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不完美,要用法律制度來防止它走向墮落。
制度的不透明,會是腐敗貪污犯罪,最佳的溫床。

許一份承諾,背負一世枷鎖,以悲歌落幕,這是英雄。
扯一個彌天大謊,讓整個世界隨之起舞,自己卻冷眼旁觀,這就是梟雄。
(一世梟雄之烽火戲諸侯)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被稱為英雄。
在金融市場混亂之際,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又撈又騙,這樣的人被稱為大師。
(金融物語總幹事黃國華)

2008年11月20日 星期四

兩岸大鬥法:騙養套殺vs.裝吃閃活

聯合報╱社論 2008.11.19 03:17 am

陳雲林離台前有感而發地說:「做相同的事,你們做會比我們做來得更困難。」

這是一針見血之言,也是設身處地之論。兩岸未來交涉,倘若皆能以這一句話所呈現的思維與情懷為準據,兩岸之「和平發展」(陳雲林語)容可寄以樂觀。

為何台灣方面做會比大陸方面做來得更困難?原因很多,但主要因大陸是專制體制,而台灣是民主體制。北京主政者只須在決策階層拍板即可,而且可以全盤調控舉國資源;但台灣方面卻必須通過民主體制的激盪,主政者亦無可能任意調度社會資源。

其實,陳雲林的「你比我困難說」亦可稍作延伸或修正。一、兩岸若要透過交流協商來建立「和平發展架構」,則台北當局的「困難」,其實也正是北京當局的「困難」;雙方當局若不能共同努力來回饋台灣人民的期待,及化解台灣人民的疑慮,「困難」將不只在台灣,而其實是兩岸共同之「困難」。二、台灣因民主機制而產生的「困難」,其實也正是台灣與大陸交涉的重要折衝籌碼與安全憑藉台北當局必須堅守「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底線,而北京當局若不能以真誠實效來說服感動台灣民眾,即不可能解決「困難」。

經歷這次江陳會的五日風潮,兩岸當局皆應已深刻體認,「困難」的關鍵是在「民心」。因此,江陳會後,兩岸當局(尤其是北京)應當領悟:真誠比三通機制重要,兩岸交往必須化權謀為真誠;亦即,不宜再有「誰吃掉誰」的念頭,而應先營造一個能夠回饋及說服多數台灣民意的「和平穩定發展架構」。

兩岸今日角力,難謂沒有爾虞我詐的權謀思考。北京方面的權謀是「騙/養/套/殺」:用「九二共識」之類的籠統語言「騙」住台灣,再以開放三通、陸客來台等「養」台灣,在建立傾斜的依賴關係後「套」住台灣,最後則生殺由之。台灣方面的權謀則是「裝/吃/閃/活」:對「九二共識」等籠統語言「裝」作解決了問題而不深究,設法促成三通並「吃」大陸的養分,再用養分來建立台灣的主體地位以「閃」避北京的套結,進而謀求兩岸共存共榮的「活」路。

這種權謀角力,可謂有目共睹。台灣部分民意之所以反對馬政府的交流政策,就是恐懼會墜入「騙養套殺」的陷阱;而台灣部分民意之所以支持馬政府的兩岸政策,就是寄望台灣能「裝吃閃活」。

然而,兩岸若要真正實現「互利雙贏」、「共存共榮」,卻應是在「騙養套殺/裝吃閃活」之間,找到「不統/不獨/不武」的「和平發展」之路。

台灣問題、中國問題及兩岸問題,皆不可能以權謀解決,而必須訴諸真誠實效來贏得民心。就中國問題言,應當加速中國內部政治與經濟的改革開放;就台灣問題言,應將兩岸問題的解決寄託於台灣的民主機制;就兩岸問題言,則台灣民眾不能同意,或沒有實惠,或認為有失尊嚴的兩岸政策架構,皆非務本治本之道。這就是本文想要表達的主旨:兩岸之「和平發展」,不能靠一眼即可識破的「權謀」,而要真能感動及贏得「民心」。且台灣問題、中國問題與兩岸問題必須在「民主/民生」上,找到一脈貫通的全盤解決之道。

權謀者的看法甚至認為:北京只要放任台獨亂台,即可兵不血刃地取下台灣;但是,一個若是被台獨撕裂與毀滅的台灣,恐對兩岸關係將是更難以收拾的災難。正確的道路是,北京即使暫不能「法理承認」中華民國,亦應在「利益議題」及「尊嚴議題」上,回應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政治經濟穩定,則兩岸關係自然穩定。

江陳會五日風潮給北京當局的啟示應是:「和平發展」應可修補或取代「和平統一」,成為兩岸互動的核心理念;不能「和平發展」,不可能「統一」;即使統一,亦絕無可能治理。因為,台灣不是香港,也不是西藏。

【2008/11/19 聯合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