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retch.cc/blog/loblog/20895858
提及《2100全民開講》、《大話新聞》、《文茜小妹大》、《頭家來開講》等政論節目,相信你應該不陌生。這類由固定面孔的主持人和名嘴,夜以繼日地評析、譏諷、指責、揣測、爆料政治人物、新聞事件,並且創造討論議題的節目,堪稱是台灣特產。收看政論節目,甚至成為大陸觀光客來台旅遊時,最感興趣的休閒活動之一。
台灣的政論節目深受觀眾歡迎,除了是藍綠對立、壁壘分明的特殊政治環境使然,部分學者分析,另一個讓政論節目流行十餘年而熱潮不減的可能答案,是它具備相濡以沫、深化認同的功能,才會讓人上癮似地想在固定時段打開電視收看;而且在世局愈紛亂、人心愈不安的時代,這類節目反而有機會更受歡迎。
由台北市政府和聯合報系舉辦的「台灣2008年代表字」票選活動,於去年年底揭曉,結果在超過6萬1,000通的電話票選中,選出了「亂」字為代表。參與評析的學者專家認為,2008年歷經第二次政黨輪替、馬政府施政評價分歧、全球金融風暴、二次江陳會和兩岸開放三通,以及前總統陳水扁被收押、起訴而造成藍綠兩極分化等事,讓台灣社會的民心觀感「亂上加亂」,才會選出「亂」為年度代表字。
@政論節目收視率飆高
有趣的是,民眾對政治、經濟情勢越感不安,政論節目的收視率反而往上飆升。以2008年11月為例,月初及月中分別發生了中共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來台,引發綠營民眾「圍城」抗議,以及前總統陳水扁遭檢方聲押等新聞事件,台灣兩大藍綠立場鮮明的政論節目──三立電視台《大話新聞》與TVBS《2100全民開講》,收視率也隨之跳升兩成。
在11月3日至7日的陳雲林訪台期間,《大話》及《2100》的平均收視率分別為1.46%及1.28%(1個百分點代表20萬人);11日陳水扁遭收押當晚,《大話》與《2100》更升至1.76%及1.62%;對照一個月前無風無雨的10月14日,兩節目的平均收視率僅為1.28%及1.21%,政論節目受惠於民心動盪不安的趨勢相當明顯,因此也有人認為它必然具備某種「安神」療癒的功能。
@取暖、發洩、強化認同
「什麼!政論節目是療癒系商品?怎麼可能!它不是製造對立的台灣亂源嗎?」聽到政論節目具備療癒功能,不少人的心中可能會浮起這樣的疑問。台灣少數對「療癒經濟」頗有研究的學者、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助理教授黃振家解釋,政論節目的主持人和名嘴,除了提供新聞事件的意見評析和觀察,也「代替」觀眾抒發對政局及政治人物的不滿和失落感,因此才會讓人看得心有戚戚、欲罷不能。
他分析,檯面上比較走紅的名嘴,上電視時常都是手舞足蹈、咬牙切齒的激情演出,再配合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言論,「就算觀眾不見得全然認同這些說法,起碼他『演』得很認真,你也看得很過癮,」黃振家說。
東吳大學政治系主任羅致政也認為,「call-in」型態的政論節目,具備「集體心理治療」的效果應是肯定的,因為台灣政論節目藍綠分眾的態勢相當明顯,挺藍的民眾看《大話新聞》或綠選民看《2100》,可能看沒幾分鐘就會想反駁痛罵或自覺無趣而轉台,但若是看到與自己立場接近、在「修理」敵營的節目,就會因同仇敵慨而覺得特別好看。「政治生活是台灣民眾很重要的一部分,收看這些節目,會讓人覺得自己對政治的看法並不是少數,亦有強化認同的效果,」羅致政分析。
@抒解不滿或更焦慮?
對部分觀眾來說,政論節目或許可以具備心理治療的功能,但另一方面,原本就已經對政治過度熱中的深藍或深綠選民,每天收看這些主持人、名嘴在政論節目中真假參半的激情演出,卻可能為自己帶來更多焦慮。
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就指出,臨床上容易出現焦慮症狀的病人,常會不自覺地去「尋找」讓自己煩惱的來源,結果反而讓自己更不安。他表示,焦慮就是一種過度思考,常感焦慮的人,習慣去過度在乎不必要的細節瑣事,因此對政治有焦慮感的民眾,特別愛看政論節目,希望能藉此「掌握所有資訊」。
只是當他們看完這些灑狗血、爆八卦,把台灣現況講得很糟的節目,心情往往變得更差,反而更加焦慮。「所以每逢大選或重要新聞事件發生時,精神科的病患就會變多。很多焦慮症、憂鬱症的患者在看完節目後,情緒都會受到影響。以精神科醫師的立場,我反倒覺得,政論節目是『反療癒』的,」潘建志說。
@塑造議題的經濟效益
收看政論節目究竟是飲鴆止渴的毒藥,還是抒解負面情緒的良劑?這或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尚無標準答案。不過曾擔任過民視《頭家來開講》政論節目主持人的東吳大學政治系主任羅致政卻指出,政論節目對一般人的影響力其實有限,因為多數政論節目的收視率及收視人口都不算太高。
即使像《大話》及《2100》兩大最受歡迎的節目,收視率在平常時期僅約1%左右,換算成收視人口僅20萬人,只有在選前或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收視率才會攀高至2%上下,仍遠低於目前最紅的民視連續劇《娘家》動輒8%、9%以上的收視率。
「由此數據可以發現,不管是看了以後心情變好或變差,真的會受政論節目影響的觀眾,其實仍在少數,」羅致政說。他透露,電視台願意砸錢製播政論節目,最大的考量並不是收視率帶來的廣告量,而是著眼於它們塑造議題的能力。這些主持人、名嘴及政治人物在節目上的評析、指控、爆料,常會成為隔日報紙、新聞台,甚至立院質詢的焦點,在滾雪球的效應醱酵下,往往對執政者和被批判的對象形成巨大的壓力。
「這種無形的影響力,為電視台經營者帶來的效益 ,遠比表面收視數字的獲利率重要許多,」羅致政說。特殊的政治環境和歷史脈絡,造成了今日台灣政論節目的百花齊放,不管是抒解不滿、尋求溫暖、鞏固認同,或者單純的資訊需求,每個人收看政論節目的目的各有不同,得到的滿足也有千百種。只是,當打開電視、鎖定收看的那一霎那,你我可能都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電視台及有心人士利用的籌碼,這或許才是台灣政論節目最該被檢討之處。
【文/林欣靜, 本文出自《台灣光華雜誌》二月號】
人性的不完美,要用法律制度來防止它走向墮落。
制度的不透明,會是腐敗貪污犯罪,最佳的溫床。
許一份承諾,背負一世枷鎖,以悲歌落幕,這是英雄。
扯一個彌天大謊,讓整個世界隨之起舞,自己卻冷眼旁觀,這就是梟雄。
(一世梟雄之烽火戲諸侯)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被稱為英雄。
在金融市場混亂之際,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又撈又騙,這樣的人被稱為大師。
(金融物語總幹事黃國華)
制度的不透明,會是腐敗貪污犯罪,最佳的溫床。
許一份承諾,背負一世枷鎖,以悲歌落幕,這是英雄。
扯一個彌天大謊,讓整個世界隨之起舞,自己卻冷眼旁觀,這就是梟雄。
(一世梟雄之烽火戲諸侯)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被稱為英雄。
在金融市場混亂之際,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又撈又騙,這樣的人被稱為大師。
(金融物語總幹事黃國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