有個研究所學歷是不錯的資本。
五、轉換跑道:承認現實吧—我們有很多年輕人在中等教育階段對於職涯發展及職涯規劃濛濛懂懂,很多人恐怕直到大學畢業時,才終於對自己的未來職涯發展方向有比較主體性的想法。而大學系科及課程的調整彈性及速度又遠不如外界產業結構的變化速度。所以到了大學畢業時,才會有高達三到四成的畢業生認為自己讀錯了系。「考研究所」也因此成了重要的「轉換跑道」機會。
六、身份標誌:這是另一個必須面對的現實—職場中多少會出現所謂的「圈圈」,或者說「俱樂部文化」。(比較理性的理由是:共通的經驗、次文 化或人際網絡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效率。)所謂的俱樂部文化就是:你必須具備一定的身份標誌,才能被「俱樂部成員」所認可及接納。是 的,在管理階層中,「研究所學歷」是個重要的身份標誌。
所以,去考就對了?
看了上面提到的這些效益,你可能會想:「那這樣還有什麼好想的?不是去考就對了?」的確,如果上面這些效益,有一些對你的價值特別重大的話,考研究所(然 後花兩到三年時間拿到文憑)就很可能是相當不錯的選擇。(就我自己來說,考研究所至少就起到了「對大學成績重新洗牌」以及「轉換跑道」的作用。)
不過,即使你決定要念研究所,仍然有許多需要選擇與考量的。舉例而言:要考哪一間研究所?非名校研究所不念嗎?你在讀研究所之後的規劃呢?你需要大學一畢業馬上接著考研究所嗎?你需要考慮讀國外研究所嗎?研究所錄取率低,你需不需要雨天備案?要回答這些問題,你要先清楚一件事情,也是我們在這一封信一開始所提到的重要觀念:「讀研究所」不過就是你的職涯發展中的一環。
你如果對自己的職涯發展沒有比較清楚的想法及規劃,那麼這些隨著「考研究所」而延伸的問 題,你都會很難回答。還記得在〈我七年級,我不草莓〉第二十三章裡面提到,要按部就班的解決問題時(你自己的職涯發展,其實就是一個你必須按部就班處理的 大問題),第一個步驟是什麼?是「界定與釐清問題」。你所面對的問題本質,到底是「我該不該考光電研究所」這一個問題,還是其實有更深層,需要先解決的問 題?
這一點,我們下一次再來討論。(待續)
(轉)就業力:該教嗎?如何學?
http://blog.roodo.com/lakatos/archives/6011031.html
就業力:該教嗎?如何學?(下)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副教授
劉孟奇
日前上公視一個談話節目,節目當中主持人拿出一個看板,資料來源是某個媒體對於大學生所做的調查。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這個看板分成兩欄,在右邊那一欄,學生最關心的教育問題是「提升大學教育品質」,在左邊這一欄,學生最關心的青年議題則是「就業與失業問題」。
我沒有看到這個調查的詳細內容,也不知道它的調查對象及抽樣方法,所以對於它的準確程度姑且不論。無論如何,就我個人與年輕人的接觸經驗來說,這個調查結果應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就是說,有許多年輕人非常關心高等教育如何進一步提升,特別是如何強化學生的就業能力,使其在畢業以後,能夠面對現實職場的競爭與挑戰。
我自己在一些演講或對話的場合,也會提出上面的觀點。不過,在我的經驗當中,這樣的觀點經常會面對兩個疑問,第一個疑問是,在教育中強調就業力,會不會使教育成為「以就業為導向」,因而窄化教育內容、扭曲教育本質?第二個疑問是,「強化就業力」的理念很好,但是課堂畢竟不是職場。在學校教育當中,真的有辦法教就業力嗎?學生又要如何學?
強調就業力會扭曲教育嗎—迷思與事實
我認為不少人會擔心「強調就業力會扭曲教育」,其實是基於以下三種迷思。
迷思一:強調就業力會使得學生過於功利取向,喪失求知熱情。
事實是:許多年輕人會失去學習及上課的動力,最主要原因就是「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學這個?」以及「學這個要如何用?」相反的,在我的調查經驗 中,從沒有見過一個「對於自己的職涯發展有清楚方向及規劃」的年輕人,會因而喪失求知熱情。如果一個學生知道自己「為何而學」,亦即知道現在所學與自己未 來的理想生涯發展有何相關,同時知道如何「學以致用」,也就是知道課堂所學與現實世界如何產生關連,這樣的學生通常會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學習態度與求知意願。
舉例來說,目前國內有一些實習制度做得相當不錯的學校。他們就發現,實習制度最重要的效益之一是「學生的主動學習意願大幅提昇」。老師會學到一件事,就是面對有過實習經驗,再回來上課的學生,要特別用心備課,因為這些學生不再只是被動聽講、缺乏反應,而是會主動發問,並且希望在課堂上所獲得的知識,能幫助 自己解答在實務經驗中產生的疑惑。在這種情境中,不只是學生的學習提升,連老師的教學也會「被迫」進步。
從另一方面來說,國內外的研究都發現,「主動學習的意願與能力」是最重要的核心就業能力之一。在知識經濟中,恐怕也並沒有「失去求知熱情,但擁有就業能力」這種事情。
迷思二:強調就業力會窄化教育,學校教育應該更為全面,而不應只是教導「一技之長」。
事實是:培養核心就業力,本來就是要避免學生只會一技之長。簡單的說,在知識經濟與全球競爭的潮流中,現在年輕人要面對的就業環境是:產業 結構快速變遷,工作內容日新月異,而轉業轉職也會司空見慣。要在這種就業環境中生存發展,年輕人不只需要專業技術,更需要一組可以在不同工作崗位上都能讓 其勝任工作的「可轉換、可攜帶的」核心就業能力,例如:表達溝通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學習新知的能力、穩定抗壓的能力等等。
如果一個年輕人只具備專業技術,但缺乏核心就業能力,恐怕就很難把工作做好。舉例而言,一個工程師的工作不是單打獨鬥就能完成,這就要求他必須具備團隊合 作的能力。在製造業越來越重視客製化與服務行銷的時代,與客戶打交道的能力也會變得相當重要。而不管是要在團隊中發揮所長,或是要讓客戶感到滿意,都需要 表達溝通及穩定抗壓的能力。這些能力顯然都是學校教育應當培養的基本與全面的能力。
迷思三:在教育中強調就業發展,會讓年輕人輕忽了更基本的生命價值,有違「全人教育」的理想。
事實是:要有成功的生涯教育,第一步就是要讓年輕人先瞭解自己的基本生命價值何在。很多年輕人畢業後發現要找到一個工作不難,但是卻很快就 感到徬徨焦慮,通常不是因為薪資太低,而是因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工作?」也就是說,他們或者未曾認真釐清過自己的基本生命價值,或者不知如何將自己所重視的生命價值,透過現實的就業發展路徑予以實現。相反的,如果一個年輕人能在工作中體現自己所重視的生命價值,通常也就會有成功的生涯發展。
現實一點來說,年輕人離開學校後,大部分終究要進入就業市場。他們不只在就業中建立自己的經濟獨立,負起自己的公民責任(納稅),更從中找出自己能進一步 發展能力,而在成就自己同時,也能貢獻社會的途徑。我們實在很難想像,如果一個年輕人進入社會後,卻發現自己達不到上面這些目標,這樣的「全人」可以說是沒有嚴重缺憾的。
就業力:該教嗎?如何學?(下)
劉孟奇
一旦認知到就業力教育的重心在於「核心就業力」,我們就不至於誤以為就業力教育等於「多開設商學工程等實用課程」。事實上,就業力教育的重點在於教學方法。如果使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即使看起來好像「不實用」的文史哲課程,也可以大幅提昇學生的就業力。相反的,如果教學方法以單調與單向的灌輸為主,那麼就 算科目名稱是「公司經營管理」,恐怕也不見得會對於學生的就業力有太大幫助。
Skills Plus的核心觀念是,就業力教育的根本在於「好的學習方式」。所謂「好的學習」包括四個重要的學習要素:
第一個學習要素是「理解」。不管是教師的教學或學生的學習,「理解」當然是很基本的目的。但是Skills Plus所強調的「理解」,不只是學習者能夠理解複雜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學習者必須能將理解的內容與他人溝通。
在我的調查經驗中,許多職場新鮮人面對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他們不見得不能理解複雜的事物,但是因為過去在學校的學習當中,他們通常只需要將理解的內容與考卷「溝通」,而不需要與「他人」溝通。這使得他們在進入職場後,會相當缺乏工作上所需的專業溝通能力。
如果要改善這個現象,那麼不管在老師的教學或學生的學習當中,就必須多建立「與他人溝通自己所知」的機會,例如能多透過口頭簡報與書面報告來進行學習評量,而不僅僅是倚重紙筆考試。
第二個學習要素是「技能」。在我們的傳統教學當中,當然會重視學生有沒有學會與學科相關的專業技能。比如說,上計算機概論要學會Office,上會計學要學會做財務報表等等。
但是Skills Plus所強調的「技能學習」,不只侷限於以上所說的「學科專屬技能」,而是還希望能在教學當中建立學生的兩種重要技能,首先是「研究技能」,也就是能在 一定範疇的學科領域內進行研究調查。所以要強調研究技能,其原因在於年輕人進入職場以後,如果要有能力解決每天工作中層出不窮的新問題,就必須能夠自己針對問題進行研究調查。
Skills Plus所強調的另一種技能學習則是學習「可轉移的核心技能」,例如在課程中有小組報告,這就可以學習「團隊合作」。或者是在課程中置入專題製作,這就可以從中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學習要素是「效力信心」 (Efficacy Beliefs)。這個意思是說,學生可以藉由學習過程獲得「自己可以讓事情有所不同(即使幅度不大)」的自信,並且建立一種「學習而來的樂觀態度」,也就是相信在許多情況中都可以找到自己能成功做出貢獻的機會,並且相信成功的關鍵在於「努力與堅持」加上「智慧與能力」。
事實上,在國外的調查當中,上面所說的「遇到問題的積極與樂觀態度」,是雇主非常重視的核心能力。要在教學當中讓學生可以學到這種態度,很明顯的必須要給他們足夠的挑戰,而不能讓他們覺得「隨便混一混就可以過了」。無論如何,這些挑戰不是為了「整倒學生」,而是為了讓他們在克服困難之後,能夠感受到進步的喜悅與真實的成就感。
第四個重要的學習要素是「後設認知 」(Metacognition)。這個意思是說,學生不是只會被動的吸收知識,或者說,「一離開教室,就把知識留在教室裡」,而是有能力做到:
(a) 知道自己知道什麼:
能夠不時省視自己的知識庫存,並且有自信在適當的現實情境中引用他人觀點。
(b) 知道怎麼使用自己知道的知識:能夠在特定狀況中,運用知識找出最佳行動方式。
(c) 知道如何獲取新知:知道自己偏好的學習方式、能夠獲取新知的可能途徑、以及如何與學習目的配合。
如果一個大學科系能夠在教學方法及課程安排中充分反映這四個「好的學習要素」,學生就有機會建立相當充足的就業力。相反的,如果在教學中無法體現上述四個學習要素,那麼再「實用」的科目也會變成難以轉化成就業力的「死知識」。
當然,要充分產生這些學習效果,不太可能光靠單一科目的教學,而必須在系的學年課程或學程規劃中,透過多門課程的多樣化教學活動,整體性建立好的學習結 果。Skills Plus建議,學系在規劃一個學年或一個學程的學生學習活動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原則。我們在下面列出來,提供有興趣的讀者做為參考:
(1) 盡量讓學生有進行深度研究的機會。
(2) 不要將課程塞得讓學生只能浮面學習而無法深入理解。
(3) 將資訊通信科技(如網際網路)當作一般性的學習工具。
(4) 讓學生有協同合作的機會。
(5) 明白規劃讓學生進行策略性思考、省思所學、規劃學習歷程的時間,並且讓他們在這些學習事項上與同儕、朋友、以及導師互動。
(6) 對學習結果有大量的回饋,而其目的比較是在於協助學生提升將來表現,而不僅是辨識其在所知與應知資訊之間的落差;在評量時,應高度評價學生的努力與細心,以鼓勵其建立「效力信心」。
(轉)花錢買挫折感?
副教授 劉孟奇
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照例會有一些針對青少年的應景民調出現。媒體在解讀這些民調時,最常得出的結論就是我們的青少年很憂鬱,很不快樂,而最主要的原因莫過於讀書壓力太大。在這些報導的最後,經常會用一句話總結:「什麼時候才可以給孩子一個『快樂學習』的空間?」
「快樂學習」或許是過去十幾年教改過程中最響亮與打動人心的口號之一,但是其中也隱藏著很大的迷思。「大人們」所以會強調「快樂」,避諱「壓力」,或許是 因為過去的成長過程不快樂,不想讓孩子們「重蹈覆轍」,或許是因為不想背負「讓孩子不快樂」的罪惡感。無論如何,青少年真正需要的,是「沒有壓力的快樂學 習」嗎?
一個很好的觀察對象就是:對於成長於電腦科技日新月異的E世代而言,他們會選擇購買怎樣的電玩遊戲?或者說,怎樣的電玩遊戲才能暢銷?
如果觀察暢銷的電玩遊戲,從早期的超級瑪俐、俄羅斯方塊、三國志、世紀帝國,一直到最近當紅的太鼓達人、魔物獵人,我們可以發現,這些遊戲沒有一個是拿 「沒有壓力,可以輕鬆快樂玩」來當賣點的。相反的,這些遊戲往往講究技術鍛鍊,要花時間練習上手,而且玩的過程當中還經常會有「卡關」—因為技術不夠而過不了關—的情形發生。
遇到卡關的時候,挫折感當然油然而生,但是說也奇怪,這些在玩的過程中經常會讓人產生挫折感的遊戲,卻也往往是青少年願意省吃儉用,甚至努力打工賺錢來購買的遊戲。話句話說,這等於是在「花錢買挫折感」。難道青少年嫌生活中的挫折還不夠多?
如果我們進一步觀察,就可以發現,這些遊戲的樂趣就在於過關之後的成就感。當然,這些遊戲的設計不會只是一味的製造挫折感(只有挫折感的遊戲大概也賣不出 去),而是在經過充分的練習與學習之後,只要掌握了足夠的技術,再加上一定的運氣,就可以過關。但是重點在於,沒有真正的挫折感,也就沒有真實的成就感與 巨大的滿足感。事實上,當一個遊戲失去挑戰性—或者說,失去製造挫折感的能力—通常也就是要被束之高閣的時候。
一言以蔽之,我們的孩子可能並不需要高度保護心態的「快樂學習」,而是需要能夠讓其充分感受到成長樂趣的「有成就感的學習」。沒有壓力,就沒有克服壓力以 後的紮實成長;沒有挫折,就沒有解決難題之後的滿足成就。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應該可以發現,過去教育所以會產生一些弊病,問題不在於讓孩子有挫折感,而在於「沒有盡頭的挫折感」,或者是「有挫折感,沒成就感」。而其原因或者在於不能讓孩子能夠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一步步克服挫折;或者在於能夠產生成就感 的來源太過單一,而缺乏多元成就的管道。在這兩點上,電玩遊戲的表現恐怕都要強得多,也值得教育者多加學習。
-------------------------------------------
自由時報2008-12-24
競爭力下滑 日輕鬆學習政策喊卡
〔編譯鄭曉蘭/綜合報導〕日本政府為改善升學壓力所造成的教育問題,六年前大刀闊斧實施所謂的「輕鬆學習」教育路線。如今,在國內外學力評比大幅滑落的情況 下,文部科學省不得不再次改弦易轍,繼中小學的新綱領後,接著公布脫離「輕鬆學習」路線的高中新「學習指導綱領」。這也等同宣布日本小學至高中的教育體制,正式揮別「輕鬆學習」時代。
高、中小學政策大逆轉
日本文科省二十二日公布約十年修訂一次的高中「學習指導綱領」,內容完全擺脫十年前為實施「輕鬆學習」所制定的現行綱領。全新綱領將在徵詢民眾意見後定案,在二○一三年四月的新學期開始實施。
此前,該省已於今年三月公布中小學新「學習指導綱領」,大幅提升課程分量及難度,預計陸續於二○一一年及一二年實施。
取消數理難度門檻限制
日本高中的全新學習指導綱領中,以英文、理化以及數學三科跳脫「輕鬆學習」的色彩最為濃厚。該綱領廢除原先對數理設定的「難度門檻限制」,改由老師進行評估後,可自行決定教授較難內容。
高中英文 全程英語授課
英文科的學習單字由原先的一千三百字增至一千八百字,且規定老師原則上須全程以英語授課。不過,以英語授課的規定已引發外界質疑,不少教師擔心不但學生沒有能力吸收,就連教師本身也沒有自信,能全程以英語授課。
全球評比退步 教育警訊
日本倡導週休二日、縮減課程內容的「輕鬆學習」,實施以來爭議不斷,不僅家長憂心孩子學習能力低落,還有許多學校為拚升學率,自行恢復週六上課舊制。而日本 接受「輕鬆學習」教育的所謂「輕鬆世代」,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二○○七年底公布的基礎教育學習評鑑(PISA)中,所有評鑑領域的排名皆 比上次評鑑退步,數學和科學排名更大幅滑落,讓向來以青少年優越數理表現自豪的日本社會大為震驚,也讓日本教育單位更積極投入教育路線的轉換。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轉)改變誘使人腐化的制度吧
August 18,2008
http://blog.roodo.com/lakatos/archives/1530237.html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
副教授 劉孟奇
(劉館長按:原文發表於2002年6月。用以評論目前的新聞,幾乎不用改幾個字。老的制度不死,只是不斷產生同樣新聞而已。)
近來國營事業爆發一連串的弊端,同時新政府當中的重要閣員與好幾位執政黨立委的操守都受到嚴重質疑。有鑑於此,日前澄社對於政府提出建言,引起社會輿論極 大迴響,特別是澄社直指「走了黑金,來了白金」,更讓大眾憂慮目前政府與財團之間的關係是否逾越了應守的界線。看到「新政府」與「舊政府」之間的區別似乎 越來越模糊,而面目越來越相像,對於許多曾經為了政黨輪替實現而激動歡呼的人而言,可能不免覺得有些失落。
但是這或許沒有什麼好驚訝的,因為民主制度雖然能夠透過政黨競爭製造壓力,使執政者有動機謹慎行使權力,但是即使在民主制度當中,還是可能存在足以使權力被濫用的誘因。舉例而言,經濟學中的公共選擇學派就論證,只要利益夠大,少數人所組成的利益團體就會有強烈動機,遊說政府採行利己而不利於社會大多數人的關稅或補貼政策。
民主制度不見得能自我矯正這種權力的濫用,因為不當政策所造成的利益是歸諸於一小群人,因此他們會願意付出相對較高的組織與遊說成本;相反地,損失是分攤到大多數人身上,而組織一大群人的交易成本又相當高,因此比起沉默的大多數而言,團結的少數人反而容易影響政府。
除此之外,我們也沒有理由假設,由自利心所驅使的行為既然在社會的各個領域都相當常見,為何獨獨在政治領域之中,我們就能夠期待其中的行動者不會受到自利 心的影響?即使執政者不圖一己之私,在民主選舉中爭取選民支持的政黨就如同在市場中爭取消費者購買的廠商一樣,都需要資源的挹注;廠商需要資源進行生產、 行銷、擴大市場佔有率,政黨也需要資源來製造權力基礎,而這也使得利益團體「以權力換取資源」的提議更顯得難以抗拒。
我們可以從公共選擇學派的說法得到一個重要的教訓:如果不想長螞蟻,最好就不要把糖放在地板上。如果不想產生「以權易錢」的尋租行為,最好的方式就是盡量杜絕尋租的空間,而不是期待政治人物與商人在各種令人垂涎的尋租機會之前清心自律。觀諸台灣過去一年來爆發的各種醜聞與弊案,莫不是源自於政府管制、國營事業、或政府高度涉入的產業。事實上,一旦有管制與政府干預產生的暴利機會,即使是職司教化的教育部高級官員或傳道解惑的大學夫子都可能受誘沉淪,那麼只要制度不變、持續誘使人腐化,我們又何須吃驚於「新政府」會產生「舊時代」的腐敗弊端?
歸根結底,「政黨輪替」的意義不應該流於「推選聖人上台」的「新聖王政治」;不管是「挺扁」或「反扁」,只要焦點永遠是阿扁,那麼就會看不到問題的重點:我們必須儘速改變一個充斥著尋租機會、誘使人沉淪腐化的制度,而不是一味指責為什麼常人缺乏抗拒腐化的能力。
正如同消費者對於人權的關注能夠促使廠商不敢剝削童工一般,支持各個不同政黨的台灣選民也可以自問:我們對於政黨輪替的願景是什麼?我們賦予自己所支持的 政黨怎樣的行動議程?是拉下一批看不順眼的政客、鬥垮一個敵對的政黨、打倒一個意識型態相左的政權?還是掃除權力利益糾葛不清的體制惡瘤,建立一個自由化 與大幅減少政府干預的合理制度,讓台灣少一些權力掠奪的貪婪黑洞,多一些公平競爭的活力空間?
(原文登於意識型態咖啡本館,2002/06)
-----------------------
廉能政府的口號是無法落實的
因為那只是口號
構不成對裡面群體的制約
「聖誕老人」開槍 殺前妻家 8死
2008年12月27日 蘋果日報
【張翠蘭╱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發生假扮聖誕老人濫殺事件!加州洛杉磯失業男子帕多(Bruce Pardo)扮成聖誕老人,到前妻娘家舉行的聖誕夜派對,掏出手槍大開殺戒,歡樂佳節氣氛瞬間變成驚駭奪命噩夢。帕多接著縱火燒屋,逞兇後逃至哥哥家舉槍轟頭自殺身亡,警方昨在命案現場找到8具屍體。
現年45歲的帕多沒有犯罪前科,但研判上周他簽字離婚,是導致其憤而報復攻擊的動機。警方指出,這段維持不到一年的婚姻,離婚過程「並不愉快」。聖誕夜晚間23時30分,帕多穿著聖誕老人服裝、帶大包禮物,來到洛杉磯東郊40公里處科維納的前妻希薇亞娘家敲門,一名8歲女童興奮跑來開門,帕多竟持半自動手槍,朝她臉開槍,所幸子彈僅穿過臉部,未危及生命。
親友驚逃跳樓骨折
帕多隨即踏進客廳,開槍瘋狂掃射,希薇亞及其父母在內約25名親友驚恐四竄,有人驚慌逃跑、有人躲到桌椅下,一名20歲女子情急從二樓破窗躍下,腳踝骨折。
鄰居聽到槍聲後報警,警方3分鐘內趕抵時發現屋子已陷入火海,火焰達12公尺高。火勢之大,把兩層樓高民宅燒焦崩垮,夷為平地,約80名消防員奮戰1個半小時,才把火勢撲滅。
加壓油桶當「禮物」
鄰居薩嘉杜形容現場「很可怕」。帕多所帶來的大型禮物,其實是約76公分高的加壓油桶,警員布恰納稱其警察生涯30年從未見過這種縱火工具。警方前天上午在付之一炬的火場找到3具屍體,稍後又在灰燼中找到5屍,但因遺體都「嚴重燒毀焦黑」,須比對牙齒紀錄才能辨別身分,但據信帕多的前妻及前岳父母都是罹難者。
目擊者指出,帕多行兇後,脫下聖誕老人服裝,開車逃逸至40公里外的哥哥住家。前天凌晨3時30分,帕多兄長返家時發現他已開槍自盡。
鄰居表示,帕多沉靜低調,多年來其教區教堂聖誕夜彌撒,他都擔任接待志工,未料竟犯下殺人後自盡的駭人行徑。
扮聖誕老人濫殺過程
1 帕多裝扮成聖誕老人到前妻娘家敲門,接著朝開門的8歲女童開槍。
2 屋裡正約有25名賓客親友齊聚歡度聖誕,帕多闖進屋後便立即亂槍掃射,大家驚恐逃跑。
3 帕多用加壓油桶,灑油放火燒屋,火勢迅速竄燒,火焰一度高達12公尺。
房子在猛烈火勢下付之一炬。
4 帕多脫掉聖誕老人衣服,開車逃離。他哥哥前天返家時,發現帕多舉槍轟頭自盡的屍體。
--------------------
無法處理感情問題的人終將傷害彼此
美國評價中國人:人缺乏誠信和社會責任感
中國人不了解他們做為社會個體應該對國家和社會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普通中國人通常只關心他們的家庭和親屬,中國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緣關係上而不是建立在一個理性的社會基礎之上。中國人只在乎他們直系親屬的福祉,對與自己毫不相關的人所遭受的苦難則漠視它的存在。
毫無疑問,這種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道德觀勢必導致自私的惡性循環中,人人都將他人看成不如自己的人。然而,這種自私的心態已經成為阻礙中國社會向前發展的最關鍵因素。
中國從來就沒有成為一個法制社會,因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與守法行為格格不入。中國人老想走捷徑。他們不明白這樣一個事實:即成就來自於與努力工作和犧牲。
中國人傾向於索取而不給予。他們需要明白一個道理:生活的真諦不在於你你索取多少而在於你能給予社會和你的人類同胞多少。
大多數中國人從來就沒有學到過什麼是體面和尊敬的生活意義。
中國人普遍不懂得如何為了個人和社會的福祉去進行富有成效的生活。潛意識裡,中國人視他們的生活目的就是抬高自己從而獲得別人的認知。這樣一來,一個人就會對「保有面子」這樣微不足道慾望感到滿足。「面子」是中國人心理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它已經成為了中國人難以克服的障礙,阻礙中國人接受真理並嘗試富有意義的生活。
這個應受譴責的習性使得中國人生來就具有無情和自私的特點,它已成為中國落後的主要原因。中國人沒有勇氣追求他們認為正確的事情。首先,他們沒有從錯誤中篩選正確事物的能力,因為他們的思想被貪婪所佔據。再有,就算他們有能力篩選出正確的事情,他們也缺乏勇氣把真理化為實踐。
中國人習慣接受廉價和免費的事物,他們總是夢想奇蹟或者好運,因為他們不願意付出努力,他們總想不勞而獲。很少有中國人明白一個事實,就是聲望和成就是通過一步步努力的工作和犧牲實現的,不付出就沒有所得。簡單來說,如果是為了謀生,那一個人只有去索取;但如果是為了生活,一個人必須要去奉獻。
由於在貧窮的環境下生長並且缺少應有的教育,大多數中國人不懂得優雅的舉止和基本的禮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穿裝邋遢粗俗卻不感到絲毫羞恥。
他們在青少年時所受的教育就是如何說謊並從別人那裡索取,而不是去與別人去分享自己的所有。
中國大規模生產的便宜產品降低了輸入這些產品的地區的商業信用度。由於技術落後,管理失敗,中國製造的單位能耗要比發達國家如日本,美國高出很多。
因此,隨著出口額的增加,中國在擴大生產的同時喪失著寶貴的能源。同時,這種行為也嚴重的污染了環境,使中國變為全世界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國家之一。
中國人對西方的技術與產品狂熱追求;卻對西方管理文化所強調的坦率、直接和誠實這些道德上的美玉漠不關心。
由於中國文化不鼓勵-敢於冒險-這種優良品質,所以中國人極力避免冒險,他們也不想尋求機會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他們的思想還停留在專注於動物本能對性和食物那點貪婪可憐的慾望上。
在中國人的眼中,受教育不是為了尋求真理或者改善生活品質,而只是身份和顯赫地位的象徵和標誌。中國的知識分子從別人那裡得到尊敬並不是因為他們為了別人的幸福做過什麼,而只是因為他們獲得佔有了相當的知識。事實上,他們中的大多數只不過是一群僅僅通曉考試卻從不關心真理和道德的食客。
中國的教育體系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一種失敗和恥辱。它已經不能夠服務於教育本應所服務的對象:社會。這個教育體系不能提供給社會許多有用的個體。它只是製造出一群投機分子,他們渴望能夠受益於社會所提供的好處卻毫不關心回報。
中國可以培養出大批的高級能人才,但卻很少可以培養出合格的可以獨立主持的管理級專家。服務於一個公司或者社會,光有技術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勇氣,膽量,正直和誠實的領導才能,這恰恰是大多數中國人所缺少的品性。正如亞瑟.史密斯,一位著名的西方傳教士一個世紀前所指出的,中國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氣 和正直的純正品性。這個評價,雖然歷經百年,如今依舊準確診斷出中國綜合症的病因。
大多數中國畢業生對選擇出國並為外國工作不會感到內疚,事實上他們首先欠下了中國人民在教育上為他們所做出的犧牲。隨著傳統文化價值觀的破壞和逐步衰弱,大多數的中國人,包括受過教育的人都徘徊在精神和內心世界的路口,像迷失的羔羊一樣不知何去何從。
---------------------------------------
不知道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
我猜大概是中國人
大約25-30歲之間寫下的
內容發人省思
不過負面的評論還真是針針見血
我覺得兩岸間的教育都欠缺對人自身啟發的教育
學校跟父母大都重視在課業上的表現
而我認為那並不是人生的全部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扁家洗錢案為何連環爆?原來深喉嚨通媒體
蔡玉真
從八月份立委洪秀柱丟出一份瑞士聯邦檢察署請求司法協助的公文,打開了「扁家洗錢案」的黑盒子之後,台灣的媒體,已經連續三個多月靠著這齣連續劇 大撈一票。電視Call-in節目從早上到深夜指揮辦案,雜誌連續十幾期的封面故事,每個星期都有新焦點、新方向。這些案情與內幕的「消息來源」到底在哪裡?
台灣的司法,因為辦起「總統」而深受矚目。但是,主導整個扁家洗錢案的「特偵組」,到底如何利用媒體「放話」當誘餌,讓這齣充滿高度戲劇性的「扁家洗錢案」戲碼,越來越高潮,也越來越複雜!
細究,整個扁家洗錢案的「深喉嚨」(當年尼克森水門案下台,也是由情治人員洩露給媒體,洩露者以「深喉嚨」自稱),大抵上,可以分成兩大塊。一塊是情治系統本身;一塊是「政要」身邊的重點「謀士」。
「壹傳媒老闆黎智英賭馬英九上任股市三萬點,傳出從選前到選後至少賠掉20億。現在,他靠阿扁翻身」,這話怎麼說?原來,從八月初開始,香港壹傳媒旗下的台灣壹週刊,已經至少連續十八週都以「扁家弊案」作封面故事,就連扁家「婆媳失和,致中挺妻斥母大嘴巴」、「吳淑珍二度撞牆尋死」,這些寶徠花園內的「房事」,照樣寫得如現場目擊,扁家一舉一動好像全被監視。還有許多內容明顯涉及洩密行為;如「揭邱義仁安亞專案五千萬元買通WTO秘書長」,這樣傷害台灣國際形象的內幕,又是誰洩的消息?
「這應該有一部份是國安特勤人員,一部份是扁辦吧!」一位參與扁家洗錢案的辯護律師推測,甚至直指「週刊內部一位曾經在總統府任職的副總編輯」還可以直通過去和現在的總統府員工、扁辦。
※ 從官員變身媒體高層 消息靈通吃得開
壹週刊最近真的是靠扁家賣錢,從「扁家用120人頭戶洗錢」、「扁探詢法國庇護,陳幸妤將攜子出走美國」、「海外洗錢七億,扁珍在台暗藏四億現 金」、「揭扁新家3000萬奢華裝潢」、「珍與牛埔幫合炒地皮」、「三大金控成洗錢密道,扁家二次金改貪污現形」、「國務費罪責,珍要馬永成全擔」、「致 中拿錢安撫親信,珍挺病體主導扁辦」、「金控匯款日本現形,扁家黑錢進三井住友銀行」,每一個封面故事都讓讀者訥悶到底消息從何而來?
壹週刊內部倒是有一位曾經被立委邱毅點名是「陳哲男炒股案」人頭,又是陳哲男機要秘書的前總統府諮議廖志成,他在520後,轉任壹週刊副總編輯, 主導政治要聞版。民進黨內部,從立委、總統大選前綠營民代就一直懷疑阿扁身邊一定有「抓耙子」,當時被點名的人直指在陳哲男出事之後在總統府一樣吃得開, 甚至成為公共事務室第一把交椅的廖志成。
廖志成之所以會被點名,主要有幾了理由,第一,過去他的老闆一直是陳哲男,陳哲男出事之後他不但沒有同進退,反而到總統府公共事務室受重用;現在,他的老闆變成黎智英。第二,他的這些老闆都是「厲害角色」,讓他很容易掌握一些重要消息。
※ 特偵組「大砲檢察官」洩密?天王老子也沒輒
另外,每一次特偵組準備要約談的對象,也幾乎都會透過媒體先「放風聲」,讓當事人先成為媒體追逐的對象,等到特偵組真的約談,造成「前後說法不一」,在理所當然以「有串證之虞」收押禁見。這就是特偵組偵辦便家洗錢案的編導邏輯。
從幾件戲劇性的案情曝光,不難看出特偵組內部到底有沒有「深喉嚨」,第一是已經曝光的蘭若寺照片,出現特偵組檢察官朱朝亮、吳文忠與在中間人張瑋津的牽現下與前總統陳水扁、扁辦主任林德訓會面的照片。當時,主動召開記者會說「朱朝亮要我去勸阿扁」的張瑋津,攪亂了朱朝亮的指揮系統,也拿掉了他在特偵組發言人的位置。
第二件事是特偵組檢察官越方如赴日遊說辜仲諒返台歸案,卻出現中天電視台在日本全程守候,獨家拍到相關人士進出辜仲諒日本公寓、陪兒子吃飯、打球 的畫面。特偵組內部是誰在越方如搭機赴日本的同時「通知」媒體,讓打扁不遺餘力的中天電視台加中時報系旗下的時報週刊可以得到辜仲諒「從通緝犯變回金融 家」的獨家、內幕消息?
特偵組的「辦案」人員或是「情治」人員放話,目的有三:第一個作用是,炒熱新聞,讓自己成為媒體焦點,讓自己成為英雄,滿足自我膨脹和權力慾,同時,可以矮化其他同儕,表示自己高人一等。
第二個作用是,試探反應,有些案情,必須先放空氣,讓社會進行「審判」,讓社會大眾先入為主,建立「被告」的可惡印象。如此一來,配合前面所說的英雄形象,兩相加總,對自己未來仕途,大大有利。
第三個作用才是真功夫所在,因為透露給媒體記者或名嘴,無形間,就建立了自己的人脈,有朝一日,總會用的上,同時,還可利用這種動作,拑制長官,讓長官不敢吃案,或是不敢不依自己意思行事。
至於「謀士」洩密,就沒有情治系統的辦案人員那麼複雜,說穿了,往往就是圖謀一份工作而已。
其實,特偵組內部本來就有幾位「大砲型」的檢察官,一直是邱毅、胡忠信、張友譁等藍營名嘴直接或間接的消息來源。「特偵組八位檢察官裡面是誰在洩密,相信總長自己很清楚!」檢察總長陳聰明面對外界的質疑,只有苦笑,因為,特偵組裡面幾位「超級難搞」的檢察官,這幾年來早已超越所謂「檢察一體」的原則,他們自以為是的辦案方式簡直「連天王老子都拿他沒辦法」。
※ 爭議的中間人 也成了深喉嚨
而外界以為火力十足、「打蒼蠅也打老虎」的特偵組,在整個偵辦過程確實也出現了一些荒腔走板的狀況,原本擔任發言人又當過檢察長的朱朝亮,竟然也連續發生幾件荒腔走板的偵辦動作。第一是透過「爭議人物」張瑋津希望規勸陳水扁面對司法。」,在司法界,『張瑋津』可是響叮噹,從震驚司法界的「台鳳案」、與多位司法官的炒股糾紛,到與前民進黨立委王世堅一起到賓館聽取紅衫軍爆料,「不知道什麼時候又要出狀況」的張瑋津,竟然會成為朱朝亮委以重任的中 間人。
另外,朱朝亮還透過昔日雲林地檢署下屬,現在擔任士林地檢署檢察官曾勁元,希望勸陳水扁面對司法。但是,消息見報後只見雙方各說各話,朱朝亮說是曾勁元主要替陳水扁說項,表達希望與吳文忠、朱朝亮見面;而曾勁元則強調是朱朝亮希望他陪張瑋津一起「勸」陳水扁面對司法。曾勁元的家人就不滿地說「人在 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就只是要我們『選邊站』」。多年信佛,在朋友眼中形容已經「清心寡欲」的檢察官曾勁元,在這起事件之後也被檢察官內部網站討論,指他 有『辦私案』,甚至要求士林地檢署追查他與一位女性被告「林秀琴」的關係。
這些動作,其實是司法界「內鬥內行」的老套,但是,誰說實話?誰說謊話?誰在居間放話?誰是操控全局的幕後藏鏡人?就連身為最高首長的檢察總長陳聰明其實也心知肚明。
不管深喉嚨來自何處?「扁家洗錢案」確實讓劇情高潮一波接一波,這是台灣重大司法弊案的常態,偵察不公開永遠都只是笑話,因為,「深喉嚨」厲害之處就是,絕對不會留下證據!
作者蔡玉真,資深媒體人。個人部落格為http://blog.nownews.com/etfm_betty2
阿扁被釋放,馬英九在下一步很大很大的棋!
ahque
阿扁被釋放,馬英九的潛臺詞是什麼?
這兩天,國內各大媒體都在報導海峽兩岸的兩件大事:
一、陳水扁被當庭免保釋放。
二、兩岸正式開放直航「大三通」。
表面上很難將這兩件看似無關的事情扯到一起,由於阿扁的2次無保釋放,大家的關注點都在阿扁被無保釋放的爭議上了,很少人去關注太多全面開通的「大三通」,只有關注兩岸的部分藍營人或媒體報導一下,完全看不到綠營人士的強辭奪理的反對,使得綠營人士都在為阿扁無保釋放而暗爽或是說些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話,讓全面大三通順利完成。然而,他們本質上卻是一個政治高手的幕後操盤的結果。
這個「高手」是誰? 對,他就是馬英九。
說白了,兩岸之所以能夠開放「大三通」,陳水扁的功勞最大。由於他的「喋喋不休」的叫囂「台獨」,反而加快了兩岸走向統一的步伐,譬如為了震懾台獨的「反分裂法」就是在阿扁執政的期間出臺的,如果不是台獨勢力的喧囂,出臺這部大法幾乎是不可能的。
臺灣獨立是國共兩黨所不樂見的,所以直接導致了所謂的「國共第三次合作」--其代表事件是連戰先生的「破冰之旅」。隨著阿扁被選票拉下臺,兩岸「大三通」成了水到渠成,理所當然的事情了。不過,倒楣的阿扁無意中「為他人作嫁衣裳」,自己也因貪腐而鋃鐺入獄。
大三通開放了,兩岸人民都收益,這是共同點,但是,哪一方的收益更多?當然是經常來往於臺灣和大陸的眾多台商,以及把大量水果銷往大陸的台農。歸結一點:開放大三通,臺灣更更受益。然而,這些大陸給臺灣的實實在在的好處,都是阿扁當了「黑臉人」間接向大陸要來的。
說到這裏,大家都可以看出來了,陳水扁被羈押是不會被重判的,釋放阿扁應該是必然的事情。阿扁從被羈押到被免保釋放都是出於一個人的政治考量,並經過精心的政治利益計算的。
阿扁的羈押,一方面打壓了臺灣甚喧塵上的綠色政治勢力,穩固了某個人的政治基礎,又為他自己塑造了清廉執法的形象,還不失時機地報了這八年來綠營打壓藍營的「八年之恥」,籠絡了泛藍選民的心。
阿扁的免保釋放,當然是一種政治妥協和博弈。首先是和綠營選民的妥協,因為某人還想做個「全民總統」,不想為四年後的連任選舉塑造一個頑固的敵人。其次是和大陸的博弈,因為只有讓以阿扁為代表的綠營勢力的存在,才能使用這種綠色勢力,讓其成為向大陸「要好處」的棋子,很有三國時期「聯吳抗曹」的策略。
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島內的綠色勢力絕對不會因為阿扁的長期收押而消亡,打掉一個陳水扁,還有現在潛伏著的謝長廷、蘇貞昌、呂秀蓮等所謂「四大天王」,陳水扁的消亡只會使這些綠營天王們作大作強,到時候他們再來個打個「悲情牌」,估計臺灣又會發生第二個「美麗島事件」;而留著阿扁自然可以分化這些勢力,使綠營內部相互制衡,畢竟現在執政權在國民黨手上,有的是各種資源,有的是各種主動權!
這個人是誰?除了馬英九還會是別人麼?套用大陸一句流行的話:「小馬哥在下一步很大很大的棋」。
作者ahque,廣東,大畢,IT業。
---------------------------------
"阿扁的免保釋放,當然是一種政治妥協和博弈。"
讀起來感覺怪怪的
怎麼好像馬英久是大內高手....
連周法官都是他一手指揮下令的棋子....
厲害的應該是後面的幕僚團隊吧
現代的時代一個人的力量太微薄了
台灣在做政治操作的人實在有夠多....
陳水扁在美國不會被羈押 在中共早被槍斃了
高達宏
台灣人對選舉的熱情關注,讓人感覺台灣人的民主觀念比較接近美國,但是就扁案來看,很不可思議的,台灣人的法治觀念比較接近的卻是中共而不是美國。
一˙國民黨炒作押扁,民眾受到影響:
陳水扁在移審中,先是檢察官再起訴時沒有具體求刑,隨後法官認為沒有羈押必要,當場判以無法釋放,此一結局出乎所有關注扁案的人的意料之外。
當陳水扁步出法庭的時候,藍綠真的是天地之別的二樣心情。
綠營當然認為這樣的做法符合人權。
而藍營呢?原本炒作陳水扁將會被求刑三十年或無期徒刑,會繼續被羈押起來,然後在監獄過他的苦日子。如今竟然眼睜睜的看著陳水扁走出法庭,當然是完全無法忍受。
於是,藍媒開始炒作,推出民調,指稱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眾認為陳水扁應該繼續羈押,並且以大版面強調若是不繼續羈押陳水扁案件將沒辦法偵辦下去,給錢的企業家或是證人,會受到陳水扁的壓力都不敢出面,甚至還指稱他們的生命可能受到威脅。
接著原本說尊重法犯的裁決的特偵組主任檢察官陳雲南,在政治壓力下,不多時立即改口將提出抗告,要求繼續羈押陳水扁。
甚至連國民黨立委邱毅竟然去告讓陳水扁無保交釋的法官瀆職,還由於特偵組沒有對陳水扁具體求刑,打算去告檢察總長陳聰明。
如此聲勢浩大的操作,目的就是要讓陳水扁回歸牢籠。也在製造陳水扁罪不可赦的社會視聽,藉以影響民眾的判斷。
那麼台灣的民眾,這段日子,在這樣的操作之下,有沒有受到影響呢?顯然的是「有」。但是這樣的「有」,卻是一種被扭曲的「有」,也就是在被灌輸ˋ洗腦之下,所產生的「感覺」,而不是來自於對法律的認識所產生的判斷。
二˙美國關注人身自由,認為押扁不當:
當扁案發生之初,美國的法界就認為要將陳水扁入罪相當困難。
及至陳水扁ˋ葉茂盛ˋ邱義仁ˋ陳明仁等,一票人相繼被收押之後,美國就相當的關切,甚至透過在台協會等表示關注的態度,美「國防新聞」週刊也報導連逮綠營人,質疑藍營政治報復。
在美國,以陳水扁所涉的案件不可能被羈押禁見。
因為在罪行法定觀念之下,
在未被確定有罪之前,必須以無罪視之。
而陳水扁並非殺人ˋ打人ˋ強姦ˋ強盜ˋ偷竊等罪行的現行犯,有沒有罪必須經過龐大的文書認證,所以法院根本沒有羈押的理由。
三˙民眾不知道,任意羈押如適用於陳水扁,也適用於所有的人:
台灣的民眾由於歷經過專制統治,對於法院所任意羈押習以為常,所以在馬英九ˋ國民黨ˋ藍媒的煽風點火之下,都認為羈押陳水扁是應該的。
殊不知道,在歐美民主國家除非是罪犯,沒有一個人是會被關進監獄的。
因為關進監獄是對人身自由的最大懲罰。
民眾不明白關陳水扁固然可以讓他們「感到很爽」,卻不知道就相對的普遍性來講,自己的人權也跟著陳水扁一起關進了監獄。
也就是,如果陳水扁失去了「確定有罪之前,必需視為無罪」的人權,那麼所有的人也都跟著失去了這樣的人權。
因為適用於陳水扁的,就適用於所有的人。
所以從美國的法治精神來看扁案,台灣的法治教育相當的失敗,因為在影響之下被扭曲成為「只要爽,只要『認為』有罪,連自己的人權也可以不顧」。
想想看「我不贊成你說的話,但是我尊重你說話的權力」這句話,是不是可以改成「我不喜歡陳水扁,但是我尊重陳水扁不被任意羈押的人權(人身自由)」?
四˙陳水扁在中共大陸早就被槍斃:
如果扁案發生在中共大陸呢?
大概早就已經被執行槍斃完畢。
因為中共是個專制國家,不是個民主法治國家。
中共對於政敵從來不會手軟,加上中共的審判完全不是司法審判而是政治審判。碰到像是陳水扁這樣的敵對份子,當然更不用說了。
在專制體制下,所有的媒體都只能依據中共的指示報導,至於中共的媒體會怎麼報導陳水扁?應該和台灣的藍媒塗抹陳水扁的內容差不多,而且份量也差不多。
新聞報導這方面的操作,國民黨和共產黨是雷同的。
從中共的司法歷史來看,陳水扁沒有被公開審判的機會,而替陳水扁辯護的律師鐵定會被關進監獄。
讓人驚訝的是,台灣的法務部不就是朝著打擊辯方律師的這個方向在操作嗎?
真是國共一家親,作風如此接近。
如果在中共大陸,陳水扁最後的結果,就是由家屬收屍。
陳水扁活生生的進了中共的法院,出來就是冷冰冰的一個死人。也就是陳水扁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毫不意外的,全中國的十二億民眾,都會認為陳水扁死得好,至於陳水扁是不是真的犯罪,人權有沒有被侵犯,沒有人會異議,因為共產黨的指控沒有人敢質疑。
五˙台灣民眾應該支持給陳水扁一個公開ˋ公平ˋ透明的審判:
在台灣竟然有如此多的人,對於這樣的一個貪瀆案件在辯論庭都還沒有開始,就定了陳水扁的罪,就要把陳水扁關起來,所以當我們以美國和中共的角度來看扁案的時候,台灣人豈能不心驚於自己的法治觀念,竟然是比較接近專制的中共,而不是比較接近民主的美國?
現在認為陳水扁有罪的人,應該想想陳水扁有沒有辯護自己無罪的權力,是不是應該聽聽他的陳述,然後再來評判他是否有罪?
現在認為陳水扁應該羈押起來的人,應該想想是不是還沒有經過審判,只要有人說你有罪,就可以把你關起來?
最近,美國的國務院ˋ在台協會ˋ媒體相繼表示,應該給陳水扁一個公開ˋ公平ˋ透明的審判。
如果生活在台灣的人,希望台灣的法治比較接近美國而不是比較接近中共,那麼,為了自己,就應該支持要給陳水扁一個公開ˋ公平ˋ透明的審判,呼籲所有政黨讓政治的因素排除出去。
附註:
就在特偵組第一次抗告押扁失敗,仍在研討是否第二度繼續向高院抗告羈押陳水扁之際,馬英九在「釋憲六十週年」研討會中,突然脫稿表示,「憲法」不是只靠大法官來維護,在特偵組的起訴書中特別提到「前總統」陳水扁在就職二任「總統」時,都依照憲法第48條規定宣誓,不料陳水扁的行為竟與誓詞完全相左。
馬英九這樣的表態,必然會給特偵組相當大的壓力,難道不就是一種干涉司法的政治操作嗎?
司馬觀點:李慶安的秘密盟友(江春男)
司馬觀點
李慶安的雙重國籍問題,拖了快三百天。前天,美國國務院正式表示,李慶安曾擁有美國國籍,且無放棄國籍紀錄,這個案子已經結束。但是李慶安卻以留職停薪的方式,繼續藏身於國民黨鄉愿文化的保護下,能拖一天就一天,這種厚臉皮,不是犀牛做所能形容。
電視名嘴視而不見
本來是一件十分單純的案子,只要查明事實,依法處理即可,但是立法院、外交部互相推托,明知AIT不願介入台灣政治,卻努力要把老美拖下水。外交部夾在中間,欲言又止。王金平的尷尬寫在臉上,但仍賣力地和稀泥。如此賣力演出,不知李慶安如何感恩圖報?
李慶安查到那裡,說到那裡,她一方面宣布留職停薪,一方面宣稱此案仍在審理中,這種策略像紙糊的一戳就破,但現在國民黨全面執政,可以全部不負責,只要國民黨不顧社會觀感,不問是非對錯,不管違法不違法,決心賴到底,誰能奈她何?
其實,大家都知道,李慶安在作困獸之鬥。一旦放棄戰鬥,她立刻會被剝奪立委資格,要被迫繳回一億多元薪資所得,此外還須負刑責。她無法面對這種傾家蕩產,身敗名裂的必然結果。她所面對的命運比阿扁更為迫切而險惡,其處境也比阿扁更加孤立。
有趣的是,以永遠的反對黨自居的電視名嘴,一碰李慶安這種案子,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些正義之士,寧願無休止地反覆批扁,卻不肯撥一點時間來談談這件事的是非屈直,在某一方面可以說是李慶安的秘密盟友,有這些名嘴作沉默的支持者,李慶安雖千萬人,亦可吾往矣!
江春男
---------------------------------
向李慶安討教英文(梁文傑)
2008年12月26日蘋果日報
論壇
立法院終於公布AIT查證李慶安是否有美國籍的回函。各大媒體都認為,這封回函證明李慶安仍有美國籍,李慶安卻堅稱這並非函中內容。李慶安的硬拗不知是因英文太爛還是刻意看不懂,我們最好還是從原文向她討教誰是誰非。
AIT回函李具美籍
這段似是而非的說法是根據AIT回函中的一段話。AIT說:「U.S. citizens who hold the nationality of a foreign country and who accept employment with the government of that country that requires an oath, affirmation or declaration of allegiance may have constituted an expatriating act if they do so with the intent to relinquish their U.S. nationality. While the Department has not made any determination regarding loss of nationality for the individuals named above, it could do so based on evidence that either of these individuals constituted a potentially expatriating act with the intention of relinquishing U.S. nationality.」這段話翻譯出來就是:「當美國公民擁有外國籍,並在他國政府擔任需要宣誓效忠的職務時,如果這種行為是出於有意要放棄美國國籍,這就可能構成放棄國籍的行為。雖然國務院還沒有確認上述人物已喪失國籍,但國務院可基於上述人物已有意要放棄美國國籍的證據,而確認他們已喪失國籍。」
仍須由國務院審查
本來李慶安那種「只要在台灣擔任公職就等於放棄美國籍的說法」就是無稽之談。國籍是一切法定權利義務的來源,如果放棄國籍那麼簡單的話,那麼有欠稅的、被起訴的、逃兵的,都可以藉由拋棄國籍來逃避義務。所以我國《國籍法》規定,凡是民刑事被告、刑期尚未執行完畢或是租稅罰鍰沒繳清的人,都不能放棄國籍。像美國那種對海外公民的所得稅一分一亳都要追討的國家,更不可能讓你來去自如。李慶安主觀認為自己已經不是美國人是一回事,美國政府要不要放李慶安走,那完全是另一回事。
現在AIT明白告訴李慶安她走不走得了還要等國務院審查,除非李慶安真的英文太爛看不懂,否則應該心裡有數沒有再硬拗的空間。
作者為台灣新社會智庫副總幹事
梁文傑
--------------------------------
這件事情會弄這麼久的主要原因在於國民黨
不願對黨國大老的子女進行切割檢討
錯綜複雜的勢力糾結
也可說是人情跟面子還有利害牽連
李慶安的父親李煥為國民黨遷台後的高級官員
李慶華跟李慶安立委都是其子女
加上一但承認具有美國公民身分
會面臨台灣的刑事責任追究跟薪資繳回(估計1億左右)
也會被舉發涉嫌美國法律上的漏繳稅款...
最後是從政的生涯就此終結
然而國民黨處理李慶安的時候
會面臨到馬英九到底是否具有美國公民的身分??
若是處理不當恐怕會波及到馬總統身上
(沒人敢去開第一槍??怕也燒到自己去)
若是比照李慶安的處理模式 (正當法律程序下)
恐怕總統要重新選了........(如果總統具有美國籍身分...)
編按: 似乎也不太可能 因為國民黨是執政黨!!!
宗教裁判所的真面目
成蹊/譯 發佈時間: 2004-07-21 15:46 中華讀書報
這是對小說宗教裁判所相關題材的資料收集的文章
近年來,歐美學者對傳統的中世紀形象進行了許多反思,很多新觀點與人們的普遍認識大相逕庭。以下是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大學歷史系主任托馬斯·F·梅登教授(Thomas F.Madden)關於宗教裁判所的一篇文章,相信會讓很多讀者大為震撼。歷史很難客觀,也很難有一定之論。惟其如此,我們才應該抱著更加寬容和開放的態度去探究過去,從而更好地理解現在和將來。
在指斥天主教會的罪惡時(人們經常這麼做),人們總是把宗教裁判所作為一個突出的例子。那些對歐洲歷史沒什麼興趣的人們清楚地知道,宗教裁判所是一個由狂熱而殘忍的教士主導的機構,這些教士拷打、殘害並殺死敢於挑戰教會權威的人。在現代,「宗教裁判所」這個詞既代表一個機構,也代表一個歷史時期。如果自己主持的聽證會被稱為「宗教裁判所」,這對大多數議員來說絕不是一種恭維。
不過,近年來人們對宗教裁判所進行了更多的研究。在準備千禧年慶典的過程中,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要求學者們探明宗教裁判所時期所發生的一切。1998年,梵蒂岡向來自世界各地的30位學者開放了宗教法庭(Holy Office,宗教裁判所的現代繼任者)的檔案。現在,學者們最終寫出了長達800頁的報告,並在羅馬召開新聞發佈會將之公諸於眾。其中最令人震驚的結論是,宗教裁判所並不像人們想的那麼惡劣。拷掠並不多見,那些被送到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人中也只有大約1%被執行了死刑。正如當時的一條新聞標題所示,「梵蒂岡縮小了宗教裁判所。」
許多人用驚訝的喘息和嘲諷的冷笑來對待這份報告,這進一步證明了歷史學家和普通大眾之間的確存在著一條可悲的鴻溝。真實的情況是:儘管報告中運用了許多此前無法獲得的材料,它反映的卻只不過是無數學者早已從其他歐洲史料中瞭解到的事實。關於這個問題有不少精彩的新著,包括愛德華·彼得斯的《宗教裁判所》(Inquisition,1988)以及亨利·凱門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The Spanish Inquisition,1997)。簡言之,歷史學家早就已經知道,大眾關於宗教裁判所的看法是虛妄的。但真相又是如何呢?
要理解宗教裁判所的性質,我們就必須懂得中世紀的確是一個落後的時代。我們不能指望,過去的人能夠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世界以及他們自身在世界中的位置(你不妨想像一下,要是你生活在黑死病時期,你會有什麼樣的人生態度)。對那個時代的人來說,宗教不只是人們在教堂裡實踐的東西,它就是科學、哲學、政治、個人身份和拯救的希望。宗教不是一種個人愛好,而是一種永恆普遍的真理。這一來,異端邪說就成了插在此種真理心臟上的利刃,它不但會給異端分子帶來滅頂之災,還會危及周圍的人,令社會結構四分五裂。
宗教裁判所並不是產生於剷除異己或是壓迫人民的慾望,我們不如說它是一種阻止不公正死刑的嘗試。是的,我就是這個意思。異端學說是一種反國家的罪行,它在羅馬法《查士丁尼法典》中被定為死罪。統治者們相信自己的威權來自上帝,他們無法容忍異端分子的存在。普通人也是如此,他們認為異端分子是危險的外來者,必將招致天譴。在中世紀早期,被控為異端的人會被帶到當地領主那裡接受審判,跟那些偷豬或是損壞灌木叢(是的,這在英格蘭是一種嚴重罪行)的人一樣。跟那些犯罪不同的是,你很難認定被控告的人是不是真的異端分子。(要判斷明白),首先得有人接受一些基本的神學訓練——那正是大多數中世紀領主十分缺乏的東西。結果,歐洲各地有無數的人被世俗統治者處死了,沒有公平的審判,也沒有對指控有效性的適當評估。
天主教會在這個問題上的對策就是宗教裁判所,它於1184年由教皇盧西烏斯三世(Pope Lucius III)始創。它的創設是基於這樣一種需要,即讓被指控的異端分子得到公平的審判,這樣的審判由知識豐富的法官主持,並按照證據法的原則行事。在世俗統治者眼中,異端分子背叛了上帝和國王,因此死不足惜;而在教會看來,異端分子只是離群的迷途羔羊。作為上帝的牧羊人,教皇和主教們有責任按照耶穌基督的教導來把他們帶入正途。這樣,中世紀的世俗領袖們汲汲於捍衛自己的王國,而教會則在努力拯救靈魂。宗教裁判所為異端分子提供了一種逃脫死刑並重返社群的方法。
正如這份新報告所確認的那樣,大多數被宗教裁判所控為異端的人都得到了緩刑或是無罪開釋的結果,那些被認定犯有重罪的人也可以有懺悔、苦修並重返教會的機會。宗教裁判所背後有這樣一個假定,那就是異端分子只不過是走錯了路的迷途羔羊。但是,一旦審判官確定某隻羊的離群是出於故意,宗教裁判所就別無選擇了。不知悔改和頑固不化的異端分子將被逐出教會並交由世俗統治者處理。與人們通常的想像不同,宗教裁判所不會燒死異端分子。把異端邪說定為死罪的是世俗統治者,不是教會。事實上,中世紀的宗教裁判所拯救了無數無辜(甚至是不那麼無辜)的人,而那些人本來可能會成為世俗領主或是暴民統治的犧牲品。
在13世紀當中,宗教裁判所在方法和實踐上都變得系統得多了。訓練有素的多明我會修道士銜教皇之命主持著宗教裁判所,他們組織的審判代表著當時歐洲最好的法律實踐。14世紀以降,王權日益增長,宗教裁判所的主宰從教皇變成了國王。以前只有一個裁判所,現在卻有許多個。儘管存在濫施刑罰的危險,但西班牙和法國等地的君主還是盡力保證其治下的裁判所既有效率又不失仁慈。16世紀,女巫大恐慌席捲歐洲,這股歇斯底里的狂熱正是在那些擁有完善的宗教裁判所的地區得到了遏制。在西班牙和意大利,受過訓練的審判官對女巫集會和燒烤嬰兒之類的指控進行了調查,並認定它們毫無根據。而在其他地方,尤其是德國,世俗和宗教法庭燒死了數以千計的女巫。
與中世紀其他世俗法庭相比,宗教裁判所無疑要開明得多。那麼,宗教裁判所並沒有燒死數百萬人的事實為什麼會讓大眾尤其是新聞界如此驚訝呢?首先,當今天的人們想到宗教裁判所的時候,他們腦海裡浮現的實際上是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不,這樣說也不對。他們腦海裡浮現的實際上是關於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神話。有趣的是,在1530年之前,西班牙宗教裁判所一直受到普遍的讚揚,被認為是歐洲最好、最人道的法庭。事實上,當時還有這樣的記錄:西班牙的罪犯故意做出褻瀆的行為,以便被移入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監獄。不過,在1530年之後,西班牙宗教裁判所開始把注意力轉向新起的異端路德教,關於它的錯誤認識可能正是來自於新教革命以及由此而來的(新教和天主教之間的)敵對狀態。
到16世紀中葉,西班牙成了歐洲最富有也最強大的國家。包括荷蘭、德國北部和英格蘭在內的歐洲新教區域也許無法在軍事上與之匹敵,但他們卻擁有一件威力巨大的新武器:印刷機。西班牙人在戰場上擊敗了新教徒,但卻輸掉了宣傳戰。正是在這段時間裡,人們製造出了關於西班牙的著名的「黑色傳奇」(Black Legend,從16世紀開始,反對西班牙和天主教會的一些作家和歷史學家寫了大量著作來反映西班牙的殘忍和不寬容,由此製造出了一個邪惡的西班牙形象,是為「黑色傳奇」——譯者注)。數不清的書籍和小冊子從北方的印刷機裡湧出來,控訴著西班牙帝國在新世界的人性淪喪和可怕暴行。富饒的西班牙被描繪成了一個黑暗愚昧的邪惡之地。
新教針對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宣傳從「黑色傳奇」中所獲甚豐,但它也有其他的來源。從宗教改革開始的時候起,新教徒就遇到了一個很大的困難:他們難以解釋為何新教創立的時間會和基督創教的時間差了15個世紀。天主教徒自然會在這一點上做文章,他們指責新教徒是在基督的教會之外別立旁門。新教徒則辯稱他們的教會才是基督的教會,只不過是被天主教壓制在了地下,而羅馬天主教會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人,它像當年的羅馬帝國一樣在整個中世紀期間迫害基督教徒。不巧的是,中世紀還沒有新教徒,但新教作家們仍然從中世紀異端分子的各種表象下認出了他們。這一來,中世紀的宗教裁判所就完全成了一個試圖摧毀隱藏的真正教會的凶手。而西班牙宗教裁判所仍然十分活躍,正在以極高的效率把新教徒驅逐出西班牙,它對新教作家來說不過是這一場大迫害的最新版本。有了這一素材,再隨便加點「黑色傳奇」的作料,你就可以一本接一本地炮製關於殘忍邪惡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小冊子了——那些新教作家就是這麼幹的。
西班牙帝國及時地退出了歷史舞台,財富和權力轉移到了北方,尤其是法國和英格蘭。到17世紀晚期,歐洲各地的咖啡館和沙龍裡已經溢滿了宗教寬容的氣氛。天主教和新教的宗教裁判所都萎縮了,只有西班牙人還抱著自己的宗教裁判所不放,並因此受到人們的奚落。伏爾泰之類的法國思想家把西班牙看作是中世紀的樣板:虛弱、野蠻、迷信。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本來就已經戴上了宗教迫害的嗜血工具的帽子,現在又被啟蒙思想家們嘲笑為愚昧和不寬容的野蠻武器。一個新的、虛構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就這樣建立起來了,它是由西班牙和天主教會的敵人設計出來的。
現在,關於宗教裁判所的一點點真實寫照已經回到了人們的視線當中。問題是:有人會注意這些嗎?
-----------------------------------
http://newhamg.myweb.hinet.net/17/page17-29.htm
事物的發生都有它的客觀原因,如果想了解異端裁判制是怎麼樣發生的,那就必須回顧一下它發生之前其初生地的社會情況。
十 一世紀末在法國南部興起了一個頗具危險性的阿爾比異端派,他們自稱為卡達里(意為純潔),這是一種浸滿了摩尼教二元論的學說,而且走向極端。他們不但徹底 否定天主教教義,還主張一切屬於物質的東西都是惡的。為達到善境,為救靈魂,人必須壓制肉軀,齋戒刻苦,甚至自殺。延續生命便是延續惡果。所以說婚姻、家 庭、子女,都應禁絕。很顯然,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思想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是根本破壞家庭、動搖社會基礎的運動。
這些「純潔份子」確實能 做到克苦厲行,潔身自好的地步,因此吸收了不少人入幫。他們又利用各種方法傳播,無孔不入,最後又使用武力,竟殺死了教宗的欽使。他們的勢力迅速擴展到整 個法國南方和義大利北方。教會最初用和平宣講的辦法去糾正,但收效甚微。最後同樣受到威脅的奉教的王侯組織十字軍去圍剿,歷經二十年,方才平息。為了肅清 殘餘的和潛伏的危險份子,教會和國家聯合成立了「異端裁判法庭」,先由教會審查是否有異端或叛教罪行,然後勸令罪犯悔改。如果其人願棄邪歸正,則給予一些 處罰後釋放。如其怙惡不悛,則交給政府處理,一般施以火刑。
異端裁判雖然是一種嚴酷的行為,可是在當時來說,還是一種仁慈的表現。要知道在法庭成立之前,群眾因為痛恨這些異端份子,多次抓到他們的人,不分青紅皂白,不加審查訊問,立即處以死刑。這樣誤殺了許多善意受蒙蔽的人。
十 五世紀末,在西班牙又興起了檢查制度。它的起因,是由於那裡的許多猶太人和摩爾人,為了掩飾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假冒為天主教徒。國王斐迪南五世為了純潔 教會和國家安寧,便恢復了異端裁判。辦法與前相仿,由教會甄別其信仰,由國家行使其制裁。由於國家濫用職權,過施酷刑,曾多次遭到教宗譴責。政府也因為不 能完全達到目的,便以驅逐猶太人及摩爾異教徒而告終。
異端裁判制度確實收到了積極的效果,但也產生了不少的弊端。其中也有冤案錯案。這些事情的發生,主要是政治的而不是宗教的因素。正如近代德國史家阿丹.卡爾所說:「對異端的迫害,不是出自天主教的本質,而且產自中世紀的國家觀念和政治與心理態度。」(天主教教義)
對 異教徒施行火刑,並不是中世紀天主教國家的創舉,在歐洲自古就喜歡動用火刑。迫害天主教的羅馬皇帝刁克里先,不但對基督徒施以火刑,並且對摩尼教徒也動用 火刑。宗教革命的領袖之一加爾文,也曾把反對他的色末圖斯燒死。至於黨同代異、政治迫害事件,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都是罄竹難書的。十六世紀的再洗禮 派,就遭到了其近支路德派的處以死刑;馬丁路德認為死刑是對他的異端派的妥善懲罰。
現代德國歷史家弗蘭贊說:「當時對異端施以死刑,不單單 是因為異端邪說違反了信仰,而更是因為它破壞了立足於同一信仰的社會利益。」(見氏所著的《聖教史》一書)。中世紀的歐洲是政教合一的社會,國家與教會水 乳交融,密不可分,危害教會就等於危害國家。中國古代禮法書《禮記:王制》上也說:「析言破律,亂名改作,執左道以亂政,殺。」總之,異端裁判制是歷史上的陳跡,也是特定時代,特定背景下的特殊事件。以今日之眼光來批評數百年以前的事,是犯了時代錯誤;以個別事件來控告整個教會,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資料來源:《什麼是真理》 張澤著 更新日期:2002.09.01
小說:宗教裁判所
小說作者:八部浮屠 (烽火戲諸侯)
小說類別:西方奇幻 (穿越冒險)
小說出處:起點中文網
小說簡介:
羅桐柴爾德家訓是件很有趣的事情,這個古老家族有條不成文的規定,每任家主在去世前都可以說出一條感言留給后輩,現任家主的父親就在彌留之際說出“我的子 孫,驕傲,貪婪,好色,憤怒,貪食,妒嫉,懶惰,這七宗罪,若你犯了其中三四項,那就不要來天國見我,下地獄去吧。如果你全犯了,好吧,我承認你是我的子 孫,我在天國庇佑你。”
而主角,就將在這樣一個家族中成長。
他將成為這個劍與魔法、圣徒與異教徒、巨龍與獸族的世界中最大的異端,而這個本該被燒死的異端,卻執掌異端裁決所。
----------------------
第一章 平庸的繼承人
所謂驚喜,文雅解釋就是山重水復之後才發現原來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通俗點比喻就像武俠小說中某個小強主角掉下山崖後卻發現了某本秘笈或者遇見了某個老不死的變態高手,這就是人生的戲劇性。
李浮屠試圖睜開眼楮,可發覺那並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這種情形他遇到不止一次,大多是睡眠姿勢不對使得血液循環功能出現間歇性障礙,還有一次則是他在神農架遇到野熊的襲擊重傷後,最終在病床上死里逃生後的感覺。
終于架起眼皮,映入李浮屠眼簾的卻是一副很濃郁的魔幻場景,感覺像是身現《魔戒》或者《黃金羅盤》中,他看到的不是身穿白大褂一臉職業笑容的醫 生,而是一個居高臨下俯視他的女人,一副老學究才會戴的厚重黑框眼鏡,一張沒有情感波動的古板臉龐,身軀藏匿于漆黑麻袍中,那雙死氣沉沉的眸子凝視著李浮 屠。
單調的黑袍中央繡有一副銀絲魔法陣,繁瑣,古樸,晦澀,望而生畏。
李浮屠曾經研究過西方星相,但他絕對不曾見過這個古怪女人黑袍上的魔法陣圖案,閱女無數的他第一次不敢有種不敢褻瀆的荒謬感覺。
她身後站著一個衣著華麗的中年男人,身上掛滿勛章,像是一座有關榮譽的移動博物館,優雅,英俊,華貴,就像西方小說中有著純正血統的貴族,頂著讓人仰視的爵位,住著古老的城堡,驕傲而固執。李浮屠環視一周,這個異常寬敞的房間布置很有巴洛克宮廷風格。
最後他終于清楚自己現在的處境,他是個嬰兒,還是一個剛剛出生被“母親”捧在懷中的襁褓小孩。
................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打破鐵飯碗 才能苦民所苦(曾志超)
論壇
日前二則新聞,呈現二極化的對比。一為11月失業人口突破50萬人,創五年來新高紀錄;一為台中縣有部分公務員,每日實際工作時間僅有二小時。本文以為,公部門應落實比例淘汰制,引進民間優異人才,始能苦民所苦,提振行政效率。
在百年難見的金融海嘯襲擊下,關廠歇業數量驟升,主計處公布最新失業統計,11月失業率高達4.64%,失業人數50.7萬人,受波及人數達105萬人之譜,創2003年10月來新高紀錄。最令人憂心的是,中高齡失業人數增幅比率最劇,其多為家中主要經濟來源,失業將使整個家庭有斷炊之虞。更糟的是,年關前後裁員潮將再起,未來失業率突破5%都不令人感到意外。
採行企業績效制度
反觀,公務人員(泛指廣義公務員)在不景氣的年代,坐擁高薪無所事事,去年主計處統計,95年度公務員不含年終獎金,光經常性薪資達6.3萬元,遠高於工業及服務業的3.6萬元,退休後部分基層公務員若是領月退俸,每個月可實領近6萬元,完全不受經濟衰退的影響。考上公務員形同取得鐵飯碗,除非達到嚴重違法的地步,否則幾乎無法剝奪其公務員資格,形成部分公務員推諉塞責、尸位素餐的工作態度。
台中縣政府公布員工實施稽核公文時效及業務品質調查,發現有三成受調查縣府內公務員每天實際工作時數低於四小時,其中又有半數每天僅工作二小時。不光是台中縣,各地方的公務員,辦公時間玩股票、逛周年慶、買菜或是網購的情形時有所聞。公營事業也是如此,即使虧損連連,薪水照領,還享有4.6個月的年終獎金。如此優渥的待遇,不知羨煞多少失業勞工。
公務員怠惰使得台灣行政效率不彰,國家競爭力不斷下滑。以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全球競爭力排名為例,2004年以後台灣的排名就節節敗退,每年衰退3~5個名次,今年再度下滑三名,退步到第17名。WEF指出台灣的五大障礙,前二項即是政府政策搖擺不定與低效率的政府官僚制度,實與我國的公務員制度息息相關。
欲解決此一問題,惟有引進企業化經營觀念,實施績效制,打破既有的鐵飯碗制度。一方面每年淘汰固定比例的不適任員工(如各個單位排名後順位5%的人員),讓公務員知所警惕,使其積極任事。另一方面增聘社會菁英,以補充因淘汰而空出的缺額,除透過原有的國家考試進用外,還可利用其他管道,例如:證照、工作經驗或特殊的研究成果等,增加聘用民間優秀人才的比例,鼓勵創新精神,提拔表現優異的員工,讓公部門的活力源源不絕,打破僵化的公務體系用人制度。
每年淘汰5%公務員
其實上述公務員打混失職等行為,在《公務員服務法》等相關公務員法規中均有所規範,涉及違法、廢弛職務或其他失職行為,並得予以懲戒,依其輕重處以撤職、休職、降級、減俸、記過或申誡等處分。惟當前過度重視公務員的保障,對於公務員違法失職行為,往往在官官相護下,不了了之,或是處以較輕的處罰,完全達不到懲戒的效果。無怪乎我國行政效率會低落至此。
馬英九總統不止一次,要求公務員應苦民所苦,然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公務員還是照樣混,虧損的中油、台電仍是照樣發放高額年終獎金,與政黨輪替前無異。馬團隊應該硬起來了,打破鐵飯碗,每年淘汰5%的公務員,非但能使公務體系皮繃緊,進而提高行政效率;還能創造每年二萬人以上的就業機會。
作者為北京大學法學院科技法專業博士候選人
曾志超
-----------------------------
要做到作者講到的績效淘汰制度
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因為會造成票源的流失
公務體系向來是國民黨的票倉... ...
尤其是軍警體系
早期的公務體系更是國民黨一手把持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相關的文章
可以參考台東縣縣長鄺麗真施壓關說監察院調查自身的案件
跟立法委員李慶安具有雙重國籍的爭議處理
國營事業的競爭力(中油 vs 台朔)
公立醫院 vs 私立醫院 (長庚醫療體系)
非典型論述:國共論壇的算計與波濤(林濁水)
非典型論述
國民黨中央說馬對國共論壇的成果很欣慰肯定,且說馬總統對論壇全程掌握進度,「甚至」五名官員陪同參與,都是府方建議,國共論壇不存在以黨領政問題;另外連戰方面則大力澄清在論壇中不發生和吳伯雄向中國爭風吃醋的問題。
其實,愈是努力澄清愈證明國民黨在做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笨事。
行政部門澆吳冷水
首先,連吳爭風頭其實是馬連間的代理戰。馬連團隊互別苗頭從2004年總統選舉、319抗爭、國民黨黨主席之爭到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誰出席之爭可是淵遠流長。爭到現在國共論壇上演出了入場時連吳誰和胡錦濤並肩、誰坐在胡錦濤右方這種噁心的爭寵戲。
其次,馬真認為這次論壇貢獻很大嗎?
那麼吳伯雄對中國釋放的利多,躊躇滿志地頌揚是紮紮實實的牛肉時,陸委員、經建會、經濟、海基會為什麼罕見地迅速統一口徑猛澆冷水,高孔廉、尹啟銘異口同聲說6000億元融資,面板採購,台商不能太樂觀,一切要靠自己,還搬出中國過去所謂開發銀行300億,華夏銀行200億元的承諾做例子,舊馬團隊的賴世葆還補充說:「台商都說看得到吃不到」。因此吳伯雄回台灣聽到馬肯定時,心中必是五味俱陳。行政部門澆冷水是學乖了。
本來國民黨一直把台灣的經濟全盤押在中國上,但是幾個月下來,情況大不妙,11月來自中國定單崩跌45.38%,對中國的期望再不踩煞車,人民再像相信股票上萬點一樣相信馬英九一次,馬肯定沒好下場。
事實上中國的口惠不實國民黨還有不敢真講出來的,如中國一向對台商融資條件並不輕鬆,甚至讓台商認為有乘機掌控商情的目的,例如這次,規定要向中國掌控台商的台企聯申請作保就是一例;又過去台商向中國銀行貸款難,中國卻不肯簽MOU(金融監理備忘錄)讓台灣銀行登陸,既存心讓台商從台灣搬錢過去,又不讓台灣銀行去那邊賺中國人的錢,如今在簽MOU前夕大量融資,更有攔在台灣銀行登陸前先予卡位搶走好客戶之嫌,因此6000億元融資一宣布,台灣銀行股應聲大跌。
中國這些盤算吳伯雄糊裡糊塗還活在馬蕭一切靠中國的舊夢中,如今去到中國有如劉姥姥進大觀園動不動興高彩烈大聲歌頌,以為他替台灣找到大恩公,但馬再遲頓,到底最近發現不對勁了。
馬趁機吃綠營豆腐
澆冷水還有一個理由。
本來讓經建會副主委等五官員不惜違法到中國參加國共論壇有助吳聲勢,但官員成了吳跟班隨從,固然把連戰比了下去,但卻又形成了吳大剌剌地以黨領政的態勢。經建會單驥在會中和中國官員「私會」,吳伯雄老實不客氣地說那是場外聊天,沒政策意義,又說國共論壇有官員參加,非常有利於執行,一副把自己定位為決策者,馬政府是執行者的姿態。
上次胡吳會胡錦濤站在以黨領政的立場讓吳伯雄吳敦義欣然地聆聽他奚落馬英九海基海協兩會會談是一軌、國共論壇是二軌的說法已令人不爽;如今針對論壇中國共高談闊論,經濟部長在立法院被問到論壇決議政府有沒有否絕權時,嚇得回答都不敢,更連國民黨立委都看不下去批評以黨領政不當。
國共論壇馬操作起來大是暗濤洶湧,但縱如此馬卻不忘吃民進黨豆腐,邀民進黨未來也參加,讓人對他「老實人」的形象大大刮目相看。
馬大概是看到他上台以來綠營大有縣市長搶登陸,和向張銘清獻花的,就以為整個綠營都大可利用。然而如果綠營真的也一起上論壇,便成兩岸事務、兩岸所有政黨一起桌上談,兩岸間再沒什麼內外之分,這雖大大符合馬政府兩岸一國兩區的立場,但台灣社肯定側目之餘更加驚慌,而民進黨自是敬謝不敏了。
馬在對吳大力滅火總算做對了,但以為民進黨也像馬吳連各路人馬努力爭中國的寵則是大大錯誤。
作者為民進黨前立法委員
林濁水
-------------------------
權力鬥爭的大戲!!!!
這裡面的故事跟發展足夠後人寫一部專著
馬英九該向奧巴馬學習(吳芳銘)
美國新總統奧巴馬在當選後多次重申,以國家在同一時期只能有一位總統為由拒絕站到第一線指揮如何救經濟。但日益嚴峻的經濟情勢,以及外界對從布希看守政到政權交接可能出現政策真空的憂心,讓他改變了立場。
短短幾天,一口氣提名多位重量級且富有經驗的經濟學家組成救經濟的夢幻團隊,宣布設立「經濟復甦顧問委員會」,並祭出一系列的經濟復興計劃,包括創造250萬個就業機會、規模達3000億到5000億美元的經濟救助計劃等,資本市場馬上連漲多日報以漲╱掌聲。
顯然的,儘管未來可能面對1兆美元甚至以上的預算赤字、高達20多億美元的外債,以及研究指出的,至少還需要1.2兆美元才能改善信用緊縮的流動 性問題,最後救贖成本可能會超過2兆美元,但奧巴馬仍將推出一系列配套的救經濟方案,顯現砸錢不手軟的魄力,「在非常時期,用非常的辦法」,為的只是收拾布希政府留下的爛攤殘局。
非常時期非常作為
夢幻團隊、正確判斷、創新思維、制定方案、確定目標,是奧巴馬救經濟的作法,用以改變他所指稱「華盛頓的決策有時會變得有點過於內向,有點過於孤立,隔音室的牆壁有時會將新聲音和新思路拒之門外」的缺失,寄望以「變革」的新作為和創新思維來振興經濟和信心。
無疑地,奧巴馬當選的首要使命就是要從困頓中拯救美國的經濟,尤其是當危機從代表金融資本或企業利益的「華爾街」(Wall Street)向代表人民利益的「緬因街」(Main Street,亦稱「主街」)襲來之際。所以奧巴馬清楚地認知到:在救市時更應同時確保經濟代表著中產階級家庭的利益。因此,在以財政手段刺激經濟成長的 擴大內需方案中,除了公共基礎設施外,特別注重與民生相關的領域,如助學貸款、汽車貸款等其他消費者貸款,以及綠色能源領域。
把焦點放在民生領域,代表奧 巴馬更注重「緬因街」的人民利益,也認知到了個人消費在美國GDP裡佔到三分之二強的事實,畢竟美國的經濟命脈和人民願不願意從錢包裡掏錢出來息息相關; 更重要的是,主導救經濟的思維,讓人民少受經濟危機的波及,或在惡化的經濟危局下,從公眾的利益出發來救市,並減少貧富差距。
冰河世紀的經濟危局 逼迫奧巴馬在未掌政時就跳到第一線穩定美國經濟和人民信心,並透過人事安排和政策猛藥等「非常」作為,確實掌握了「非常」危機時刻特別需要英雄的關鍵要 點,奧巴馬顯然邁向了成功的第一步。至於他是否可能繼英國首相布朗之後成為救市英雄或上帝的選民,端賴日後的應變力和執行力。
展現魄力關注民生
對比美國,台灣的金融危機沒有美國來得嚴重,但是經濟情勢卻比美國慘烈許多。所以弔詭的問題是:緣何我們政府為救經濟所做的卻比美國還要少。未上任美國總統的奧巴馬救經濟的初試啼聲值得馬政府借鑑,振興經濟不是換掉一個財經首長、總統躲在第二線下指導棋、發個消費券解渴、以國發基金入股關鍵產業、微不足道的紓困和就業方案,以及大而不當、不符合需求的擴大內需公共建設可以振衰起敝的。
看看每個月有7000家中小企業倒閉、DRAM和TFT-LED產業在紅色警戒,還有逐月攀高的失業率,台灣人民正在等待積極的救贖行動。同樣是「馬」,奧巴馬的「在非常時期,要用非常的辦法」的危機領導、堅強的救經濟夢幻團隊、有魄力的掌握時機對症下藥、關注人民困難與民生領域的「救市四帖藥」,顯然值得應付危機總是慢幾步的馬政府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