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不完美,要用法律制度來防止它走向墮落。
制度的不透明,會是腐敗貪污犯罪,最佳的溫床。

許一份承諾,背負一世枷鎖,以悲歌落幕,這是英雄。
扯一個彌天大謊,讓整個世界隨之起舞,自己卻冷眼旁觀,這就是梟雄。
(一世梟雄之烽火戲諸侯)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被稱為英雄。
在金融市場混亂之際,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又撈又騙,這樣的人被稱為大師。
(金融物語總幹事黃國華)

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

轉載:誰?殺了盧武鉉 -朱立熙

誰?殺了盧武鉉

作者:朱立熙
日期:2009-06-11

很少有一個國家的政局像南韓這樣充滿爆炸性,前總統盧武鉉跳崖自殺身亡就是個例子。他用自殺來向國人謝罪,為他的背信付出生命的代價。同時,他也藉此向李明博政府表達嚴重的抗議。

盧武鉉自殺,衝擊之大不遜於一場軍事政變,等於是盧武鉉代表南韓進步勢力對李明博的保守陣營的正面攻擊,進步勢力陣營雖然錯愕與不捨,但是盧武鉉的死,卻有凝聚力量、重整旗鼓之效,未來南韓朝野版圖如何重整,也值得觀察。

盧自殺死諫 李明博錯愕

當然,受到最直接的衝擊,首先就是李明博總統,他被質疑對前朝的政治報復,導致盧武鉉以自殺來死諫,李明博知道盧武鉉把球丟還給他,以致在第一時間驚愕到說不出話來。

其次,就是替李明博執行司法追殺的南韓檢調當局,他們在盧武鉉死亡後,立即停止對盧案的調查,很明顯是「心虛」的表現;南韓的司法不改「為政治服務」的本色,從軍人獨裁政權時代就被譏為「政治的侍女」。

第三,則屬反動的惡質主流媒體「朝、中、東」(朝鮮日報、中央日報、東亞日報),他們與檢調聯手與唱和,對盧武鉉的抹黑、醜化與惡意抵制,造成人民對盧武鉉的誤解,而使許多南韓人民因為心生愧疚而前去悼唁。

這三大權力共犯,一夕之間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李明博對盧武鉉的政治追殺,最大的失算,在於他仍沿襲威權時代的整肅手段,而且在聲望已跌落到21%之際,仍誤以為自己是當選之初的支持率,繼續以「全民總統」之姿睥睨天下而錯估形勢。

盧終結三金 反財閥壟斷

盧武鉉在下台後,聲望反而因為李明博的失政與經濟的凋敝而大幅攀升,他至少擁有南韓一半以上人口的支持,特別是當年選他的四十歲以下的網路世代,這些年輕族群未來的動向,必然會讓李明博如芒刺在背,迫使他必須步步為營,否則難保他的保守政權不會陰溝裡翻船。

盧武鉉在政壇的發跡,始自於天主教釜山教區宋基寅神父的提拔。他與人權鬥士宋神父結緣於為民主人士辯護的法庭。宋基寅鼓勵盧武鉉從政,而在1988年首次當選國會議員,宋也為盧武鉉受洗,而成為他的教父。

2002年12月,盧武鉉挾著南韓社會求新求變的積極能動性,對進步與改革的高度期待,以及當時南韓人民「反美民族主義」的氣勢,在網路族年輕選民的狂熱支持下,展現了對選情的主導力量,而打敗勢力強大的保守陣營候選人李會昌,入主青瓦台,終結了「三金」(金鍾泌、金泳三、金大中)的「老人政治」時代。

他上任後最讓財閥企業緊張的,就是一貫「反財閥」的立場鮮明。盧武鉉擔任國會議員時,就曾主張將「財閥解體」,由政府買下財閥企業的股票分給勞工。他矢言,禁止大財閥經營與本業不相關的事業,要促進財閥集團的改革,建立更具效率與透明的管理及財務制度,逐步削弱財閥獨佔與壟斷經濟。

抵制鴨霸報 朝中東反彈

當選總統之前,他也曾放話,要把主流大報「朝、中、東」收歸國營,引起這些報紙的強烈反彈,對他展開猛烈撻伐,後來他只好改口說那是「酒後失言」,但是與主流媒體已經結下樑子。不過,他並不在乎,因為他的支持者都是網路族,依賴更大的是網路電子新聞,根本不看這些報紙。

盧武鉉非常痛恨這些既得利益又「鴨霸」到無人可以制衡的報紙,之前,他就與朝鮮日報打過官司,對這個保守反動的第一大報,誓言對抗到底,而且堅決不妥協,始終拒絕接受該報的訪問,擺明抵制到底的態度。

盧武鉉的當選對南韓而言,是一次世代之間的大戰,年輕人獲得全面勝利,老人被迫交棒退出,一個戰後世代主導的政治新局正式登場。

但是他在五年的任期當中,儘管在深化與鞏固民主,以及保障人權等方面成就斐然,也備受肯定,但是,人權律師出身的他,對勞工與弱勢族群的支持與關懷,卻讓大財閥企業與經濟既得利益勢力大為緊張,加上主流媒體對他的惡意杯葛,使他的改革一路走得非常艱辛。

尤其,大財閥企業經營的商業銀行,大舉借進低利率的短期日元資金,提供房地產業者炒作房價,從中獲得暴利,加上盧武鉉政府錯誤的不動產政策,導致房地產價格暴漲,物價跟著騰飛,國民所得差距擴大,人民因而對他怨聲載道。經濟施政在大財閥抵制之下的束手無策,註定了盧武鉉狼狽下台的命運。

盧武鉉在上任兩年之後,在2004年二月,曾經以「違反中立,介入選舉」的莫須有罪名,遭到國會彈劾而停職兩個月的羞辱。後來執政黨在國會選舉的大勝,憲法法庭只能順應民意駁回國會的彈劾案,結束了這場荒謬的鬧劇,讓盧武鉉復行視事。

階級鬥爭 鄙視賤民總統

南韓政壇對盧武鉉的杯葛,如同大財閥等經濟既得利益勢力對他的抵制,那不僅是保守勢力的反撲,還有世代之間的鬥爭,更明顯的是,傳統主流社會根深柢固的階級觀念與派閥意識,對盧武鉉這位出身卑微的「賤民」的鄙視,他們無法認同被這樣一位賤民所統治。

南韓主流社會一向是由士大夫階層所操空,他們是產、學、官、軍、媒等共同形成的菁英集團。傳統文化所形成的尊卑意識與階級觀念,始終牢不可破,只差沒有像印度種性制度那樣鮮明地劃分階級。但是,出身賤民階層的盧武鉉即使有再高的民意支持度,他仍受到韓國的上層社會所鄙視。

這可以從保守反動的主流媒體朝鮮日報,在盧武鉉當選一個月後、還未就任前,在2003年1月16日就以「陳水扁與盧武鉉是出自同一個紅豆餅的模子嗎?」為題,比較了兩國總統的相似之處,行文之間已流露出對他的鄙視。

扁與盧 同一個模子出爐

朝鮮日報指出盧武鉉與阿扁的共通點有:一、都是出身貧窮農村的才俊;二、擔任反政府事件的辯護而投身政界;三、市長選舉失利而總統選舉當選;四、主張「新政治」得到年輕世代的支持;五、言行不夠慎重且有民粹主義傾向;六、重用學運世代而被譏為「童子軍治國」。該文一再提醒盧武鉉,必須以阿扁的教訓為「負面教材」。此外,還從各方面來比較兩人的異同:

●成長過程:
陳水扁:佃農家庭,讀書考試一路領先,大學期間即考上律師特考。
盧武鉉:家貧只唸到高商,靠自修苦讀,司法官考試連考七次才考上。

●律師生涯:
陳水扁則是海商法的權威,收入頗豐。
盧武鉉的律師業務是以關稅相關的案件為主,賺了不少錢。

●人權律師:
1979年台灣發生「美麗島事件」,陳水扁擔任辯護律師,開啟他的政治視野。
1981年全斗煥政權當局捏造容共顛覆政權的「釜山學林讀書會」事件,逮捕刑求二十二名當地民主人士。盧武鉉擔任此案的辯護律師,改變了他的人生。

●從政歷程:
1981年陳水扁出馬競選台北市議員,開始步入政壇。1998年台北市長連任失利。
1988年盧武鉉當選國會議員,踏上從政之路。四年後競選連任失敗,後來競選釜山市長再遭挫敗。1998年的補選才重返國會。

●囹圄經驗:
陳水扁:1986年因「蓬萊島雜誌」報導馮滬祥抄襲,被控誹謗罪而入獄246天。
盧武鉉:1987年巨濟島大宇造船罷工事件涉嫌「第三者介入」被逮捕入獄。

儘管兩人有如此多的雷同,但還是有不同的地方:一、阿扁書讀得比盧好,也比他早出道於法界與政界;二、盧武鉉比阿扁更笨拙於言詞,而且他的口無遮攔又隨時大放厥詞(未做先說,或把話說得太重太滿),經常造成舉國譁然。不過,因為出身與際遇近似,他們倒是有著惺惺相惜的情誼。

同樣遭「御用司法」追殺

特別是,盧武鉉在2004年4月被彈劾停職時,阿扁曾經雪中送炭,託筆者帶去他當年一月新出版的書「相信台灣:阿扁總統向人民報告」。陳總統特別在書的扉頁簽下:「盧大統領武鉉吾兄賜正 台韓友誼萬歲 陳水扁 2004. 4. 12.」。盧武鉉在等待國會大選結果為他平反的苦悶之中,也回贈阿扁一本他的著作,並簽下「祝您政躬康泰 國運昌隆」等字句。

扁盧這兩位際遇相似,又惺惺相惜的難兄難弟總統,恐怕都沒有想到,他們連下台之後的命運,幾乎也是如出一轍。兩個人先後遭到後任政權無情的政治報復,並且藉由「御用司法」來進行政治追殺。

事實上,南韓政壇對前朝政客的政治報復,有其歷史傳統。藉由懲罰前朝元首,來紓解民怨轉移到對現任的支持,以鞏固權力並尋求道德正當性,幾乎已經成為慣例。但是如此作為,卻落人躁進於剷除異己之譏。

南韓的政治報復之極致,首推「第五共和」的全斗煥政權對當時異議人士金大中的迫害。他在1980年以羅織的「煽動內亂」罪名,將金大中判處死刑。

金大中當年在軍事法庭被判死刑前,在被告做最後陳述時,曾經大聲疾呼:「這個國家的獨裁者濫肆對政敵殘酷的政治報復,就到我所受的為止,民主政府成立後,絕對不要採取政治報復!」法庭上所有聽完的人都站了起來,每個人留著眼淚,哽咽地唱著韓國國歌。

政治整肅 馬政府如出一轍

此情此景韓國人都歷歷在目,但是經過金大中與盧武鉉十年的民主政府,回到保守政權之後,獨裁威權時代的幽靈卻復辟了。一年半以來,李明博政府的政治報復手段讓南韓人民看得目瞪口呆。

李明博執政後造成的民主倒退、人權倒退、南北韓關係倒退、經濟衰退導致貧富差距擴大等等,和台灣的九流政府一模一樣,李明博藉由清算盧武鉉來轉移人民對他失政的注意力,也幾乎和台灣的九流政府一模一樣。

但是李明博政府接連不斷的政治報復與整肅行徑,已讓南韓的進步勢力陣營相當不耐。接連發生的民主倒退案例,諸如:網友因為批評政府政策而鋃鐺入獄;主播因為播新聞時發表忤逆當局的言詞而遭撤換;國家人權委員會因為說出當局不喜歡聽的話,而被縮編組織與預算;中學老師因為抨擊考試領導教學的謬誤而被逐出校園。這種政治報復或整肅異己的事,在金大中與盧武鉉時代,都未曾發生過。

此外,檢調機關像獵犬一樣,上位者的一句命令,就四處尋找獵物來滿足當局的政治需求;司法高層則頤指氣使地干預一般推事的審判等,不改司法始終扮演「政治侍女」的本性。過去每逢選舉,大企業的總裁們,總是找盡各種藉口出差海外,避免各政黨的政治獻金需索,這種風氣在盧武鉉執政之後已經消失,現在又隱隱重現了。

盧武鉉時代雖留下不少政策與政治方面的失敗,但是比起歷屆政府,在人權與民主卻有長足的進展,這點是無法否認的。

盧武鉉標榜猶如「傳家寶刀」的道德高度,他也曾高喊要創造「沒有違法及特權的社會」,他更公開宣稱過:「那些搞利益輸送或人事關說的人,被我抓到的話,我一定會讓他們身敗名裂」,因此比起那些沒說過這種重話的人,他當然會受到更嚴酷的審判。

媒體煽惑 收押羞辱前總統

然而他家族的貪腐缺失,卻透過檢方對媒體的洩漏,一再被傳播開來;對他的強烈批判也排山倒海而來。有一些人質疑說:「檢方認為有問題的錢,全部加起來,金額與前幾任總統相比,只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檢方不敢動新政府,卻只猛咬舊政權?」儘管有這種同情與批判的說法出現,但是譴責盧前總統偽善的聲音,仍舊是壓倒性的多數。

韓國主流媒體甚至惡質地煽惑,「台灣可以收押前總統陳水扁,韓國的司法為什麼做不到?」由此鼓動的社會輿論,已經一面倒地非要將盧武鉉收押羞辱才能大快人心。事實上,這十足反映了深植南韓社會的「政治報復文化」。

盧武鉉最後在個人網站上發表的文章中說:「我已經失去談論民主、進步、正義的資格了,請唾棄我吧。」這番言論必然是在痛切反省之後的結果。自殺之前的盧武鉉宛如被宰制的殂上魚肉,但是南韓進步派的媒體「韓民族新聞」則跳出來為盧武鉉打抱不平,指責此刻正在亂刀砍殺他的那些人,似乎也需要捫心自問一下:「自己的手乾淨嗎?」

盧武鉉五年執政期間,可說是被大財閥的杯葛,以及惡質的主流媒體的抵制,而敗陣下來。

例如大財閥所主導的房地產投機炒作,造成2006年韓國主要都市的不動產上漲率高達20%,在亞太地區漲幅最高,但是當年的物價上漲率只有 2.9%;2001~2005的五年間,首爾江南地區的高級公寓上漲了263%(二點六三倍)。對房地產價格爆漲的束手無策,是盧武鉉最大的敗筆。韓國的房地產何時會泡沫化,任誰都沒有信心。

台韓對照 妖魔鬼怪難遁形

接著,韓國短期外債(一年償期)的膨脹,則是大財閥經營的商業銀行所導演(短期外債佔了2006年借進的整體外債的八成,當年累積的短期外債為1200億美元,佔了整體外債的46%)。它們迫不及待地借入日圓,藉以擴大國內的房屋貸款額度,從中獲得巨利。財閥用盡各種手段牟取暴利,還兼具痛打盧武鉉的雙重效益。盧武鉉經濟成績的慘不忍睹,才讓李明博宛如救星登台。

所以,盧武鉉可說是在大財閥與惡質媒體的夾殺之下黯然下台。然而他的自殺,從文化與社會層面來看,則是被階級社會與報復文化所殺死的,當然,直接的殺手就是李明博、司法與媒體。

出身卑微、非主流社會的人權律師當選總統,曾帶給南韓的庶民階層以及弱勢族群莫大的希望與夢想,盧武鉉成了他們的偶像與精神標竿,普遍認為終於可以擺脫大財閥的宰制、弱勢者可以出頭天的新時代到來了;但是南韓社會根深柢固的派閥主義,以及尊卑關係嚴密的階級意識,再加上歷史上的黨爭延續至今的報復文化,都不是盧武鉉在民主化時代的「參與政府」所能夠撼動或改變的,於是,盧武鉉最後只能選擇「敗陣的人生」來控訴。

看看韓國的盧武鉉,想一想我們的阿扁;看看他們李明博保守政權的民主倒退櫓,想一想我們馬英九藍營的獨裁威權幽靈重現;他們有政治御用侍女的司法,我們也有藍營自家開的法院;他們有朝中東的反動媒體,我們則有擅長作假的惡質統媒;他們有大財閥壟斷經濟資源,我們則有財閥式的政黨壟斷政治資源;他們的社會有鄙視賤民的士大夫階級,我們則有看不起台灣人的高級外省人……。這對難兄難弟的際遇,還真如出一轍。

台韓兩國的民主之路,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坎坷崎嶇,越比較越讓人啞然失笑。儘管如此,東亞這對孿生連體嬰,不失為可以互相映照的一面「兄弟的鏡子」。兩人不僅越照越像,妖魔鬼怪也越照越無所遁形。

(本文刊載於2009年6月11日出刊的「玉山週報」創刊號)
------------

沒有留言: