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不完美,要用法律制度來防止它走向墮落。
制度的不透明,會是腐敗貪污犯罪,最佳的溫床。

許一份承諾,背負一世枷鎖,以悲歌落幕,這是英雄。
扯一個彌天大謊,讓整個世界隨之起舞,自己卻冷眼旁觀,這就是梟雄。
(一世梟雄之烽火戲諸侯)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被稱為英雄。
在金融市場混亂之際,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又撈又騙,這樣的人被稱為大師。
(金融物語總幹事黃國華)

2009年1月10日 星期六

(轉)胡錦濤的腦筋有問題

自由時報 2009-1-10

◎ 林濁水

除非內戰還在膠著中,否則台灣和中國間根本不可能存在既未統一又未分裂的狀態,就像一個碟子不可能既非完好又未破裂一樣。台海已半世紀未有戰事,但胡六點對台海現狀的定位卻硬是既未統一又未分裂。他說兩岸雖尚未統一,但台灣和大陸同屬於中國一部分的事實從未改變,所以要求民進黨停止分裂活動。這實在不通。

兩岸現狀是這樣的:分立未統一是客觀事實同屬中國的一部分未改變則屬國共的主觀願望,胡把主觀意願和客觀現實不同層次不通地混為一談了。

既然未統一分立是客觀現實,兩岸就不需要民進黨再去進行分裂,也就沒有所謂停止分裂活動的問題。

胡六點在反獨上雙軌齊下,除說民進黨如改變台獨分裂立場,中國願正面回應外,還一改過去呼應連戰本土化就是去中國化、敵視台灣文化和意識的立場,說台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又說愛鄉愛土的台灣意識不等於台獨意識。

民主化後近二十年來,台灣意識、台灣文化、台獨意識同步發展並互相支援,軌跡明顯,而且陳水扁在二○○三年前四不一沒有去台獨化策略和如今馬的傾中復辟策略,產生的壓制效果都相當有限。於是中國警覺地趕在國民黨的前面,來個政策大逆轉,採肯定台灣意識和台灣文化,但切斷兩者和台獨的關聯的策略。對台灣文化、台灣意識以軟的收編取代硬的對峙。

國共雖然有專制的共同淵源,但中共早期受蘇聯影響,廣設少數民族自治區,對不同文化容忍度遠比國民黨寬,所以對台灣文化有不同於國民黨的轉變也不稀奇。然而中國學蘇聯並不道地,如蘇聯以加盟共和國體制安頓少數民族,而中國僅止於自治區,因此問題重重、災難多多。

中國奢談收編台灣文化談何容易,台灣文化的特殊性並不只是表現在流行歌曲和文化休閒及文化創意,自由和民主也已是台灣文化不能切割的一環,前者確已暢銷於中國,中國並未禁止,但後者與中共的價值觀格格不入,中國根本消受不起。

最後,文化相似就要成一國嗎?那中國何不去統一新加坡,何不放棄文化不同的西藏?

(作者為前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

2009年1月9日 星期五

(轉)妻別戀求去 捐腎夫要求還腎


自由時報 2009-1-9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

美國紐約長島一名外科醫生在發現遭妻子戴綠帽後,除了憤而與妻子離婚,還要求前妻歸還他當年捐給她的一枚腎臟,不然就賠償一百五十萬美元(將近台幣五千萬)。

索賠台幣近五千萬

現年四十九歲、紐約拿索大學醫學中心血管外科醫生巴提斯塔七日表示,他當年為了救前妻彤奈兒一命捐出腎臟,如今卻遭她如此背叛,簡直是匪夷所思,莫名其妙…,「再深的痛也沒有被一個你曾為她獻出生命的人背叛還痛。」巴提斯塔說。「我救過她一命,但現在卻痛不欲生。」

被前妻傷透了心的巴提斯塔聲稱,彤奈兒不但跟她的物理治療師有染,還在兩人辦離婚期間阻撓他探視三個未成年女兒。巴提斯塔說,他與彤奈兒在一九九○年八月三十一日結為連理,但兩人感情兩年後便逐漸走下坡。巴提斯塔坦承,他稍後捐腎的目的除了想救妻子一命,也希望能藉此挽救兩人的婚姻。

巴提斯塔的前妻彤奈兒在襁褓時首度換腎,當時的捐贈者是她的父親,數年後二度換腎,捐贈者是她的兄弟,但彤奈兒的身體排斥這兩枚腎臟。二○○一年六月,巴提斯塔自願捐出自己的一枚健康腎臟,而且發現自己的腎臟符合妻子所需,這種機率是七十萬分之一。

巴提斯塔的律師巴巴拉說,一百五十萬美元的賠償是根據醫學專家估計該腎臟的資產分配所訂定出來的金額。巴巴拉說,理論上他們要的是歸還腎臟,但巴提斯塔當然不會真的這麼做,因此要求等值賠償金。

---------------------

http://slate.com/blogs/blogs/humannature/archive/2009/01/08/your-money-or-your-wife.aspx

Your Money or Your Wife


Can you get paid for donating an organ?

In practice, you can. All over the world, people are being paid for their kidneys. But what about the United States? Under U.S. law, can you demand compensation for such a gift?

Richard Batista of Long Island, N.Y., thinks he can. He's suing his ex-wife for $1.5 million, citing, among other things, the kidney he gave her eight years ago. He says she rewarded his life-saving generosity by having an affair, divorcing him, and keeping their children away from him.

Newsday implies the case will go nowhere:

Medical ethicists agreed that the case is a nonstarter. Arthur Caplan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s Center for Bioethics said the likelihood of Batista getting either his kidney or cash was "somewhere between impossible and completely impossible." Robert Veatch, a medical ethicist at Georgetown University's Kennedy Institute of Ethics, noted that "it's illegal for an organ to be exchanged for anything of value."

I'm not so sure. Batista can't take his kidney back, but that's not what he's after. He wants his ex-wife to let him visit their kids, on pain of compensating him for what he gave her. And what he gave her, according to his attorney, wasn't just an organ but a livelihood. According to Newsday, the attorney says the $1.5 million demand "reflects damages, including how much money she made as a result of being able to continue working and not having to go on dialysis." So the dollar figure isn't based on the price of an organ (which would be considerably cheaper, based on the going rate of kidneys abroad); it's based on the income one spouse accrued thanks to the other's sacrifice. And sacrifices between spouses are treated differently, under the law, from sacrifices between strangers or friends. There's a tradition and expectation of common benefit. You and your spouse become one flesh—in this case, literally.

I'm sure some of you clever lawyers can figure out how to position this claim as an extension of those divorce cases where the wife gets compensated for devoting herself to her husband's executive career. "It's not the organ itself we're asking you to value. It's the financial benefit the defendant gained thanks to the risk, the pain, and the extensive, invasive medical procedures this good man, this loving husband, endured. Yes, it was a gift of love—but no less a gift of love than the other sacrifices so many spouses make for each other's careers. Let it be acknowledged in the same way."

I'm tearing up already. Will it work? I wouldn't be a kidney on it. But it's worth a try.

Filed under: organs, commodification

------------------------
http://kdka.com/health/donated.kidney.returned.2.902689.html

N.Y. Doctor Demands Wife Give Back Donated Kidney
Dr. Richard Batista Claims Wife Dawnell Had An Affair;
He Wants Organ Returned Or $1.5 Million In Compensation

MASSAPEQUA, N.Y. (CBS) ―


A New York doctor is demanding that his estranged wife pay him $1.5 million to compensate him for the kidney he gave her.

The doctor, who is now involved in a messy divorce, has hired a high profile lawyer.

"As part of the litigation, we are asking for the value of the kidney that he gave his wife," attorney Dominic Barbara said. "In theory we actually asked for the return of the kidney."

Richard Batista, a Cornell graduate, is a prominent Long Island vascular surgeon, father of three and married to a nurse. But when his wife, Dawnell, went into renal failure in 2001, Batista stepped up.

"She was my wife. My priority was to save her life, save her life and future of our children and hopefully with that in mind keep the marriage alive," Dr. Batista said.

Batista said he was one of only 700,000 whose kidney was a match.

"When I donated … the next day on my feet going down hallway to visit her in adjoining room, there was no greater feeling on this planet as God is my witness, felt I could put my arm around Jesus Christ," Batista said. "[It was] unbelievable. I was walking on a cloud. I did the right thing for her to this day. I could still do it again."

Now that story of risk and sacrifice has taken on a sensational twist, with the doctor demanding his kidney back or $1.5 million in compensation after he claims his wife had an affair and sent him packing from their million dollar Massapequa home.

"There is no deeper pain you can ever express than betrayal from someone who you loved and devoted your whole life to," Batista said.

The doctor works at Nassau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and claims he's suing for the kidney because his wife is denying him contact with their children, and is shutting him out of their lives.

"I saved her life," Batista said. "This divorce is killing me."

So far wife Dawnell Batista has not publicly commented, her attorney said. Doctors CBS station WCBS-TV in New York City spoke with said such an operation is unethical and nearly impossible.

Georgetown University's Kennedy Institute of Ethics reports it's illegal for an organ to be exchanged for anything of value. Organs in the United States may not be bought or sold.

Donating an organ is considered a gift.

(© MMIX, CBS Broadcast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2009年1月8日 星期四

(轉)由大陸採購看面板產業發展 (曾志超)

2009年01月05日蘋果日報
論壇

金融風暴重創我國面板業,剛閉幕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宣布大陸企業將對台採購20億美元的面板,此一採購案對陷入營運困境的台灣面板產業,有如大旱之望雲霓。惟此或許可短暫紓解面板廠的壓力,卻無以解決根本問題。


美國金融危機的衝擊下,台灣TFT-LCD產業定單急縮, LCD產能利用率急降到60%(韓國廠商還維持在80%),目前大多數面板價格已低於現金成本,前三季雙虎還賺超過800億元,第4季國內面板廠的虧損幅度將超過700億元。

台灣TFT-LCD面板出貨量一度逼近五成,2008年11月市佔率竟下滑至34.3%,原本排名為全球第三大的友達,硬生生被日本廠SHARP 擠下,變成第四名;奇美電排名則落居第五;反觀韓國面板雙雄的市佔率卻持續上升, 11月市佔率已經突破五成,達50.9%,重新奪回世界第一的寶座。

問題在匯率與品牌

台灣面板業市佔率快速衰退,主要可歸咎於二項原因—匯率與品牌。金融危機衝擊之下,外債極高的韓國面臨極大的壓力,外資大舉匯出,韓元一年多來大幅貶值。台灣與韓國許多產品處於競爭狀態,對台灣出口產業產生劇烈的影響,最明顯的例子為DRAM和TFT-LCD兩大產業,雙雙因匯率因素造成國際競爭力下滑,虧損十分慘重。

我國面板產業另一個問題,係缺乏品牌奧援。韓國二大面板廠—三星與LGD,除自身本為世界液晶電視前五大品牌外,又與SONY與飛利浦等知名電視品牌合資或共同設廠。以全球最大的北美市場為例,前五大品牌除夏普外,主要均採用韓國面板,四家市佔率高達45%,產品有穩定的輸出管道。反觀,台灣雖也發展出幾個電視品牌(如BenQ、CHIMEI等),然這些都僅能算是區域性或是二線品牌,面板需求量相對有限且不穩定,景氣一變動,定單就會立即跟著下滑。

大陸宣布對台採購約650億元的面板,約佔台灣面板廠商全年總營收5%,在第四季面板廠商營收和出貨銳減之際,大大紓解台灣面板廠的壓力。惟部分媒體表示,大陸可能會要求技術移轉或是進一步壓低採購價格,值得我方注意。不論如何,該訂單僅具及時雨的短期效果,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現在面板的局勢若繼續持續下去,台灣面板業將被迫退出市場,由韓國廠商壟斷整個面板供應。這正是韓國人所打的如意算盤,待其控制面板市場後,價格勢必大幅攀升,不利於其他電視業者,最後再由其掌控電視市場。

兩岸合作互補所短

如上所述,匯率與品牌是台灣面板業最大的二大問題,匯率不可能為了雙D產業,短期內讓台幣跟韓元一樣大幅貶值。品牌或許是一條可行的途徑。欲在歐美等已開發國家中,創立品牌並非易事,已經有許多台商企業鎩羽而歸。

中國第三季電視的銷售量已經超過北美,縱然單LCD TV仍遜於北美,但以其成長速度,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液晶電視市場將指日可待,為台灣相關業者值得努力的方向。

大陸電視業者與台灣面板廠應建立策略聯盟關係,而非單純的採購或代工關係,大陸業者持續向台灣採購面板,台灣面板廠即能穩定的提供物美價廉的面板。並共同研發次世代的產品,作為大陸電視業者推展品牌的後盾。擺脫過去僅能生產品質低劣的形象,邁向高品質及高價格的世界級電視品牌。

台灣有技術及面板但沒市場;大陸有市場卻沒技術。兩岸合作可互補所短,藉由此次採購開啟未來深入合作,打造中國品牌,避免韓國廠商獨大。


作者為北京大學法學院科技法專業博士候選人
曾志超

非典型論述:胡六點的戰略分析(林濁水)

2009年01月08日蘋果日報
非典型論述

對「胡六點」馬時而興沖沖地等胡宣布「一中各表」,時而失望地要在元旦祝詞強調維護主權,忽而軟弱縮了回來,甚至還倒過來頌揚「胡六點」充滿了新思維和善意姿態慌亂亂尷尬令人嘆息。

藉由國際力量壓制

其實所謂被指為新思維令國民黨怦然心動的兩岸協商台灣的國際參與空間、兩岸經貿關係、結束敵對狀態、和平協議等在2005年的《反分裂法》中早有規定一點也不新,更糟的是,台灣最有意見的像統一啦,一國兩制啦,中國已經好幾年不提了,現在全成了重點,真虧馬英九對「胡六點」稱讚得出口。

中國到底出了什麼事?這得回到《反分裂法》上面和馬上扁下的政治變遷去找根據。

《反分裂法》把對台戰略分成軍事、政治、經貿往來三個層次。武力方面備而不用;政經分離,經貿不涉政治議題可以積極進行務實往來,但國際參與空間、結束敵對狀態等政治事務協商必須嚴守一中原則。

2005年前陳水扁政府雖不斷提到未來一中等觀念,中國認為讓步不夠,不為所動,連務實往來都緩步不前,但《反分裂法》的制定後對陳水扁採「統一放在未來,政經分離,積極統戰」的新策略後,儘管扁對中國極盡主動挑戰,兩岸卻反而不只軍事上平靜無波而且在務實往來更為順暢。
至於停戰、國際空間等政治議題扁雖也一再提,北京的立場則是一中前提必不可少,扁和中國在上難有交集因此中國毫無興趣,但另一方面,北京也自知提統一和一國兩制太不實際,不再見其提出。

2008年前台灣策略是台灣問題國際化,例如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貿易組織)的參與就是透過國際的周旋,而非兩岸事先協商而成功,這經驗是中國的最痛,於是中國也不得不透過國際力量尤其是美國來壓制台灣,甚至向美國提出了共管台灣問題的主張。

馬英九上台後肯定國共論壇,92共識,在大幅向中靠攏,以尋求台灣國際空間,停戰協定等政治上的協商,同時在海空運的經貿協商上還放棄原先權宜輪可航兩岸的慣例,主動把經貿協商掛鉤政治立場,實質界定為國內航線,胡認為情勢大好,振奮之餘點明「今年(2008)3月,台灣局勢發生積極變化,兩岸關係迎來難得歷史機遇」搬出《反分裂法》中原先規定好而在適用上凍結了三年的條文到「胡六點」中加以回應。

92共識外,馬還承認兩岸議題高於外交議題、外交休兵不追求國際上雙重承認,中國認為這完全符合兩岸議題是中國內政問題的立場,所以停戰、台灣國際參與空間等議題推上議程。但一方面馬的意識形態、對經濟向中國依賴的幻想和過度的軟弱,固然讓北京認為時機十分有利;然而另一方面,中國又認為馬仍幻想一中各表,未放棄對美軍購,立場有一定的搖擺性,中國不能掉以輕心,便在釋出停戰協議和台灣國際參與空間的同時,在「胡六點」中更明確地在主權立場上框住台灣,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內部事務,不容外力干涉,並在「胡六點」宣布的同時,由駐美大使在美做了強烈的立場宣示,宣告中國中美共管台海的立場已徹底轉變由北京自己來管要美國靠邊站。

北京反獨促統並行

從民進黨換到馬執政,北京戰略進程的調整由反獨優先、統一擺在未來,變成反獨促統並行;由政經分離、務實交流調整到政經並進、限縮台灣主權;從中美共管台海到由自己獨自管,排除所有外力干涉;由不提一國兩制,再到重推一國兩制,緊箍咒是越箍越緊了。

最後,馬一味委曲無非求個次於附庸國的準附庸國的地位,然而北京堅持一國兩制,由駐美大使明白宣布拒絕說,台灣獨立固不容許,更針對馬的準附庸國立場宣佈「半獨立」也不容許,可憐進退維谷的馬還只能不可救藥地繼續歌頌胡真有新思維!台灣人民真是不幸透了。


作者為民進黨前立法委員
林濁水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司馬觀點:惡棍成為正義的化身(江春男)

2009年01月07日蘋果日報
司馬觀點

以色列動用鐵拳,大舉進攻加薩走廊,如入無人之境。但是,無辜平民死傷慘狀和哈瑪斯的英勇抗敵,獲得國際輿論的普遍同情,許多國家發生反對以色列的示威遊行,在這場媒體戰爭中,以色列顯然吃了大敗仗,在國際社會更為孤立,但是以色列早習以為常。他們擔心的是安全與生存,對於形象的好壞,並不特別在乎。

同情弱者人之常情

這是一場極不對稱的戰爭,哈瑪斯只有射程有限、準確度很差的火箭和迫擊砲,以色列則擁有新式戰機、精準炸彈、無人飛機和最先進的影像偵察設備。以色列以陸海空三軍,全面封鎖加薩走廊,但是哈瑪斯卻挖地道,部署地雷,藏身於人口密集的住宅區。

以色列事先收集情報,鎖定軍事目標,在發動攻擊之前,先用廣播和傳單警告平民疏散,但哈瑪斯則專門以平民為攻擊目標。但是以色列是民主國家,國會、反對黨、媒體、民間社團都在監督政府的作為,國際社會對以色列和哈瑪斯採取兩套道德標準。哈瑪斯以恐怖手段濫殺平民,被視為絕望的憤怒。但以色列展開自衛反擊,則被視為以強凌弱,平民被炸死,則變成人道危機。

同情弱者是人性之常,哈瑪斯以弱者姿態來爭取國際同情,以受害者角色來包裝其恐怖活動,哈瑪斯對以色列的挑釁,被形容為大衛與巨人哥利亞的戰爭。以色列這次不打,無法阻止哈瑪斯的瘋狂行為,但開打之後難以收尾。打也不行,不打更不行,以色列陷入戰略泥沼。

以軍滅不了哈瑪斯

以色列不能佔領加薩,也不可能消滅哈瑪斯。軍事上的勝利,不可能是最後的勝利。而哈瑪斯再怎麼慘敗,只要能挨過這一關,等以色列撤退,立刻可以宣稱勝利。

這是一場十分殘酷、充滿偽善,而又超現實的戰爭,在這場不對稱的戰爭中,惡棍成為正義的化身。

江春男

《星期專訪》林向愷:馬再不認錯 葬送台灣奇蹟


主權國家前提 經濟必須自主
自由時報 2009.1.5

記者鄒景雯/專訪

新的一年,台灣政經情勢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針砭指出,馬政府不能只追求經濟成長率,更要創造工作機會;要有效改善失業率上升的問題,不能只對大企業有興趣,必須關照工作機會不比大企業少的中小企業,並且發展內需產業。他警告,馬英九若不調整錯誤的治國方向,台灣的經濟奇蹟與政治奇蹟將會在他手裡被葬送掉。

記者問:當前台灣經濟面臨的問題,政府歸因於國際大環境不佳,你如何看待?

林向愷:國際景氣影響當然有,但是看股市,馬英九最重視股市,跌幅在亞洲四小龍中我們與香港差不多,比星韓日甚至歐美幾個金融風暴的主要來源,我們算重;國內投資率,我們在亞洲四小龍最後,失業,也是四小龍最後。有關國際因素,台灣在第一波金融風暴其實受傷不嚴重,嚴重的是太依賴中國,所以歐美整個經濟衰退才影響到台灣,因此癥結在馬英九對台灣整個發展方向出了大問題。

不論李總統或陳總統,他們的治國方向都有一個大目標,台灣要發展最後是要「自由」,自由在拉丁文與獨立的意思一樣,就是我有能力依照我的意願來做各種選擇。我們來看個人,工作不確定,所得不穩定,失業率超高,現在估計是四點六%,但若把無薪假、兼職、退出勞動市場者計算,大約有一百到一百二十萬人,這已經讓很多人在這一波中經濟地位衰退,這一衰退,他就沒有能力做消費選擇、個人能力投資,工作選擇也受到限縮,這是馬英九在本年度給台灣人帶來最大不幸福的第一件事情。

其次,台灣經濟現有兩大危機,太依賴中國、太依賴進口能源,台灣未來要在經濟上有自己的路,絕對要維持一定的經濟自主,政治經濟學者克許曼一直在講,一個領導者除了要讀馬基維利的君王論,他更要了解經貿自主是一個主權國家的條件,但是馬英九一上來卻對中國一再開放。

從九九年開始到二○○七年,不管民進黨政府講有效管理或積極管理,事實上他沒做好,致使投資中國佔GDP的比重由零點五%飆升到二點六一%,前朝的經濟官僚與現在的政府都強調效率,但這效率是部分廠商的效率,整個經貿大量依賴中國之後,問題來了,這會壓縮廠商在地轉型的意願,因為他沒有壓力,轉去中國積極佈置,同時對外投資七、八十%集中在後進國家,對外投資在先進國家相對就少,這也在四小龍中算低的,這樣就無法透過對外投資來取得新生產、新產品,於是舊的工作機會流失很快,新的工作機會增加很慢,一來一往,台灣的失業率在二千年以後更為嚴重。

這說明政府對外投資太放任,阿扁時代與現在的馬政府強調自由,但其自由是放任不管,因此產業外移是沒有秩序的,不管有沒有需要外移,你全讓他外移,導致今天台灣工作減少這麼多。

過去七年因為這種放任,四十%的台灣民眾其可支配所得是負成長,他的那份自由沒有了;現在馬英九一上來,對十二吋晶圓廠、資金外流更不管制,使得更為依賴中國,過去是以中國為主體的全球化,現在則是中國是台灣唯一的希望,所以你要靠他的觀光客,什麼二十億美金來購買,好像台灣的經濟非中國不能救,這讓我們的經貿自主大大打折扣,國家主權真的就會出問題。

問:但是馬英九認知剛好相反,他說過去是鎖國,造成經濟衰退,所以他要修正錯誤的路線來救經濟。

只追求GDP 卻被中國鎖住

林:他們最喜歡講日本、古巴,鎖國是完全斷絕對外國的經貿人員商品資金一切的來往,但是你看數據有嗎?如果過去是鎖國,現在只要開放就可以解決問題,開放若是百利無一害,那不必等到他!李扁時代為什麼要承受這麼大的壓力做管理?就是他們知道這只對特定廠商有利,對在地轉型的廠商卻是一打擊,這些年已有二百萬人被迫到中國工作,開放對二千一百萬不可能在中國工作的人,也是一打擊。一個政府必須在安全、效率、整體、個體間維持平衡馬英九聽到企業界與蛋頭說鎖國,也跟著說鎖國,但你治國是要去看資料,個別利益不等於全體利益。

問:國民黨還有個說法,指今年各國的經濟成長預測哪個比中國高?故而我們為什麼不與之連結?

林:中國的七%、八%,與亞洲四小龍比都很高,但是要和他自己比,國際貨幣基金總裁才說二○○九年是中國非常關鍵的一年,現在多數看他會低於八,一低於八,他過去所有分配的問題、區域發展失衡的問題被高成長所掩飾,現在都會出問題,這時你還要與之緊密連結?尤其中國是獨裁國家,會以台灣問題來化解其國內問題,我一再講發展是為了維護自由,結果你現在的發展是為了減損自由,讓你未來沒有選擇權利,必須要被中國鎖住,依照中國意志在走,我寧願選擇是二%、三%的經濟成長,寧可不要五%、六%,因為增加的部分代價太高了。馬英九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中國的問題,這些現在不是沒有發生,都正在發生中。(編按 : 意指發動戰爭)

問:馬英九又說經濟情況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是在解決過去八年遺留下來的問題,怎麼可以只怪罪上任七月的他?

林:阿扁二千年上台時也在解決前朝問題,例如九七、九八年的不良債券,因此有第一次金改,政府是延續的,政府要做的是讓我們的景氣正常運作,但是馬英九上台後,這個號稱史上最強的財經團隊,過去八年基本上是在一個空窗期,他沒有辦法感受到現在台灣的經濟問題與他們當年執政時已經不一樣,所以他才會提六三三,以為經濟成長可以解決問題,他應該去了解阿扁遇到的問題,經濟有成長,但是因為投資集中在後進國家,使得經濟成長率、出口成長率與薪資所得成長率或工作機會成長,這三者已經不是等號關係。

在七○、八○年代,我們出口的是勞力密集,只要我們產品有競爭力,出口就會增加,出口帶動經濟成長率,這時廠商為了有更多出口的商品,要用比較高的薪資來僱用,產生更多的工作機會,因此上述三者是等同的。到了九○年代,我們的全球化是以中國為主體,馬英九說中國是我們最大的順差創造地方,出口增加是因為我們廠商投資中國所需要的半成本、機器設備,也帶動了部分的經濟成長率,在過去十五年來,這兩個數字都有增加,但是台灣民眾的薪資是沒有成長的,工作機會愈來愈少,還加上一堆外勞,所以現在的新問題是,不能只追求經濟成長率,你更要創造工作機會,對產業外移一定要做適度的管制。
問:要創造工作機會該怎麼做?

林:第一,過去在七○、八○年代我們中小企業的活力很強,政府對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的關照度沒有太大差異,但自九○年代起,我們好像特別關注大企業的經營環境、投資條件,其實政府應該多鼓勵中小企業與微型企業的創業,他們的產值不大,卻可以創造很多工作機會,這些原來是台灣經濟成長的動力,但是政府現在推出的方案,對於他們需要的資金、知識與能力的不夠,有沒有提供協助?同時創業的過程依舊程序繁雜,政府有沒有處理?這些產業也許一千家中存活率不多,政府可能會有一些風險,但是能存活下來的,其創造的工作機會其實不比大企業少。

協助在地產業 才能創造就業

其次,現在的年輕人初入職場後無法順利找到工作,失業率非常高,高學歷失業率更高,政府應該協助廠商僱用這些人,讓他們學習職場倫理與企業需要的技術,讓勞雇雙方相互認識。

第三,馬政府一直還相信出口可以帶動經濟成長,若我們的在地產業無法轉型,你的出口還是虛的,因此政府應該要去導正,或利用國發基金去協助廠商前往歐美取得新的生產製程或新產品的生產到台灣來,增強競爭力,這樣才會創造工作機會,國發基金一定要嚴格限制去中國投資,因為目的在協助在地產業轉型,而不是鼓勵廠商去中國創造就業機會,這是兩回事。
現在在台灣的中小企業經歷過在地轉型,還算有競爭力,但他們現在因為環保法規、互補性外勞取得不易、在地轉型的資金問題,這些政府要協助,否則一關廠,又是一波失業潮。

更重要的是,這些中小企業的產業鏈現在還完整,若政府疏忽,讓他們倒閉,產業關聯性會破壞掉。我感覺馬英九與劉兆玄對大企業比較有興趣,這是一個大問題。
台灣靠出口來帶動經濟成長的依賴度要下降,要發展一些內需產業,例如發展替代能源,成本高大家都知道,但也是個機會,丹麥、西班牙都在陸續發展,都有商機可言,可以輸出,也創造國內工作機會;又如醫療照護,人口老化下有其發展為內需產業的價值。總之,工作機會一定要創造出來。

問:如果馬政府不聽取外界諍言,繼續這樣下去,後果會如何?

林:EIU最近的發布,把台灣的GDP成長率調降為負的二點九一,因國際環境這或許見仁見智,但對台灣政府與人民最大的羞辱是,把台灣列為全球表現最差的十個國家之一以前台灣哪可能與這些國家放在一起,這說明對於馬的治國能力,不只是國內,國外已經有聲音出現。

問:IMF也說台灣民間企業獲利將衰退十%,美國這次受創這麼嚴重,他還有成長,這問題在哪裡?

即興政策充斥 財政會很糟糕

假如馬英九繼續無法了解到他治國的問題,包括認知問題的能力有問題,沒有嚴肅的面對問題,以及經濟發展的目標在哪裡,應該利用過年的時間好好去總檢討,假如還是照過去的,沒有辦法讓人了解他對台灣的人才、資源、技術具備創造管理的能力,他會讓台灣的主權因經貿無法自主而喪失掉。

馬的財經團隊基本上有問題,都是即興式的,今天想到就做什麼,你想到的,民進黨也想得到,比較他們短期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就業方案,都很類似,但是國民黨罵民進黨沒有人才,民進黨的執行力卻比國民黨強,國民黨到現在給人的感覺,如立即上工,都是講講,但是執行效果如何?都沒有。造成預算用掉了,卻無效果,將來財政會一塌糊塗。

台灣有八○年代的經濟奇蹟,九○年代的政治奇蹟,馬英九若不調整,這些都會在他手裡煙消雲散,這將是對台灣的最大傷害。

------------------------------

(轉)大法官的忠言逆耳

自由時報 2009-1-5

◎ 林裕順

日前,司法院大法官作出釋字六五三號解釋,要求政府主管機關應「檢討修正羈押法及相關法規,就受羈押被告及時有效救濟之訴訟制度,訂定適當之規範。」換言之,本號解釋宣告未來即使監所羈押空間,亦非法律規範的化外禁地,且不再是人權保障的幽暗密室。

對照近來多位政治人物因案涉「押」,所引發社會輿論的關注批判,大法官的苦心意旨對於權力機關或許忠言逆耳,但有謂刑事程序乃憲法測震儀,並彰顯一國社會的文明程度,我國「羈押」相關用語、制度實有檢討改進空間。

羈押制度,乃案件真相尚待釐清,法律即授權國家機關得「暫時」限制涉案人之人身自由。參考「世界人權宣言」或「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規定:任何人不受「恣意」逮捕、拘留。並且,如前述大法官的論理,認為:「羈押刑事被告,限制其人身自由,將使其與家庭、社會及職業生活隔離,非特予其心理上造成嚴重打擊,對其名譽、信用等人格權之影響亦甚重大,係干預人身自由最大之強制處分,自僅能以之為保全程序之最後手段」。亦即,審判程序前人身限制或不得不然,但規範設計應具正當性。

對照上述標準及日、美羈押制度,我國相關「重罪羈押」之規範設計實有待改正。蓋羈押與否依涉嫌犯罪輕重作為考量,將仿如中古世紀「嫌疑刑」再現,僅因偵查機關之主觀判斷即將涉案人打入大牢,不免操之過急、失之草率,並違背無罪推定、證據裁判主義等程序正義要求。另依一九八八年聯合國大會決議通過「任何形式拘禁下人權保障原則」之規範意旨,若涉案人供述與偵查方向不符即作為羈押理由,乃偵查機關違法濫用權力,侵害人民憲法上緘默等基本權利保障。

因此,為能揚棄歷來司法機關「押」人取供的用語偏見,並落實大法官解釋所謂:「拘提與羈押亦僅目的、方法、時間之久暫有所不同而已」。我國現行「羈押」用語,應改稱為「拘留」,以回復程序上「拘」提後「留」置之制度原意。同時,亦應修法將現行檢察官拘提、逮捕權力等人身自由限制處分,同搜索、監聽制度回歸法院單獨行使,方符合國際人權保障思潮。(作者為國立警大刑事系副教授)

(轉)檢察官說話

自由時報 2009-1-5

◎ 何克昌

最近有黃啟堯等數位學者就特偵組對台北地方法院無保釋放前總統陳水扁的裁定提起抗告乙案,撰文認為檢察官在案件起訴後即無抗告權云云;筆者不對個案提出評論,僅就制度面提出看法,供各界指教!

按現行台灣刑事訴訟制度,係採用大陸法系;而大陸法系之檢察官制度之發端,通說殆認為係源自十三世紀之法國王家之「代理人」制度,此種國王代理人制度,胚胎於羅馬法,也就是採成文法主義;而成文法主義的特質,在於法官應依「法」判決,自然對應產生執行監督法官有無依法裁判之官員,亦即今日之檢察官制度;此與英美法系,法官係採不成文法,法官就個案的判決形成判例,再彙集判例形成統一法典,無所謂成文法,自然不產生檢控官(檢察官)監督法官判決問題。此所以大清政府於光緒三十二年(一九○六年)引進西方檢察制度時,於大理院審判編制法(即現行「法院組織法」前身)第十二條規定:「凡大理院以下審判廳局,均須設有檢察官,其檢察局附屬該衙署之內,檢察官於刑事有起公訴之責,檢察官可請求用正當之法律,檢察官監視判決後正當施行」。

由於二大法系的不同特質,因此,司法官的養成方式,也截然不同;在大陸法系國家,司法官經由公務人員考試及格即可選用但在英美法系,法官的遴用,乃係從曾任律師或檢控(察)官的法律人士中,遴選經歷豐富且聲望卓著的精英擔任因此,在英美法系中,事理上自無須檢控(察)官具備抗告(上訴)權但在大陸法系,則不然。

追本溯源,如果台灣刑訴制度,仍採大陸法系制度,亦即成文法主義,自然宜賦予檢察官對法官裁判之上訴(抗告)權,以求法律之正確施行,若採英美法主義,則又另當別論。至於今後台灣應採何種法律主義,不僅涉及社會文化觀念,影響更深的是台灣刑訴制度須全面改造,而不是僅修改幾個條文即可解決,請各界深思! (作者為檢察官)

Critics blast democratic erosion under Taiwan's Ma

國外媒體有一篇報導談論到了現在台灣政府的作為
值得記錄以供日後考查
國內的報導好像只有自由時報有作評論... ...

Critics blast democratic erosion under Taiwan's Ma
英文版出處


自由時報 2009-1-5
扁更裁案 縱容國民黨人對付政敵/美學者:馬作為 讓人想起尼克森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馬英九總統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但他就任七個月以來發生的兩件事──前總統陳水扁羈押更裁案,及上月底在上海舉行的國共論壇,看似不符合馬聲稱恪守法治的立場;前一件事被拿來與國民黨的獨裁歷史相提並論,後者則令人質疑馬是否有能力捍衛脆弱的台灣民主。

美聯社四日發自台北的報導指稱,扁羈押更裁一案上,馬英九明顯縱容國民黨人對付政敵的態度,已在海內外引發猛烈批評。美國邁阿密大學台海兩岸關係專家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說,這令人想起當年美國總統尼克森的行為,下令國稅局調查他不喜歡的團體。雖然沒有人說馬會讓台灣的民主走回頭路,但真正令人憂心的是,國民黨立委施壓法務部起訴包括陳水扁在內的多名民進黨政敵,以及真正的問題在於,馬無法阻止部份國民黨立委攻擊周占春法官、鼓動繼續押扁的舉措。

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表示,扁案最擾人的層面,就是國民黨立委隨時準備好向立場相同的媒體洩漏調查內情,他也責怪特偵組檢察官未能恪守偵查不公開原則。

另,王業立說,上月舉行的國共論壇顯示府已遭黨綁架,一如戒嚴時期府黨不分的國民黨獨裁時代。王表示,國民黨藉由自行與中國舉行會談來規避大眾監督,此非民主國家所能容忍之舉。

----------------------------
Critics blast democratic erosion under Taiwan's Ma

By PETER ENAV
Associated Press2009-01-04 11:39 AM

Taiwanese President Ma Ying-jeou is a Harvard Law School graduate with a professed commitment to the rule of law.

But two incidents during his first seven months in office are prompting unflattering comparisons with his Nationalist Party's dictatorial past and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Ma's ability to protect Taiwan's fragile democracy.

His apparent willingness to countenance his party's actions against opposition politicians is provoking stinging criticism of his administr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t is "reminiscent of Richard Nixon's behavior, as in ordering IRS investigations of groups he didn't like," said June Teufel Dreyer, a China-Taiwan expert at the University of Miami, in an e-mail response to questions. The IRS is the American tax agency.

No one suggests Ma wants to turn the clock back on free elections and other democratic reforms that swept the island starting in the mid-1980s.

What worries some is the efforts by Nationalist lawmakers to pressure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into prosecuting former officials of the rival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including former President Chen Shui-bian.

Chen was indicted on Dec. 12 on charges of money laundering, looting a special presidential fund and taking bribes during his eight years in office.

Few deny that there is probably substance to the allegations. The problem, the critics contend, is that Ma has failed to stop a campaign by lawmakers to keep Chen in jail pending trial.

Following his indictment, a three-judge panel from the Taipei District Court ordered him released on his own recognizance. Lead judge Chou Chan-chun said it was unlikely that Chen would attempt to flee before his trial.

Prosecutors initially accepted the decision but, following intense criticism from Nationalist lawmakers, they changed their mind and filed an appeal.

On Dec. 18, the court rejected the appeal.

This provoked a new round of attacks led by Nationalist lawmaker Chiu Yi, who spent eight months in prison for leading violent protests against Chen's narrow re-election victory in 2004.

"If Chou knows about shame, he should resign and let others handle the case," Chiu told reporters. "If he doesn't do so ... I will impeach him so that he loses his job."

On Dec. 25 the District Court took the unusual step of shifting Chen's case to a different three-judge panel, giving the lead role to Tsai Shou-hsun, who had acquitted Ma on graft charges of his own in 2007.

Three days later, the new panel accepted the prosecution's argument that Chen was a flight risk and ordered him back to jail.

"The pressure from critics has been undisguised," The Apple Daily newspaper said in an editorial. "If a judge does not hand out a verdict according to their wishes, they ... besmirch his reputation. The judiciary should avoid considering political elements in a case."

Ma spokesman Wang Yu-chi denied any political intervention in Chen's case. Taipei District Court spokesman Huang Chun-ming said the decision to change judges was for efficiency, so that the same panel would handle the cases of both Chen and his wife, who also faces graft charges.

Typically, though, his wife's case would have been moved to the judges hearing his case, since hers is a less important one.

Political scientist Wang Yeh-lih of Taipei'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said the most disturbing aspect of the Chen affair has been the readiness of Nationalist lawmakers to leak information from the investigation to allies in the media.

He also blamed prosecutors, saying they "consistently violated the principle of guarding the details of investigations during Chen's case."

Wang said Ma's apparent inability to stand up to lawmakers in his own party was also evident in his reluctance to prevent senior Nationalist officials from holding talks in Shanghai last month with China's Communist Party.

The negotiations, on two-way investment and cooperation in financial and service industries, circumvented the Straits Exchange Foundation, the Taiwanese body established to conduct talks with the mainland.

The leaders of the Nationalist delegation included honorary party chairman Lien Chan, whom critics chide as a supporter of reunification with the mainland, something most Taiwanese oppose. Ma has pledged not to discuss the issue while in office.

Wang said the meeting signaled the government's willingness to abdicate its authority to the ruling political party _ much as the Nationalist Party dictated policy during martial law from 1947 to 1987.

Wang Yu-chi, the Ma spokesman, said any agreements reached with the mainland would need government approval.

"The only agency recognized by the government to hold talks with China is the Straits Exchange Foundation," he said. "Non-governmental talks will not bring ab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als that are agreed upon."

But Wang Yeh-lih, the political scientist, has his doubts.

"The Nationalists are circumventing public supervision when they talk to the communists on its own," he said. "This is not something a democratic country would normally tolerate."

--------------------

2009年1月5日 星期一

HP大中華區總裁孫振耀退休十五天後九大感言

文章出處鏈結

2008年05月07日17:40

 一、關於工作與生活

  我有個有趣的觀察,外企公司多的是25-35歲的白領,40歲以上的員工很少,二三十歲的外企員工是意氣風發的,但外企公司40歲附近的經理人是很尷尬的。

我見過的40歲附近的外企經理人大多在一直跳槽,最後大多跳到民企,比方說,唐駿。外企員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並非個人的成功,西門子的確比國美大,但並不代表西門子中國經理比國美的老闆強,甚至可以說差得很遠。而進外企的人往往並不能很早理解這一點,把自己的成功90%歸功於自己的能力,實際上,外企公司隨便換個中國區總經理並不會給業績帶來什麼了不起的影響。好了問題來了,當這些經理人40多歲了,他們的薪資要求變得很高,而他們的才能其實又不是那麼出眾,作為外企公司的老闆,你會怎麼選擇?有的是只要不高薪水的,要出位的精明強幹精力沖沛的年輕人,有的是,為什麼還要用你?

  從上面這個例子,其實可以看到我們的工作軌跡,二三十歲的時候,生活的壓力還比較小,身體還比較好,上面的父母身體還好,下面又沒有孩子,不用還房貸,也沒有孩子要上大學,當個外企小白領還是很光鮮的,掙得不多也夠花了。但是人終歸要結婚生子,終歸會老,到了40歲,父母老了,要看病要吃藥,要有人看護,自己要還房貸,要過基本體面的生活,要養小孩……那個時候需要掙多少錢才夠花才重要。所以,看待工作,眼光要放遠一點,一時的誰高誰低並不能說明什麼。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不太贊成過於關注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更沒有必要攀比第一份工作的薪水,這在剛剛出校園的學生中間是很常見的。正常人大概要工作35年,這好比是一場馬拉松比賽,和真正的馬拉松比賽不同的是,這次比賽沒有職業選手,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機會。要知道,有很多人甚至堅持不到終點,大多數人最後是走到終點的,只有少數人是跑過終點的,因此在剛開始的時候,去搶領先的位置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剛進社會的時候如果進500強公司,大概能拿到 3k-6k/月的工資,有些特別技術的人才可能可以到8k/月,可問題是,5年以後拿多少?估計5k-10k了不起了。起點雖然高,但增幅有限,而且,後面的年輕人追趕的壓力越來越大。

  我前兩天問我的一個銷售,你會的這些東西一個新人2年就都學會了,但新人所要求的薪水卻只是你的一半,到時候,你怎麼辦?

  職業生涯就像一場體育比賽,有初賽、複賽、決賽。初賽的時候大家都剛剛進社會,大多數都是實力一般的人,這時候努力一點認真一點很快就能讓人脫穎而出,於是有的人二十多歲做了經理,有的人遲些也終於贏得了初賽,三十多歲成了經理。然後是複賽,能參加複賽的都是贏得初賽的,每個人都有些能耐,在聰明才智上都不成問題,這個時候再想要勝出就不那麼容易了,單靠一點點努力和認真還不夠,要有很強的堅忍精神,要懂得靠團隊的力量,要懂得收服人心,要有長遠的眼光……

  看上去贏得複賽並不容易,但,還不是那麼難。因為這個世界的規律就是給人一點成功的同時讓人驕傲自滿,剛剛贏得初賽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贏得的僅僅是初賽,有了一點小小的成績大多數人都會驕傲自滿起來,認為自己已經懂得了全部,不需要再努力再學習了,他們會認為之所以不能再進一步已經不是自己的原因了。雖然他們仍然不好對付,但是他們沒有耐性,沒有容人的度量,更沒有清晰長遠的目光。就像一隻憤怒的鬥牛,雖然猛烈,最終是會敗的,而贏得複賽的人則像鬥牛士一樣,不急不躁,跟隨著自己的節拍,慢慢耗盡對手的耐心和體力。贏得了複賽以後,大約已經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職業經理人了,當上了中小公司的總經理,大公司的副總經理,主管著每年幾千萬乃至幾億的生意。

  最終的決賽來了,說實話我自己都還沒有贏得決賽,因此對於決賽的決勝因素也只能憑自己的猜測而已,這個時候的輸贏或許就像武俠小說裡寫得那樣,大家都是高手,只能等待對方犯錯了,要想輕易擊敗對手是不可能的,除了使上渾身解數,還需要一點運氣和時間。世界的規律依然發揮著作用,贏得複賽的人已經不只是驕傲自滿了,他們往往剛愎自用,聽不進去別人的話,有些人的脾氣變得暴躁,心情變得浮躁,身體變得糟糕,他們最大的敵人就是他們自己,在決賽中要做的只是不被自己擊敗,等著別人被自己擊敗。這和體育比賽是一樣的,最後高手之間的比賽,就看誰失誤少誰就贏得了決賽。

二、 根源

  你工作快樂麼?你的工作好麼?

  有沒有覺得幹了一段時間以後工作很不開心?有沒有覺得自己入錯了行?有沒有覺得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有沒有覺得工作像一團亂麻每天上班都是 一種痛苦?有沒有很想換個工作?有沒有覺得其實現在的公司並沒有當初想像得那麼好?有沒有覺得這份工作是當初因為生存壓力而找的,實在不適合自己?你從工作中得到你想要得到的了麼?你每天開心麼?

  天涯上憤怒的人很多,你有沒有想過,你為什麼不快樂?你為什麼憤怒?

  其實,你不快樂的根源是因為你不知道要什麼!你不知道要什麼,所以你不知道去追求什麼,你不知道追求什麼,所以你什麼也得不到。

  我總覺得,職業生涯首先要關注的是自己,自己想要什麼?大多數人大概沒想過這個問題,唯一的想法只是——我想要一份工作,我想要一份不錯的薪水,我知道所有人對於薪水的渴望,可是,你想每隔幾年重來一次找工作的過程麼?你想每年都在這種對於工作和薪水的焦急不安中度過麼?

不想的話,就好好想清楚。飲鴆止渴,不能因為口渴就拚命喝毒藥。越是焦急,越是覺得自己需要一份工作,越飢不擇食,越想不清楚,越容易失敗,你的經歷越來越差,下一份工作的人 看著你的簡歷就皺眉頭。於是你越喝越渴,越渴越喝,陷入惡性循環。最終只能哀嘆世事不公或者生不逢時,只能到天涯上來發洩一把,在失敗者的共鳴當中尋求一點心理平衡罷了。大多數人都有生存壓力,我也是,有生存壓力就會有很多焦慮,積極的人會從焦慮中得到動力,而消極的人則會因為焦慮而迷失方向。所有人都必須在壓力下做出選擇,這就是世道,你喜歡也罷不喜歡也罷。

  一般我們處理的事情分為重要的事情和緊急的事情,如果不做重要的事情就會常常去做緊急的事情。比如鍛鍊身體保持健康是重要的事情,而看病則是緊急的事情。如果不鍛鍊身體保持健康,就會常常為了病痛煩惱。又比如防火是重要的事情,而救火是緊急的事情,如果不注意防火,就要常常救火。找工作也是如 此,想好自己究竟要什麼是重要的事情,找工作是緊急的事情,如果不想好,就會常常要找工作。

往往緊急的事情給人的壓力比較大,迫使人們去趕緊做,相對來說重要的事情反而沒有那麼大的壓力,大多數人做事情都是以壓力為導向的,壓力之下,總覺得非要先做緊急的事情,結果就是永遠到處救火,永遠沒有停歇的時候。(很多人的工作也像是救火隊一樣忙碌痛苦,也是因為工作中沒有做好重要的事情。)那些說自己活在水深火熱為了生存顧不上那麼多的朋友,今天找工作困難是當初你們沒有做重要的事情,是結果不是原因。如果今天你們還是因為急於要找一份工作而不去思考,那麼或許將來要繼續承受痛苦找工作的結果。

  我始終覺得我要說的話題,沉重了點,需要很多思考,遠比唐笑打武警的話題來的枯燥乏味,但是,天下沒有輕鬆的成功,成功,要付代價。請先忘記一切的生存壓力,想想這輩子你最想要的是什麼?所以,最要緊的事情,先想好自己想要什麼。

三、什麼是好工作

  當初微軟有個唐駿,很多大學裡的年輕人覺得這才是他們嚮往的職業生涯,我在清華bbs裡發的帖子被這些學子們所不屑,那個時候學生們只想出國或者去外企,不過如今看來,我還是對的,唐駿去了盛大,陳天橋創立的盛大,一家民營公司。

一個高學歷的海歸在500強的公司裡拿高薪水,這大約是很多年輕人的夢想,問題是,每年畢業的大學生都在做這個夢,好的職位卻只有500個。

  人都是要面子的,也是喜歡攀比的,即使在工作上也喜歡攀比,不管那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大家認為外企公司很好,可是好在哪裡呢?好吧,他們在比較好的寫字樓,這是你想要的麼?他們出差住比較好的酒店,這是你想要的麼?別人會羨慕一份外企公司的工作,這是你想要的麼?那一切都是給別人看的,你幹嗎要活得那麼辛苦給別人看?另一方面,他們薪水福利一般,並沒有特別了不起,他們的晉陞機會比較少,很難做到很高階的主管,他們雖然厭惡常常加班,卻不敢不加班,因為「你不幹有得是人幹」,大部分情況下會找個台灣人香港人新加坡人來管你,而這些人又往往有些莫名其妙的優越感。你想清楚了麼?500強一定好麼? 找工作究竟是考慮你想要什麼,還是考慮別人想看什麼?

  我的大學同學們大多數都到美國了,甚至畢業這麼多年了,還有人最近到國外去了。出國真的有那麼好麼?我的大學同學們,大多數還是在博士、博士後、訪問學者地掙紮著,至今只有一個正經在一個美國大學裡拿到個正式的教職。國內的教授很難當麼?我有幾個表親也去了國外了,他們的父母獨自在國內,沒有 人照顧,有好幾次人在家裡昏倒都沒人知道,出國,真的這麼光彩麼?就像有人說的「很多事情就像看A片,看的人覺得很爽,做的人未必。」

  人總想找到那個最好的,可是,什麼是最好的?你覺得是最好的那個,是因為你的確瞭解,還是因為別人說他是最好的?即使他對於別人是最好的,對於你也一定是最好的麼?

  對於自己想要什麼,自己要最清楚,別人的意見並不是那麼重要。很多人總是常常被別人的意見所影響,親戚的意見,朋友的意見,同事的意見……問題 是,你究竟是要過誰的一生?人的一生不是父母一生的續集,也不是兒女一生的前傳,更不是朋友一生的外篇,只有你自己對自己的一生負責,別人無法也負不起這個責任。自己做的決定,至少到最後,自己沒什麼可後悔。對於大多數正常智力的人來說,所做的決定沒有大的對錯,無論怎麼樣的選擇,都是可以嘗試的。比如你沒有考自己上的那個學校,沒有入現在這個行業,這輩子就過不下去了?就會很失敗?不見得。

  我想,好工作,應該是適合你的工作,具體點說,應該是能給你帶來你想要的東西的工作,你或許應該以此來衡量你的工作究竟好不好,而不是拿公司的大小,規模,外企還是國企,是不是有名,是不是上市公司來衡量。小公司,未必不是好公司,賺錢多的工作,也未必是好工作。你還是要先弄清楚你想要什麼,如果你不清楚你想要什麼,你就永遠也不會找到好工作,因為你永遠只看到你得不到的東西,你得到的,都是你不想要的。

  可能,最好的,已經在你的身邊,只是,你還沒有學會珍惜。人們總是盯著得不到的東西,而忽視了那些已經得到的東西。

四、普通人

  我發現中國人的勵志和國外的勵志存在非常大的不同,中國的勵志比較鼓勵人立下大志願,臥薪嘗膽,有朝一日成富成貴。

而國外的勵志比較鼓勵人勇敢面對現實生活,面對普通人的困境,雖然結果也是成富成貴,但起點不一樣,相對來說,我覺得後者在操作上更現實,而前者則需要用999個失敗者來堆砌一個成功者的故事。

  我們都是普通人,普通人的意思就是,概率這件事是很準的。因此,我們不會買彩票中500萬,我們不會成為比爾蓋茨或者李嘉誠,我們不會坐飛機掉下來,我們當中很少的人會創業成功,我們之中有30%的人會離婚,我們之中大部分人會活過65歲……

  所以請你在想自己要什麼的時候,要得「現實」一點,你說我想要做李嘉誠,抱歉,我幫不上你。成為比爾蓋茨或者李嘉誠這種人,是靠命的,看我寫的這篇文章絕對不會讓你成為他們,即使你成為了他們,也絕對不是我這篇文章的功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但真正當皇帝的只有一個人,王侯將相,人也不多。目標定得高些對於喜歡挑戰的人來說有好處,但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反而比較容易灰心沮喪,很容易就放棄了。

  回過頭來說,李嘉誠比你有錢大致50萬倍,他比你更快樂麼?或許。有沒有比你快樂50萬倍,一定沒有。他比你最多也就快樂一兩倍,甚至有可能還不如你快樂。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是和別人比賽,比誰要得更多更高,比誰的目標更遠大。雖然成為李嘉誠這個目標很宏大,但你並不見得會從這個目標以及追求目標的過程當中獲得快樂,而且基本上你也做不到。你必須聽聽你內心的聲音,尋找真正能夠使你獲得快樂的東西,那才是你想要的東西。

  你想要的東西,或者我們把它稱之為目標,目標其實並沒有高低之分,你不需要因為自己的目標沒有別人遠大而不好意思,達到自己的目標其實就是成功,成功有大有小,快樂卻是一樣的。我們追逐成功,其實追逐的是成功帶來的快樂,而非成功本身。職業生涯的道路上,我們常常會被攀比的心態矇住眼睛,忘記了追求的究竟是什麼,忘記了是什麼能使我們更快樂。

  社會上一夜暴富的新聞很多,這些消息,總會在我們的心裡面掀起很多漣漪,漣漪多了就變成驚濤駭浪,心裡的驚濤駭浪除了打翻承載你目標的小船,並不會使得你也一夜暴富。「只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揍。」我們這些普通人既沒有當賊的勇氣,又缺乏當賊的狠辣絕決,雖然羨慕吃肉,卻更害怕挨揍,偶爾看到幾個沒挨揍的賊就按奈不住,或者心思活動,或者大感不公,真要叫去做賊,卻也不敢。

  我還是過普通人的日子,要普通人的快樂,至少,晚上睡得著覺。

五、跳槽與積累

  首先要說明,工作是一件需要理智的事情,所以不要在工作上耍個性,天涯上或許會有人覺得你很有個性而叫好,煤氣公司電話公司不會因為覺得你很有個性而免了你的帳單。

當你很帥地炒掉了你的老闆,當你很酷地挖苦了一番招聘的HR,賬單還是要照付,只是你賺錢的時間更少了,除了你自己,沒人受損失。

  我並不反對跳槽,但跳槽決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頻繁跳槽的後果是讓人覺得沒有忠誠度可言,而且不能安心工作。現在很多人從網上找工作,很多找工作的網站常常給人出些餿主意,要知道他們是盈利性企業,當然要從自身盈利的角度來考慮,大家越是頻繁跳槽頻繁找工作他們越是生意興隆,所以鼓動人們跳槽是他們的工作。所以他們會常常告訴你,你拿的薪水少了,你享受的福利待遇差了,又是「薪情快報」又是「讚歎自由奔放的靈魂」。至於是否會因此讓你不能安心,你跳了槽是否解決問題,是否更加開心,那個,他們管不著。

  要跳槽肯定是有問題,一般來說問題發生了,躲是躲不開的,很多人跳槽是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不開心,如果這種不開心,在現在這個公司不能解決,那麼在下一個公司多半也解決不掉。你必須相信,90%的情況下,你所在的公司並沒有那麼爛,你認為不錯的公司也沒有那麼好。就像圍城裡說的,「城裡的人拚命想衝出來,而城外的人拚命想衝進去。」每個公司都有每個公司的問題,沒有問題的公司是不存在的。換個環境你都不知道會碰到什麼問題,與其如此,不如就在當下把問題解決掉。多問題當你真的想要去解決的時候,或許並沒有那麼難。有的時候你覺得問題無法解決,事實上,那只是「你覺得」。

  人生的曲線應該是曲折向上的,偶爾會遇到低谷但大趨勢總歸是曲折向上的,而不是象脈衝波一樣每每回到起點,我見過不少面試者,30多歲了,四五份工作經歷,每次多則3年,少則1年,30多歲的時候回到起點從一個初級職位開始幹起,拿基本初級的薪水,和20多歲的年輕人一起競爭,不覺得有點辛苦麼?這種日子好過麼?

  我非常不讚成在一個行業超過3年以後換行業,基本上,35歲以前我們的生存資本靠打拚,35歲以生存的資本靠的就是積累,這種積累包括人際關係,經驗,人脈,口碑……如果常常更換行業,代表幾年的積累付之東流,一切從頭開始,如果換了兩次行業,35歲的時候大概只有5年以下的積累,而一個沒有換過行業的人至少有了10年的積累,誰會佔優勢?工作到2-3年的時候,很多人覺得工作不順利,好像到了一個瓶頸,心情煩悶,就想辭職,乃至換一個行業,覺得這樣所有一切煩惱都可以拋開,會好很多。其實這樣做只是讓你從頭開始,到了時候還是會發生和原來行業一樣的困難,熬過去就向上跨了一大步,要知道每個人都會經歷這個過程,每個人的職業生涯中都會碰到幾個瓶頸,你熬過去了而別人沒有熬過去你就領先了。跑長跑的人會知道,開始的時候很輕鬆,但是很快會有第一次的難受,但過了這一段又能跑很長一段,接下來會碰到第二次的難受,堅持過了以後又能跑一段,如此往復,難受一次比一次厲害,直到堅持不下去了。大多數人第一次就堅持不了了,一些人能堅持到第二次,第三次雖然大家都堅持不住了,可是跑到這裡的人也沒幾個了,這點資本足夠你安穩活這一輩子了。

  一份工作到兩三年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變成熟手,這個時候往往會陷入不斷的重複,有很多人會覺得厭倦,有些人會覺得自己已經搞懂了一切,從而懶得去尋求進步了。很多時候的跳槽是因為覺得失去興趣了,覺得自己已經完成比賽了。其實這個時候比賽才剛剛開始,工作兩三年的人,無論是客戶關係,人脈,手下,和領導的關係,在業內的名氣……還都是遠遠不夠的,但稍有成績的人總是會自我感覺良好的,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跟客戶關係鐵得要命,覺得自己在業界的口碑好得很。其實可以肯定地說,一定不是,這個時候,還是要拿出前兩年的幹勁來,穩紮穩打,積累才剛剛開始。

  你足夠瞭解你的客戶嗎?你知道他最大的煩惱是什麼嗎?你足夠瞭解你的老闆麼?你知道他最大的煩惱是什麼嗎?你足夠瞭解你的手下麼?你知道他最大的煩惱是什麼嗎?如果你不知道,你憑什麼覺得自己已經積累夠了?如果你都不瞭解,你怎麼能讓他們幫你的忙,做你想讓他們做的事情?如果他們不做你想讓他們做的事情,你又何來的成功?

六、等待

  這是個浮躁的人們最不喜歡的話題,本來不想說這個話題,因為會引起太多的爭論,而我又無意和人爭論這些,但是考慮到對於職業生涯的長久規劃,這是一個躲避不了的話題,還是決定寫一寫,不愛看的請離開吧。

  並不是每次穿紅燈都會被汽車撞,並不是每個罪犯都會被抓到,並不是每個錯誤都會被懲罰,並不是每個貪官都會被槍斃,並不是你的每一份努力都會得到回報,並不是你的每一次堅持都會有人看到,並不是你每一點付出都能得到公正的回報,並不是你的每一個善意都能被理解……這個,就是世道。好吧,世道不夠好,可是,你有推翻世道的勇氣麼?如果沒有,你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麼?有很多時候,人需要一點耐心,一點信心。每個人總會輪到幾次不公平的事情,而通常,安心等待是最好的辦法。

  有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等待,需要耐得住寂寞,等待屬於你的那一刻。周潤發等待過,劉德華等待過,周星馳等待過,王菲等待過,張藝謀也等待過……看到了他們如今的功成名就的人,你可曾看到當初他們的等待和耐心?你可曾看到金馬獎影帝在街邊擺地攤?你可曾看到德雲社一群人在劇場裡給一位觀眾說相聲?你可曾看到周星馳的角色甚至連一句台詞都沒有?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段低沉苦悶的日子,我幾乎能想像得出來他們借酒澆愁的樣子,我也能想像得出他們為了生存而掙扎的窘迫。在他們一生最中燦爛美好的日子裡,他們渴望成功,但卻兩手空空,一如現在的你。沒有人保證他們將來一定會成功,而他們的選擇是耐住寂寞。如果當時的他們總念叨著「成功只是屬於特權階級的」,你覺得他們今天會怎樣?

  曾經我也不明白有些人為什麼並不比我有能力卻要坐在我的頭上,年紀比我大就一定要當我的領導麼?為什麼有些爛人不需要努力就能賺錢?為什麼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的人能那麼容易賺錢,而輪到我們的時候,什麼事情都要正規化了?有一天我突然想,我還在上學的時候他們就在社會裡掙扎奮鬥了,他們在社會上奮鬥積累了十幾二十年,我們新人來了,他們有的我都想要,我這不是在要公平,我這是在要搶劫。因為我要得太急,因為我忍不住寂寞。二十多歲的男人,沒有錢,沒有事業,卻有蓬勃的慾望。

  人總是會遇到挫折的,人總是會有低潮的,人總是會有不被人理解的時候的,人總是有要低聲下氣的時候,這些時候恰恰是人生最關鍵的時候,因為大家都會碰到挫折,而大多數人過不了這個門檻,你能過,你就成功了。在這樣的時刻,我們需要耐心等待,滿懷信心地去等待,相信,生活不會放棄你,機會總會來的。至少,你還年輕,你沒有坐牢,沒有生治不了的病,沒有欠還不起的債。比你不幸的人遠遠多過比你幸運的人,你還怕什麼?路要一步步走,雖然到達終點的那一步很激動人心,但大部分的腳步是平凡甚至枯燥的,但沒有這些腳步,或者耐不住這些平凡枯燥,你終歸是無法迎來最後的那些激動人心。

  逆境,是上帝幫你淘汰競爭者的地方。要知道,你不好受,別人也不好受,你堅持不下去了,別人也一樣,千萬不要告訴別人你堅持不住了,那只能讓別人獲得堅持的信心,讓競爭者看著你微笑的面孔,失去信心,退出比賽。勝利屬於那些有耐心的人。

  在最絕望的時候,我會去看電影《The Pursuit of Happyness》《Jerry Maguire》,讓自己重新鼓起勇氣,因為,無論什麼時候,我們總還是有希望。當所有的人離開的時候,我不失去希望,我不放棄。每天下班坐在車裡,我喜歡哼著《隱形的翅膀》看著窗外,我知道,我在靜靜等待,等待屬於我的那一刻。

  原貼裡伊吉網友的話我很喜歡,抄錄在這裡: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獨一無二的特殊者

  含著金匙出生、投胎到好家庭、工作安排到電力局拿1w月薪這樣的小概率事件,當然最好輪到自己

  紅軍長征兩萬五、打成右派反革命、胼手胝足犧牲尊嚴去奮鬥,最好留給祖輩父輩和別人

  自然,不是每個吃過苦的人都會得到回報

  但是,任何時代,每一個既得利益者身後,都有他的祖輩父輩奮鬥掙扎乃至流血付出生命的身影

  羨慕別人有個好爸爸,沒什麼不可以

  問題是,你的下一代,會有一個好爸爸嗎?

  至於問到為什麼不能有同樣的贏面概率?我只能問:為什麼物種競爭中,人和猴子不能有同樣的贏面概率?

  物競天擇。猴子的靈魂不一定比你卑微,但你身後有幾十萬年的類人猿進化積澱。

七、入對行跟對人

  在中國,大概很少有人是一份職業做到底的,雖然如此,第一份工作還是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兩件事情格外重要,第一件是入行,第二件事情是跟人。

第一份工作對人最大的影響就是入行,現代的職業分工已經很細,我們基本上只能在一個行業裡成為專家,不可能在多個行業裡成為專家。很多案例也證明即使一個人在一個行業非常成功,到另外一個行業,往往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情,「你想改變世界,還是想賣一輩子汽水?」是喬布斯邀請百事可樂總裁約翰•斯考利加盟蘋果時所說的話,結果這位在百事非常成功的約翰,到了蘋果表現平平。其實沒有哪個行業特別好,也沒有哪個行業特別差,或許有報導說哪個行業的平均薪資比較高,但是他們沒說的是,那個行業的平均壓力也比較大。看上去很美的行業一旦進入才發現很多地方其實並不那麼完美,只是外人看不見。

  說實話,我自己都沒有發大財,所以我的建議只是讓人快樂工作的建議,不是如何發大財的建議,我們只討論一般普通打工者的情況。我認為選擇什麼行業並沒有太大關係,看問題不能只看眼前。比如,從前年開始,國家開始整頓醫療行業,很多醫藥公司開不下去,很多醫藥行業的銷售開始轉行。

其實醫藥行業的不景氣是針對所有公司的,並非針對一家公司,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這個時候跑掉是非常不划算的,大多數正規的醫藥公司即使不做新生意撐個兩三年總是能撐的,大多數醫藥銷售靠工資撐個兩三年也是可以撐的,國家不可能永遠捏著醫藥行業不放的,兩三年以後光景總歸還會好起來的,那個時候別人都跑了而你沒跑,那時的日子應該會好過很多。有的時候覺得自己這個行業不行了,問題是,再不行的行業,做得人少了也變成了好行業,當大家都覺得不好的時候,往往卻是最好的時候。大家都覺得金融行業好,金融行業門檻高不說,有多少人削尖腦袋要鑽進去,競爭激勵,進去以後還要時時提防,一個疏忽,就被後來的人給擠掉了,壓力巨大,又如何談得上快樂?也就未必是「好」工作了。

  太陽能這個東西至今還不能進入實際應用的階段,但是中國已經有7家和太陽能有關的公司在紐交所上市了,國美蘇寧永樂其實是貿易型企業,也能上市,魯泰紡織連續10年利潤增長超過50%,賣茶的一茶一座,賣衣服的海瀾之家都能上市……其實選什麼行業真的不重要,關鍵是怎麼做。事情都是人做出來的,關鍵是人。

  有一點是需要記住的,這個世界上,有史以來直到我們能夠預見得到的未來,成功的人總是少數,有錢的人總是少數,大多數人是一般的,普通的,不太成功的。因此,大多數人的做法和看法,往往都不是距離成功最近的做法和看法。因此大多數人說好的東西不見得好,大多數人說不好的東西不見得不好。大多數人都去炒股的時候說明跌只是時間問題,大家越是熱情高漲的時候,跌的日子越近。大多數人買房子的時候,房價不會漲,而房價漲的差不多的時候,大多數人才開始買房子。不會有這樣一件事情讓大家都變成功,發了財,歷史上不曾有過,將來也不會發生。有些東西即使一時運氣好得到了,還是會在別的時候別的地方失去的。

  年輕人在職業生涯的剛開始,尤其要注意的是,要做對的事情,不要讓自己今後幾十年的人生總是提心吊膽,更不值得為了一份工作賠上自己的青春年華。我的公司是個不行賄的公司,以前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自己的員工也不理解,不過如今,我們是同行中最大的企業,客戶樂意和我們打交道,尤其是在國家打擊腐敗的時候,每個人都知道我們做生意不給錢的名聲,都敢於和我們做生意。而勇於給錢的公司,不是倒了,就是跑了,要不就是每天睡不好覺,人還是要看長遠一點。很多時候,看起來最近的路,其實是最遠的路,看起來最遠的路,其實是最近的路。

  跟對人是說,入行後要跟個好領導好老師,剛進社會的人做事情往往沒有經驗,需要有人言傳身教。對於一個人的發展來說,一個好領導是非常重要的。所謂「好」的標準,不是他讓你少幹活多拿錢,而是以下三個。

  首先,好領導要有寬廣的心胸,如果一個領導每天都會發脾氣,那幾乎可以肯定他不是個心胸寬廣的人,能發脾氣的時候卻不發脾氣的領導,多半是非常厲害的領導。中國人當領導最大的毛病是容忍不了能力比自己強的人,所以常常可以看到的一個現象是,領導很有能力,手下一群庸才或者手下一群閒人。如果看到這樣的環境,還是不要去的好。

  其次,領導要願意從下屬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這一點其實是從面試的時候就能發現的,如果這位領導總是從自己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幾乎不聽你說什麼,這就危險了。從下屬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並不代表同意下屬的說法,但他必須瞭解下屬的立場,下屬為什麼要這麼想,然後他才有辦法說服你,只關心自己怎麼想的領導往往難以獲得下屬的信服。

  第三,領導敢於承擔責任,如果出了問題就把責任往下推,有了功勞就往自己身上攬,這樣的領導不跟也罷。選擇領導,要選擇關鍵時刻能抗得住的領導,能夠為下屬的錯誤買單的領導,因為這是他作為領導的責任。

  有可能,你碰不到好領導,因為,中國的領導往往是屁股決定腦袋的領導,因為他坐領導的位置,所以他的話就比較有道理,這是傳統觀念官本位的誤區,可能有大量的這種無知無能的領導,只是,這對於你其實是好事,如果將來有一天你要超過他,你希望他比較聰明還是比較笨?相對來說這樣的領導其實不難搞定,只是你要把自己的身段放下來而已。多認識一些人,多和比自己強的人打交道,同樣能找到好的老師,不要和一群同樣鬱悶的人一起控訴社會,控訴老闆,這幫不上你,只會讓你更消極。和那些比你強的人打交道,看他們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學習他們,然後跟更強的人打交道。

八、選擇

  我們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其實是選擇,因此在談職業生涯的時候不得不提到這個話題。

  我始終認為,在很大的範圍內,我們究竟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決定權在我們自己,每天我們都在做各種各樣的選擇,我可以不去寫這篇文章,去別人的帖子拍拍磚頭,也可以寫下這些文字,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整理自己的思路,我可以多注意下格式讓別人易於閱讀,也可以寫成一堆,我可以就這樣發上來,也可以在發以前再看幾遍,你可以選擇不刮鬍子就去面試,也可以選擇出門前照照鏡子……每天,每一刻我們都在做這樣那樣的決定,我們可以漫不經心,也可以多花些心思,成千上萬的小選擇累計起來,就決定了最終我們是個什麼樣的人。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的未來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很多人會說我命苦啊,沒得選擇阿,如果你認為「去微軟還是去IBM」「上清華還是上北大」「當銷售副總還是當廠長」這種才叫選擇的話,的確你沒有什麼選擇,大多數人都沒有什麼選擇。但每天你都可以選擇是否為客戶服務更周到一些,是否對同事更耐心一些,是否把工作做得更細緻一些,是否把情況瞭解得更清楚一些,是否把不清楚的問題再弄清楚一些……你也可以選擇在是否在痛苦中繼續堅持,是否拋棄掉自己的那些負面的想法,是否原諒一個人的錯誤,是否相信我在這裡寫下的這些話,是否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生活每天都在給你選擇的機會,每天都在給你改變自己人生的機會,你可以選擇賴在地上撒潑打滾,也可以選擇咬牙站起來。你永遠都有選擇。有些選擇不是立桿見影的,需要累積,比如農民可以選擇自己常常去澆地,也可以選擇讓老天去澆地,誠然你今天澆水下去苗不見得今天馬上就長出來,但常常澆水,大部分苗終究會長出來的,如果你不澆,收成一定很糟糕。

  每天生活都在給你機會,他不會給你一疊現金也不會拱手送你個好工作,但實際上,他還是在給你機會。我的家庭是一個普通的家庭,沒有任何了不起的社會關係,我的父親在大學畢業以後就被分配到了邊疆,那個小縣城只有一條馬路,他們那一代人其實比我們更有理由抱怨,他們什麼也沒得到,年輕的時候文化大革命,書都沒得讀,支援邊疆插隊落戶,等到老了,卻要給年輕人機會了。他有足夠的理由象成千上萬那樣的青年一樣坐在那裡抱怨生不逢時,怨氣衝天。然而在分配到邊疆的十年之後,國家恢復招研究生,他考回了原來的學校。研究生畢業,他被分配到了安徽一家小單位裡,又是3年以後,國家第一屆招收博士生,他又考回了原來的學校,成為中國第一代博士,那時的他比現在的我年紀還大。生活並沒有放棄他,他也沒有放棄生活。10年的等待,他做了他自己的選擇,他沒有放棄,他沒有破罐子破摔,所以時機到來的時候,他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你最終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決定在你的每個小小的選擇之間。

  你選擇相信什麼?你選擇和誰交朋友?你選擇做什麼?你選擇怎麼做?……我們面臨太多的選擇,而這些選擇當中,意識形態層面的選擇又遠比客觀條件的選擇來得重要得多,比如選擇做什麼產品其實並不那麼重要,而選擇怎麼做才重要。選擇用什麼人並不重要,而選擇怎麼帶這些人才重要。大多數時候選擇客觀條件並不要緊,大多數關於客觀條件的選擇並沒有對錯之分,要緊的是選擇怎麼做。一個大學生畢業了,他要去微軟也好,他要賣豬肉也好,他要創業也好,他要做遊戲代練也好,只要不犯法,不害人,都沒有什麼關係,要緊的是,選擇了以後,怎麼把事情做好。

  除了這些,你還可以選擇時間和環境,比如,你可以選擇把這輩子最大的困難放在最有體力最有精力的時候,也可以走一步看一步,等到了40歲再說,只是到了40多歲,那正是一輩子最脆弱的時候,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在那個時候碰上了職業危機,實在是一件很苦惱的事情。與其如此不如在20多歲30多歲的時候吃點苦,好讓自己脆弱的時候活得從容一些。你可以選擇在溫室裡成長,也可以選擇到野外磨礪,你可以選擇在辦公室吹冷氣的工作,也可以選擇40度的酷熱下,去見你的客戶,只是,這一切最終會累積起來,引導你到你應得的未來。

  我不敢說所有的事情你都有得選擇,但是絕大部分事情你有選擇,只是往往你不把這當作一種選擇。認真對待每一次選擇,才會有比較好的未來。

九、選擇職業

  職業的選擇,總的來說,無非就是銷售、市場、客服、物流、行政、人事、財務、技術、管理幾個大類,有個有趣的現象就是,500強的CEO當中最多的是銷售出身,第二多的人是財務出身,這兩者加起來大概超過95%。

現代IT行業也有技術出身成為老闆的,但實際上,後來他們還是從事了很多銷售和市場的工作,並且表現出色,公司才獲得了成功,完全靠技術能力成為公司老闆的,幾乎沒有。這是有原因的,因為銷售就是一門跟人打交道的學問,而管理其實也是跟人打交道的學問,這兩者之中有很多相通的東西,他們的共同目標就是「讓別人去做某件特定的事情。」而財務則是從數字的層面瞭解生意的本質,從宏觀上看待生意的本質,對於一個生意是否掙錢,是否可以正常運作有著最深刻的認識。

  公司小的時候是銷售主導公司,而公司大的時候是財務主導公司,銷售的侷限性在於只看人情不看數字,財務的侷限性在於只看數字不看人情。公司初期,運營成本低,有訂單就活得下去,跟客戶也沒有什麼談判的條件,別人肯給生意做已經謝天謝地了,這個時候訂單壓倒一切,客戶的要求壓倒一切,所以當然要顧人情。公司大了以後,一切都要規範化,免得因為不規範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風險,同時運營成本也變高,必須提高利潤率,把有限的資金放到最有產出的地方。對於上市公司來說,股東才不管你客戶是不是最近出國,最近是不是那個省又在搞嚴打,到了時候就要把業績拿出來,拿不出來就拋股票,這個時候就是數字壓倒一切。

  前兩天聽到有人說一句話覺得很有道理,開始的時候我們想「能做什麼?」,等到公司做大了有規模了,我們想「不能做什麼。」很多人在工作中覺得為什麼領導這麼保守,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錯過很多機會。很多時候是因為,你還年輕,你想的是「能做什麼」,而作為公司領導要考慮的方面很多,他比較關心「不能做什麼」。

  我並非鼓吹大家都去做銷售或者財務,究竟選擇什麼樣的職業,和你究竟要選擇什麼樣的人生有關係,有些人就喜歡下班按時回家,看看書聽聽音樂,那也挺好,但就不適合找個銷售的工作了,否則會是折磨自己。有些人就喜歡出風頭,喜歡成為一群人的中心,如果選擇做財務工作,大概也幹不久,因為一般老闆不喜歡財務太積極,也不喜歡財務話太多。先想好自己要過怎樣的人生,再決定要找什麼樣的職業。有很多的不快樂,其實是源自不滿足,而不滿足,很多時候是源自於心不定,而心不定則是因為不清楚究竟自己要什麼,不清楚要什麼的結果就是什麼都想要,結果什麼都沒得到。

  我想,我們還是因為生活而工作,不是因為工作而生活,生活是最要緊的,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我總是覺得生活的各方方面都是相互影響的,如果生活本身一團亂麻,工作也不會順利。所以要有娛樂、要有社交、要鍛鍊身體,要有和睦的家庭……最要緊的,要開心,我的兩個銷售找我聊天,一肚子苦水,我問他們,2年以前,你什麼都沒有,工資不高,沒有客戶關係,沒有業績,處於被開的邊緣,現在的你比那時條件好了很多,為什麼現在卻更加不開心了?如果你做得越好越不開心,那你為什麼還要工作?首先的首先,人還是要讓自己高興起來,讓自己心態好起來,這種發自內心的改變會讓你更有耐心,更有信心,更有氣質,更能包容……否則,看看鏡子裡的你,你滿意麼?

  有人會說,你說得容易,我每天加班,不加班老闆就會把我炒掉,每天累得要死,哪有時間娛樂、社交、鍛鍊?那是人們把目標設定太高的緣故,如果你還在動不動就會被老闆炒掉的邊緣,那麼你當然不能設立太高的目標,難道你還想每天去打高爾夫?你沒時間去健身房鍛鍊身體,但是上下班的時候多走幾步可以吧,有樓梯的時候走走樓梯不走電梯可以吧?辦公的間隙扭扭脖子拉拉肩膀做做俯臥撐可以吧?誰規定鍛鍊就一定要拿出每天2個小時去健身房?你沒時間社交,每月參加郊遊一次可以吧,週末去參加個什麼音樂班,繪畫班之類的可以吧,去嘗試認識一些同行,和他們找機會交流交流可以吧?開始的時候總是有些難的,但邁出這一步就會向良性循環的方向發展。而每天工作得很苦悶,剩下的時間用來咀嚼苦悶,只會陷入惡性循環,讓生活更加糟糕。

  雖然離開惠普僅有十五天,但感覺上惠普已經離我很遠。我的心思更多放在規劃自己第二階段的人生,這並非代表我對惠普沒有任何眷戀,主要還是想以此驅動自己往前走。

  萬科王石登珠穆朗瑪峰的體驗給我很多啟發,雖然在出發時攜帶大量的物資,但是登頂的過程中,必須不斷減輕負荷,最終只有一個氧氣瓶和他登上峰頂。登山如此,漫長的人生又何嘗不是。

  我宣佈退休後,接到同事朋友同學的祝賀。大部分人都認為我能夠在這樣的職位上及年齡選擇退休,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福氣。

  還有一部分人懷疑我只是借此機會換個工作,當然還有一些人說我在HP做不下去了,趁此機會離開。

  我多年來已經習慣別人對我的說三道四,但對於好友,我還是挺關心大家是否真正理解我的想法,這也是寫這篇文章的目的。

  由於受我父親早逝的影響,我很早就下定決心,要在有生之年實現自己的願望,我不要像我父親一樣,為家庭生活忙碌一輩子,臨終前感傷,懊惱自己有很多沒有實現的理想。

  一本雜誌的文章提到我們在生前就應該思考自己的墓誌銘,因為那代表你自己對完美人生的定義,我們應該儘可能在有生之年去實現它。

  我希望我的墓誌銘上除了與家人及好友有關的內容外,是這樣寫著:

  1.這個人曾經服務於一家全球最大的IT公司(HP)25年,和她一起經歷過數次重大的變革,看著她從以電子儀表為主要的業務變革成全球最大的IT公司。

  2.這個人曾經在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中國)工作16年,並擔任HP中國區總裁7年,見證及經歷過中國改革開放的關鍵最新突破階段,與中國一起成長。

  3.這個人熱愛飛行,曾經是一個有執照的飛行員,累積飛行時數超過X小時,曾經在X個機場起降過。

  4.這個人曾經獲得管理碩士學位,在領導管理上特別關注中國企業的組織行為及績效,並且在這個領域上獲得中國企業界的認可。

  我費時25年才總結1和2兩項成果,我不知還要費時多久才能達成3和4的願望,特別是第4個願望需要經歷學術的訓練,才能將我的經驗總結成知識。

  否則我的經驗將無法有效影響及傳授他人。因此重新進入學校學習,拿一個管理學位是有必要的,更何況這是我一個非常重要的願望。

  另一方面,我25年的時間都花在運營(operation)的領域,兢兢業業的做好職業人士的工作,它是一份好工作,特別是在HP,這份工作也幫助我建立財務的基礎,支持家庭的發展。

  但是我不想終其一生,都陷入在運營的領域,我想像企業家一樣,有機會靠一些點子(ideas)賺錢,雖然風險很高,但是值得一試,即使失敗,也不枉走一回,這也是第4個願望其中的一部份。

  Carly Fiorina曾經對我說過「這個世界上有好想法的人很多,但有能力去實現的人很少」,2007年5月21日在北大演講時,有人問起那些書對我影響較大,我想對我人生觀有影響的其中一本書叫「Trigger Point」,它的主要觀點是:人生最需要的不是規劃,而是在適當的時機掌握機會,採取行動。

  我這些願望在我心中已經醞釀一段很長的時間,開始的時候,也許一年想個一兩次,過了也就忘掉,但逐漸的,這個心中的聲音,愈來愈大,出現的頻率也愈來愈高,當它幾乎每一個星期都會來與我對話時,我知道時機已經成熟。

  但和任何人一樣,要丟掉自己現在所擁有的,所熟悉的環境及穩定的收入,轉到一條自己未曾經歷過,存在未知風險的道路,需要絕大的勇氣,家人的支持和好友的鼓勵。有捨才有得,真是知易行難,我很高興自己終於跨出了第一步。

  我要感謝HP的EER提前退休優惠政策,它是其中一個關鍵的Trigger Points,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在去年五六月發生的事。

  當時我家老大從大學畢業,老二從高中畢業,在他們繼續工作及求學前,這是一個黃金時段,讓我們全家可以相聚一段較長的時間,我為此很早就計劃休一個長假,帶著他們到各地遊玩。

  但這個計劃因為工作上一件重要的事情(Mark Hurd訪華)不得不取消。這個事件刺激了我必須嚴肅的去對待那心中的聲音,我會不會繼續不斷的錯失很多關鍵的機會?

  我已經年過50,我會不會走向和我父親一樣的道路?人事部老總Charles跟我說,很多人在所有對他有利的星星都排成一列時,還是錯失時機。

  我知道原因,因為割捨及改變對人是多麼的困難,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有自己人生的理想,但我也相信很多人最終只是把這些理想當成是幻想,然後不斷的為自己尋找不能實現的藉口,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曾經說過,「與改變世界相比,改變自己更困難」,真是一針見血。

  什麼是快樂及有意義的人生?我相信每一個人的定義都不一樣,對我來說,能實現我墓誌銘上的內容就是我的定義。

  在中國惠普總裁的位置上固然可以吸引很多的關注及眼球,但是我太太及較親近的好友,都知道那不是我追求的,那只是為扮演好這個角色必須盡力做好的地方。

  做一個沒有名片的人士,雖然只有十多天的時間,但我發現我的腦袋裡已經空出很多空間及能量,讓我可以靜心的為我ChapterII的新生活做細緻的調研及規劃。

  我預訂以兩年的時間來完成轉軌的準備工作,並且花多點時間與家人共處。這兩年的時間我希望拿到飛行執照,拿到管理有關的碩士學位,提升英文的水平,建立新的網絡,多認識不同行業的人,保持與大陸的聯繫。希望兩年後,我可以順利回到大陸去實現我第四個願望。

  毫不意外,在生活上,我發現很多需要調整的地方。

  二十多年來,我生活的步調及節奏,幾乎完全被公司及工作所左右,不斷湧出的deadline及任務驅動我每天的安排,一旦離開這樣的環境,第一個需要調整的就是要依靠自己的自律及意志力來驅動每天的活動,睡覺睡到自然醒的態度絕對不正確,放鬆自己,不給事情設定目標及時間表,或者對錯失時間目標無所謂,也不正確,沒有年度,季度,月及周計劃也不正確。

  擔任高層經理多年,已經養成交待事情的習慣,自己的時間主要花在思考,決策及追蹤項目的進展情況,更多是依靠一個龐大的團隊來執行具體的事項及秘書來處理很多協調及繁瑣的事情。

  到美國後,很多事情需要打800號電話聯繫,但這些電話很忙,常讓你在waitingline上等待很長的時間,當我在等待時,我可以體會以前秘書工作辛苦的地方,但同時也提醒我自己,在這個階段要改變態度,培養更大的耐性及自己動手做的能力。

  生活的內容也要做出很大的調整,多出時間鍛鍊身體,多出時間關注家人,多出時間關注朋友,多出時間體驗不同的休閒活動及飛行,一步步的,希望生活逐步調整到我所期望的軌道上,期待這兩年的生活既充實又充滿樂趣及意義。

  第一個快樂的體驗就是準備及參加大兒子的訂婚禮,那種全心投入,不需擔憂工作數字的感覺真好。同時我也租好了公寓,買好了家具及車子,陪家人在週末的時候到Reno及Lake Tahoe玩了一趟,LakeTahoe我去了多次,但這次的體驗有所不同,我從心裡欣賞到它的美麗。

  但同時我也在加緊調研的工作,為申請大學及飛行學校做準備,這段時間也和在矽谷的朋友及一些風險投資公司見面,瞭解不同的產業。

  我的人生觀是「完美的演出來自充分的準備」,「勇於改變自己,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機會將不斷出現」,「快樂及有意義的人生來自於實現自己心中的願望,而非外在的掌聲」。

  我離開時,有兩位好朋友送給我兩個不同的祝語,Baron的是「多年功過化煙塵」,楊華的是「莫春者,風乎舞雩,詠而歸」,它們分別代表了我離開惠普及走向未來的心情。

  我總結人生有三個階段,一個階段是為現實找一份工作,一個階段是為現實,但可以選擇一份自己願意投入的工作,一個階段是為理想去做一些事情。

  我珍惜我的福氣,感激HP及同事、好朋友給我的支持,鼓勵及協助,這篇文字化我心聲的文章與好友分享。

網站:新浪讀書

http://book.sina.com.cn/

不得不佩服新浪讀書這個網站的建立
我覺得對在台灣習慣用博客來的消費者來說
它是台灣博客來網站中書籍類的超級強化版

對於喜好閱讀的人來說
我覺得會將網路購書習慣移到新浪讀書去
如果將來兩岸市場可以相互交流
我猜博客來的書籍類的營業額恐怕不只會下滑一段


新浪讀書
郭敬明最新作品:小时代1.0折纸时代(精编版)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72326.html

博客來
小時代1.0折紙時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china/chinafile.php?item=CN10112983


讀者可以親自比較體會其中的差異所在

(轉)檢察官「筆錄不實」vs.看守所「沒有熱水」?

(2009/01/05 00:10)

(●作者鄭義心,筆名,高縣鳳山,博,大學教師。本文為NOWnews.com網友提供,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版權為作者所有。 )

鄭義心


「媒體」真的像一盞強力探照燈,只有「主角」登場時,才會受到強光投射與觀眾矚目,很少人會去關注那些照射不到的陰暗角落!客觀地說,在台灣司法改革與人權關懷的歷程中,我們還真的要感謝兩位前後任總統,分別為「檢察官濫權起訴行為」與「法院羈押程序正義」,提供了空前的曝光率與熱門話題。

有鑒於陳水扁前總統在法院羈押審理庭中,不斷引述馬英九總統在特別費案中並沒有遭受羈押的相關類比情節,聲稱自己也不該遭受羈押;馬總統終於忍不住親上火線直接面對電視記者接受訪問,強力表達兩案本質性的截然不同,甚至強調他在特別費案偵辦期間,所面對侯寬仁檢察官筆錄製作不實的問題,比看守所有沒有熱水來得更重要。

馬總統此言真是差矣!話絕對不能這麼講,且看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中華民國憲法第十五條亦規範:「人民之生存權應予保障。」就人的基本尊嚴與生存權的基本尊重而言,遭羈押的陳前總統絕對有資格要求看守所供應熱水,否則因此感染感冒病發肺炎危及生命安全,馬政府絕對也難辭其咎。

再者,即使是兵戎相向的交戰國,其戰敗方的戰俘,也受到「武裝衝突法」的第四法則保護:「在敵對一方控制下的被俘戰鬥員和平民,其生命、尊嚴、個人權利與信念,均應受到尊重。」對待戰俘都應尊重,更何況是對待尚未遭判決確定、僅羈押在案的陳前總統?許多複雜的仇視報復思維及輿論,絕對不該凌駕於人道的對待,更無涉於法院的最後判決結果。只是令人感到無奈的,如果今天看守所不是關了這位曾經連任兩屆的民選總統,有沒有供應熱水、保暖衣物與營養伙食,恐怕至今還沒有人會去關心注意?!

再看馬總統舉發侯寬仁檢察官起訴書登載不實、涉嫌偽造文書的案件現況如何?很不幸地,在馬總統上完電視表達心聲之後,台北地檢署即偵結該案,對侯寬仁判以不起訴處分,本案可謂馬總統上任來的首件敗訴官司,這樣的結果除了凸顯台灣的司法與行政確實中立不虛,連馬總統運用媒體公然放話都影響不了,更令人讚嘆台北地檢署比台北地方法院更「硬頸」,不會因高院的兩次駁回羈押裁定就調整了承辦法官,確實嚴守「官官相護」的分際?!

但是同樣令人無奈的,一個連馬總統都舉發不了的檢察官,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檢察體系難以改革撼動的沉疴?筆者深信多數檢察官都是具有強烈正義感與摘奸發伏使命感的好官,特偵組在國際媒體的強力探照燈聚光審視下,嚴遵程序正義與正當性的原則,已經成為「速審速結」與「科學證據」辦案的優良典範,獲得普遍台灣人民認同。檢察體系是否該痛下決心好好自清,不要再讓一粒老鼠屎壞了整鍋粥,讓好不容易建立的公正辦案形象,再次蒙上「護短」的陰影!

刑法第213條的公文書不實登載罪中明載:「公務員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登載於職務上所掌之公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某報曾披露侯寬仁檢察官辦案風格,向以「充滿自信地率領媒體搜索押人」、「狂操證人取得污點證詞」與「滿城風雨中英雄式地求處嫌疑人重刑」為其三部曲。靜心想想,當檢察官慣性出現「未審先判」的情況時,早就存在了「明知為不實」的偽造動機,起訴書中是否逐字研議根本不是重點,而是背後登載不實的恐怖動機!

馬英九總統這時真的該學習「特偵組」那份追根究底、鍥而不捨的精神,絕對不能因循苟且輕言放棄,應再提出更完整的侯檢違法證據,結合三審級法院於該案中既定裁判之論理證據,於七日內向法院提起「再議」,莫讓媒體聚光燈離開該案,此舉絕對不是為了馬總統自己,更是為了徹底杜絕檢察官「為」審先判而擅自登載不實的歪風。

要看清檢察官「筆錄不實」與看守所「沒有熱水」孰為輕重,只要撇開政黨惡鬥與名嘴誘導,回歸人權保障與人道關懷就沒盲點!

---------------

馬英九特別費案的判決有很大的問題存在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相關的文章跟判決書來看
還有侯寬仁跟馬英九的交情關係的深淺野是重點之一
司法作為政治行政的工具向來是威權專制時代的象徵

2009年1月4日 星期日

(轉)如果菲爾茨獎得主陶哲軒在國內求學


陶哲軒教授的學術網站
陶哲軒教授的部落格


2006-08-25 毛建國 來源:人民網

  8月22日,在馬德里開幕的2006年國際數學家大會當天宣佈,數學界的最高榮譽———菲爾茨獎由4人分享,其中包括澳大利亞華裔數學家陶哲軒。31歲的陶哲軒,也成為繼1982年首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教授獲菲爾茨獎後,獲此殊榮的第二位華人。(《東方早報》8月23日)

  天下華人一條心,在高興之餘,就想,如果陶哲軒在國內求學,他會獲得如此巨大成就嗎?

  陶哲軒出生在澳大利亞,自小就被人稱為神童,他8歲上中學,12歲已讀大學三年級。這樣的經歷對我們並不陌生,在國內一些神童身上常常可見。更讓我們熟悉的是,陶哲軒也曾參加過奧數,1986年、1987年和1988年,陶哲軒三次成為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最年輕的參賽者,分別贏得銅牌、銀牌和金牌。奧數神童陶哲軒成了菲爾茨獎的得主,而我們那麼多星光閃耀的神童、奧數金牌得主呢?

  筆者注意到陶哲軒的幾句話,「我想培養對數學的興趣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有能力和自由跟數學一起玩——給自己找些小挑戰,設計一些小遊戲」。陶哲軒鼓勵人們「跟數學一起玩」,他自己也是如此。可是國內的學生,能做到這一點嗎?很多人學習奧數是被逼的,是帶有極強功利性的,如此沉重壓力下,他能享受到數學中的樂趣,能做到「跟數學一起玩」嗎?

  如果陶哲軒在國內上學,他能「有能力和自由跟數學一起玩」嗎?我想,很難。環境能改變人,很多東西不是由他、由他父母所能決定的。可環境對人的改變是潛移默化的,正如「溫水煮青蛙」一樣,在點滴之中,即使勇士也未必能倖免。

  筆者還注意陶哲軒的一個經歷,他24歲就成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終身數學教授。在國內大學圈子裡,能夠容忍一個24歲的年輕人,成為終身數學教授嗎?「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可當人才到來時,我們的勇氣、魄力卻常常缺失。

  歷史不可假設,我們也不能判斷陶哲軒如果在國內求學,是否會取得今日之成就。我們只知道,陶哲軒不是在國內求學的,丘成桐也不是在國內求學的;我們還知道,我們擁有若干的神童,曾經有很多人奪得過奧賽金牌,可是在科學最高峰,沒有見到他們的身影。

-----------------------
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7-03/18/content_5862410.htm
2007年03月18日 13:38:15  來源:新聞晚報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之父:這個天才沒被"拔苗助長"


去年夏天,澳大利亞華裔天才陶哲軒獲得菲爾茨獎後,媒體曾經一擁而上。後來,他的生活漸漸歸於平靜,陶哲軒說自己很高興又能再度將精力投入到數學上來。不過最近,媒體又將目光投向了他的父母,揭示他之所以能夠年少成才,多虧他父親不願「拔苗助長」。

1 如今就像搖滾歌星

一個原本關於素數研究的幾乎無人問津的公開講座,因為主講人的不同而改變了「命運」。那一天,400多人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個會堂擠得水洩不通,有35人在隔壁一間教室通過視頻聆聽講座,還有80人因為實在沒有地方安置,被打發走了。

那天的演講人就是該校數學教授陶哲軒。他溫文爾雅,說話帶點澳大利亞口音。他說,儘管素數研究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但現在仍然有許多的事情要做。這仍然是個激動人心的領域。」

這場1小時的演講同時還在網上直播。演講結束後,幾名學生走到講台前,請求陶哲軒簽名。同事們逗笑說,陶哲軒相當於一名搖滾巨星,還稱他是「數學界的莫扎特。」

  2 辦公室裡貼著日本漫畫

陶哲軒一直因其聰穎的天資而引起人們的關注和好奇。2歲時,他已經學會閱讀,9歲就上大學數學課程,20歲時獲得博士學位。現年31歲的他已經從一名天才少年成長為世界頂尖的數學家之一。去年夏天,他贏得了被視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茨獎,還獲得了用於獎勵「天才」的麥克阿瑟獎,獎金50萬美元。

「他令人驚嘆,」普林斯頓大學的查爾斯·費弗曼說,「每一代人當中會出現那麼幾個天才,他就是那幾個當中的一個。」費弗曼本人也曾是一位少年天才,同樣獲得過菲爾茨獎。

澳大利亞兩家博物館已經索取了陶哲軒的照片,以供永久展覽。他還曾進入「澳大利亞年度人物」最終候選人名單。

「你因為著名而更為出名,」陶哲軒說,「就和帕麗斯·希爾頓(紐約豪門豔女)效應一樣。」

這些盛名顯然並未影響到他。在他位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辦公室裡,貼著一張日本漫畫《亂馬1/2》的海報。出入數學樓的大廳時,他就身著阿迪達斯運動衫、牛仔褲和破舊的運動鞋,看起來就像他帶的研究生。

他說他不知道如何去花掉那筆「麥克阿瑟獎」獎金,不過他提到了和妻子勞拉去年購買的那棟房子的抵押款問題。勞拉現在是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動力推進實驗室的一名工程師。

3 寫作文時手忙腳亂

陶哲軒在數學方面的天資早早就表現出來了。他說:「我一直喜歡數字。」他2歲時就常常教年長的孩子們數數。學習語言也很快,常用積木來拼寫「狗」、「貓」之類的單詞。

「他很可能是從看《芝麻街》(美國「公共廣播公司」播出近30年而歷久不衰的幼兒節目)的過程中,悄悄學習這些東西的,」陶哲軒的父親、1972年從香港移民澳大利亞的兒科醫生陶象國說,「我們基本上是用《芝麻街》來當孩子看護人。」這些積木原本是作為玩具而不是學習工具買來的。

陶哲軒3歲時,父母將他送進了一座私立學校。但6個星期後他們就讓他退學了,因為他還不習慣於在教室裡度過那麼長的時間,而那位老師也沒有教育像他這樣的學生的經驗。

5歲時,陶哲軒上了一座公立學校,父母、校長和老師了為他制定了個人輔導計劃,每門學科都按他自己的步伐學習。他在數學和科學方面迅速跳了好幾個年級,而其它課程則與同齡人更為接近。比如英文課上要寫作文時,他就手忙腳亂了。

「在那方面我當時從來沒有真正掌握到訣竅,」他說,「這些東西都是模糊的、沒有明確界定的。我以前總是喜歡對付那種有明確規律可循的東西。」在老師吩咐他寫一篇關於家庭情況的作文時,陶哲軒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將房間的東西開了個清單。

4 神童腳步慢了好幾年

7歲半時,陶哲軒開始在當地高中上數學課。對一些少年天才的成長軌跡,陶父有一定的瞭解,包括12歲就拿到美國伯依斯州立大學的數學學位的羅傑伊,但此後這位「神童」便銷聲匿跡了。

陶父說:「我起初以為陶哲軒會像這些人一樣,應當儘早畢業。」但在與天才兒童教育專家們交談後,他改變了主意。「早早拿到學位,打破紀錄,沒有任何意義,」他說,「我構建的知識結構是金字塔式的,底部很寬闊,這樣金字塔就能建得高。如果像個圓柱體一樣迅速上升,那麼到達頂部後就可能搖晃,然後倒塌。」

陶父還請了數學教授輔導陶哲軒。兩三年後,陶哲軒就上了相當於大學水平的數學與物理課程,並在多項國際數學競賽中表現優異。但父母並於急於推他去讀全日制大學,因此,他一面讀高中,一面在當地的福林得斯大學學習。

14歲那年,他終於作為一名全日制學生進入該大學。而當初如果父母單純憑他的學習成績催促他去上大學,他這時應當已經畢業兩年了。

5 數學成了場「馬拉松」

陶哲軒兩年就完成了本科課程,一年後拿到碩士學位,然後前往普林斯頓攻讀博士學位。他年齡仍然要比同班同學小得多,但從來沒落後於那些比他年長得多的同學,他也終於覺得自己是在與一些旗鼓相當的人在一起學習了。

這時,他對數學的興趣也成熟了。此前,數學對他來說就是競賽、解題和考試。「那更像是一場短跑。」他說。

他回憶小時候的情形說,「我記得我當時有一個模糊的想法,以為數學家們做的事情,無非就是某個權威的人給他們一些題目,而他們就將題目做出來。」現在,在真正的學術世界裡的陶哲軒說,「數學研究更像是一場馬拉松」。

6 從餅乾裡開始的「研究」

作為一位父親和教授,陶哲軒現在在學習數學的同時,不得不思考如何教數學。4歲的兒子晚上臨睡前要吃點零食,這為他提供了考考兒子的機會:如果有10塊餅乾,客廳裡的5個人每人能分到幾塊?兒子威廉要爸爸告訴他。「我不知道是多少,」陶哲軒說,「你告訴我。」在又鼓動了一下後,威廉將餅乾分成了5份,每份兩塊。

陶哲軒說,他未來的一項計劃,就是設法教更多非數學專業的人瞭解如何以數學的方式思考問題,讓這種技巧在比較貸款抵押方式利弊之類的日常事務中發揮作用。

但目前,研究工作仍然是他關注的焦點。「從許多方面看,我的工作就像是一項嗜好,」他說,「我曾經老想去再學一門語言,但一時半刻是學不成了。那些事情可以等等。」

7 父母強調學習的樂趣

在養育家中的另外兩個兒子方面,陶象國夫婦面臨著不同的挑戰,儘管兒子們在數學方面都很優異。陶哲淵比陶哲軒小兩歲,有著頂尖的棋藝和非凡的音樂天資———一個完整的管絃樂隊演奏的樂章,他只要聽一遍就能在鋼琴上彈奏出來。他也獲得了數學博士學位,現在在澳大利亞國防科技局工作。

最小的兒子陶哲仁也對父親說,他不想做「另一個陶哲軒」,父母就讓他的學習步伐更平緩一些。他擁有經濟學、數學和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多個學位,現在是谷歌澳大利亞分公司的計算機工程師。

「我們一直傾向於強調學習的樂趣,」陶象國說,「樂趣就在做事情本身,而不是去贏得什麼。」

  ■相關鏈接

陶哲軒家庭小資料

1975年7月15日,陶哲軒出生在澳大利亞阿得雷德,是家中的長子。他的父親陶象國(BillyTao)和母親梁蕙蘭(GraceTao)均畢業於香港大學。陶象國後來成了一名兒科醫生,梁蕙蘭是物理和數學專業的高才生,曾做過中學數學教師。1972年,夫婦倆從香港移民到了澳大利亞。(□周飛飛/國際週刊專稿)


--------------------------
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6-08/23/content_4995683.htm
2006年08月23日 09:07:52  來源:新華網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2歲就教小朋友數數的數學神童

新華網馬德里8月22日電(記者方長平)在22日國際數學家大會開幕式上,當國際數學聯盟主席約翰·鮑爾宣佈本屆菲爾茨獎得主名單時,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張清秀的華人面孔,他就是澳大利亞華裔數學家陶哲軒,因為在調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而獲此殊榮。

陶哲軒1975年出生在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很小就顯示出極強的數學天賦,11歲至13歲,先後獲得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銅牌、銀牌和金牌。他現任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2000年獲塞勒姆獎,2003年獲克雷基金會獎。

在接受國際數學家大會新聞機構的專訪時,陶哲軒說在得知獲得菲爾茨獎後感到驚喜,甚至一直不敢相信,「這個獎對我來說是莫大的榮譽」。

當被問及何時開始對數學發生興趣時,陶哲軒稱自己聽父母說,他2歲時就對數字著了迷,教小朋友們數數。他記得自己很小就喜歡玩數字遊戲,但直到上了大學,才真正理解了數學的意義和目的,開始能夠將數學與現實世界以及自己的直覺相結合

陶哲軒說,如果有課堂上沒弄明白的東西,不搞清楚他是不會罷休的,這種固執對他很有幫助。他經常花大量時間去反覆思考一些很簡單的問題,直到徹底理解為止,這有助於他對課題的深入研究。

至於如何尋找新課題,他表示自己很幸運,因為他所研究的調和分析與很多其他領域有聯繫,因此他從來不缺乏課題。

在領獎後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陶哲軒說,數學界裡女性不少,但最高層次學者中女性就很稀少了,他認為應當使數學家的性別結構更加合理。他相信,不久後就會有女性數學家獲得數學界最高獎。(完)

(轉)標點符號的英語名稱

阮一峰的網絡日誌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07/07/english_punctuation.html


根據網上的資料,我整理了一份常見標點符號的英語名稱。
. full stop 句號
, comma 逗號
: colon 冒號
; semicolon 分號
! exclamation mark 驚嘆號
? question mark 問號
- hyphen 連字符
* asterisk 星號
' apostrophe 所有格符號,單詞內部的省略
— dash 破折號
_ underscore
『 』 single quotation marks 單引號
「 」 double quotation marks 雙引號
( ) parenthesis or round brackets 圓括號
[ ] square brackets 方括號
<> Angle brackets 尖括號
{} curly brackets or braces 大括號
《 》French quotes 法文引號;書名號
... ellipsis 省略號
¨ tandem colon 雙點號
" ditto 同上
∥ parallel 雙線號
/ slash or virgule or diagonal mark 斜線號
& ampersand = and
~ tilde or swung dash 代字號
§ section; division 分節號
→ arrow 箭號;參見號
| vertical bar 豎線
\ backslash 反斜線

=====================

附:部分數學符號的英文名稱

+ plus 加號;正號
- minus 減號;負號
± plus or minus 正負號
× is multiplied by 乘號
÷ is divided by 除號
= is equal to 等於號
≠ is not equal to 不等於號
≡ is equivalent to 全等於號
≌ is equal to or approximately equal to 等於或約等於號
≒ i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約等於號
< less than sign 小於號
> more than or greater than sign大於號
≮ is not less than 不小於號
≯ is not more than 不大於號
≦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小於或等於號
≧ is more than or equal to 大於或等於號
% per cent 百分之…
‰ per mill 千分之…
∞ infinity 無限大號
∝ varies as 與…成比例
√ (square) root 平方根
∵ since; because 因為
∴ hence 所以
∷ equals, as (proportion) 等於,成比例
∠ angle 角
⌒ semicircle 半圓
⊙ circle 圓
○ circumference 圓周
△ triangle 三角形
⊥ perpendicular to 垂直於
∪ union of 並,合集
∩ intersection of 交,通集
∫ the integral of …的積分
Σ (sigma) summation of 總和
° degree 度
′ minute 分
〞 second 秒
# number …號
℃ Celsius system 攝氏度
@ at 在

(轉)困境與抉擇

彭明輝
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
http://ppsc.pme.nthu.edu.tw/prof/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累積的過程

不會因一時的際遇而中止或增減


人生最艱難的事,恐怕莫過於面對困境而不氣餒,以及面對艱難的抉擇時,能夠心平氣和地做出清晰而明智的決定。但是,這兩件事之所以艱難,其實完全只是因為我們誇大了人生偶然際遇的重要性。假如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生的真相 ,從來不會因為生命裡偶然的際遇而有重大的改變,面對困境與抉擇的能力,將會簡單到不可思臆的程度。

有次清華電台訪問我:「老師,你如何面對人生中的困境?」我當場愣在那 裡,許久都想不出我這一生什麼時候有過困境!這是怎麼一回事?我的兩個孩子 國中成績都沒有到「就算失常也穩考得上」的程度,但是我和兩個孩子卻都不曾在聯考前夕真正地焦慮過。這又是怎麼做到的?在這篇文章裡提供你幾個秘訣。

許多同學應該都還記得聯考前夕的焦慮:差一分可能就要掉好幾個志願,甚至 於一生的命運從此改觀!到了大四,這種焦慮可能更強烈而複雜:到底要先當兵 、就業,還是先考研究所?我就經常碰到學生充滿焦慮地問我這些問題。可是, 這些焦慮實在是莫需有的!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 生,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屬於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 屬於我們不該得的,即使僥倖巧取也不可能長久保有。如果我們看得清這個事實 。許多所謂「人生的重大抉擇」就可以淡然處之,根本無需焦慮。而所謂「人生 的困境」,也往往當下就變得無足掛齒。

以聯考為例:一向不被看好的甲不小心猜對十分,而進了建國中學;一向穩上 建國的乙不小心丟了廿分,而到附中。放榜日一家人志得意滿,另一家人愁雲慘 霧,好像甲、乙兩人命運從此篤定。可是,聯考真的意味著什麼?建國中學最後 錄取的那一百人,真的有把握一定比附中前一百名前景好嗎?僥倖考上的人畢竟 仍舊只是僥倖考上,一時失閃的人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前功盡棄。一個人在 聯考前所累積的實力,絕不會因放榜時的排名而有所增減。

因為,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累積的過程!所以,三年後乙順利地考上台大,而甲卻跑到成大去。這 時回首高中聯考放榜的時刻,甲有什麼好得意?而乙又有什麼好傷心?同樣的, 今天唸清大動機系的人當年聯考分數都比今天唸成大機械的人高,可是誰有把握 考研究所時一定比成大機械的人考得好?仔細比較甲和乙的際遇,再重新想想這 句話:「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不會因一時的際遇而中止或增減」 。聯考排名只不過是個表象。有何可喜、可憂、可懼?

我常和大學的同學談生涯規劃,問他們三十歲以後希望在社會上扮演什麼樣的 角色。可是,到現在沒有人真的能回答我這個問題,他們能想到的只有下一步到 底是當兵還是考研究所。聯考制度已經把我們對生命的延續感徹底瓦解掉,剩下 的只有片斷的「際遇」,更可悲的甚至只活在放榜的那個(光榮或悲哀的)時刻 !但是,容許我不厭其煩地再重複一次:生命的真相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 程,該得的遲早會得到,不該得的不可能長久保有。我們唯一該關切的是自己真 實的累積過程(這是偶發的際遇所無法剝奪的),而不是一時順逆的際遇。如果 我們能看清楚這個事實,生命的過程就真是「功不唐捐」,沒什麼好貪求,也沒 什麼好焦慮的了!剩下來,我們所需要做的無非只是想清楚自己要從人生獲得什 麼,然後安安穩穩,勤勤懇懇地去累積就是了。

我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從一進大學就決定不再唸研究所,所以,大學 四年的時間多半在唸人文科學的東西。畢業後工作了兩年,才決定要唸研究所。 碩士畢業後,立下決心:從此不再為文憑而唸書。誰知道,世事難料,當了五年 講師後,我又被時勢所迫,卅四歲才整裝出國唸博士。出國時,一位大學同學笑 我:全班最晚唸博士的都要回國了,你現在才要出去?兩年後我從劍橋回來,眼 裡看著別人欣羨敬佩的眼光,心裡卻只覺得人生際遇無常,莫此為甚:一個從大 一就決定再也不鑽營學位的人,竟然連碩士和博士都拿到了!屬於我們該得的, 那樣曾經少過?而人生中該得與不該得的究竟有多少,我們又何曾知曉?從此我 對際遇一事不能不更加淡然。

當講師期間,有些態度較極端的學生曾當面表現出他們的不屑;剛從劍橋回來 時,卻被學生當做傳奇性的人物看待。這種表面上的大起大落,其實都只是好事 者之言,完全看不到事實的真相。從表面上看來,兩年就拿到劍橋博士,這好像 很了不起。但是,在這「兩年」之前我已花整整一年,將研究主題有關的論文全 部看完,並找出研究方向;而之前更已花三年時間做控制方面的研究,並且在國 際著名的學術期刊上發表過數篇論文。而從碩士畢業到拿博士,其間七年的時間 我從未停止過研究與自修。所以,這個博士其實是累積了七年的成果(或者,只 算我花在控制學門的時間,也至少有五年),根本也沒什麼好驚訝的。常人不從 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來看待生命因積蓄而有的成果,老愛在表象上以斷裂而孤 立的事件誇大議論,因此每每在平淡無奇的事件上強作悲喜。可是對我來講,當 講師期間被學生瞧不起,以及劍橋剛回來時被同學誇大本事,都只是表象。事實 是:我只在乎每天廿四小時點點滴滴的累積。拿碩士或博士只是特定時刻裡這些 成果累積的外在展示而已,人生命中真實的累積從不曾因這些事件而中止或加添。

常有學生滿懷憂慮地問我:「老師,我很想先當完兵,工作一兩年再考研究所 。這樣好嗎?」「很好!這樣子有機會先用實務來印證學理,你唸研究所時會比 別人更瞭解自己要的是什麼。」「可是,我怕當完兵又工作後,會失去鬥志,因 此考不上研究所。」「那你就先考研究所好了。」「可是,假如我先唸研究所, 我怕自己又會像唸大學時一樣茫然,因此唸得不甘不願的。」「那你還是先去工 作好了!」「可是....」我完全可以體會到他們的焦慮,可是卻無法壓抑住 對於這種對話的感慨。其實,說穿了他所需要的就是兩年研究所加兩年工作,以 便加深知識的深廣度和獲取實務經驗。先工作或先升學,表面上大相逕廷,其實 骨子裡的差別根本可以忽略。在「朝三暮四」這個成語故事裡,主人原本餵養猴 子的橡實是「早上四顆下午三顆」,後來改為「朝三暮四」,猴子就不高興而堅持要改回到「朝四暮三」。先工作或先升學,其間差異就有如「朝四暮三」與「 朝三暮四」,原不值得計較。但是,我們經常看不到這種生命過程中長遠而持續的累積,老愛將一時際遇中的小差別誇大到攸關生死的地步。

最諷刺的是:當我們面對兩個可能的方案,而焦慮得不知何所抉擇時,通常表 示這兩個方案或者一樣好,或者一樣壞,因而實際上選擇那個都一樣,惟一的差 別只是先後之序而已。而且,愈是讓我們焦慮得厲害的,其實差別愈小,越不值得焦慮。反而真正有明顯的好壞差別時,我們輕易的就知道該怎麼做了。可是我們卻經常看不到長遠的將來,短視地盯著兩案短期內的得失:想選甲案,就捨不 得乙案的好處;想選乙案,又捨不得甲案的好處。如果看得夠遠,人生長則八、 九十,短則五、六十年,先做那一件事又有什麼關係?甚至當完兵又工作後,再 花一整年準備考研究所,又有什麼了不起?

當然,有些人還是會憂慮道:「我當完兵又工作後,會不會因為家累或記憶力 衰退而比較難考上研究所?」我只能這樣回答:「一個人考不上研究所,只有兩種可能:或者他不夠聰明,或者他的確夠聰明。不夠聰明而考不上,那也沒什麼 好抱怨的。假如你夠聰明,還考不上研究所,那只能說你的決心不夠強。假如你 是決心不夠強,就表示你生命中還有其它的可能性,其重要程度並不下於碩士學 位,而你捨不得丟下它。既然如此,考不上研究所也無需感到遺憾。不是嗎?」

人生的路那麼多,為什麼要老斤斤計較著一個可能性?我高中最要好的朋友,一 生背運:高中考兩次,高一唸兩次,大學又考兩次,甚至連機車駕照都考兩次。 畢業後,他告訴自己:我沒有人脈,也沒有學歷,只能靠加倍的誠懇和努力。現在,他自己擁有一家公司,年收入數千萬。一個人在升學過程中不順利,而在事業上順利,這是常見的事。有才華的人,不會因為被名校拒絕而連帶失去他的才 華,只不過要另外找適合他表現的場所而已。反過來,一個人在升學過程中太順利,也難免因而放不下身段去創業,而只能乖乖領薪水過活。福禍如何,誰能全面知曉?我們又有什麼好得意?又有什麼好憂慮?

人生的得與失,有時候怎麼說也不清楚,有時候卻再簡單也不過了:我們得到平日努力累積的成果,而失去我們所不曾努力累積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和別人比 成就,而是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功不唐捐,最後該得的不白少你一分,不該得 的也不白多你一分。好像是前年的時候,我在往藝術中心的路上碰到一位高中同 學。他在南加大當電機系的副教授,被清華電機聘回來給短期課程。從高中時代 他就很用功,以第一志願上台大電機後,四年都拿書卷獎,相信他在專業的研究 上也已卓然有成。回想高中入學時,我們兩人的智力測驗成績分居全學年第一、 第二名。可是從高一起我就不曾放棄過自己喜歡的文學、音樂、書法、藝術、和 哲學,而他卻始終不曾分心去涉獵任何課外的知識,因此兩個人在學術上的差距只會愈來愈遠。反過來說,這十幾二十年來我在人文領域所獲得的滿足,恐怕已遠非他所能理解的了。我太太問過我,如果我肯全心專注於一個研究領域,是不 是至少會趕上這位同學的成就?我不這樣想,兩個不同性情的人,註定要走兩條不同的路。不該得的東西,我們註定是得不到的,隨隨便便拿兩個人來比,只看 到他所得到的,卻看不到他所失去的,這有什麼意義?

從高中時代閔始,我就不曾仔細算計外在的得失,只安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不喜歡鬼混,願意花精神把自己份內的事做好;我不能放棄對人文科學的關懷 ,會持續一生去探討。事實單單純純地只是:我只在乎每天廿四小時生命中真實 的累積,而不在乎別人能不能看到我的成果。有人問找,既然遲早要唸博士,當 年唸完碩士就出國,今天不是可以更早升教授?我從不這樣想。老是斤斤計較著 幾年拿博士,幾年升等,這實在很無聊,完全未脫學生時代「應屆考取」的稚氣 心態!人生長得很,值得發展的東西又多,何必在乎那三、五年?反過來說,有 些學生覺得我「多才多藝」,生活「多采多姿」,好像很值得羨慕。可是,為了 兼顧理工和人文的研究,我平時要比別人多花一倍心力,這卻又是大部份學生看不到,也不想學的。

有次清華電台訪問找:「老師,你如何面對你人生中的困境?」我當場愣在那 裡,怎麼樣都想不出我這一生什麼時候有過困境!後來仔細回想,才發現:我不 是沒有過困境,而是被常人當做「困境」的境遇,我都只當做一時的際遇,不曾在意過而已。剛服完役時,長子已出生卻還找不到工作。我曾焦慮過,卻又覺得 遲早會有工作,報酬也不致於低得離譜,就不曾太放在心上。唸碩士期間,家計全靠太太的薪水,省吃儉用,但對我而言又算不上困境。一來,精神上我過得很 充實,二來我知道這一切是為了讓自己有機會轉行去教書(做自己想做的事)。 三十二歲才要出國,而大學同學正要回同一個系上任副教授,我很緊張(不知道 劍橋的要求有多嚴),卻不曾為此喪氣。因為,我知道自己過去一直很努力,也 有很滿意的心得和成果,只不過別人看不到而已。

我沒有過困境,因為我從不在乎外在的得失,也不武斷地和別人比高下,而只 在乎自己內在真實的累積。我沒有過困境,因為我確實瞭解到:生命是一種長期 而持續的累積過程,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有劇烈的起伏。同時我也相信:屬 於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到;屬於我們不該得的,即使一分也不可能長久持有。 假如你可以分享這些信念,那麼人生於你也將會是寬廣而長遠,沒有什麼了不得 的「困境」,也沒有什麼好焦慮的了。

(轉)現實與理想

《現實與理想》

彭明輝
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
http://ppsc.pme.nthu.edu.tw/prof/
研究所新生完全求生手冊

 ●前言
 ●壹、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很多
 ●貳、現實的壓力來自於精神上的惶恐,更甚於物質上的匱乏
 ●參、金錢只能換來虛假的情意,而換不來真心的接納與善意
 ●肆、沒有了憧憬與熱情,生命還有什麼味道?
 ●結語

前言

  人生最困難的課題,莫過於現實與理想間的矛盾:我們希望有很高的收入和社會地位,讓身邊的每一個人羨慕、敬佩,甚至於連父母臉上都有光彩;但是,我們又不想要成為金錢的奴隸,「贏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

  汽車後面的保險桿上流行一個貼條:「事業的成功,不能補償家庭的失敗。」但是,現在到處都可以看到失敗的家庭:夫妻不合,親子生疏;收入有餘,卻不知道如何安頓心靈。至於理想呢?到了四、五十歲的年紀,除了極少數的男人還有事業上的野心之外,絕大多數人對生命都失了的熱情與憧憬,只知道什麼叫做「生活上的享受」。人活了半百,一旦失去了對生命的熱情與嚮往,活著的會不會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肉體和慾望?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很少人敢認真去面對這麼一個質問!

  「金錢不是萬能,沒錢卻萬萬不能。」這句流行話雖然很有理,大部分人卻只是拿後半句話來強調現實的重要性。許多人不但不去深思「金錢不是萬能」的涵義,甚至也沒辦法深刻體會到「沒錢萬萬不能」這句話在今天的實質意義。

  在今日台灣的現實處境下,只要有固定的職業收入,絕大部分人都足衣足食:房子也許小一點、偏遠一點;車子也許舊一點,但卻衣食住行樣樣不缺。甚至在這個號稱高失業率的年頭,許多人還是靠著自己或長輩的儲蓄在過日子,不肯屈就較辛苦、收入較少,或者社會地位較低的工作。既然大部分的人都已經有辦法過足衣足食的日子,而遠離了「沒錢萬萬不能」的處境,為什麼許多人都還是喜歡把這句話掛在嘴上呢?

  更奇怪的是:和光復初期比起來,現在台灣人的財富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倍,但是現實的壓力卻更大了。我們看到許多人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與社會地位,而疏忽了夫妻關係的經營為了「不要輸在起跑點」,而把小孩子所有的時間交給各種補習班、雙語學校、安親班、才藝班。現在的年輕人,大部分只感到小時候的競爭壓力,而感受不到情感的溫馨和心靈內在的喜悅。現在四、五十歲的人,小時候雖然普遍地物質供應窘迫,卻有著無憂無慮的歡樂童年。但是,現在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卻有太多人連童年都是活在慘白的競爭壓力之下。

  假如我們這個社會早已脫離了「沒錢萬萬不能」的歷史處境,今天的現實壓力到底從何而來?

壹、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很多

  人到底需要多少錢,才夠滿足現實上的需要?其實這根本沒有絕對的標準,而是和身邊的人比較出來的。

  小時候,家裡不算寬裕。難得在餐桌上看到一鍋燉肉,伸筷子去夾,在鍋邊就被祖母的筷子敲到一邊去:「大人還沒吃,小孩子等剩下的吃!」家裡難得來個客人,沒喝完的黑松汽水小孩子搶著喝。衣褲上只要沒有補丁,就算是家境很不錯,甚至足以傲人了。晚上睡覺,一家五口擠在三、四坪大的臥房裡,床邊還擠著一個臭氣燻天的尿桶。今天四十歲左右的人,誰不是這樣長大的?但是,當時誰曾經覺得自己苦?誰曾經覺得自己窮?現在每次看到電視廣告裡「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的鏡頭,還不是會勾起許多人童年的甜蜜回憶?

  今日的台灣,只要肯工作,不得已時肯當大廈廁所的清潔工,誰的日子會過得比當年還窮?即使是九二一的災區,只要平時有儲蓄的習慣,都還可以過得遠比我父親那一輩人好:小學五年級就輟學,負責養活一家人,還包括一個臥病在床的父親和一堆弟妹;到建築工地挑砂石,挑不動;到空軍基地的廚房當軍夫,只為了可以把廚房用剩的油拿給家人吃;躲空襲,過了今天不知道有沒有明天。這麼苦的日子,只因為當時大家過的都一樣,所以也不曾覺得苦。

  想想我們童年時的物質條件,甚至我們上一代的物質條件,那樣的生活都過來了,還有什麼樣的生活不能過?所以聖嚴法師說:「人需要的不多,但是想要的很多。

  托爾斯泰有一篇短篇小說,題名為:「人需要多少土地」。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在帝俄時代,有一個出身農奴的俄國人。他的體格很強健,又很努力工作,省吃簡用,所以很年輕的時候就積存了足夠的錢,給自己贖了身。從此以後,他租別人的田,繼續努力耕作,不但更加省吃簡用,甚至除了睡眠之外罕有休息,除非病得起不來否則天天下田。所以,到他壯年的時候,已經存夠了積蓄,買到了幾畝良田,成為一個小小的地主。他繼續這樣子吃苦耐勞地生活著,到了晚年的時候,他不但有十幾頃的良田,甚至還有農奴在幫他耕作。不但衣食無缺,甚至豐盛有餘。

  一般人在他這個年紀早已賦閒在家,頤養天年。但是,他仍積極地在尋找增加財富的各種管道。有一天,他聽說在南方靠近烏克蘭的地方有一大片黑黝黝的肥沃土地,地上長的麥子遠比他田裡的還粗大又飽實。這片一望無際的沃土屬於一個偏遠的部落,他們對金錢的交易了解很少,只要給族長一小袋黃金,他就把你一天腳程內所能圍繞起來的整片土地都送你。

  這個農夫盤算一下,一袋黃金只不過是他十分之一的儲蓄,但一天腳程可以圍繞起來的土地,卻是他既有土地的十幾倍。更何況,那裡的土地都遠比他現有的土地肥沃哪!所以他就趕快帶著一小袋黃金和一個最強壯的僕人,趕到那個部落去。族長很熱情地接待他,也證實了傳聞中的土地交易方式,只多加了一句話:假如他日出時出發,而無法在日落時趕回到原點,他將一無所得,而那一袋黃金仍歸族長所有。對他來講,這個條件倒是很公允。所以他就把一袋黃金交給族長,並且挑了一塊看起來最肥沃的土地,約定第二天天亮前在那裡和族長碰面。

  第二天一早他就起床吃了一頓豐盛的早餐,再叫僕人把昨晚準備好的木樁、午餐和飲水一起背在背上,趁天亮前趕到約定的出發地點,發現族長已經和族裡一群喜歡熱鬧的人一起在等他了。當第一道晨曦的光芒進入他眼簾的時候,他就急急忙忙地帶著他強壯的僕人一起連走帶跑地出發。

  昨夜他就已經盤算好了:一出發他就往北走,等太陽升起到40度仰角的時候,他就要左轉往西走,在接近中午的時候他要停下來邊吃午餐邊休息一個小時左右,然後左轉往南走,當太陽落到40度仰角的時候,他再左轉面向東方走回到原點。這樣,他就可以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圍繞出一塊方方正正的土地。

  他和僕人邊走邊打木樁。但是,當他朝北走到應該要左轉往西走的時候,卻發現前面的土地更肥沃。於是他想:「沒有關係,我再往前走一段路,等一下再左轉。反正我需要的是肥沃的土地,而不是方方正正的土地。」可是愈往前土地愈肥沃,害他一直朝著出發時往北的方向走下去,捨不得往左轉,直到他意識到已經快接近中午了,才勉強狠心往左轉。到了中午的時候,他才往西方走沒多遠的路,如果照計劃左轉往南走,他的土地將會非常狹長。因此,他改變了原來的計劃,繼續往西走。此外,他放棄了中午的休息,為了趕路而邊走邊吃。過了一段時間,他警覺到太陽已經快落到40度仰角的時候,他才焦急地想要左轉往南走。可是算一算時間,如果這時候他才往南走,出發地點將在他的左方,他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夠再左轉往出發點走呢?因為時間顯然不夠了,他只好放棄原來想擁有一塊方正土地的期待,直接往出發點走過去,心裡想著:「一塊三角形的土地總好過一無所有!」

  可是,他這個決定還是太晚了,眼見著太陽即將下山,他還看不到出發點。於是他焦急地奔跑起來,並催促著疲累的僕人把整袋木樁丟了來扶著他跑。他跑得又飢又渴卻不敢停下來喝水,等他都已經喘不過氣來的時候,才看到遠遠山頂上有一群人在出發點上等他。可惜的是,夕陽的最後一道餘暉已經沒入地平線下。他正傷心的時候,卻發現出發點上的人又叫又跳,好像在鼓勵他,為他打氣。於是他想起來:出發點的地勢比較高,所以還看得到夕陽。於是,儘管他已經喘不過氣來了,還是拼命催促僕人攙扶著他往前沒命地衝刺。終於,在夕陽的最後一道餘暉中,他到達了出發點的山頭,累得趴在地上──卻從此再也起不來了!

  族長指揮著他的族人和這個農夫的僕人,就在山頭上幫他挖了一個墳:六尺長、三尺寬、三尺深!

  這個老農夫死後到底有沒有得到那塊肥沃的土地呢?故事沒有交代,其實讀者也不會想知道。畢竟,人死後的財富是不值得關心的。

  這個故事最令人震驚的是:這個農夫所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高了!只要他不那麼貪得,他有很多機會可以不需要付出這個代價的。偏偏,人在追求財富的過程,往往像是中了蠱或著了魔一樣:明知道貪欲已經過了頭,有可能會為此付出痛心的代價,卻總是欺哄自己說:「再多一點點就好了,我以後還有補救的機會。」就這樣一直耽溺下去,直到一切補救的機會都已經消失為止。

  可是,你讀完這個故事以後就會完全解除對現實的恐懼與貪戀嗎?不見得!假如人對現實的需要並不多,為什麼人想要的又偏偏多出那麼多?甚至於多到簡直無止境,連生命都可以賠上!

貳、現實的壓力來自於精神上的惶恐,更甚於物質上的匱乏

  今天的台灣,雖不必然每個人都可以錦衣玉食,倒也真的是絕大多數人都可以足衣足食了。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一個人只要學會儲蓄與儉約的生活,不得已時願意做別人不肯做的工作(當清潔工、值夜班、賣小吃),就可以免除現實的煩憂了。但是,很少有人願意忍受這種簡樸的生活。主要的原因是:誰都想出人頭地,哪有人甘居人後,當工友讓人指使?

  因此,與其說現實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物質需要,還不如說它是地位和成就的象徵,是一種自我肯定的工具!所以,說到頭來,現實根本是一種「精神上」的要求,而不是一般人所誤以為的「生理要求」或「物質需要」。假如一個人不需要跟別人比就可以很滿足(譬如得道高僧),他所需要的現實會很少;假如一個人整天都要跟別人比,給他再多都不夠。

  換個方式說,在今日的台灣,「現實」的意思已經不再是足衣足食了,而是「免於對未來生活的憂慮」,以及「成就感、被肯定、不受他人的輕蔑與羞辱」。

  假如可以不花任何代價就獲得一筆鉅款,它將可以被用來保障我們未來的生活品質:不用怕中年失業、生病時可以給自己和家人最好的醫療照護,還可以用最昂貴的教育來保障孩子未來的競爭能力和生活品質。當一個人的財富多到三代也用不完的時候,他就真的可以不用再為現實煩憂了。還有更重要的,財富可以用來肯定自己的能力、贏取別人的尊敬與羨慕、讓別人不敢卑視你。

  相較之下,假如一個人的收入只足夠應付眼前的衣食與住行,也許他可以不羨慕有錢人的物質享受,但是他卻要如何去面對未來生活中不確定的風險(如失業、老年醫療)?更何況,一個收入低的人,如何面對親戚眼光中的輕蔑,乃至於言語中坦白的的嘲諷與羞辱?從小到大,我們被重複地教會了一個現實:沒有了錢,在別人眼中就連最基本的人格尊嚴也都沒有了!

  我曾經問學生一個問題:「假如我是神仙,可以幫你實現一個願望,但是你只能從以下兩個願望中挑一個,你會挑哪一個?(1)給你像比爾蓋茲一樣的財富,但是你要跟他一樣,終日和鉤心鬥角、唯利是圖的人生活在一起。(2)讓你一輩子衣食無缺,沒有多餘的財富,也沒有現實的壓力,但是你一生中所接觸到的人,都能肯定你,並且懷著善意接納你。」

  聽完這個問題,所有的人都用理所當然的口氣說:「當然是後面那一個!」

  這個簡短的對話突顯出幾個事實:(1)大部分的人都想擁有比爾蓋茲的財富,卻不想要和鉤心鬥角、唯利是圖的人生活在一起。也就是說,財富雖然吸引人,但是衡量過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後,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不惜一切代價去追求多餘的財富。(2)對大部分的人而言,假如可以被肯定、被接納、被善意地對待,那麼他們對現實的所求就可以降低到「一輩子衣食無缺」的程度,而不願意為了多餘的財富付出沒必要的代價。

  其實,一個人只要職業穩定,有固定的收入與退休金(譬如公教人員),那麼他將和比爾蓋茲一樣地一輩子不愁吃穿。因此,他們財富上的懸殊只能造成一個實質上的差異:他們死的時候,比爾蓋茲會留下比較多錢。但是,死後的財富有什麼意義呢?值得人為它做任何的犧牲嗎?所以說,顯然一般人所以羨慕比爾蓋茲,為的不是他死後留下多少財產,而是這些財產在他生前帶給他的自我肯定和別人羨慕的眼光。因此,人之所以會去追逐一生花不完的財富,積極的說是為了自我肯定,消極的說是為了自我武裝,防範別人的輕蔑與羞辱。也正因為財富對人而言最大的吸引力是被肯定、被接納,所以一旦我們可以不需付出任何代價就被肯定、被接納的時候,我們就會吝於為多餘的財富付出沒必要的犧牲。因此,在前面的問答裡,我們會選擇「一輩子衣食無缺,沒有多餘的財富,但是被肯定、被接納」;而不願意為了比爾蓋茲的財富,去忍受和唯利是圖的人朝夕相處。

  所以,假如這是一個充滿善意的社會,人人願意彼此急難救助,相互接納、肯定,應該就很少有人願意為了名利而付出夫妻失和、親子生疏、心靈空洞等代價了。在這樣的社會裡,人們將會花費更多的心力,認真地去思索人生的意義,追求超出現實層次的「自我實現」。而平常被當作空話、不務實的理想、熱情、憧憬、嚮往、心靈、生命等等東西,將會變得非常地吸引人,令人振奮,甚至於是「人要有滋味地活下去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不幸的是,我們從來都沒有經驗過那樣子有善意的社會。在這個現實的社會裡,人都太勢利。或者說,雖然人都或多或少隱藏著一些對人的善意,但是這個社會的習氣卻太惡質,使得這些善意根本無從傳達、交流。從一懂事開始,我們就經常被親戚和鄰居拿來做為「比輸贏」的工具。

還沒上幼稚園的時候就比看誰家小孩長得漂亮,看起來聰明。到了幼稚園,小朋友也學著大人的口氣,比出國的次數,比汽車和房子的大小。小學開始就被拿來比成績,比才藝,比英語,爸爸、媽媽、姑姑、阿姨、叔叔、伯伯都七嘴八舌地進來攪和,不把這場輸贏的比較弄到沸騰就不罷休。難得過年,所有表兄弟姊妹玩在一起,偏偏就會有三姑六婆或阿姨、舅媽會問:「你們家慧娟功課好不好呀?」或者假猩猩地炫耀:「我們家志潔當了學校的小市長,回家都不肯講,還是老師打電話來道賀才知道呢!」活在這種整天比輸贏、爭高下的惡質習氣裡,每個人自衛都來不及,根本沒有機會表達出隱藏在心裡的善意,甚至因為害怕天真的善意會換來無情的羞辱,以致於在一再的壓抑之後,對自己的善意變得愈來愈遲鈍而不敏感,最後甚至於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就這樣子,我們每個人都被教養成隨時在為不可預期的「決鬥」作準備。收入再多都不夠,隨時可能會碰到一個親戚或同學半路殺出來,用更高的收入把你踩到腳底下去。社會地位再高也不足,隨時爸媽都可能會碰到一個失散多年的同學,用更傑出的兒子把你比下去,讓你爸媽多年來的驕傲瞬間變成一團糞土。子女的成績再好也不夠,你隨時可能會發現工友的兒子成績更傑出,讓你的自尊心變成別人腳底下的一塊髒抹布。每次碰到熟人或陌生人,你都要機警地防範對方會不會無預警地出招,一刀斃命地殘殺了你的自尊,讓你的屈辱汨汨不絕從傷口湧出來,甚至讓你在滿溢的屈辱中窒息而死。

所以,我們急著用百萬名車武裝自己,從遙遠的距離就開始發出自衛的訊號:「你們誰都別想瞧不起我!」我們用千萬豪宅當武器,看誰不順眼就輕描淡寫地把對方的自尊心踩在地板上。在區公所被辦事員刁難或瞪白眼的時候,就拿出亮麗的學位或頭銜,逼對方彎下腰來道歉,甚至露出諂媚的神情來抱大腿。我們加入了那個「人欺人」的社會,用學位、豪宅、汽車、收入、儲蓄、配偶的成就或容貌、子女的成績和成就,以及一切可能的工具,一邊武裝自己,一邊在必要的時候反擊。開始的時候或許不習慣、不情願,久了以後卻像決鬥巖流島的宮本武藏,決鬥成為一種本能,刀一出鞘就可以讓對手尊嚴掃地、屈辱橫流。然後,我們就可以偶而輕輕鬆鬆地感慨著說:「唉!這真是個人欺人的社會!」

  然後,我們開始羨慕,甚至於崇拜,傳說中的史丹福大學教授。他不但有亮麗的學位和頭銜,而且自己在矽谷開一家上市的高科技公司,財產有好幾十億美元。從來都是別人聽他的,沒有人能夠指揮他。所有他看上的女人,甚至不需要他開口,只要眨個眼,就會自動跟他上床。有一次機場因為大雪而下令所有飛機停飛,他硬是叫州長身邊的要人打電話給機場主管,逼得機場塔台不得不讓他起飛。這個人,就像美國人最崇拜的英雄:「他只負責定規矩,從來不需要遵從(He makes rules but follows none)。」這樣的人,簡直就是美國人心目中的宮本武藏。而在這個萬事以美國為尊的台灣社會裡,這樣的人簡直就是傳奇英雄,每個人心目中的偶像。

  於是,許多年輕人提起他們的「理想」時,他們說的就是這種「永遠把別人踩在腳底下」的人。他們所謂的愛情,指的是每個異性都愛她╱他,但是她╱他卻很可能不愛任何人。他們所謂的「自我肯定」,其實一半是自衛的姿態,一半是把別人踩在腳底下的慾望。他們所謂的「理想」,其實在中文字典裡原本應該是叫做「野心」。

  這是一個沒有能力分辨什麼叫鄙野、粗暴,什麼叫崇高、熱情的時代!

  當然,人是有護衛他的尊嚴的需要。但是,我們需要多少的財富、頭銜與地位,才能達到自衛的需要?而這些財富、頭銜與地位,又值得我們為它付出多大的代價呢?

參、金錢只能換來虛假的情意,而換不來真心的接納與善意

  托爾斯泰晚年寫了一部很薄、也很感人的小說:【伊凡 o 伊列區之死】,探討一個問題:「人一生中真正值得去追求的究竟是些什麼?」

  伊凡.伊列區是個高等法院檢察長,有一個人人羨慕的漂亮太太,交往的都是彼得堡的上流階級和貴族。他從小聰明伶俐,善於察言觀色,也善於應對逢迎。因為出身貧苦,所以從小就力爭上游,立志要出人頭地。他聰明又用功,很順利地拿到人人稱羨的大學文憑。進入法院以後,他比別人更用心辦案,也擅長交際,所以就比同事更快地獲得各種升遷的機會。在人生最高峰的中年時,他和美麗的太太搬進了彼得堡寬敞的豪宅裡,開始用心佈置這個家。就在掛窗簾的時候,他從高高的梯子上摔下來,從此臥病不起。

  從小到大,他第一次有很多時間去看他身週的人,以及他這一生真正所擁有的。雖然他很用心佈置這個房子,極力想要擺脫中產階級的品味,但是從傢俱到窗簾,沒有一樣東西和他相同社會階級的人有任何的不同。就像他的一生,雖然他一直都不甘心當平凡人,但是卻也從來不曾追求過任何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因為,他從來都不曾知道自己在追求的是什麼,也從來也不曾認真問過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整個一生,他只是活在別人的期許和羨慕之中。所有他曾追求過的東西,都只是因為別人認為那些東西很體面,值得稱許或羨慕,而沒有一樣是他自己要的。就像他的婚姻,不是因為兩人相愛,而是因為大家都認為他們兩人條件相當,未來將是非常體面的一對。

  臥病以後,他那愛慕虛榮的的太太和女兒從來不曾真正關心過他。其實,他也從來不曾關心過別人。醫生不在乎他的疼痛與憂慮,不把他當作一個有感覺有思想的人,只是機械化地用專業角度在處理他的身體。這就像他在法院一貫的風格,他只想從專業角度把所有的案件冷漠而優雅地處理掉,冷漠到近乎無情與殘酷。即使發現當事人有冤屈或不得已的苦衷,他還是硬著鐵石心腸依法辦事。他的同事沒有人同情他,反而整天在打聽他的遺缺可以帶給哪些人升遷的機會,就如同他以往在類似場合下會有的一貫作風。把他和家人聯結在一起的力量不是愛情與親情,而是虛榮心和一家人的面子;把他和同事連結在一起的,不是同事的情誼或關懷,而是社交的利益和人脈網絡的經營。沒有人是真心地活著,大家都只是活在別人的期許和羨慕裡!

  當他看透了這一切,突然發現他從來不曾有過真心的喜悅和眼淚,不曾為自己的心願而生活、奮鬥,他的一生根本都是虛假的、空洞的、不值得的。他很想從頭來過,嘗試過一種更貼心、更真實的人生。但是,他已經是絕症的末期,沒有第二次的機會了!

  人生最可怕的,莫過於在人生已經不可能再重頭開始的時刻裡,卻對自己有過的一生感到後悔、不值得!那麼,人要怎麼活這一生,才會覺得值得呢?我們曾否認真地想過?

  我問學生,妳願意花多少時間去準備妳的婚禮?很多人都願意花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去籌備。那麼,妳是否曾經花一整天的時間去想想:「什麼是妳這一生中最想擁有、最珍貴的東西?」不曾有過!太忙了,國中開始忙聯考,聯考後還有聯考,大學畢業後還有研究所,研究所畢業後要進園區。進了園區更忙,忙得有家歸不得,有些人連想生小孩都找不到時間。

  「那麼,你會不會是第二個伊凡 o 伊列區,臨死的時候才對一生後悔?」「不會吧!想辦法賺錢解決現實的問題比較實際,沒有必要花時間去想『人生觀』這種無意義的問題!」

  真的嗎?

  大部分的人從一懂事開始就活在怕被別人比下去的恐懼當中,所以終其一生,他們只有在現實的恐嚇下拼命地力爭上游,追求財富與權勢,作為武裝自己和踐踏別人的工具,卻從來沒有機會停下腳步來好好地想一想:這樣子做,真的會解決他們的問題嗎?

  可是,假如你會怕鬼,你總覺得鬼在你的身後。你愈是跑得快,愈是覺得背後有什麼東西在追你。真的要解決這個恐懼,唯一的辦法是停下腳步來,勇敢地往後面看清楚。只有當你敢往後面去看鬼的真相時,鬼才會消失掉。一味地在它的恐嚇下拼命地往前跑,累死了也解決不了問題。面對現實的壓力,道理也是一樣的。只有當我們看透了現實能給我們,以及不能給我們的是什麼之後,我們才有可能坦然地面對現實。

  假如我們所以追求現實,為的是自我的肯定和別人的善意、接納,這一定要用名利權位才能達成嗎?還是說我們可以有更簡潔、更有效的方式來肯定自我,並且獲得別人更真心的善意與接納?

  讓我們再來做一個實驗:請你就認識的熟人中,選出五個你認為最值得尊敬的人,和五個你最討厭的人,把他們的名字寫在紙上。然後你仔細分析看看,你認為最值得尊敬的人當中,有幾個剛好是學歷最高、或者最富有、或者最有權勢的?除此之外,你也仔細查查看,最讓你受不了的人中,有幾個剛好是學歷最高、或者最富有、或者最有權勢的?很多人都會發現:在名、利、權、位的追逐上愈成功的人,往往也是最討人嫌的人!那麼,這個社會為什麼普遍鼓勵我們去追逐名利與權位?因為這些東西對陌生人很有效!

  譬如,妳到戶政事務所去辦文件,承辦人對前面幾位都大小聲,亂發脾氣。輪到妳的時候,他看到妳光鮮亮麗的衣著和妳先生的博士頭銜,態度突然柔和謙卑起來,這時候會讓妳覺得衣飾和頭銜很好用。但是,這些表面上的榮耀與光彩,只對陌生人有用。對於那些和我們朝夕相處的人而言,名利與權位很難影響到他們對我們的善意與肯定。譬如說,你最要好的朋友或許會在你獲得博士學位時為你高興一下下,但是沒多久你和他的關係又回復到以往的狀態。反過來說,假如有人因為你新獲得的名利與權位而急著和你結交,這種虛情假意的朋友還不如不要!

  絕大部分的人都和伊凡.伊列區一樣,花費一生的精力去追求表面上的榮耀,雖然這會換來許多陌生人的羨慕與激賞,卻換不來身邊人真心的善意與對待。一輩子只為了一群不相干的路人而活著,值得嗎?很多全球著名的藝人都有酗酒、吸毒的麻煩,就因為舞台上的風光掩飾不住私生活中的空洞與虛幻。

  我沒有辦法許諾你一生當中所遭遇到的人都接納你、肯定你、對你懷著善意。但是,如果要做到「你常接觸到的人大多數都接納你、肯定你、對你懷著善意」,這並不會很難,而且它和你所擁有的權勢、名利、地位幾乎毫不相干。其實你要做的,只不過是對別人時時懷著善意。

  金錢換不來人的善意,只有善意可以換來善意。假如你希望熟人對你有善意,最重要的是你要有能力對別人懷著善意。終身在印度救濟貧民的泰瑞莎修女,她在全球所獲得的肯定、尊敬與善意,遠遠超過比爾蓋茲和英國女皇。

  假如你是一個對生命的真諦有深刻體認的人,而且對別人懷著善意,那麼所有認識你的人都會尊敬你、接納你,並且對你懷著善意。當然,大部分的陌生人還是看不到你對生命的體認,因而只能從外表的判斷對你漠視、輕蔑,甚至羞辱你。但是,假如你真的對生命的真諦有深刻體認了,你還會在意別人只憑外表所做出的輕率判斷嗎?

  所以,我們所以需要外在的現實武裝來保護自己,真正的原因是:我們想用它來遮掩我們內在的貧乏(包括智性的與情感的)。但是,一個內在貧乏的人,不管他在外表尚有多麼足以誇耀的權勢、名利與地位,他自己會知道自己的貧乏,他的親人會知道,而他身週的朋友也都會知道。我們可以愚弄馬路上的陌生人,卻愚弄不了自己,以及身週朝夕相處的人。因此,想要靠權勢、名利與地位去換得身週熟人的肯定與尊敬,還不如努力去累積自己的人生智慧和對人的善意。

  伊凡.伊列區一生最大的錯誤,就是沒有警覺到:掙取權勢、名利與地位的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心力,而累積人生智慧和善意的過程也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心力,因此,贏得權勢、名利與地位的過程必然犧牲了我們可以用來累積人生智慧和善意的資源。結果,一個人在權勢、名利與地位的追逐上愈成功,往往他在人生智慧和善意的累積上愈貧乏。一個外表亮麗而內在貧乏的人,註定只能吸引陌生人的羨慕,而無法贏得身週人的真心肯定與善意。

  所謂「贏得全世界而失去了自己」,正是伊凡 o 伊列區的寫照。但是,它卻也正是整個社會盲目地在追求的人生目標。當你仔細看清楚這個真相的時候,會不會一身冷汗?

肆、沒有了憧憬與熱情,生命還有什麼味道?

  人活著,假如生命裡早已不再有任何的感動、嚮往與憧憬,而只剩下虛榮和財富,以及為了把別人踩在腳底下而終日無歇地苦勞與鉤心鬥角,這樣的人生,究竟是什麼樣的滋味?這樣的人,和行尸走肉有什麼差別?

  但是,大部分的人都只是盲目地想延長壽命,而很少去注意活著的品質。所以,即使看透了「現實的成就換不來別人真心的接納與善意」,很多人還是捨不掉對財富的盲目追逐。因為,財富可以用來保障未來的生活與醫療品質,還可以用來延長壽命。

  居安思危的風險管理其實是值得提倡的,但卻沒有必要讓它變成一種毫無節制的誇張性恐慌。假如只是要保障家人在自己意外之後可以有最起碼的生活能力,消費性保險的保費是一個有限的財力負擔,並不需要為了它而終日追逐無窮無盡的財富。但是,大部分人真正擔心的卻是:假如罹患絕症,而沒有足夠的財富接受長期耗費鉅資的醫療,怎麼辦?

  大陸有個叫馬橋的偏遠小鎮,在那裡年輕人叫做「貴生」,上了五十歲的人叫做「賤生」。年輕時活得健康、有憧憬、有熱情、有活力,生命是可貴的,所以叫「貴生」;上了五十歲,齒危髮禿,吃不得、動不得、渾身是病,死拖活賴地活著其實也不是什麼特別值得高興的事,所以叫「賤生」。所以,活不活得好不好,其實遠比活多久還重要。

  一位六十多歲的醫師發現自己有癌症,考慮良久之後,決定不就醫,而把一部份財產捐給慈善機構後就去旅行了。醫界朋友說他不肯和癌症抵抗是為病人立下一個錯誤的範例,他回答:假如我決心和癌症對抗,可能要花好幾年的時間臥在病床上,即使治好也是身體虛弱,不能再好好利用我的殘年。但是假如我不浪費時間在病床上,就可以利用這三五年,好好去做我一直期待著要做的事。何況,與其拿龐大的財富去醫治一個原本就已自然地衰老的身體,還遠不如把這錢給非洲那些貧困而健康的兒童,讓他們有機會好好地度過一生!

  大部分人都只是未經深思地企圖延長肉體的生命,卻從來不曾思索過:要怎麼活才是值得?從釋迦牟尼的角度看,除非人活著是為了一些憧憬與嚮往,否則無去地活著而時時必須忍受生老病死的各種苦,實在沒什麼道理。

  人所以能熱切而充滿活力地生活著,是因為他對人生還懷有著期待與盼望,因為他還有理想與熱情;而生活之所以困乏而無趣,則是因為我們已經喪失掉對人生的好奇以及對未來的憧憬。假如一個人早已喪失掉生命裡所有的感動、熱情、嚮往與憧憬,就算給他全部的現實,他還有可能靠著空洞的軀殼去活出有滋味的人生嗎?

  偏偏,很多人都發現:現在賺的錢遠比小時候所能想像的多了幾十倍,卻比小時候所能想像的還更不快樂!

  回想起小時候,每天一張開眼就急切地翻身下床,興奮地往外面跑,對這個世界充滿著好奇與盼望,對人生充滿著嚮往與期待。但是,長大後有錢了,自己可以作主了,卻反而失去了對人生的憧憬與期待。人生,好像就意味著無盡的苦勞,以及永遠不會終止的輸贏和野心!即使偶而和朋友嬉鬧、聚餐、逛街、乃至於 party,那種歡樂不管多興奮、刺激,都好像氣球裡的空氣,過一夜就消散得無影無蹤。每次狂歡之後,最難忍受的是隨之而來的悵惘與失落感。長大以後的快樂好像都很不實在,很少能留在記憶裡。

  面對這種現象,很多人都會不假思索地說:「長大了就要面對現實呀,只有長不大的人才會甩不掉小時候的天真!」言下之意,現實雖然是一種無奈,卻是人活著所不得不認真面對的。假如活著真的就是一種無奈,死活又有什麼好掛慮的?人又何必為了不可測的未來而整天辛辛苦苦地鑽營財富?顯然,活多久根本不是重要的問題,重要的是活得起不起勁!

很少人能體認到:其實,人活著,最重要的不是現實上的成就,而是保持心中的憧憬、嚮往與喜悅。假如我們能像小孩子一樣隨時保持著對這世界的好奇、憧憬與嚮往,我們的心就會隨時保持著喜悅。在那種心情下,現實的一切都很難對我們造成困擾。反之,當我們對人生的熱情、理想、憧憬與嚮往愈淡薄的時候,現實對我們的糾葛就愈深。所以,與其說人是因為現實的存在而喪失了理想,不如說人是因為喪失了理想所以才會掉入現實的漩渦。

  那麼,人的熱情與理想怎麼會消失呢?

  很多人都不知道理想與熱情是需要細心栽培、灌溉、維護、修補的。甚至於理想與熱情是需要我們花費很大的心力去創造、經營的。

  小孩子所以能夠隨時保持著對這世界的好奇、憧憬與嚮往,確實是因為他們未經世事,因此對他們而言,天底下沒有哪一件事情是不可能的。我問一個幼稚園的小朋友:「假如我給你一千塊錢,你要拿它做什麼?」他說:「給我媽媽買一座城堡。」對他們而言,明天就是一切的可能性。不管是什麼事情,如果今天做不到,那麼只要等他長大,他就會做得到。

  但是,對大人而言,所有今天不可能的,明天將更加地不可能。隨著年紀愈大,我們愈清楚地知道現實的侷限性。尤其是四十歲的人,所有能得到的他都已經得到了,所有還未得到的他都已經嘗試過了,現在不可能的都永遠不再有可能了。於是,生命成為一攤死水,困窘而促狹地被擠壓在一個小小的角落裡,怎麼樣子都活不開來。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成年人都這樣。有些人機緣好,在童真的熱情消失之前,他們就已經利用年少時的熱情發展出新的憧憬與盼望,把它給寄託在文學、藝術或者對於大自然的關愛當中。隨著年齡漸長,他們的情感持續獲得更寬廣多樣的滋潤,從戲劇、舞蹈、音樂、文學、電影、哲學與宗教作品中,他們一再經歷心靈被激勵、提昇、陶醉的感動。在這個綿延數千年的歷史人文精神裡頭,他們感受到生命內在的活力與無限開展的可能性;在前人的引導下,他們見證著人類精神世界的波瀾壯闊與甘苦酸甜。對這樣的人而言,活著就是一種可能!對他們而言,人的熱情有生滅、有消長、有困頓與豐盈,卻不會了無生機。因為,通過戲劇、舞蹈、音樂、文學、電影、哲學與宗教作品的傳承,我們隨時有機會去親近過去四千年來人類最極致而精粹的生命經驗,以及最璀璨動人的時刻。

  當我們感受到自己的情感愈來愈細膩深刻,思想愈來愈開闊透徹時,我們也見證著自己內在生命的生機與開展。活在這樣一種持續的開展之中,我們才能夠有信心地說:活著,就是一種可能。也因此,我們才能夠信心滿滿地對人生懷著憧憬與熱情。活在這樣的情境裡,我們不需要別人羨慕的眼光就能夠自我肯定,被陌生人鄙視時也能坦然地面對自己。這樣的自我肯定,遠比通過財富或名利更來得踏實。這樣地活,才真正活得有滋味。只有體會過這種生命的滋味的人,才能真心信服聖經裡的許諾:

  「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因為生命勝於飲食,身體勝於衣裳。你想想烏鴉,牠也不種也不收,又沒有倉又沒有庫,上帝尚且養活牠。你們比飛鳥是何等地貴重呢!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這是最小的事,你們尚且做不到。為什麼還憂慮其餘的事呢?你想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朵花呢!你們這些小信的人哪,野地裡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到爐裡,上帝還給它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 路加福音12:22

結語

  現實,是人活著不可逃脫的必要條件。但是,真正的現實,不過是足衣足食而已。人會把現實誇大到那麼令人惶恐的程度,其實是因為他已經喪失了對生命的熱情、憧憬與嚮往,卻又不甘願讓生命歸於徒然而一無所有的虛空。但是,財富換不來真誠的善意與接納,也阻擋不住生命中空虛的吶喊。其實,一旦能做到衣食無缺之後,人真正的需要是熱情、理想、憧憬與嚮往,而不是現實。

  但是,離開童年之後,人的熱情、理想、憧憬與嚮往是需要花心力去培養、經營與創造的。可悲的是,人經常花了太多的時間在經營他的現實,以致讓他的熱情、理想、憧憬與嚮往一一消耗殆盡,只剩下空洞的靈魂,在陌生人的羨慕中,困窘地而孤單地反覆著沒有滋味的人生。

部落格:感觸





You are your greatest enemy if you are a coward,

but if you are brave, you are your greatest friend.

-- Glenn Frank

如果你是懦夫,你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如果你是勇者,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轉)筆記:民主是一種普遍價值觀

阮一峰的網絡日誌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08/07/democracy_as_a_universal_value.html

原文的題目是「Democracy as a Universal Value」,譯成中文為「民主是一種普遍價值觀」,我覺得語氣變弱了。什麼叫「Universal Value」?value指的是有用的東西,universal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整個宇宙中都通用的」,連在一起就是說,民主制度是宇宙中到處適用的。

說實話,這種話不像科學論文的命題,更像革命口號。但是,阿瑪蒂亞·森教授雄辯地賦予了它科學的內涵,令人信服地說明了,民主制度確實優於人類歷史 上的其他政治制度。他對抗拒民主的幾種主要藉口,進行了有力的駁斥,指出它們的荒謬之處。最終得出結論:民主是普遍適用的,不存在地域性,可以拿來即用。

全文娓娓道來,一氣呵成,語氣溫和卻又不乏堅定,讀來令人備受啟迪,不虧為大師手筆。三年前,我第一次讀到這篇文章,頓時感到醍醐灌頂,許多困擾已 久的問題都得到瞭解答,從此堅定地相信,中國的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民主化,只有這條路才能解決中國複雜的社會危機和社會矛盾,其他路都是死路。

現在,我把這篇文章的筆記整理出來,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夠看清這一點。筆記採用點評的形式,一共分為10段,每一段的開頭都是一個常見的觀點,然後是對這個觀點的評論,其中不完全是教授的原話,有不少是我個人的理解。

這個blog上,經常有人批評我的政治觀點。下面的內容,也是我對這些批評的一個總的答覆。

=====================

1. 民主制度不適合發展中國家的國情,盲目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只會使國家一盤散沙、全面內亂。

[評論]

上面的說法完全不符合事實,現實中,民主制度在窮國也能很好地運作。

以印度為例。1947年,印度獨立的時候,英國人非常懷疑印度人管理國家的能力。當時的印度非常貧窮,而且非常混亂,新政府缺乏經驗,國家處於分裂 狀態,政治前景不明朗,種族暴力和社會動亂普遍存在。加之,印度是一個多語言、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社會階層眾多,歷史上又存在種姓制度,不同民族和不 同宗教之間經常發生暴力衝突,所以就連印度人自己對國家的前途都沒有信心。

但是,印度政府堅持走民主道路,以和平手段解決困難問題,政治分歧主要通過法律來解決,按照選舉和國會規則來組織政府。結果,印度這個貧窮動盪的大國,作為一個民主的政治單位而生存下來,並運作得相當好。如果不是民主制度,這個國家是無法結為一體的。

因此,如果民主制度在1947年的印度行得通,它也一定能在其他任何國家行得通。

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在二戰後同一時期成立的南斯拉夫,也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但是它沒有選擇民主道路,而是按照蘇聯的專制模式,成為了一個專制主義國家。結果在上個世紀90年代,南斯拉夫爆發了長達三年的內戰,塞族、克族和穆斯林三股人馬互相殘殺,如今已經分裂為了6個國家。(蘇聯的解體也是 一個同樣的例子。)

2. 專制主義制度比民主制度更有利於集中精力辦大事,更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評論]

這種觀點最著名的支持者就是李光耀。類似的說法還有:民主制度並不是一國取得高速經濟增長的先決條件。要取得長期經濟繁榮,國家就必須保持穩定,政府也必須能有效地推動有利於經濟增長的政策。它的核心含義就是,專制制度比民主制度更有利於經濟高速發展。

確實,南朝鮮、新加坡和中國等威權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高於印度、牙買加、哥斯達黎加等非威權的國家。但是,這只是一些零星證據和有限樣本,不是普遍性的統計研究。我們不能把新加坡或中國的高速經濟增長,作為威權國家更能促進經濟發展的「確鑿證據」。同樣,我們也不能根據非洲的民主綠洲博茨瓦納,在數十年內其經濟增長率居非洲第一、在全世界也名列前茅,而得出「民主有利於經濟發展」的相反結論。我們需要進行更多的系統性經驗研究,才能得出結論。

事實上,沒有可信的普遍性證據可以證明,威權統治和壓迫政治權利與公民權利確實有助於經濟發展。相反的,大量的統計資料不支持政治權利與經濟發展相 衝突的觀點。有一些統計學研究提出,兩者存在一種微弱的負向相關關係,另外一些研究卻提出存在強烈的正向相關關係。綜合考慮所有的比較研究之後可以看出, 經濟增長與民主之間很可能不存在任何方向的明確關係。雖然民主與政治自由本身極為重要,但它們與經濟增長的關係問題並沒有獲得解決。

導致東亞國家經濟成功的經濟政策,學術界已有廣泛的共識,這些政策包括開放競爭,利用國際市場,鼓勵投資和出口的公共政策,高水平的文化教育,成功的土地 改革,以及擴大參與經濟發展過程的其他社會機會等等。沒有理由假設,這些政策與民主相衝突,因而必須用南韓、新加坡和中國的威權主義手段來強力壓制民主。 相反,壓倒性的證據證明,快速發展經濟需要一種友好的經濟環境,而不是一種嚴厲的政治制度。

3. 為什麼社會主義國家比資本主義國家更加多災多難?

[評論]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饑荒。在人類歷史上,凡是具有新聞自由、且政治相對獨立的任何民主國家,從未發生過真正的饑荒。對於這個規律,我們無論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出例外。

相反的,大饑荒都發生在非民主國家:無論是在最近發生饑荒的埃塞俄比亞、索馬里等獨裁國家,還是三十年代發生饑荒的蘇聯,或者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一年大躍進失敗後發生大饑荒的中國,或者在外國人統治時期發生饑荒的愛爾蘭和印度。

儘管在許多方面中國的經濟發展比印度好得多,但中國仍然發生過饑荒,而且確實是全世界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饑荒。中國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一年的饑荒餓死近三千萬人,而在整整三年內,中國政府的錯誤政策一直得不到糾正,其原因就在於中國沒有議會中的反對黨,沒有新聞出版自由,沒有多黨制選舉。由於沒有人敢批評中國政府,即使每年餓死數百萬人,其錯誤政策依然能夠持續下去。現在北韓和蘇丹的饑荒也屬於類似情況。

饑荒似乎往往與自然災害有關係。評論家經常簡單地用自然災害來解釋發生饑荒的原因,如中國在大躍進期間發生水災,埃塞俄比亞發生乾旱,或者北韓因天 災而農作物歉收。然而,其他許多民主國家也發生過類似的甚至更嚴重的自然災害,但由於政府採取負責的干預措施,減輕了民眾的飢餓,妥善地解決了饑荒問題。 由於饑荒的主要受害者是窮人,政府可以通過僱傭計劃等政策來提高窮人的收入,使饑荒受害者得到食物,從而防止民眾的死亡。甚至在一些發生嚴重旱災、水災等 天災的最貧窮民主國家,如一九七三年的印度,八十年代初期的津巴布韋或博茨瓦納,民眾也能夠吃飽肚子,而沒有出現饑荒。

只要政府認真努力,饑荒並不難預防。而一個民主政府在面對選舉、反對黨和獨立報紙的情況下,只能這樣作。印度在獨立之前被英國統治的時代,發生過多次饑荒。印度最後一次饑荒是在一九四三年,即獨立之前四年,但在印度出現多黨制和新聞自由之後,饑荒就消失了。

饑荒問題僅僅是民主可以解決的例子之一。民主的最大作用之一,就是可以防止經濟與社會災難。在正常情況下,人們也許不會懷念民主的這種工具作用。但是如果因為某種原因,經濟情況惡化,民主制度所具有的政治平衡機制,就會發揮巨大的實際作用,減少國家陷入災難的危險性。

在非民主國家,經濟情況良好時,人民可能並不想念民主。一旦經濟發生衰退,如果其負擔沒有被廣泛分擔的話,就會集中在承受力最小的一部分失業者或者 被解僱者身上,經濟衰退就會嚴重破壞民眾生活,使數百萬人陷於悲慘境地。更糟糕的是,受害者沒有地方發出他們的聲音。人們在最需要民主的保護功能時,才會最強烈地懷念它。

4. 所謂民主,就是全民普選,多黨輪流執政。

[評論]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我們絕不能把民主等同於多數人統治,更不能將民主簡單地等同於普選。

民主的內容很複雜,它的確包括投票和尊重選舉結果,但它還包括保護個人自由,尊重獨立的司法,保障言論自由,和發表新聞和公正評論時不受政府的檢查 等等許多內容。如果不同派別沒有獲得充分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者選民沒有獲得新聞和思考不同觀點的自由,那麼選舉也會變成一場大騙局。民主是一套系統, 而不僅是在孤立情況下所選擇的某種機械性的方法(如少數服從多數)。

5. 民主根本沒有用。人民不在乎誰當國王,他們只在乎誰能給他們安定幸福的生活。

[評論]

民主的作用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1)首先,政治自由是人類普遍自由的一部分。擁有並且實行公民權利與社會權利,是個人幸福生活的關鍵組成部分。政治參與與社會參與對於人類的幸福生活具有不可或缺的價值。人民不能參與社會政治生活是一種非常悲慘的處境。

2)其次,正如前面駁斥民主與經濟發展相衝突的觀點時所指出的,在促使政府傾聽人民發出的各種聲音方面,民主具有一種重要的工具價值。

3)再次,實行民主可以為公民提供一個相互學習的機會,並有助於整個社會形成價值觀和找到需要優先解決的問題。人民要真正行使其政治權利和公民權利,就必 須進行討論和意見交換。保障人民公開討論、辯論、批評和堅持異議有關的權利,乃是制訂出資訊充分的、深思熟慮的政策這一過程的核心。這種過程對於形成社會 的價值觀與發現重要問題也極為重要。一般來說,沒有公開的討論,不進行公開地交換意見和爭論,我們就不能發現需要優先處理的社會問題。

6. 窮國和富國的國情不同,在發展中國家,窮人關心的是麵包,而不是民主,因此民主不是普遍價值。

[評論]

這種流行說法存在兩個方面的錯誤。

首先,如上所述,民主的保護作用對於窮人特別重要。窮人尤其需要在政治上發出自己聲音。民主並不是一種要達到普遍富裕後才需要的奢侈品。

其次,沒有證據證明,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窮人會拒絕民主。事實上,倒是有相反的證據表明,窮國的選民對於基本自由與權利的重視程度,超過對於經濟困境的 重視。考察印度、南韓、泰國、孟加拉、巴基斯坦、緬甸、印尼等亞洲國家爭取民主自由的鬥爭之後,我們可以得到相同結論。同樣,儘管非洲國家普遍否定政治自 由,一旦條件允許,那裡就出現反對這種壓迫的運動與抗議。

7. 中國的GDP三十年中保持平均10%的高速增長,證明了這樣的經濟發展路徑是適合中國國情的。印度的經濟大大落後於中國,這證明了中國走集權道路的必要性。

[評論]

正如前面所說,沒有證據表明,經濟增長的快慢與民主制度存在關係。中國的經濟增長快於印度,很可能是政治制度以外的其他因素在起作用。一個有力的反駁是,你怎麼知道,如果中國實行了民主制度,經濟增長就會慢下來呢?

此外,比較經濟發展的優劣,不能單純地比較GDP。經濟增長的很多社會成本,並沒有反映在GDP中。中國的高速經濟增長,帶來了很多社會問題,以及 極其嚴重的環境污染,使社會矛盾激化,人民不堪重負。如果將這些隱性成本算進GDP,中國的經濟增長將大打折扣。此外,經濟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印兩 國都還處在發展中的階段,只是目前中國處於領先而已,至於誰先到終點,現在還很難說。

8. 在世界現代史中,找不到發展中國家通過民主化而實現了現代化的例子。民主不能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只能使它們淪為西方大國的附庸。

[評論]

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困境,並不是民主制度的錯,而是因為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高價傾銷工業品,壓低初級產品的價格。使得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高度單一化,出現了「香蕉國」、「咖啡國」這樣單一產業的國家,最終導致該國經濟高度依附於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要發展經濟,不是要廢除民主,而是要爭取改革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

9. 必須始終把發展經濟擺在最重要的地位,先經濟後民主。

[評論]

這個觀點不僅錯誤,而且非常邪惡。

首先,民主制度和經濟發展並不是對立的,不存在民主制度抑制經濟發展的情況,有人故意將兩者對立起來。

其次,民生和民權重於經濟增長。民怨沸騰、只有少數人得利的經濟增長有何意義?

最後,難道經濟增長就是一切嗎?社會的公平和正義,與經濟增長相比,孰輕孰重?Is money everything?

10. 總結

民主制度是一種政治制度,說到底,同經濟發展是沒有關係的。有民主,經濟會發展;沒有民主,經濟也會發展。

民主制度真正保證的是社會公平,使社會各個階層的聲音都能發出來,使政治決策必須均衡所有人的利益。因為民主制度是一人一票,通常來說,社會最底層的窮人人數最多,所以民主制度尤其對窮人有利。可以這樣說,有民主,就有社會公平;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公平。

現在,有一些人和利益集團,為了阻擾民主的實現,編造各種藉口,蠱惑人心,向民主制度潑髒水,似乎一搞民主,就會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但是,事實是,他們這樣說,只是為了自身的利益。只要民主不實現,他們的特權利益就能夠得以保存,他們就能夠繼續操縱制度,為自己謀利。真正付出代價的是整個國家和民族,要實現社會的公平和正義,保證民生和民權,就只有通過民主制度,再無他途。

(完)

(轉)民主是一種普遍價值觀

(一九九八年經濟學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瑪蒂亞·森,是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長和哈佛大學拉蒙特榮譽教授。下面這篇論文是他一九九九年二月在印度新德里「建設世 界民主運動」討論會上的主調演講。此次會議由國家民主基金會、印度產業聯盟和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贊助。美國阿弗雷德·克諾夫出版社今年年底出版的阿瑪蒂 亞·森《自由的發展》一書,更詳盡地討論了本文的論點)

Democracy as a Universal Value
  
  一九九七年夏天,日本一家重要報紙問我,二十世紀發生的最重要事件是什麼?這是一個啟人思迪的問題。過去的一百年發生了不少重要事件。主宰十 九世紀世界的一些歐洲帝國,特別是英帝國和法帝國,已走向結束。法西斯主義和納粹主義興起和滅亡。共產主義的興盛和衰亡 ( 如前蘇聯 - 東歐集團 ) ,或發生劇烈改變 ( 如中國 ) 。西方國家居支配地位的世界經濟轉變為日本、東亞、東南亞具有更大優勢的世界經濟。雖然後者目前出現了一些金融和經濟上的問題,但這並沒有改變數十年來世 界經濟的這種發展趨勢 ( 日本的經濟轉變花了將近一百年時間 ) 。過去的一百年的確發生了許多重要的事件。
  
  儘管如此,在二十世紀出現的各項發展中,我毫無困難地挑選出一項該時期的最重要發展:民主的興起。這並不是說其他的發展不重要。但我認為,人 們在遙遠的未來回顧本世紀發生的事件時,他們會發現,必須把民主製成為佔優勢地位的政府形式置於最重要的地位。 民主的觀念當然起源於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包括印度在內的其他一些國家也有過一些零星的民主化嘗試,但民主的觀念確實形成於希臘,而且,在希臘崩潰並被更 為威權主義的政府取代之前,民主被認真地,儘管是在一種有限程度上付諸實踐。其他地方沒有出現過任何形式的民主制度。
  
  民主製作為一種可以運作的政府制度,是隔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才慢慢重新出現並獲得最終勝利。在這個過程中,有許多事件幫助了民主的復甦,包 括一二一五年英國的大憲章運動,十八世紀的法國革命和美國革命,和十九世紀歐洲和北美選舉權的擴大。然而,到二十世紀,民主才成為任何國家政府應具有的 「常規」形式,無論這個國家是在歐洲、美洲、亞洲或非洲。
  
  民主是一種普遍性制度,這一觀念非常新穎,而且實質上是二十世紀的產物。用大憲章限制國王權力的英國反叛者們,將民主制完全視為地方性的需 要。相比之下,追求美國獨立的戰士和法國革命者,對於民主成為一種普遍制度的發展貢獻極大,但其實際要求的核心仍然是地方性的,在效果上僅限於大西洋兩 岸,並且以該地區特殊的經濟、社會和政治歷史為基礎。
  
  在整個十九世紀,政治理論家們討論某個國家是否「適用於民主制」,這是很自然的事。只有在二十世紀,這種討論才發生變化。政治理論家們認識到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問題:不需要判定某個國家是否適用於民主制,相反,國家必須通過民主制才能適應社會需要。將民主的適用範圍擴展到具有不同歷 史、文化和富裕程度的數十億人,這的確是一項驚人的變化。
  
  正是在本世紀,人們終於接受「所有成人的普選權」必須包括「所有成人」,不僅包括男人還包括女人。今年一月我見到一位非常出名的女性 ---- 瑞士總統露絲·德雷佛斯,她使我回想起僅在四分之一世紀以前,瑞士婦女還沒有投票權。我們終於認識到,民主的普遍性就像善行一樣,是沒有限制的。
  
  我不否認,民主具有普遍性的說法受到了來自各種方向、採用各種形式的挑戰。這也就是本文討論的主題之一。我不得不討論民主是一種普遍價值的觀點及其相關的爭論。但在討論之前,我們一定要清楚認識到,民主已成為當今世界中一種處於優勢地位的信念。
  
  任何時代和社會都有一些處於優勢地位的信念,它們就像電腦程序中的預設 (default) 指令組,被當做一種應該普遍遵守的規則。除非以某種方式明確地加以否定,它們的內容一般被認為是正確的。在世界各國尚未全部接受民主觀念、也未全部採用民 主制的情況下,民主制現已被普遍地認為是一種正確的制度。詆毀民主和反對民主的人,現在完全處於守勢地位。
  
  這一歷史性變化是不久之前才發生的,當時主張民主制適合於亞洲和非洲的人處於絕望的境地。雖然我們現在有充足理由與那些公開或隱含地反對民主 制的人展開論戰,我們必須清楚看到,和數世紀以前相比,普遍的觀念環境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某個國家 ( 南非、柬埔寨或智利 ) 是否「適用於民主制」這類問題,儘管在十九世紀的話語中非常流行,我們討論時卻無需每次都從頭開始,因為我們現已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認識到民主是一種 普遍適合的制度,並且正在成為一種普遍價值,這是思想史上的一場偉大革命,也是二十世紀的主要貢獻之一。這就是我們討論民主是一種普遍價值時所處的大環 境。
  
  印度的經驗
  
  民主的實踐效果如何?現在沒有人會真正懷疑民主在美國、英國、法國等國所起的好作用,但對於世界上許多較窮的國家,這仍然是一個頗有爭議的話題。本文不打算詳細探討民主的歷史記錄,但我認為民主的實踐效果相當好。
  
  印度當然是這種爭論的主要戰場之一。英國人在反對印度獨立時,非常懷疑印度人管理自己國家的能力。印度一九四七年獨立時的狀況確實非常混亂。 印度政府缺乏經驗,分治狀態極不穩定,政治組合不明朗,加上普遍存在種族暴力和社會動亂。人們對於印度會成為一個民主的統一國家缺乏信心。但半個世紀以 後,以和平手段解決困難問題的印度民主制,其實踐效果相當好。政治分歧主要是通過法律來解決。按照選舉和國會規則來組織政府。印度這個由各種不同成份草率 組合起來的國家,卻作為一個民主的政治單位而生存下來,並運作得相當好。它確實是通過實行民主而結為一體。
  
  印度的生存經歷了嚴重的挑戰。這些挑戰包括解決多種語言和多種宗教的問題。宗教和種族上的不同往往容易被宗派政客利用,而且確實在一些問題上 受到利用 ( 例如最近數月發生的事件 ) ,從而引起全國的極大驚恐。但實際上,宗派暴力引起的驚恐,受到全國各階層的譴責,這就為反對狹隘宗派主義最終提供了重要的民主保障。對於印度這樣一個成 份複雜國家的生存和興旺,這是非常重要的保障。印度不僅有其主要的教派印度教,還擁有人數居世界第三的穆斯林教徒,數百萬基督教和佛教徒,以及居世界第一 的錫克教徒、帕西教徒和耆那教徒。
  
  民主與經濟發展
  
  人們常說,非民主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更快。這種觀點的提倡者是新加坡領袖和前總理李光耀,因而它有時被稱為「李氏假說」。的確,南韓、新加坡 和改革後的中國等威權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高於印度、牙買加、哥斯達黎加等威權性較少的國家。然而李氏假設的根據是一些零星經驗,和非常有選擇性的有限資 料,而不是對範圍廣泛的現有資料進行的普遍性統計研究。根據非常有選擇性的資料,不可能建立這類普遍關係。我們不能把新加坡或中國的高速經濟增長,作為威 權國家更能促進經濟發展的「確鑿證據」。同樣,我們也不能根據非洲的民主綠洲博茨瓦納,在數十年內其經濟增長率居非洲第一、在全世界也名列前茅,而得出相 反結論。我們需要進行更多的系統性經驗研究,才能得出結論。
  
  事實上,沒有可信的普遍證據可以證明,威權統治和壓迫政治權利與公民權利確實有助於經濟發展。普遍的統計資料的確不支持這種推論。羅伯特·巴 洛 (Robert Barro) 或亞當.普澤沃斯基 (Adam Przeworski) 等人的系統性經驗研究,並不支持政治權利與經濟發展相衝突的觀點。兩者之間的定向關係可能取決於許多其他環境條件。有一些統計學研究提出,兩者存在一種微 弱的負向相關關係,另外一些研究卻提出存在強烈的正向相關關係。綜合考慮所有的比較研究之後可以看出,經濟增長與民主之間很可能不存在任何方向的明確關 係。雖然民主與政治自由本身極為重要,但兩者的關係問題並沒有獲得解決。
  
  這個問題還涉及經濟學研究方法的基本問題。我們不僅研究統計學聯繫,還要研究與經濟增長與發展有關的因果過程。對於導致東亞國家經濟成功的經 濟政策和環境條件,我們現已有相當透徹的瞭解。儘管各種經驗研究具有不同的重點,對於一系列有助於經濟發展的政策,學術界已有廣泛的共識,這些政策包括開 放競爭,利用國際市場,鼓勵投資和出口的公共政策,高水平的文化教育,成功的土地改革,以及擴大參與經濟發展過程的其他社會機會。然而,沒有理由假設,這 些政策與民主相衝突,因而必須用南韓、新加坡和中國的威權主義手段來強力壓制民主。相反,壓倒性的證據證明,快速發展經濟需要一種友好的經濟環境,而不是 一種嚴厲的政治制度。
  
  為了全面考慮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超越狹隘的經濟增長領域,考察更寬闊的經濟發展需求,包括對經濟與社會安全的需求。我們必須考察政治權利與公 民權利,和防止嚴重災難之間的關係。政治權利與公民權利使人民獲得一個好機會,來提醒政府注意普通民眾的需要、□□取合適的措施。政府對人民遭受嚴重災難 的反應,取決於它受到的壓力。投票選舉、批評、抗議等政治權利的表現,確實能夠對政府的運作提供一種真正不同的政治鼓勵機制。
  
  我在其他地方討論過一項重要規律,即在令人恐怖的世界饑荒史上,新聞自由具有相對獨立地位的任何民主國家,從未發生過真正的饑荒。對於這個規 律,我們無論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出例外,無論是在最近發生饑荒的埃塞俄比亞、索馬里等獨裁國家,還是三十年代發生饑荒的蘇聯,或者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一年大躍 進失敗後發生大饑荒的中國,或者在外國人統治時期發生饑荒的愛爾蘭和印度。儘管在許多方面中國德經濟發展比印度好得多,但中國仍然發生過饑荒,而且確實是 全世界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饑荒。中國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一年的饑荒餓死近三千萬人,而在整整三年內,中國政府的錯誤政策一直得不到糾正,其原因就在於中國沒有 議會中的反對黨,沒有新聞出版自由,沒有多黨制選舉。由於沒有人敢批評中國政府,即使每年餓死數百萬人,其錯誤政策依然能夠持續下去。現在北韓和蘇丹的饑 荒也屬於類似情況。
  
  饑荒似乎往往與自然災害有關係。評論家經常簡單地用自然災害來解釋發生饑荒的原因,如中國在大躍進期間發生水災,埃塞俄比亞發生乾旱,或者北 韓因天災而農作物歉收。然而,其他許多國家也發生過類似的甚至更嚴重的自然災害,但由於政府採取負責的干預措施,減輕了民眾的飢餓,妥善地解決了饑荒問 題。由於饑荒的主要受害者是窮人,政府可以通過僱傭計畫等政策來提高窮人的收入,使饑荒受害者得到食物,從而防止民眾的死亡。甚至在一些發生嚴重旱災、水 災等天災的最貧窮民主國家,如一九七三年的印度,八十年代初期的津巴布韋或博茨瓦納,民眾也能夠吃飽肚子,而沒有出現饑荒。
  
  只要政府認真努力,饑荒並不難預防。而一個民主政府在面對選舉、反對黨和獨立報紙的情況下,只能這樣作。印度在獨立之前被英國統治的時代,發 生過多次饑荒。我記得印度最後一次饑荒是在一九四三年,即獨立之前四年,我當時還是兒童。但在印度出現多黨制和新聞自由之後,饑荒就消失了。
  
  我的研究工作,特別是我和讓.德累茲 (Jean Dreze) 的合作研究,考察過這個課題,所以我就不用在這裡饒舌。饑荒問題僅僅是民主可以解決的例子之一,儘管在許多方面它是最容易分析的例子。在防止經濟與社會災 難方面,政治權利與社會權利普遍扮演了正面角色。在正常情況下,人們也許不會懷念民主的這種工具作用。如果因為某種原因,經濟情況惡化,民主制度所具有的 政治鼓勵機制,就會發揮巨大的實際作用。
  
  這裡有一個重要教訓。許多專家治國論者在宣傳市場制度可以提供經濟鼓勵機制的同時,卻忽略了政治鼓勵機制。他們選擇了是一組極不均衡的基本規 則。一個國家在走好運,沒有嚴重災害威脅,一切發展順利的時候,人們不大會懷念民主的保護功能。但如果經濟或其他條件發生變化,或者政策失誤,一個似乎是 健康的國家就潛伏著不安全的危險性。
  
  最近東亞和東南亞出現的問題,就是不民主制度帶來的懲罰。這在兩個方面特別明顯。首先,南韓、泰國、印尼等國發生的金融危機,與這些國家的商 業運作缺乏透明度,特別是與金融政策缺乏公眾的監督密切相關。導致這一危機的核心原因是缺乏一個有效的民主論壇。其次,一旦金融危機導致全面經濟衰退,印 尼等國的人們就特別懷念民主的保護功能,即民主國家防止饑荒的那種保護功能。在非民主國家,受害者沒有地方發出他們的聲音。
  
  過去數十年來,這些國家的經濟每年增長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因而其國民生產總值減少百分之十似乎並不算嚴重問題。但如果經濟收縮的負擔沒有被 廣泛地分擔,而是集中在承受力最小的一部分失業者或者被解僱者身上,經濟衰退就會嚴重破壞民眾生活,使數百萬人陷於悲慘境地。在經濟良好時,印尼人民可能 並不懷念民主。但在經濟危機的分擔很不平等的國家,民主的缺乏使人們發不出聲音或者根本沒有聲音。人們在最需要民主的保護功能時,才會最強烈地懷念它。
  
  民主的功能
  
  到目前為止,本文的分析侷限在民主的批評者、尤其是經濟方面的批評者所限定的範圍。在後面我將討論民主的文化方面批評者的論點。我現在要從正面進一步分析民主所做的事,以及說它是一種普遍價值的根據。
  
  民主究竟是什麼?我們絕不能把民主等同於多數人統治。民主的內容很複雜,它的確包括投票和尊重選舉結果,但它還包括保護自由,尊重法律機構, 保障自由討論,和發表新聞和公正評論時不受政府的檢查。如果不同派別沒有獲得充分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者選民沒有獲得新聞和思考不同觀點的自由,選舉也會變成一場大騙局。民主是一套需求系統,而不僅是在孤立情況下所選擇的某種機械性的方法 ( 如多數決 ) 。
  
  用這種觀點來看,民主及其是普遍價值說法的優點,與某些特定美德及其自由實際很相似。我們可以分辨出民主豐富公民生活的三種方式。
  
  首先,政治自由是人類普遍自由的一部分。實行公民權利與社會權利,是作為社會存在的個人,其幸福生活的關鍵組成部分。政治參與與社會參與對於人類的幸福生活具有天然的價值。人民不能參與社會政治生活是一種非常悲慘的處境。
  
  第二,正如我在駁斥民主與經濟發展相衝突的觀點時所指出,在促使政府傾聽人民發出的包括經濟需求在內的各種需求的聲音方面,民主具有一種重要的工具價值。
  
  第三,實行民主可以為公民提供一個相互學習的機會,並有助於整個社會形成價值觀和找到需要優先解決的問題。這一點需要作進一步分析。即使是理 解「需求」 ( 包括「經濟需求」 ) 的概念,也必須讓公眾對各種資訊、觀點和分析進行討論和交換意見。在這種意義上,民主除了具有在公民幸福生活的天然價值和政治決策方面的工具性價值外,還 具有重要的建設性價值。我們在討論民主的普遍價值時,必須進行這種多方面的分析。
  
  要瞭解包括「經濟需求」在內的人民的各種「需求」,就需要人民行使其政治權利和公民權利。要真正掌握經濟需求的內容和及其影響,必須進行討論 和意見交換。政治權利和公民權利,特別是與保障人民公開討論、辯論、批評和堅持異議有關的權利,乃是制訂出資訊充分的、深思熟慮的政策這一過程的核心。這 種過程對於形成社會的價值觀與發現重要問題也極為重要。一般來說,沒有公開的討論,不進行公開地交換意見和爭論,我們就不能發現需要優先處理的社會問題。
  
  事實上,在評估社會與政治問題時,公開對話的範圍和效果往往被低估。例如,公開討論對於許多發展中國家的高生育率的降低,起著重要作用。大量證據表明,公開討論高生育率對社區的惡劣後果,特別是對青年婦女生活的惡劣影響,對於印度文化水平較高地區生育率的顯著下降,起了很大作用。印度喀拉拉邦或泰米爾納德邦現在開始形成現代幸福家庭是小家庭的觀念,這種觀念的產生就與公眾的廣泛討論有密切關係。喀拉拉邦現在的生育率為百分之一點七,與英國和法 國差不多,卻比中國的百分之一點九低。這種結果並非通過強制方法達到,而是由於社會形成了新的價值觀,而政治對話與社會對話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喀拉拉邦民眾,尤其是婦女的文化水平較高 ( 比中國任何省份都高 ) ,這也是社會政治對話成為可能的重要因素。
  
  人類社會存在著各種悲劇與危險處境,其中有些比較容易通過社會手段來加以克服。人類的各種危險處境應該是我們辨識自己「需求」的根據。例如, 有許多我們很嚮往的東西,可能被我們視為自己的「需求」。例如,我們可能像古人那樣,希望自己長生不老。但我們並不把長生不老視為一種「需求」,因為顯然 做不到。我們關於「需要」的觀念,與我們知道有些危險處境可以預防,而且知道其預防辦法,有著密切的關係。在政府瞭解民眾需求和相信政策的可行性 ( 特別是社會可行性 ) 的過程中,公共討論扮演了關鍵角色。政治權利,包括自由表達與討論的權利,不僅對於促進政府對經濟需要作出反應很重要,對於瞭解經濟需要的過程本身也非常 重要。
  
  價值的普遍性
  
  如果上述分析正確,民主的價值就不僅在於它具有某一項優點,而在於它具有的許多優點。這些優點包括:第一,自由與政治參與在人類生活中的天然重要性;第二,在促使政府對公眾需要負責方面,民主提供政治鼓勵機制的工具重要性;第三,民主對於形成價值觀、理解公眾需要、權利和職責的建設性作用。根據這一分析,我們現在可以討論本文的中心論點,即民主是一種普遍價值。
  
  在討論這個問題時,人們有時說,並非人人都同意民主具有決定性作用,尤其是把民主與引起我們嚮往的其他東西相比的時候更是如此。情況的確如此,這裡不存在共識。但有些人將不存在共識當做民主並非普遍價值觀的充分證據。
  
  顯然我們必須從方法論開始討論:什麼是普遍價值?某種被視為普遍價值的東西是否必須要獲得所有人的共識?如果必須如此,那麼普遍價值就可能不 存在,因為沒有哪種價值 ( 包括母愛 ) 沒有遭到某些人的反對。我認為,普遍價值並不需要人人讚同,而是任何地方的人都可能有理由認為它是有價值的。
  
  甘地提出非暴力是普遍價值的觀點時,他沒有說任何人都認為非暴力是自己的行動準則,而只是說任何人都有充分理由認為非暴力有價值。與此類似, 泰戈爾提出思想自由是普遍價值時,也沒有說所有人都接受這項原則,而是說所有人都有足夠理由接受它,他對這些理由作了大量探索、說明和討論。從這種角度來 看,關於某種東西是普遍價值的任何主張,都與某些反事實的 (counterfactual) 分析有關,尤其是人們是否可以在他們尚未充分思考過的主張中看到某種價值。不僅是關於民主,所有關於普遍價值的主張,都隱含著這種假設。
  
  我認為,正是在這種隱含性的假設方面,人們對民主的態度在二十世紀發生了最大的轉變。對於某個沒有民主的、許多人沒有機會考慮民主制的國家, 我們在討論民主問題時,往往假設一旦民主變成他們的生活現實,那裡的人民就會贊同它。十九世紀的人通常不作這種假設。這種被認為是天然的假設 ( 即我前面所說的「預設」立場 ) 在二十世紀發生了劇烈變化。
  
  我還必須指出,這一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來自對二十世紀曆史的考察。隨著民主的擴展,民主的支持者是越來越多,而不是日益減少。起源於歐洲和美 國的民主制度,現已擴散到地球的許多遙遠角落,這些地方的人民自願參與並接受民主制度。而且,如果某個民主制度遭到推翻,民眾就會舉行廣泛的抗議,儘管這 些抗議後來往往遭到殘酷鎮壓。許多人□意冒著生命危險為恢復民主而戰鬥。
  
  有些人反對民主是普遍價值,其理由並不是民主沒有得到所有人讚同,而是各國的國情不同。這些不同的國情有時是指某些國家的貧窮。按照他們的說法,窮人關心的是面包,而不是民主。這種流行說法存在兩個方面的錯誤。
  
  首先,如上所述,民主的保護作用對於窮人特別重要。顯然這適用於面臨飢餓的饑荒受害者。它也適用於金融危機中從經濟階梯上摔下來的赤貧者。有經濟需求的人需要在政治上發出自己聲音。民主並不是一種要達到普遍富裕後才需要的奢侈品。
  
  其次,沒有證據證明,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窮人會拒絕民主。七十年代中期,印度政府宣佈在「緊急狀態」取消各種政治權利與公民權利時,也提出 了類似理由,在隨後的選舉中,選民們以不同的立場而分裂成旗幟鮮明的兩派。在這場至關緊要的選舉中,這個問題成為雙方爭論的焦點。大多數選民堅決反對取消 基本的政治與於公民權利。印度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其選民對於其基本自由與權利的重視程度,超過對於經濟困境的重視。
  
  印度的歷史經驗,完全否定了窮人不關心公民政治權利的說法。考察南韓、泰國、孟加拉、巴基斯坦、緬甸、印尼等亞洲國家爭取民主自由的鬥爭之後,我們可以得到相同結論。同樣,儘管非洲國家普遍否定政治自由,一旦條件允許,那裡就出現反對這種壓迫的運動與抗議。
  
  來自文化差異的理由
  
  還有一些為民主的地區差異性辯護的論點,不是與經濟環境有關,而是與文化差異有關。這些論點中最有名的也許是所謂的「亞洲價值觀」,據說亞洲 人具有重視紀律而不重視政治自由的傳統,因而這些國家對民主必然持更為懷疑的態度。我在「卡內基道德與國際事務理事會」的講座中比較詳細地討論了這種觀點。
  
  在亞洲文化史上,尤其是在印度、中東、伊朗和亞洲其他國家的古典傳統中,我們很難找到支持這種觀點的任何確實根據。例如,公元前三世紀印度帝王 Ashoka 的銘文中就有關於容忍多元主義、保護少數是國家職責的最早最明確的記載。
  
  亞洲面積廣袤,人口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六十。對亞洲的多種民族歸納出普遍的結論很不容易。主張「亞洲價值觀」的人有時首先將東亞當作特別適合這 種主張的地區。儘管有人野心勃勃地主張,亞洲各國都很相似,但關於東西方差異的普遍命題往往以泰國以東的亞洲國家為例。我們應該感謝李光耀,他清晰而充分 地解釋了這種觀點,而其他人的解釋往往模糊不清。李光耀說,「西方關於社會和政府的觀念與東方有根本不同」,「我所說的東亞,是指韓國、日本、中國、越 南,它們與東南亞不同,後者是中國文化與印度文化的混和物,儘管印度文化本身也強調類似的價值觀」。
  
  然而,在東亞的內部,不僅在日本、中國、韓國和其他國家之間,而且在每一個國家內部,存在著的差異很大的文化成份。人們在解釋「亞洲價值觀」 時經常引用孔子的話,但這些國家的文化不僅受到孔子的影響,也受到其他影響。例如,日本、中國和韓國的佛教傳統,歷史悠久而影響廣泛,在一千五百多年內具有很大勢力。另外,這些國家還受到基督教的相當大影響。這些國家中,沒有哪個國家存在一種崇尚秩序勝於崇尚自由的均質文化。
  
  而且,孔子本人也不主張對國家的盲目崇拜。子路曾向他請教如何為君王服務,孔子的回答可能要引起當今威權政府新聞檢查官的懷疑。他說:「即使得罪君王也要講真話」 ( 《論語·憲問篇》:「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 。孔子並非反對在現實中要謹慎和講究策略,而是主張在必要時人民可以反對壞的政府。他說:「如果政府表現好,要大膽說話和行事;如果政府表現不好,要行事勇敢但說話溫和。」 ( 論語·憲問篇》:「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遜」 ) 。
  
  孔子確實明確指出,想像中的宏偉「亞洲價值觀」的兩個標尺,即對國家的忠誠 ( 忠君 ) 與對家庭的忠誠 ( 孝 ) 之間,可能發生嚴重衝突。許多主張亞洲價值觀的人認為國家角色是家庭角色的延伸。但正如孔子所說,兩者是相互衝突的。葉公對孔子說:「我有一個剛直不阿的 鄰人,他父親偷了一隻羊,他就譴責自己的父親。」孔子答道:「在我的鄰人中間,剛直不阿的人行事不同:父子相互掩蓋,這也是剛直不阿。」 ( 《論語·子路篇》:「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責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
  
  將亞洲價值觀單一地解釋為反對民主與政治權利,這種觀點經不起嚴格推敲。我們不應該過於嚴格地批評這類觀點缺乏學術證據,因為提出這類觀點的 並不是學者而是政客,而且往往是威權政府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代言人。有趣的是,我們學者對實際政治的態度也許不大現實,但現實政客討論學術問題的態度卻非常 不實事求是。
  
  當然,在亞洲傳統中不難找到關於威權主義的記述,但西方經典中也很容易發現這類記載。只要查一下柏拉圖或者阿奎納 (Aquinas) 的著作,就可發現崇尚紀律並非亞洲的專利品。僅僅因亞洲存在一些關於紀律和秩序的記載,就否定民主是普遍價值的可能性,就猶如根據柏拉圖或阿奎納的著作 ( 姑且不提歐洲中世紀的大量贊成宗教裁判的著作 ) ,而反對民主可能是現今歐洲或美國政府的一種自然形式。
  
  由於當代世界尤其是中東的政治鬥爭經驗,人們常常把伊斯蘭教描繪成根本不容忍或敵視個人的自由。但同一文化傳統內存在著多樣性的規律同樣適用 於伊斯蘭教。印度的阿克巴及其他大多數莫臥爾王朝帝王 (Aurangzeb 是明顯例外 ) ,是在理論與實踐上實行政治寬容和宗教寬容的的最佳範例。土耳其的帝王比同時代的歐洲帝王更為寬容。開羅和巴格達也有不少類似例子。十二世紀的偉大猶太學 者 Maimonides 不得不逃離其出生地 ---- 不寬容的、迫害猶太人的歐洲,在寬容的開羅得到薩拉丁蘇丹的庇護從而獲得安全。
  
  多樣性是世界上大多數文化的特徵。西方文明也不例外。民主在現代歐洲國家獲得勝利,這主要是歐洲自啟蒙運動和工業革命以來,特別是在二十世紀 逐漸形成一項共識的結果。把這個現象解釋為西方一千多年來對於民主的歷史使命,然後與非西方傳統 ( 把每一種非西方傳統視為一種單質文化 ) 對比,這是一種絕大的錯誤。這種過於簡單化的傾向,不僅存在於一些亞洲國家政府發言人的著作,也存在於一些西方學者的著作中。
  
  讓我舉一位重要學者的著作為例,在其他許多方面,這位學者的著作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就是杭亭頓關於文明衝突的著作。他沒有充分認識到各種 文化的多元性。他明確地得出結論說:在文明社會中處於獨特地位的西方,存在著「一種個人主義觀念和關於權利與自由的傳統」。杭亭頓還說:「在西方現代化之 前,西方文明就出現了不同於其他文明的核心特徵。」他認為,「在西方現代化之前很久,西方就已經是西方」。我認為,這一論點經不起歷史的檢驗。
  
  對於亞洲國家政府發言人的所謂「亞洲價值觀」與所謂西方價值觀相對立的每一種說法,似乎存在著西方知識份子從另一角度得出的相應說法。假設對於亞洲的每一種說法,西方都有勢均力敵的說法與之相對應。即使把雙方的說法加在一起,也無法否定民主是一種普遍價值。
  
  結 論
  
  我已經討論了有關民主是一種普遍價值的許多問題。民主的價值包括其在人類生活中的天然重要性,在產生政治鼓勵機制方面的工具性作用,以及在形 成社會價值,在瞭解民眾需求、權利、職責方面的效力和政策可行性方面的建設性功能。這些優越性並不具有地區性特徵。崇尚紀律與秩序也不具有地區性特徵。價 值的多元性似乎是大多數,甚至是所有文化的特徵。文化差異方面的討論並不排斥,也不能限制我們現在可以作出的選擇。
  
  我們現在必須作出這種選擇,特別是要強調民主的功能性作用,它是當今世界的民主制賴以立足的基礎。我已經指出,用這樣的方式來分析民主,具有 強大的說服力,而且不受地區的侷限。民主是一種普遍價值的主張,其最終的理由就來自這種分析。這就是本文討論的核心。如果從來自不同歷史背景的、假想的文 化忌禁或假設的文明先決條件出發,就不可能得到這一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